<转>苏重 Miles Davis的馬拉松錄音
<文>苏重
Miles Davis的馬拉松錄音(一)
《Relaxin'》 邁爾士戴維斯五重奏
這是邁爾士戴維斯樂團著名的「ING錄音」之一,一九五六年兩場馬拉松錄音的
成果,當時的團員組合包括薩克斯風手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低音大提
琴手保羅錢伯斯(Paul Chambers)、鋼琴手瑞德嘉蘭(Red Garland)、鼓手
菲利喬瓊斯(Philly Joe Jones),熱烈的柯川與冷靜內斂的戴維斯,兩位管
樂手冰火相持的張力,瓊斯力量強大的節奏處理,五位團員之間產生了絕佳的
化學效應,這個組合,留下了眾多傑出的作品,一直到今天都是爵士樂迷深深
喜愛的經典。
團員們在《Relaxin'》中所有樂曲的表現都很出色,特別值得一提的是〈If I
Were A Bell〉這首曲子,戴維斯優美的小喇叭演奏和柯川溫暖的薩克斯風表
現,嘉蘭以鋼琴在管樂的獨奏間輕巧的提點,為這首曲子呈現出動人而活潑的
質感。戴維斯五重奏的精彩演出,為當年的小編制爵士樂團立下一個崇高的典
範。
(內文介紹)
最悅耳的馬拉松 (一)
邁爾士戴維斯樂團在一九五六年做過兩次整整一天的馬拉松錄音,分別是五月
十一日和十月二十六日,故事,要從他一九五五年這個樂團是怎麼組成的開始
講。
幾乎在一九五零年代一開始,戴維斯的日子就不怎麼好過,在一九四九年創作
出《Birth Of The Cool》這等經典作品的戴維斯,從五零年代開始逐漸耽溺於
毒品,演出和錄音變得有一搭沒一搭的,身體越來越差,工作狀況也極不穩
定,爵士俱樂部、唱片公司,大家開始對戴維斯敬而遠之,對於不久以前還在
各雜誌票選中被列為頂尖爵士小喇叭手的戴維斯來說,這真是一段墜入谷底的
黑暗期。
更加深這種「黑暗」氣息的,是有位明顯受到戴維斯風格啟發的白人小喇叭手
在此時崛起,演奏、歌唱和外型都極為迷人的查特貝克(Chet Baker)開始嶄
露頭角,成為叫好又叫座的青年新秀,貝克的竄起,更加深了戴維斯的危機
感。
戴維斯在五三年回到故鄉戒毒,他藉著拳擊和健身運動轉移自己對毒品的依
賴,接著戴維斯宣稱自己成功地戒除了毒癮,重出江湖,先在聖路易市從事一
些小型演出,打算逐步重回爵士舞台中央。
在這段時間裡,戴維斯一直希望和大唱片公司簽約,成功地將鋼琴家戴夫布魯
貝克等爵士樂手推上顛峰的歌倫比亞,是他心中的第一志願。當時歌倫比亞公
司的喬治亞華肯(George Avakian)回憶說,戴維斯一直希望和他們簽約,亞
華肯覺得戴維斯過去的紀錄不佳,所以也沒有積極地促成這件事,但是戴維斯
講了好幾次,他只好委婉地用戴維斯與Prestige合約未了作藉口回絕。
鍥而不捨的戴維斯提出了一個折衷的辦法,要求和歌倫比亞先簽約,同時盡快
開始錄音,也就是說在他和Prestige合約到期之前,就先錄好未來在歌倫比亞
旗下要推出的作品母帶,這樣一來,歌倫比亞有充足的時間安排促銷計畫,
Prestige可以搭歌倫比亞的行銷便車,不失為一個雙贏的場面。亞華肯沒有立
刻答應,他還在觀察戴維斯的戒毒成效以及市場潛力。一直到一九五五年七
月,戴維斯參加了第二屆新港爵士音樂節。
那一次音樂會本來不會有戴維斯的,但是一方面他重出江湖以來確實玩得不
差,另一方面,他是大師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的老搭檔,當時帕克過
世不及數月,找戴維斯演奏還頗有話題性,於是帕克在兩場正式演出之間,和
一個臨時組合的明星陣容演出二十分鐘作為串場。
這二十分鐘裡,他演奏的〈Round About Midnight〉獲得所有人的一致讚嘆,
許多媒體、評論都認為是這場音樂會的最高潮。那一天喬治亞華肯和他的弟弟
都在台下,他弟弟說:「簽他吧,今天就簽!明天以後,每一個人都會知道邁
爾士已經"回來"了!」戴維斯的演奏未終,亞羅肯已經去後台找他了。
(未完,續集請看《workin'》、《Steamin'》唱片內頁。)
Miles Davis的馬拉松錄音(二)
《鬼斧神工Workin'》 邁爾士戴維斯五重奏
驚才絕豔的邁爾士戴維斯,即使五零年代初期一時受困於毒品的戕害,終究不
是池中物,在戴維斯從一九五五年新港音樂節復出,一戰成名以後,行銷宣傳
預算微薄的獨立唱片已經不能滿足再度登上爵士舞台頂峰的戴維斯,另棲高枝
成了勢所難免的選擇,在轉入大廠之前,戴維斯首先要作的,是幫老東家
Prestige錄製他合約規定的最後幾張唱片,和Prestige來個好聚好散。
一九五六年五月十一日和十月二十六日兩天,戴維斯和他的團員們關在錄音室
裡展開馬拉松式的錄音,時間雖然很趕,但是整個樂團狀況絕佳,錄製出來的
《Workin'》、《Steamin'》、《Relaxin'》等作品,即使過了四十多年,仍然
是爵士樂迷鍾愛的經典。
在這張專輯的〈It Never Enter My Mind〉曲中,戴維斯以小喇叭加弱音器演
奏出陰柔淒清的音符,像個最好的歌者似的,呈現出讓人幾乎令人不忍心仔細
聆聽的哀傷,一種純粹的美感。
(內文介紹)
最悅耳的馬拉松 (二)
一九五五年新港爵士音樂節是邁爾士戴維斯復出之役的重大勝利,主流廠牌歌
倫比亞公司的喬治亞華肯在音樂會當天就和戴維斯達成了協議,同意在戴維斯
還跟Prestige有約的狀況下先簽下他,並開始錄音,為他跳槽後的行銷宣傳先
作準備。在Prestige這方面,反正留不住戴維斯,歌倫比亞又會花大錢幫戴維
斯作宣傳,老東家多少也可以搭個便車,以戴維斯的舊作撈點好處,Prestige
的老闆也同意這個作法,對三方而言,一切都順利。
但是亞華肯指出了戴維斯的一項弱點,他自己的演奏當然是美極了,但是樂團
成員變來換去,總不是辦法,戴維斯要組織自己的團員班底才行。深有同感的
戴維斯心中早有他預定的陣容,其中鼓手菲利喬瓊斯(Philly Joe Jones)、
低音大提琴手保羅錢伯斯(Paul Chambers)、鋼琴手瑞德嘉蘭(Red Garland
)都已經跟他合作了一段時間,薩克斯風手這個位置,戴維斯希望找桑尼羅林
斯(Sonny Rollins),但是羅林斯當時正去戒毒,另一個戴維斯想要的薩克斯
風手加農砲艾德利(Cannonball Adderley)本身有學校教師的工作合約在身,
得回家鄉佛羅里達教書,最後,戴維斯選了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
柯川的溫暖熱情,和戴維斯自己的冷靜自持剛好形成完美互補,當時柯川尚未
成名,演奏技巧和舞台魅力都不能和羅林斯或者艾德利相提並論,但是戴維斯
看得出柯川的能耐,戴維斯曾經私下和朋友說:「柯川這傢伙,是個他媽的超
猛大怪獸。」 這個樂團,儘管組成之初團員都非常年輕,卻充滿了潛力。
歌倫比亞替戴維斯五重奏找了經紀人,協助他們在各地登台,這個團很快地就
打響了名號,戴維斯也拿著歌倫比亞的簽約金買了幾套進口的義大利頂級西
裝,開著嶄新的法拉利跑車,用華服名車,把自己妝點成既時髦又有品味的成
功人士,音樂的實力加上光鮮的門面,戴維斯不但找回了他的昔日樂迷,更擴
大了聽眾基礎,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形象。一些敏銳的爵士樂迷,也聽出了柯
川音樂上的潛能,開始注意到這位大器晚成的薩克斯風手。儘管和歌倫比亞的
合作似乎一切順利愉快,但是他們和Prestige的合約仍然必須完成。
Prestige都已經這麼委屈地配合了,戴維斯五重奏也不好意思不替老東家出
力,更何況,這本來就是他們該作的!既然Prestige同意提前解約,為了消化
合約規定的唱片數量,戴維斯帶領著樂團成員,在一九五六年五月十一日關在
錄音室裡二十幾個小時,狠狠地錄了三張唱片的量,這三張唱片,就是
《Workin'》、《Steamin'》和《Relaxin'》。
這麼拼命三郎式的作法,居然創造了爵士樂史上頂尖的幾張作品,當然,有些
罕為人知的原因。
(未完,續集請看《Steamin'》唱片內頁。)
Miles Davis的馬拉松錄音(三)完結篇
《熱力四射 Steamin'》 邁爾士戴維斯五重奏
這是爵士樂史的傳奇名盤,邁爾士戴維斯樂團在Prestige唱片的最後合約,著
名的「馬拉松錄音」的成果之一,一九五六年,在五月十一日和十月二十六
日,狀況好的出奇的戴維斯和團員們一起關在錄音室當中整整兩天,錄製了25
首曲子,收錄在《Steamin'》、《Relaxin'》、《Workin'》等唱片當中,這些
專輯,被爵士樂迷暱稱為「ING錄音」。
戴維斯在《Steamin'》專輯中加入弱音器的小喇叭吹奏,呈現一種懾人心魄的
淒美質感。薩克斯風手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演奏得熱烈火爆,和戴維斯
的冷靜恰成鮮明對比,形成強大的張力。鼓手菲利喬瓊斯(Philly Joe Jones
)凶猛強悍的擊鼓,為音樂帶來了旺盛的生命力。《Steamin'》這幾張唱片是
五零年代中期爵士樂的顛峰表現,見證了這個不世出的超級樂團組合為爵士樂
迷所留下的美麗樂章。
(內文介紹)
最悅耳的馬拉松 (三)
邁爾士戴維斯五重奏,為了順利和Prestige唱片公司解約,正式加入已經開始
花大錢培植他們的歌倫比亞公司,在一九五六年五月十一日在錄音進行長達二
十多個小時的馬拉松錄音,來消化他們和Prestige的合約,這一次錄音的成果
就是《Workin'》、《Steamin'》和《Relaxin'》等唱片。
照常理說,這麼急急忙忙趕出來的東西,很難維持最高品質,偏偏這幾張唱片
經歷了數十年時間的考驗,到現在都被認為是爵士經典,在企鵝爵士指南和All
Music Guide爵士評鑑這兩本書中,《Workin'》、《Steamin'》和
《Relaxin'》都獲得最高等級的評價,幾乎所有討論爵士唱片的文字,在談到
這幾張唱片的時候,都會講一些「爵士迷必備」、「無懈可擊」之類的話。
這件事情,顯然有點問題。
講到這個,得談談當時歌倫比亞和Prestige在唱片製作上的不同,Prestige是
個小公司,預算有限,錄唱片時就是把樂手找進錄音室開始演奏,當時所有獨
立唱片業者都是這麼幹,樂團演奏的好,就是一次OK,要是有什麼問題,這首
曲子就再錄一次,一直錄到製作人和樂團都滿意為止。
大廠歌倫比亞可不是如此,當時歌倫比亞對錄音技術的運用相當擅長,也很習
慣於用錄音技術去修補音樂中的瑕疵,製作人會叫樂團重覆演奏樂曲中不夠完
美的一小段,再把它剪入最後的成品,有時是幾個小節,甚至是一兩個音,叫
習於即興演出的爵士樂手翻來覆去演奏一些音樂的片段,很可能情緒還沒到演
奏不出什麼好東西,情緒剛起來又被cut掉,對於該開始面對這種錄音模式的戴
維斯五重奏來說,不啻一種酷刑。
也因此,我們可以大膽地猜測,一九五六年五月十一日,進入Rudy Van Gelder
錄音室的邁爾士戴維斯五重奏,根本是一群嘻嘻哈哈從刑房脫走的逃犯,能夠
暫時脫離了讓他們極端彆扭,很不習慣的主流唱片錄音模式,回到一曲一曲直
接來的「錄音室現場演奏」方式,這幾個年輕樂手,大概都有點如釋重負的感
覺。
根據記載,戴維斯那一天在錄音室講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下一首!(Next!
)」,可見他們錄音的狀況有多麼順暢,眾多樂曲都是一次OK,簡直像是在錄
音室裡開了一場完美的音樂會。
打開你的CD唱盤,拿出《Workin'》、《Steamin'》或者《Relaxin'》,隨便丟
一張進去,聽一聽幾個爵士樂史上最好的樂手酣暢快意地合作演奏,閉上眼
睛,想像自己正置身於一九五六年的錄音室裡,每一首樂曲終了,你都可以用
沙啞的聲音大喊,補足錄音師Rudy Van Gelder關機沒錄的那一句話:
「Next!」
Miles Davis的馬拉松錄音(一)
《Relaxin'》 邁爾士戴維斯五重奏
這是邁爾士戴維斯樂團著名的「ING錄音」之一,一九五六年兩場馬拉松錄音的
成果,當時的團員組合包括薩克斯風手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低音大提
琴手保羅錢伯斯(Paul Chambers)、鋼琴手瑞德嘉蘭(Red Garland)、鼓手
菲利喬瓊斯(Philly Joe Jones),熱烈的柯川與冷靜內斂的戴維斯,兩位管
樂手冰火相持的張力,瓊斯力量強大的節奏處理,五位團員之間產生了絕佳的
化學效應,這個組合,留下了眾多傑出的作品,一直到今天都是爵士樂迷深深
喜愛的經典。
團員們在《Relaxin'》中所有樂曲的表現都很出色,特別值得一提的是〈If I
Were A Bell〉這首曲子,戴維斯優美的小喇叭演奏和柯川溫暖的薩克斯風表
現,嘉蘭以鋼琴在管樂的獨奏間輕巧的提點,為這首曲子呈現出動人而活潑的
質感。戴維斯五重奏的精彩演出,為當年的小編制爵士樂團立下一個崇高的典
範。
(內文介紹)
最悅耳的馬拉松 (一)
邁爾士戴維斯樂團在一九五六年做過兩次整整一天的馬拉松錄音,分別是五月
十一日和十月二十六日,故事,要從他一九五五年這個樂團是怎麼組成的開始
講。
幾乎在一九五零年代一開始,戴維斯的日子就不怎麼好過,在一九四九年創作
出《Birth Of The Cool》這等經典作品的戴維斯,從五零年代開始逐漸耽溺於
毒品,演出和錄音變得有一搭沒一搭的,身體越來越差,工作狀況也極不穩
定,爵士俱樂部、唱片公司,大家開始對戴維斯敬而遠之,對於不久以前還在
各雜誌票選中被列為頂尖爵士小喇叭手的戴維斯來說,這真是一段墜入谷底的
黑暗期。
更加深這種「黑暗」氣息的,是有位明顯受到戴維斯風格啟發的白人小喇叭手
在此時崛起,演奏、歌唱和外型都極為迷人的查特貝克(Chet Baker)開始嶄
露頭角,成為叫好又叫座的青年新秀,貝克的竄起,更加深了戴維斯的危機
感。
戴維斯在五三年回到故鄉戒毒,他藉著拳擊和健身運動轉移自己對毒品的依
賴,接著戴維斯宣稱自己成功地戒除了毒癮,重出江湖,先在聖路易市從事一
些小型演出,打算逐步重回爵士舞台中央。
在這段時間裡,戴維斯一直希望和大唱片公司簽約,成功地將鋼琴家戴夫布魯
貝克等爵士樂手推上顛峰的歌倫比亞,是他心中的第一志願。當時歌倫比亞公
司的喬治亞華肯(George Avakian)回憶說,戴維斯一直希望和他們簽約,亞
華肯覺得戴維斯過去的紀錄不佳,所以也沒有積極地促成這件事,但是戴維斯
講了好幾次,他只好委婉地用戴維斯與Prestige合約未了作藉口回絕。
鍥而不捨的戴維斯提出了一個折衷的辦法,要求和歌倫比亞先簽約,同時盡快
開始錄音,也就是說在他和Prestige合約到期之前,就先錄好未來在歌倫比亞
旗下要推出的作品母帶,這樣一來,歌倫比亞有充足的時間安排促銷計畫,
Prestige可以搭歌倫比亞的行銷便車,不失為一個雙贏的場面。亞華肯沒有立
刻答應,他還在觀察戴維斯的戒毒成效以及市場潛力。一直到一九五五年七
月,戴維斯參加了第二屆新港爵士音樂節。
那一次音樂會本來不會有戴維斯的,但是一方面他重出江湖以來確實玩得不
差,另一方面,他是大師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的老搭檔,當時帕克過
世不及數月,找戴維斯演奏還頗有話題性,於是帕克在兩場正式演出之間,和
一個臨時組合的明星陣容演出二十分鐘作為串場。
這二十分鐘裡,他演奏的〈Round About Midnight〉獲得所有人的一致讚嘆,
許多媒體、評論都認為是這場音樂會的最高潮。那一天喬治亞華肯和他的弟弟
都在台下,他弟弟說:「簽他吧,今天就簽!明天以後,每一個人都會知道邁
爾士已經"回來"了!」戴維斯的演奏未終,亞羅肯已經去後台找他了。
(未完,續集請看《workin'》、《Steamin'》唱片內頁。)
Miles Davis的馬拉松錄音(二)
《鬼斧神工Workin'》 邁爾士戴維斯五重奏
驚才絕豔的邁爾士戴維斯,即使五零年代初期一時受困於毒品的戕害,終究不
是池中物,在戴維斯從一九五五年新港音樂節復出,一戰成名以後,行銷宣傳
預算微薄的獨立唱片已經不能滿足再度登上爵士舞台頂峰的戴維斯,另棲高枝
成了勢所難免的選擇,在轉入大廠之前,戴維斯首先要作的,是幫老東家
Prestige錄製他合約規定的最後幾張唱片,和Prestige來個好聚好散。
一九五六年五月十一日和十月二十六日兩天,戴維斯和他的團員們關在錄音室
裡展開馬拉松式的錄音,時間雖然很趕,但是整個樂團狀況絕佳,錄製出來的
《Workin'》、《Steamin'》、《Relaxin'》等作品,即使過了四十多年,仍然
是爵士樂迷鍾愛的經典。
在這張專輯的〈It Never Enter My Mind〉曲中,戴維斯以小喇叭加弱音器演
奏出陰柔淒清的音符,像個最好的歌者似的,呈現出讓人幾乎令人不忍心仔細
聆聽的哀傷,一種純粹的美感。
(內文介紹)
最悅耳的馬拉松 (二)
一九五五年新港爵士音樂節是邁爾士戴維斯復出之役的重大勝利,主流廠牌歌
倫比亞公司的喬治亞華肯在音樂會當天就和戴維斯達成了協議,同意在戴維斯
還跟Prestige有約的狀況下先簽下他,並開始錄音,為他跳槽後的行銷宣傳先
作準備。在Prestige這方面,反正留不住戴維斯,歌倫比亞又會花大錢幫戴維
斯作宣傳,老東家多少也可以搭個便車,以戴維斯的舊作撈點好處,Prestige
的老闆也同意這個作法,對三方而言,一切都順利。
但是亞華肯指出了戴維斯的一項弱點,他自己的演奏當然是美極了,但是樂團
成員變來換去,總不是辦法,戴維斯要組織自己的團員班底才行。深有同感的
戴維斯心中早有他預定的陣容,其中鼓手菲利喬瓊斯(Philly Joe Jones)、
低音大提琴手保羅錢伯斯(Paul Chambers)、鋼琴手瑞德嘉蘭(Red Garland
)都已經跟他合作了一段時間,薩克斯風手這個位置,戴維斯希望找桑尼羅林
斯(Sonny Rollins),但是羅林斯當時正去戒毒,另一個戴維斯想要的薩克斯
風手加農砲艾德利(Cannonball Adderley)本身有學校教師的工作合約在身,
得回家鄉佛羅里達教書,最後,戴維斯選了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
柯川的溫暖熱情,和戴維斯自己的冷靜自持剛好形成完美互補,當時柯川尚未
成名,演奏技巧和舞台魅力都不能和羅林斯或者艾德利相提並論,但是戴維斯
看得出柯川的能耐,戴維斯曾經私下和朋友說:「柯川這傢伙,是個他媽的超
猛大怪獸。」 這個樂團,儘管組成之初團員都非常年輕,卻充滿了潛力。
歌倫比亞替戴維斯五重奏找了經紀人,協助他們在各地登台,這個團很快地就
打響了名號,戴維斯也拿著歌倫比亞的簽約金買了幾套進口的義大利頂級西
裝,開著嶄新的法拉利跑車,用華服名車,把自己妝點成既時髦又有品味的成
功人士,音樂的實力加上光鮮的門面,戴維斯不但找回了他的昔日樂迷,更擴
大了聽眾基礎,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形象。一些敏銳的爵士樂迷,也聽出了柯
川音樂上的潛能,開始注意到這位大器晚成的薩克斯風手。儘管和歌倫比亞的
合作似乎一切順利愉快,但是他們和Prestige的合約仍然必須完成。
Prestige都已經這麼委屈地配合了,戴維斯五重奏也不好意思不替老東家出
力,更何況,這本來就是他們該作的!既然Prestige同意提前解約,為了消化
合約規定的唱片數量,戴維斯帶領著樂團成員,在一九五六年五月十一日關在
錄音室裡二十幾個小時,狠狠地錄了三張唱片的量,這三張唱片,就是
《Workin'》、《Steamin'》和《Relaxin'》。
這麼拼命三郎式的作法,居然創造了爵士樂史上頂尖的幾張作品,當然,有些
罕為人知的原因。
(未完,續集請看《Steamin'》唱片內頁。)
Miles Davis的馬拉松錄音(三)完結篇
《熱力四射 Steamin'》 邁爾士戴維斯五重奏
這是爵士樂史的傳奇名盤,邁爾士戴維斯樂團在Prestige唱片的最後合約,著
名的「馬拉松錄音」的成果之一,一九五六年,在五月十一日和十月二十六
日,狀況好的出奇的戴維斯和團員們一起關在錄音室當中整整兩天,錄製了25
首曲子,收錄在《Steamin'》、《Relaxin'》、《Workin'》等唱片當中,這些
專輯,被爵士樂迷暱稱為「ING錄音」。
戴維斯在《Steamin'》專輯中加入弱音器的小喇叭吹奏,呈現一種懾人心魄的
淒美質感。薩克斯風手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演奏得熱烈火爆,和戴維斯
的冷靜恰成鮮明對比,形成強大的張力。鼓手菲利喬瓊斯(Philly Joe Jones
)凶猛強悍的擊鼓,為音樂帶來了旺盛的生命力。《Steamin'》這幾張唱片是
五零年代中期爵士樂的顛峰表現,見證了這個不世出的超級樂團組合為爵士樂
迷所留下的美麗樂章。
(內文介紹)
最悅耳的馬拉松 (三)
邁爾士戴維斯五重奏,為了順利和Prestige唱片公司解約,正式加入已經開始
花大錢培植他們的歌倫比亞公司,在一九五六年五月十一日在錄音進行長達二
十多個小時的馬拉松錄音,來消化他們和Prestige的合約,這一次錄音的成果
就是《Workin'》、《Steamin'》和《Relaxin'》等唱片。
照常理說,這麼急急忙忙趕出來的東西,很難維持最高品質,偏偏這幾張唱片
經歷了數十年時間的考驗,到現在都被認為是爵士經典,在企鵝爵士指南和All
Music Guide爵士評鑑這兩本書中,《Workin'》、《Steamin'》和
《Relaxin'》都獲得最高等級的評價,幾乎所有討論爵士唱片的文字,在談到
這幾張唱片的時候,都會講一些「爵士迷必備」、「無懈可擊」之類的話。
這件事情,顯然有點問題。
講到這個,得談談當時歌倫比亞和Prestige在唱片製作上的不同,Prestige是
個小公司,預算有限,錄唱片時就是把樂手找進錄音室開始演奏,當時所有獨
立唱片業者都是這麼幹,樂團演奏的好,就是一次OK,要是有什麼問題,這首
曲子就再錄一次,一直錄到製作人和樂團都滿意為止。
大廠歌倫比亞可不是如此,當時歌倫比亞對錄音技術的運用相當擅長,也很習
慣於用錄音技術去修補音樂中的瑕疵,製作人會叫樂團重覆演奏樂曲中不夠完
美的一小段,再把它剪入最後的成品,有時是幾個小節,甚至是一兩個音,叫
習於即興演出的爵士樂手翻來覆去演奏一些音樂的片段,很可能情緒還沒到演
奏不出什麼好東西,情緒剛起來又被cut掉,對於該開始面對這種錄音模式的戴
維斯五重奏來說,不啻一種酷刑。
也因此,我們可以大膽地猜測,一九五六年五月十一日,進入Rudy Van Gelder
錄音室的邁爾士戴維斯五重奏,根本是一群嘻嘻哈哈從刑房脫走的逃犯,能夠
暫時脫離了讓他們極端彆扭,很不習慣的主流唱片錄音模式,回到一曲一曲直
接來的「錄音室現場演奏」方式,這幾個年輕樂手,大概都有點如釋重負的感
覺。
根據記載,戴維斯那一天在錄音室講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下一首!(Next!
)」,可見他們錄音的狀況有多麼順暢,眾多樂曲都是一次OK,簡直像是在錄
音室裡開了一場完美的音樂會。
打開你的CD唱盤,拿出《Workin'》、《Steamin'》或者《Relaxin'》,隨便丟
一張進去,聽一聽幾個爵士樂史上最好的樂手酣暢快意地合作演奏,閉上眼
睛,想像自己正置身於一九五六年的錄音室裡,每一首樂曲終了,你都可以用
沙啞的聲音大喊,補足錄音師Rudy Van Gelder關機沒錄的那一句話: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