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价值和平台价值
这一两年各种观念逐渐打开,很多新的认识和以前认识的不一样,各种观念不断冲击脑海,迷茫,一团乱,网络上看到很多观念,朋友同事不断影响。刚从家事里面抽离出来环视外面的世界,那里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郁闷于自己的工作环境和薪资水平,和一前同事说好像现在做销售才比较挣钱,大家都跑去做销售了。同事马上就说,现在挣钱多的就银行,销售,公务员,证券,还有其它一些金融机构,其它的挣钱都来得慢。又一在银行工作的朋友说他们的平均工资是多少多少K,而且金融行业随便任何一种职业做好了都挣钱,实在让我感觉到了金融行业的好挣钱,一时恨不得自己早该去念金融的。再到后来对投行有一点了解,又看了徐静蕾的《亲密敌人》,觉得那是全世界最容易来钱的行业吧,职员们都过着奢侈的生活,工作强度相当的大。
近来在腾讯微博看到一则关于工作平台的微博,提到《财富》杂志总编约翰•休伊说:“全球500强的CEO很多都是我的好朋友,但是只要我一离开《财富》杂志,他们会立即扔掉我的电话号码。”强调了《财富》这个平台给他个人价值的加权。微博后面紧跟着其它一些人的评论,有Google中国的移动开发部副经理说,如果没有Google,他就是一个普通的程序员,连微博粉丝也不可能达到3W。有腾讯的员工说,如果离开了这个平台,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着重强调了公司平台给个人发展带来的重要影响。很多时候是一个好的平台成就了很多人,平台为个人价值增加了很多权重,而只有极少数人能成就平台,这些人就是厉害的人物了。
说说我们公司,在行业里面也算是排在前面,是主打产品使用的芯片的供应商的大客户,有他们提供的强大的技术支持,本身我们客户量也非常大。依照某些客户的说法是,我们太牛了,所以有时候服务态度不佳,和同类型的其它公司相比牛多了。依托着公司的这个平台,我们无形中就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速度,如果离开了,未必能有现在一样的底气。从平台价值来讲,公司给我们个人增值了,但是说到行业价值,主打的DVD板卡属于夕阳产业,虽然也有其它的市面上常见的电子产品,但电子产品竞争非常激烈,利润微薄,以实业为主的工厂型公司,在行业价值上面处于非常劣势的地位,也不算很规范的一个行业。对比所谓的挣钱的行业,工作所挣的钱大概只能饿不死自己。
越来越想要思考清楚,为什么在同一条件下,甚至在原来学校较为优势的情况下,沦落到现在这种状况,在毕业几年之后,还处于贫穷状态,除了这些年家里的诸多不幸变故,财力心力有限,更主要在于观念的差异。没有认识到优势行业和优势工作平台带给自己的丰厚的成长回报,未能合理地去努力,或者在可以争取的时候,放弃了去争取。然后形成了恶性循环,环境制约思维,思维制约行动,行动制约能力,能力又制约了对环境的选择。
迷迷茫茫了很久,因为观念没打开,因为接触的东西不多,没有太多经历和经验去确认那种工作才是适合自己的,才是值得自己去用一生追求的。东一锄头西一榔头,貌似很努力了,可是没有什么收获,也让别人见证了自己的多变和犹疑。
到目前来讲,觉得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还是很希望能够从事文字传播类型的工作,比如腾讯的编辑,比如自由撰稿人,比如南方人物周刊的作者,比如某些著名杂志的专栏作家,比如写李欣频那样的广告文案。只是路还很长,能写出好的文字的人也必定要有一些独特的经历和感悟。想想未来会有些头大,别人已经走了很远,自己才要一切从头开始。
2012.03.17
郁闷于自己的工作环境和薪资水平,和一前同事说好像现在做销售才比较挣钱,大家都跑去做销售了。同事马上就说,现在挣钱多的就银行,销售,公务员,证券,还有其它一些金融机构,其它的挣钱都来得慢。又一在银行工作的朋友说他们的平均工资是多少多少K,而且金融行业随便任何一种职业做好了都挣钱,实在让我感觉到了金融行业的好挣钱,一时恨不得自己早该去念金融的。再到后来对投行有一点了解,又看了徐静蕾的《亲密敌人》,觉得那是全世界最容易来钱的行业吧,职员们都过着奢侈的生活,工作强度相当的大。
近来在腾讯微博看到一则关于工作平台的微博,提到《财富》杂志总编约翰•休伊说:“全球500强的CEO很多都是我的好朋友,但是只要我一离开《财富》杂志,他们会立即扔掉我的电话号码。”强调了《财富》这个平台给他个人价值的加权。微博后面紧跟着其它一些人的评论,有Google中国的移动开发部副经理说,如果没有Google,他就是一个普通的程序员,连微博粉丝也不可能达到3W。有腾讯的员工说,如果离开了这个平台,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着重强调了公司平台给个人发展带来的重要影响。很多时候是一个好的平台成就了很多人,平台为个人价值增加了很多权重,而只有极少数人能成就平台,这些人就是厉害的人物了。
说说我们公司,在行业里面也算是排在前面,是主打产品使用的芯片的供应商的大客户,有他们提供的强大的技术支持,本身我们客户量也非常大。依照某些客户的说法是,我们太牛了,所以有时候服务态度不佳,和同类型的其它公司相比牛多了。依托着公司的这个平台,我们无形中就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速度,如果离开了,未必能有现在一样的底气。从平台价值来讲,公司给我们个人增值了,但是说到行业价值,主打的DVD板卡属于夕阳产业,虽然也有其它的市面上常见的电子产品,但电子产品竞争非常激烈,利润微薄,以实业为主的工厂型公司,在行业价值上面处于非常劣势的地位,也不算很规范的一个行业。对比所谓的挣钱的行业,工作所挣的钱大概只能饿不死自己。
越来越想要思考清楚,为什么在同一条件下,甚至在原来学校较为优势的情况下,沦落到现在这种状况,在毕业几年之后,还处于贫穷状态,除了这些年家里的诸多不幸变故,财力心力有限,更主要在于观念的差异。没有认识到优势行业和优势工作平台带给自己的丰厚的成长回报,未能合理地去努力,或者在可以争取的时候,放弃了去争取。然后形成了恶性循环,环境制约思维,思维制约行动,行动制约能力,能力又制约了对环境的选择。
迷迷茫茫了很久,因为观念没打开,因为接触的东西不多,没有太多经历和经验去确认那种工作才是适合自己的,才是值得自己去用一生追求的。东一锄头西一榔头,貌似很努力了,可是没有什么收获,也让别人见证了自己的多变和犹疑。
到目前来讲,觉得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还是很希望能够从事文字传播类型的工作,比如腾讯的编辑,比如自由撰稿人,比如南方人物周刊的作者,比如某些著名杂志的专栏作家,比如写李欣频那样的广告文案。只是路还很长,能写出好的文字的人也必定要有一些独特的经历和感悟。想想未来会有些头大,别人已经走了很远,自己才要一切从头开始。
2012.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