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的自然
殷罗毕
在地球这张多水而温暖的婚床上,人和人在一起共同生活了上千年,但依然活在互相的侵害和压制之中。为自己的同类所囚禁,被自己的同类所虐待和杀害,在20世纪和21世纪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残酷和凶猛。这一切,使得有幸保存了某种天然直觉的人更倾向于将目光和精神转向人类之外的存在。“70后”女诗人宇向,这位在办公室中以计算数字为生的职业女性,她的诗歌便是转向自然后的静默闭合,一枚她送给她自己的贝壳。她可以住入其中,得到休息。隐约间,贝壳内也会传来野蛮人世间轰鸣的浪涛声,近在耳边,但同时渺远如在天外。在壳内,她可以对着那些残酷的轰鸣声说话,如同自己给自己安魂。因此,在宇向的诗中,暴力和宁静的风景常会同场出现。
“伤员从锡纸板里咬出胶囊。不见血地活着/为了看得见的存在/一些人在杀另一些人/孩子们在夭折。风景在无情地美着。”
风景是无情的,因为风景并不因人间的灾难和痛苦而有所改变。这些美的风景,是遭受灾难和暴行前暂时幸福的人类生活的直接见证。那些山坡和湖面或许若干天之前还是人们结伴旅行的目的地,而今成了埋葬他们的灾难现场,但风景依然平静如故。这诗行,与杨黎将当年几乎所有新闻都直接抄写其中的长诗《错误》(在我心目中,这是2011年的年度诗歌)有着对风景类似的距离感。杨黎对于风景的反讽措辞是“奇迹烂如鲜花”,紧跟其后的半句是更为恐怖的景观:“世界开始转基因”。事实上,在半个世纪前,特德·休斯已表达了这个世界风景本身从内部开始的败坏:“整个有放射性的伊甸园(《儿童公园》)。”
但是,对于已被人类从根本上捣毁了的自然,宇向有着一种固执的信任感。即使现实的花朵和石块都已被转了基因、遭了辐射,但一个被画出被想到的虚构风景,依然是平静的,是一种可以停留其中的慰藉。
“每一桩亲秘的新闻和旧事/这断山残景的淹没/这‘国破山河在’的好景致/这风景见到人就停了下来。”停止、静止、不动,是宇向诗歌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字眼:“不飞/它们不飞,甚至不轻颤/就像时间正在被停止。”静止不动显然是对我们这个高歌猛进、争分夺秒时代的反动,是从人类世界中幸存下来的自然心灵的自我闭合和自我保存。“停下”、“不动”,即意味着某种临时性的永恒。尽管诗人也明白:“而复制是另外的事:/人走进风景画。一种妄想/风景画接纳人。另一种拒绝。”但拒绝人类的自闭自然本身,就是一种象征性的自我保存,一种静止不变无生无死的自我完满。“一片云吞了一朵云/雪峰山吞了茶庵铺”:诗歌的最后,有一种一切吞没了一切,但一切依然完好如初的感受。这是未出生的胎儿在子宫中的无我但又饱满的感受。那时候,没有世界,也没有人类。
在地球这张多水而温暖的婚床上,人和人在一起共同生活了上千年,但依然活在互相的侵害和压制之中。为自己的同类所囚禁,被自己的同类所虐待和杀害,在20世纪和21世纪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残酷和凶猛。这一切,使得有幸保存了某种天然直觉的人更倾向于将目光和精神转向人类之外的存在。“70后”女诗人宇向,这位在办公室中以计算数字为生的职业女性,她的诗歌便是转向自然后的静默闭合,一枚她送给她自己的贝壳。她可以住入其中,得到休息。隐约间,贝壳内也会传来野蛮人世间轰鸣的浪涛声,近在耳边,但同时渺远如在天外。在壳内,她可以对着那些残酷的轰鸣声说话,如同自己给自己安魂。因此,在宇向的诗中,暴力和宁静的风景常会同场出现。
“伤员从锡纸板里咬出胶囊。不见血地活着/为了看得见的存在/一些人在杀另一些人/孩子们在夭折。风景在无情地美着。”
风景是无情的,因为风景并不因人间的灾难和痛苦而有所改变。这些美的风景,是遭受灾难和暴行前暂时幸福的人类生活的直接见证。那些山坡和湖面或许若干天之前还是人们结伴旅行的目的地,而今成了埋葬他们的灾难现场,但风景依然平静如故。这诗行,与杨黎将当年几乎所有新闻都直接抄写其中的长诗《错误》(在我心目中,这是2011年的年度诗歌)有着对风景类似的距离感。杨黎对于风景的反讽措辞是“奇迹烂如鲜花”,紧跟其后的半句是更为恐怖的景观:“世界开始转基因”。事实上,在半个世纪前,特德·休斯已表达了这个世界风景本身从内部开始的败坏:“整个有放射性的伊甸园(《儿童公园》)。”
但是,对于已被人类从根本上捣毁了的自然,宇向有着一种固执的信任感。即使现实的花朵和石块都已被转了基因、遭了辐射,但一个被画出被想到的虚构风景,依然是平静的,是一种可以停留其中的慰藉。
“每一桩亲秘的新闻和旧事/这断山残景的淹没/这‘国破山河在’的好景致/这风景见到人就停了下来。”停止、静止、不动,是宇向诗歌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字眼:“不飞/它们不飞,甚至不轻颤/就像时间正在被停止。”静止不动显然是对我们这个高歌猛进、争分夺秒时代的反动,是从人类世界中幸存下来的自然心灵的自我闭合和自我保存。“停下”、“不动”,即意味着某种临时性的永恒。尽管诗人也明白:“而复制是另外的事:/人走进风景画。一种妄想/风景画接纳人。另一种拒绝。”但拒绝人类的自闭自然本身,就是一种象征性的自我保存,一种静止不变无生无死的自我完满。“一片云吞了一朵云/雪峰山吞了茶庵铺”:诗歌的最后,有一种一切吞没了一切,但一切依然完好如初的感受。这是未出生的胎儿在子宫中的无我但又饱满的感受。那时候,没有世界,也没有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