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26 搁船尖
徽杭自古道难行,白际山头有仙境
秋风横扫雪无踪,搁船尖上笑风云
【目的地简介】
搁船尖,位于安徽歙县金川乡与浙江临安交界处,是绵延皖浙边界南段的白际山脉的最高峰,海拔1482米,相传远古洪水滔天,以此山峰泊船而得名,沿山谷有天然形成的十个石门,有传言为十门九不关。
此行可作为昱岭关山脊全程穿越的一次热身活动,昱岭关山脊的主要有 搁船尖、雨伞尖、大岭塔、1422峰、牵牛绛等1400米以上的山峰。都是户外运动良好的场所。
搁船尖风景区地处北纬30°神秘地带。位于安徽省黄山歙县金川乡境内,与浙江省临安、淳安两县交界,隶属天目山脉的余脉白际山脉。民间称为六甲岭上,有三十六道天门坎,当地人称石门。七巅十三峰,主峰搁船尖海拔1481米,曾经是陈硕真、方腊、朱元璋明教农民起义的原浙西总坛圣地,是世界上唯一仅存的摩尼教(明教)总坛遗址,以船隐其教义而命名。据考证是《倚天屠龙记》历史故事原型发生地---光明顶。黄山昱岭关三阳叶村高速出口,距景区15公里。
【行程安排】
周五 20:00:人民广场博物馆南门(8个石狮子中间集合)准时发车;20:20南方商城过街天
桥下接部分人;
24:00: 到达三阳,宿三阳小旅馆。
周六 7:00:起床,旅馆早餐,搭车前往中坑,到中坑后开始徒步。
11:40:到达福泉山村,午饭,休整后,轻装冲顶搁船尖。晚宿福泉山村老乡家。
周日:8:00:顺后山翻越山脊从顺溪坞下撤,FB后约20:00返回上海。
【装备参考】
1、背包(40L左右),睡袋(福泉山村老乡需打地铺,所以大家带个温标为-5~10度的睡袋是有必要的),地垫,长袖快干衣裤,登山鞋,登山仗,护膝。
2、个人换洗衣物及洗漱用品
3、手电或者头灯、塑料袋、纸巾和湿纸巾、小刀、防晒霜
4、相机、手机、个人证件、保单复印件
5、1顿路餐,不少于2L的饮用水
7、手台:户外通讯使用磨坊频道:435.75
【特别注意】:
1、 集体活动以大局为重,不搞个人主义,不得单独行动。
2、 要提倡环保,尊重当地民俗。
3、 为了保障安全,参加者必须购买保险。
4、 若遇不可抗拒因素,实际计划可能会适当变动。
忽到名山第一关,放开距眼解愁颜;一泓清水数竿竹,中有荒厅三两间;
又到名山第二关,九天狮子降尘寰;可怜世间知音少,犹做筑僧座下顽;
二关以外是三关,二道危墙锁翠鬟;只有清泉关不住,冷冷飞得到人间;
才过三关是四关,两峰恍似翠眉山;于今方信天工巧,画出双蛾湾互湾;
曾向游人问五关,却云山外有虎山;何需定觅仙源路,阮阮泉声在此间;
转眼谁知又六关,惊闻石上水潺潺;回头试认仙关景,依旧清泉绕翠鬟;
皂夹滩前是七关,桃源谁辨路回环;此中哪得红尘客,只有仙翁自往还;
第七关中有八关,最高墙内短墙环;此间哪有青精饭,吩咐刘郎莫入关;
峭壁嵯锇是九关,浑如铁瓮锁人寰;古来不受兵霜劫,乐得神仙自在闲;
行尽清溪已十关,不知天上与人间;遥闻绿竹猗绮内,一片钟声分外闻。
第一道:朝天门 To Buddha Door
是古代地方官吏迎接皇帝圣旨的地方,处首门位置。大明朱元璋与大清乾隆帝曾经来过,故名朝天门。又传说,小佛住的地方,故当地人在此风水龙脉建村名小佛舍村,6大传奇:明月出十门(天门夜不关的天象之一)、招隐草堂遗址、净口亭(“进口亭”)、小布达拉宫-小佛舍、人面龙身、八卦桃源谷。十道门十道令牌。
第二道:地锁门 Lock land Door
两界山地锁困魔,故名。又象挂在小孩胸前的长命锁。景致如下:太古音瀑布、月牙潭、蛟龙洞、山越石棺、招隐草堂、徽骆驼、神雕侠侣、石貔貅、双马饮瀑、金鸡叫龙门、唐僧佛像、万年神龟。鲤鱼跳龙门:鲤鱼池、龙门口、龙珠石、燕子瀑、燕子潭、修女瀑、蛟龙潭、地钥、两界山悟空皈依、山村老发电站。
第三道:钥匙门 Key Door
传说大明朱元璋被女娲娘娘点化找到开启万千宝藏的钥匙故名,依是打开人类心门的钥匙,又被誉为桃花源洞。是“十门九不锁”唯一锁住的门。民间传说:上山进香看是锁住的,诚心进香后回头就开了。景致如下:连心锁、连心潭---日池月池、关公神像、情侣石、石郎、山龟凉瀑、桃源奇洞、七女溪水、玉女飞瀑、天钥、红旗渠、如来佛手、悟能(八戒)头像、悟净(沙僧)头像、日月谷。
第四道:蝴蝶门 Butterfly Door
美丽的蝴蝶门,一扇爱心之门。蝴蝶是爱心,布满个个温暖的角落。有诗为证:桃源新雨后,潭畔复春容。深谷莺声脆,花繁蝶影重。若问蓬山路,万佛朝宗处。又云:疑是仙女翩翩来,千古绝唱蝴蝶泉。景致如下:启明瀑、日月潭、石猴观瀑、情侣狮、象鼻山、天下第一问、菩提祖师脚、净心亭、半月池、水月观音石佛。
第五道:牌坊门 Memorial arch Door
又名“大明石牌坊”,天地间最恢弘最妩媚的两个字组成了“明”字。而“十门九不锁(日),天门夜不关(月)” 既具有阴柔之美,又多阳刚之气。正好隐含构成“明”字。大明石牌坊(第五道门)如一块硕大无比的巨石,立在蝴蝶门前,因天然石纹恰好如“日”和“月”相溶,故该石壁也称“分明石”,加上山势渐高,景色渐美,日月分明之意境悄然而生。大明湖就穿越在四五六门中。景致如下:大明石牌坊、猛虎下山、大明湖、油煎豆腐瀑布 。
第六道:净心门 Clean Heart Door
整个石门呈“心”型,佛说:一切唯心造 ,心净则佛土净,佛法是心法,如佛祖大慈大悲的慈心,前有“进心亭”----净心亭故名。最早的山越人居住地,周围古木参天,双心合围,风水宝地。登上六道门,豁然开朗,石峰林立,玉峰环拱,一种左右逢源的气概油然而生,再回望崖壁上的猴面佛,顿觉天地悠悠、沧海茫茫、物我一体、宠辱皆忘。蕴有“风景到此方启明”之意。景致如下:慈心、金谷、金身洛神、天经地棺、天鹅图、石景石、无字天书、皂汰秦人村、千年情侣红豆杉、心房。
第七道:天泪门 Crying Door
灵气的搁船尖下福泉山对面,有一山崖名“白石崖”,石崖上有一山洞名”白云洞”。传说一位名叫石柱的年轻采药人就曾经住在白云洞里,他和搁船尖下福泉山仙姑庙里的仙姑佛云私下爱恋,被老仙姑锁在十道石门里隔断了红尘,一天,石柱去搁船尖下福泉山找佛云,被老尼姑发觉,佛云急忙背起石柱在金毛仙鹤帮助下飞逃,不料被老尼姑佛帚一扫,化成了石头,人称“仙姑背石郎”,此洞也成为情侣洞。下边的两道紧挨着的瀑布,她犹如上天伤心的泪水,一发不可收,表现出了小仙姑对于悲情现实的控诉和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
第八道:朝宗门 To Ancestor Door
万佛朝宗为搁船尖下一高峰景象,海拔1188米,取名“普贤住处,万佛围绕”之意。当年佛祖在此讲经说法,天、地、人三界菩萨列席聆听,始有万佛朝宗的说法。上有万佛顶、万佛阁、夜盆涎、如来佛祖、石长城、封神榜、石翁、女娲头像、心心相印谷、无天魔头、八部天龙等景点。万佛阁高11米,雄伟庄严,悬于楼顶的“古越山钟”庄重威严。万佛阁撞钟108次,象征一年轮回,天长地久,祈福国泰民安,人间幸福。站在万佛顶上,面对四面十方普贤,用钟声叩响极乐世界的大门,悉发菩提心,传递美好的心愿。
第九道:观音门 Goddess of Mercy Door
观音法门,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此门如观音打坐讲经,故名。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十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时常洒,手内杨柳不计秋;千处乞求千处现,苦海常作度人舟。整个石门呈“心”型,如观世音救苦救难的佛心。景致如下:万众皈依、童子拜观音、将军石像、观音讲经、观音瀑、情侣石、佛心、天蟾门、宝藏山、仙女望夫、元宝洞、银谷、木鱼石、百步福梯、福泉飞瀑、福字临门、整衣镜。
第十道:朝圣门 To Saint Door
顾名思义,就是朝圣者必经之天门,石门上所有的头像均朝向里面的福泉灵地,故名。其中净手亭是体现“十门九不锁”神奇的重要建筑之一。自然风光和建筑巧妙的结合,使游人心理得到进一步升华。游人沿着明代登金顶的古神道,经历十道天门的艰苦跋涉,到这里,只见安静端详的福泉名山就在眼前,温和祥瑞的搁船尖顶如佛祖盘坐,福泉名刹古钟绵绵入耳……亲身攀登在维石岩岩中的人们心理上会产生极大的愉悦,一股强大的吸引力会使人力量倍增。抬眼望去,威严壮丽的朝圣门横亘在面前,让人在愉悦中又产生出急切和肃穆而心去神往。人云:朝圣门犹如神来之笔,浑然天成运用环境空间和宗教理义,制造出使人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氛围,是上天悲人的绝顶体现。景致如下:净手池、朱眠石、点将台、万年绿毛龟、晒经阁、济公活佛、北京猿人、仙鹊锯石、骆驼宗。
上有搁船之尖,下有帝王之地;外有十门九锁,内有金樽金梁。
十门九不锁,日日盼君归; 天门夜不关,情满福泉山。
炎炎花红日,徒步登名山;十门九不锁,灵泉抱石环;叠嶂深峦境,有佛天自宽。
<<搁船尖.覆船山行歌一首>>
欲与天同行,搁住黄帝肪;嘻摇龙头桅,覆船为圣坛;
高山千亩田,金银滚遍川;洪武惠照寺,十门九不关;
<<搁船尖.覆船山行歌二首>>
白际山起彩云瀑,黄帝飞舟到新安;山灵水秀垒祭坛,留下宝舫在仙山;
千年枣皮万年红,金川满目核桃香;与国同休今尚在,十方山门九不关.
《搁船尖.天门阵》
天门中开出洪武,三门石锁关公来;
天船倾下万金盆,聚就大明帝王财;
高山布满天门阵,玩转元朝如戏台。
《搁船尖 . 白石崖眠云石》
几经回转沿溪赶,一道天墙把君拦;不见桑人不见苑,遥闻刘郎这里往。
(第九门情景)
《搁船尖.白石崖眠云石》
疑是蝴蝶天际来,千古绝唱双叠泉;英台左边屏风后,梁兄右抚竖琴弦。
(四门情景)
《搁船尖.招隐草堂》
巨灵斩段此崔嵬,不知岁月几度来;碧沙怎能笼石上,但令风雨长霉苔。
(右小佛舍村右断岩)
《搁船尖.招隐草堂》
行客初登半响岭,石门深锁路回环;若将泉水论高下,应是东南第一山。
(二门月牙泉)
《搁船尖 . 招隐草堂》
历经崎岖上碧岭, 崖高飞瀑似鸣琴; 何须天籁寻幽洞, 自有岩前太古音。
(左响泉)
《搁船尖.招隐草堂》
常忆当年武穆王,枪挑巨石开天门;山中十月桃应熟,未荐仙姑不敢尝。
(二门情景左石门)
秋风横扫雪无踪,搁船尖上笑风云
【目的地简介】
搁船尖,位于安徽歙县金川乡与浙江临安交界处,是绵延皖浙边界南段的白际山脉的最高峰,海拔1482米,相传远古洪水滔天,以此山峰泊船而得名,沿山谷有天然形成的十个石门,有传言为十门九不关。
此行可作为昱岭关山脊全程穿越的一次热身活动,昱岭关山脊的主要有 搁船尖、雨伞尖、大岭塔、1422峰、牵牛绛等1400米以上的山峰。都是户外运动良好的场所。
搁船尖风景区地处北纬30°神秘地带。位于安徽省黄山歙县金川乡境内,与浙江省临安、淳安两县交界,隶属天目山脉的余脉白际山脉。民间称为六甲岭上,有三十六道天门坎,当地人称石门。七巅十三峰,主峰搁船尖海拔1481米,曾经是陈硕真、方腊、朱元璋明教农民起义的原浙西总坛圣地,是世界上唯一仅存的摩尼教(明教)总坛遗址,以船隐其教义而命名。据考证是《倚天屠龙记》历史故事原型发生地---光明顶。黄山昱岭关三阳叶村高速出口,距景区15公里。
【行程安排】
周五 20:00:人民广场博物馆南门(8个石狮子中间集合)准时发车;20:20南方商城过街天
桥下接部分人;
24:00: 到达三阳,宿三阳小旅馆。
周六 7:00:起床,旅馆早餐,搭车前往中坑,到中坑后开始徒步。
11:40:到达福泉山村,午饭,休整后,轻装冲顶搁船尖。晚宿福泉山村老乡家。
周日:8:00:顺后山翻越山脊从顺溪坞下撤,FB后约20:00返回上海。
【装备参考】
1、背包(40L左右),睡袋(福泉山村老乡需打地铺,所以大家带个温标为-5~10度的睡袋是有必要的),地垫,长袖快干衣裤,登山鞋,登山仗,护膝。
2、个人换洗衣物及洗漱用品
3、手电或者头灯、塑料袋、纸巾和湿纸巾、小刀、防晒霜
4、相机、手机、个人证件、保单复印件
5、1顿路餐,不少于2L的饮用水
7、手台:户外通讯使用磨坊频道:435.75
【特别注意】:
1、 集体活动以大局为重,不搞个人主义,不得单独行动。
2、 要提倡环保,尊重当地民俗。
3、 为了保障安全,参加者必须购买保险。
4、 若遇不可抗拒因素,实际计划可能会适当变动。
忽到名山第一关,放开距眼解愁颜;一泓清水数竿竹,中有荒厅三两间;
又到名山第二关,九天狮子降尘寰;可怜世间知音少,犹做筑僧座下顽;
二关以外是三关,二道危墙锁翠鬟;只有清泉关不住,冷冷飞得到人间;
才过三关是四关,两峰恍似翠眉山;于今方信天工巧,画出双蛾湾互湾;
曾向游人问五关,却云山外有虎山;何需定觅仙源路,阮阮泉声在此间;
转眼谁知又六关,惊闻石上水潺潺;回头试认仙关景,依旧清泉绕翠鬟;
皂夹滩前是七关,桃源谁辨路回环;此中哪得红尘客,只有仙翁自往还;
第七关中有八关,最高墙内短墙环;此间哪有青精饭,吩咐刘郎莫入关;
峭壁嵯锇是九关,浑如铁瓮锁人寰;古来不受兵霜劫,乐得神仙自在闲;
行尽清溪已十关,不知天上与人间;遥闻绿竹猗绮内,一片钟声分外闻。
第一道:朝天门 To Buddha Door
是古代地方官吏迎接皇帝圣旨的地方,处首门位置。大明朱元璋与大清乾隆帝曾经来过,故名朝天门。又传说,小佛住的地方,故当地人在此风水龙脉建村名小佛舍村,6大传奇:明月出十门(天门夜不关的天象之一)、招隐草堂遗址、净口亭(“进口亭”)、小布达拉宫-小佛舍、人面龙身、八卦桃源谷。十道门十道令牌。
第二道:地锁门 Lock land Door
两界山地锁困魔,故名。又象挂在小孩胸前的长命锁。景致如下:太古音瀑布、月牙潭、蛟龙洞、山越石棺、招隐草堂、徽骆驼、神雕侠侣、石貔貅、双马饮瀑、金鸡叫龙门、唐僧佛像、万年神龟。鲤鱼跳龙门:鲤鱼池、龙门口、龙珠石、燕子瀑、燕子潭、修女瀑、蛟龙潭、地钥、两界山悟空皈依、山村老发电站。
第三道:钥匙门 Key Door
传说大明朱元璋被女娲娘娘点化找到开启万千宝藏的钥匙故名,依是打开人类心门的钥匙,又被誉为桃花源洞。是“十门九不锁”唯一锁住的门。民间传说:上山进香看是锁住的,诚心进香后回头就开了。景致如下:连心锁、连心潭---日池月池、关公神像、情侣石、石郎、山龟凉瀑、桃源奇洞、七女溪水、玉女飞瀑、天钥、红旗渠、如来佛手、悟能(八戒)头像、悟净(沙僧)头像、日月谷。
第四道:蝴蝶门 Butterfly Door
美丽的蝴蝶门,一扇爱心之门。蝴蝶是爱心,布满个个温暖的角落。有诗为证:桃源新雨后,潭畔复春容。深谷莺声脆,花繁蝶影重。若问蓬山路,万佛朝宗处。又云:疑是仙女翩翩来,千古绝唱蝴蝶泉。景致如下:启明瀑、日月潭、石猴观瀑、情侣狮、象鼻山、天下第一问、菩提祖师脚、净心亭、半月池、水月观音石佛。
第五道:牌坊门 Memorial arch Door
又名“大明石牌坊”,天地间最恢弘最妩媚的两个字组成了“明”字。而“十门九不锁(日),天门夜不关(月)” 既具有阴柔之美,又多阳刚之气。正好隐含构成“明”字。大明石牌坊(第五道门)如一块硕大无比的巨石,立在蝴蝶门前,因天然石纹恰好如“日”和“月”相溶,故该石壁也称“分明石”,加上山势渐高,景色渐美,日月分明之意境悄然而生。大明湖就穿越在四五六门中。景致如下:大明石牌坊、猛虎下山、大明湖、油煎豆腐瀑布 。
第六道:净心门 Clean Heart Door
整个石门呈“心”型,佛说:一切唯心造 ,心净则佛土净,佛法是心法,如佛祖大慈大悲的慈心,前有“进心亭”----净心亭故名。最早的山越人居住地,周围古木参天,双心合围,风水宝地。登上六道门,豁然开朗,石峰林立,玉峰环拱,一种左右逢源的气概油然而生,再回望崖壁上的猴面佛,顿觉天地悠悠、沧海茫茫、物我一体、宠辱皆忘。蕴有“风景到此方启明”之意。景致如下:慈心、金谷、金身洛神、天经地棺、天鹅图、石景石、无字天书、皂汰秦人村、千年情侣红豆杉、心房。
第七道:天泪门 Crying Door
灵气的搁船尖下福泉山对面,有一山崖名“白石崖”,石崖上有一山洞名”白云洞”。传说一位名叫石柱的年轻采药人就曾经住在白云洞里,他和搁船尖下福泉山仙姑庙里的仙姑佛云私下爱恋,被老仙姑锁在十道石门里隔断了红尘,一天,石柱去搁船尖下福泉山找佛云,被老尼姑发觉,佛云急忙背起石柱在金毛仙鹤帮助下飞逃,不料被老尼姑佛帚一扫,化成了石头,人称“仙姑背石郎”,此洞也成为情侣洞。下边的两道紧挨着的瀑布,她犹如上天伤心的泪水,一发不可收,表现出了小仙姑对于悲情现实的控诉和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
第八道:朝宗门 To Ancestor Door
万佛朝宗为搁船尖下一高峰景象,海拔1188米,取名“普贤住处,万佛围绕”之意。当年佛祖在此讲经说法,天、地、人三界菩萨列席聆听,始有万佛朝宗的说法。上有万佛顶、万佛阁、夜盆涎、如来佛祖、石长城、封神榜、石翁、女娲头像、心心相印谷、无天魔头、八部天龙等景点。万佛阁高11米,雄伟庄严,悬于楼顶的“古越山钟”庄重威严。万佛阁撞钟108次,象征一年轮回,天长地久,祈福国泰民安,人间幸福。站在万佛顶上,面对四面十方普贤,用钟声叩响极乐世界的大门,悉发菩提心,传递美好的心愿。
第九道:观音门 Goddess of Mercy Door
观音法门,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此门如观音打坐讲经,故名。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十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时常洒,手内杨柳不计秋;千处乞求千处现,苦海常作度人舟。整个石门呈“心”型,如观世音救苦救难的佛心。景致如下:万众皈依、童子拜观音、将军石像、观音讲经、观音瀑、情侣石、佛心、天蟾门、宝藏山、仙女望夫、元宝洞、银谷、木鱼石、百步福梯、福泉飞瀑、福字临门、整衣镜。
第十道:朝圣门 To Saint Door
顾名思义,就是朝圣者必经之天门,石门上所有的头像均朝向里面的福泉灵地,故名。其中净手亭是体现“十门九不锁”神奇的重要建筑之一。自然风光和建筑巧妙的结合,使游人心理得到进一步升华。游人沿着明代登金顶的古神道,经历十道天门的艰苦跋涉,到这里,只见安静端详的福泉名山就在眼前,温和祥瑞的搁船尖顶如佛祖盘坐,福泉名刹古钟绵绵入耳……亲身攀登在维石岩岩中的人们心理上会产生极大的愉悦,一股强大的吸引力会使人力量倍增。抬眼望去,威严壮丽的朝圣门横亘在面前,让人在愉悦中又产生出急切和肃穆而心去神往。人云:朝圣门犹如神来之笔,浑然天成运用环境空间和宗教理义,制造出使人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氛围,是上天悲人的绝顶体现。景致如下:净手池、朱眠石、点将台、万年绿毛龟、晒经阁、济公活佛、北京猿人、仙鹊锯石、骆驼宗。
上有搁船之尖,下有帝王之地;外有十门九锁,内有金樽金梁。
十门九不锁,日日盼君归; 天门夜不关,情满福泉山。
炎炎花红日,徒步登名山;十门九不锁,灵泉抱石环;叠嶂深峦境,有佛天自宽。
<<搁船尖.覆船山行歌一首>>
欲与天同行,搁住黄帝肪;嘻摇龙头桅,覆船为圣坛;
高山千亩田,金银滚遍川;洪武惠照寺,十门九不关;
<<搁船尖.覆船山行歌二首>>
白际山起彩云瀑,黄帝飞舟到新安;山灵水秀垒祭坛,留下宝舫在仙山;
千年枣皮万年红,金川满目核桃香;与国同休今尚在,十方山门九不关.
《搁船尖.天门阵》
天门中开出洪武,三门石锁关公来;
天船倾下万金盆,聚就大明帝王财;
高山布满天门阵,玩转元朝如戏台。
《搁船尖 . 白石崖眠云石》
几经回转沿溪赶,一道天墙把君拦;不见桑人不见苑,遥闻刘郎这里往。
(第九门情景)
《搁船尖.白石崖眠云石》
疑是蝴蝶天际来,千古绝唱双叠泉;英台左边屏风后,梁兄右抚竖琴弦。
(四门情景)
《搁船尖.招隐草堂》
巨灵斩段此崔嵬,不知岁月几度来;碧沙怎能笼石上,但令风雨长霉苔。
(右小佛舍村右断岩)
《搁船尖.招隐草堂》
行客初登半响岭,石门深锁路回环;若将泉水论高下,应是东南第一山。
(二门月牙泉)
《搁船尖 . 招隐草堂》
历经崎岖上碧岭, 崖高飞瀑似鸣琴; 何须天籁寻幽洞, 自有岩前太古音。
(左响泉)
《搁船尖.招隐草堂》
常忆当年武穆王,枪挑巨石开天门;山中十月桃应熟,未荐仙姑不敢尝。
(二门情景左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