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读书笔记
以下是转的: 1、这是一本实用性的书籍,虽然,这本书有很强的理论性,但是,从根本上,本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精深练习,并且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从而从精深练习成为杰出。 2、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精深、激情、伯乐。这三者,被作者称为“天才理论的运作图景”。这本书要反驳的第一个观点就是天才来自遗传,反驳的依据就是“精深练习”——一万小时成功理论。但是,成功或者世界级别的杰出并不是简单的“一万小时”,还包括更丰富的内容。 2、1 精深。 作者探访哈佛式的人才温床,重点讲述了巴西足球和林克飞行训练器,从中引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精深练习,然后深入分析了精深练习的生理学基础:髓鞘质。于是,引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精深练习×一万小时=世界级技能。然后作者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几个典型的案例:勃朗特姐妹、Z-男孩、文艺复兴的天才群,这些都验证了上述的道理。本章的最后一篇对上述理论进一步具体化,提出精深练习的三大秘技:组块化(整体吸收,分拆组块,放慢练习),重复练习,尝试体会(选定目标,评估差距,努力争取,回到初始步骤)。 这一章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有的地方,有的时候会人才辈出,为什么有的名师门下也是人才辈出?作者给出回答是:因为他们找到了成就天才的关键因素,就是“精深练习。 2、2激情 激情来自于外部的激励,来自于一个直观的信念:我想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来源于发现自己生活的世界不安全。用KIPP的结构来演示,就是:你属于一个团队,你这个团队生活在一个奇怪危险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就像以做高山,在山顶等着你们的是大学。 这一章提出一个困难的问题:精深练习需要坚强的意志力和常年不懈的努力,这源源不断的激情来自于何方?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从两个方面回答的,一是外部的激励,二是对自我环境的认识。归结一点是“我要成为那样的人”。 2、3伯乐 本章强调了教练的重要,并且也挖掘出了伟大教师的特质:知识矩阵,洞察力——鹰的视力,简明的指示——神奇的教鞭,气质与诚信——不可阻挡的魅力。伟大的教师都一样:把学员推入精深练习区,最大限度的释放,促使特定髓鞘质生长,最终朝着每位教师都期盼的那一天前进:学生自己可以教自己。 我认同这本书的观点。 我看过基本同主题的书,《杰出的头脑》、《天才儿童》、《像天才一样思考》,近似的关于培养能力的书籍,加德纳的才能理论等,也看过一些,心理学的很多分析,都是这方面的主题,其实,成功学的一些著作,也在渲染这方面的内容。一直以来,遗传与环境的经典分析,在我的头脑中,占据根本的位置。 但是,这本书不同,它超越了原本的二元分裂的分析方法,它从全新的视野,处理了这个主题:天才,从哪里来?答案很简单:一万小时的精深练习。 这本书的写作方法也很好。作者不是在进行枯燥的学术分析,相反,他探索了大量的丰富的案例,从案例里挖掘出最有启迪的内容。案例的新鲜,理论的透彻,并且切中人们关注的中心,这本书,就很难不畅销了。 就个人而言,这本书,也是非常有启发的。 第一,我一直为自己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困惑不堪。这本书,起码为我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思路。任何称得上杰出或者优秀的成就,都必须付出十年如一日的艰辛努力。我在某一个方面做得不好,不是因为我笨,我不行,仅仅是因为我付出的努力不够和不对。那么,接下来,我或许应该认真规划一下我的人生,哪些地方我可以争取的,哪些地方我可以改善的,哪些地方我可以做出很出色的,哪些地方我已经不可能有所作为了,然后,我可以更合理的安排我的时间和努力。 第二,我当过老师,第三章给我的感触尤其深刻。从一个合格老师的角度看,我根本就不合格。我在这上面付出过努力,遗憾的是,我做了很多无用功,很多付出的努力比我少的老师,他们做得比我好,因为,他们在正确的方向上付出。伟大教师的四个特质,我可以说是一个都没有。如果,现在在让我回去当教师,我相信,我会做得好很多。其实,这里也给我一个很大的启示。如果,我回去当教师,应该怎么学习?除了向书本学习之后,更应该学习的是各行各业杰出的教练的做法。 第三,这本书也给信心。只要我在正确的道路上努力,即使现在我已经老了,很多努力都已经太晚了,但是,我依然可以做得比我现在做的出色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