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出剪刀,女孩出布----七彩雨舞
男孩出剪刀,女孩出布----七彩雨舞
最近在网上写了段:【男孩出剪刀,女孩出布】的微博 被热传,我个人的理解与分析,最多的当然是男女双方的观点与立场。我这也总结了一些网上的精彩分析,供大家思考与讨论。
故事原引:有一对情侣,他们高中开始相识,彼此相爱,大学去了美国。那个城市有一个杀人狂,专杀恋人,他们成为了杀人狂的牺牲品,他们被装在机器上,一分钟刀会割裂腹部。但通过一个剪刀石头布的方法,胜方可生存。他们决定共同出石头一起死。可是最后女孩死了,因为他出了剪刀,女孩出了布。
最浅层次分析:
男孩爱女孩,想让她活下来,所以出了剪刀,而女孩却自私出了布,死了活该,爱情在此刻很受伤!
第二层分析:
女孩凭着对男孩了解,知道男孩会出剪刀救她,所以她出了布,让男孩活下来,女人很伟大!
第三层分析:男孩知道女孩会为了活命出布,所以他出了剪刀,在这个时刻没有爱情的存在!
理性的分析:这个问题不好说谁对谁错,因为实际上男方可以假设为了女孩会出剪子,但是如过假设他会再想一步,1,女方想到了这个问题,女方会出布来救他,那么他还是应该出石头;2,女方没有想到第一步,那么女方也会出剪子,男方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出布:三,女方简简单单的出一个石头,或者女方想解决掉男方,那么世界平静了~~所以说男方的决策和女方的决策实际上是无法直接关联的,两个问题都是一个随机的过程,假设这个过程能够无限进行的话,出三种手势的概率没有变。
可以看出,影响出拳的因素有:
对对方的策略的判断;
生命、爱人、忠贞的取舍。
对对方的策略进行过多的设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这是一个循环。所以,“对对方的策略的判断”,有两种情况:
只做基本的,出于自己对对方的了解;
做出了过多的假设而导致大脑短路没有出拳,或时间所迫临时臆测对方的策略从而作出选择。
遗憾的是,这两个因素,在变态杀人狂和旁观者的看来,都只是受害者内心的活动而已。变态杀人狂无论对他们的选择作出何种主观判断,从而进行嘲笑或者获得变态的快感,都是险恶和浅薄的。旁观者作出主观判断,只证明对此问题认识不够明确;有趣的是,旁观者对此的第一解读恰恰表明了旁观者自己对于生命、爱人、忠贞的取舍:或伺机而动斟酌得失以求独生,或看破对方却仍痴情以求独死。人心不可测,死者无悔、生者悲痛,才不算是悲剧中的悲剧,因为他们之间仍有爱情,并且相信爱情。
文艺分析:事实上,一个人自己是怎样想的的,他就会同理别人也是这样想的。因此自己的想法越自私恐怖,越以同样的想法揣测别人,自己也越觉得痛苦与可怕;而自己的想法越倾向无私的牺牲,越会觉得对方也是这样愿意为自己牺牲的,他心里也更是平安快乐。事实上,就是这么公平。
最后小小的邪恶一下:假设这个问题,不是两个恋人,而是两个好朋友、普通朋友,或者是两个不认识的人,或者的。。。 那还会不会有这么多分析呢?大家可以再下面跟帖
最近在网上写了段:【男孩出剪刀,女孩出布】的微博 被热传,我个人的理解与分析,最多的当然是男女双方的观点与立场。我这也总结了一些网上的精彩分析,供大家思考与讨论。
故事原引:有一对情侣,他们高中开始相识,彼此相爱,大学去了美国。那个城市有一个杀人狂,专杀恋人,他们成为了杀人狂的牺牲品,他们被装在机器上,一分钟刀会割裂腹部。但通过一个剪刀石头布的方法,胜方可生存。他们决定共同出石头一起死。可是最后女孩死了,因为他出了剪刀,女孩出了布。
最浅层次分析:
男孩爱女孩,想让她活下来,所以出了剪刀,而女孩却自私出了布,死了活该,爱情在此刻很受伤!
第二层分析:
女孩凭着对男孩了解,知道男孩会出剪刀救她,所以她出了布,让男孩活下来,女人很伟大!
第三层分析:男孩知道女孩会为了活命出布,所以他出了剪刀,在这个时刻没有爱情的存在!
理性的分析:这个问题不好说谁对谁错,因为实际上男方可以假设为了女孩会出剪子,但是如过假设他会再想一步,1,女方想到了这个问题,女方会出布来救他,那么他还是应该出石头;2,女方没有想到第一步,那么女方也会出剪子,男方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出布:三,女方简简单单的出一个石头,或者女方想解决掉男方,那么世界平静了~~所以说男方的决策和女方的决策实际上是无法直接关联的,两个问题都是一个随机的过程,假设这个过程能够无限进行的话,出三种手势的概率没有变。
可以看出,影响出拳的因素有:
对对方的策略的判断;
生命、爱人、忠贞的取舍。
对对方的策略进行过多的设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这是一个循环。所以,“对对方的策略的判断”,有两种情况:
只做基本的,出于自己对对方的了解;
做出了过多的假设而导致大脑短路没有出拳,或时间所迫临时臆测对方的策略从而作出选择。
遗憾的是,这两个因素,在变态杀人狂和旁观者的看来,都只是受害者内心的活动而已。变态杀人狂无论对他们的选择作出何种主观判断,从而进行嘲笑或者获得变态的快感,都是险恶和浅薄的。旁观者作出主观判断,只证明对此问题认识不够明确;有趣的是,旁观者对此的第一解读恰恰表明了旁观者自己对于生命、爱人、忠贞的取舍:或伺机而动斟酌得失以求独生,或看破对方却仍痴情以求独死。人心不可测,死者无悔、生者悲痛,才不算是悲剧中的悲剧,因为他们之间仍有爱情,并且相信爱情。
文艺分析:事实上,一个人自己是怎样想的的,他就会同理别人也是这样想的。因此自己的想法越自私恐怖,越以同样的想法揣测别人,自己也越觉得痛苦与可怕;而自己的想法越倾向无私的牺牲,越会觉得对方也是这样愿意为自己牺牲的,他心里也更是平安快乐。事实上,就是这么公平。
最后小小的邪恶一下:假设这个问题,不是两个恋人,而是两个好朋友、普通朋友,或者是两个不认识的人,或者的。。。 那还会不会有这么多分析呢?大家可以再下面跟帖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