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小吃札記
去年去台北參加一個聚會,是個佛教的朋友帶我去的,充滿了宗教的色彩;完了晚上十一點多,我肚子很餓,說:不如我們去吃點東西吧;於是我們到了南京東路一家擔仔面店,很便宜的面,暗紅色的湯水,細白的面,上面還有兩個紅白相間的蝦仁,閃著清淡的油光;看來那家店有些年頭了,桌椅還是很老式的八仙桌,和四條高凳(我們泰興話叫高凳,就是那種條狀可以坐兩個人的),走進去像是進了老舍的麵館;電燈還是用的吊線的白熾燈,燈光暗黃;我吃了一碗感覺更餓了,又叫小二上了一碗,用手背抹抹嘴,就著昏暗的燈光說:不如我們生個娃吧;
最後一句是我杜撰的,但前面的情境都是真的;況且手邊坐一個心儀的姑娘的時候;原本我不是好吃的人,但是過來台灣了我想,好吃不好吃這回事情,不是我自己能夠定的;有時候嘴上說不吃,但是身體卻很誠實;像廣州人愛吃早茶,江蘇就沒有這樣的習俗;台灣小吃豐富,東西擺到你面前,你能夠拒絕么?
中大這邊是窮地方,小吃都在中原那邊;轉角有個賣湯包的,就是小籠包,一籠七個,整整齊齊擺在盤子里,麵粉白色卻略微透明,可以看見裏面的肉色和湯水;要是沾上那家自製的辣椒油,整個塞進嘴裡,用力抿著嘴不讓湯汁滴出來,那種飽足感,就像餓極了的時候,奶奶給你端上一碗自己擀的麵,你就忍著淚光低著頭使勁吃,心理與生理的雙重滿足;
七顆小籠包其實是不飽的;過去一點點有家賣土豆球的,名字叫不出來,大拇指大小,黃金金的小球狀;那個東西本身沒什麽味道,但是占著醬很好吃;
對角賣臭豆腐的,和對門的皇后先生茶鋪,實在應該搭配著吃;臭豆腐,有點臭,又很香;有點甜,又有點咸;吃一口,喝一點梅子綠茶,是太愜意了么?
要說在正經的店里吃飯的話,旗津老街的轉角有家“鴨角”海鮮,據說任達華在那裡吃過;不算貴,味道好,dainty;若是又想吃飽又想吃好,朝天椒的吃到飽應該是最好的了吧;我們吃到下午三點鐘,實在塞不下了,還裝了四個布丁包裡回來;其他吃到飽都很貴,700的樣子;我一般不去那邊吃;
最後一句是我杜撰的,但前面的情境都是真的;況且手邊坐一個心儀的姑娘的時候;原本我不是好吃的人,但是過來台灣了我想,好吃不好吃這回事情,不是我自己能夠定的;有時候嘴上說不吃,但是身體卻很誠實;像廣州人愛吃早茶,江蘇就沒有這樣的習俗;台灣小吃豐富,東西擺到你面前,你能夠拒絕么?
中大這邊是窮地方,小吃都在中原那邊;轉角有個賣湯包的,就是小籠包,一籠七個,整整齊齊擺在盤子里,麵粉白色卻略微透明,可以看見裏面的肉色和湯水;要是沾上那家自製的辣椒油,整個塞進嘴裡,用力抿著嘴不讓湯汁滴出來,那種飽足感,就像餓極了的時候,奶奶給你端上一碗自己擀的麵,你就忍著淚光低著頭使勁吃,心理與生理的雙重滿足;
七顆小籠包其實是不飽的;過去一點點有家賣土豆球的,名字叫不出來,大拇指大小,黃金金的小球狀;那個東西本身沒什麽味道,但是占著醬很好吃;
對角賣臭豆腐的,和對門的皇后先生茶鋪,實在應該搭配著吃;臭豆腐,有點臭,又很香;有點甜,又有點咸;吃一口,喝一點梅子綠茶,是太愜意了么?
要說在正經的店里吃飯的話,旗津老街的轉角有家“鴨角”海鮮,據說任達華在那裡吃過;不算貴,味道好,dainty;若是又想吃飽又想吃好,朝天椒的吃到飽應該是最好的了吧;我們吃到下午三點鐘,實在塞不下了,還裝了四個布丁包裡回來;其他吃到飽都很貴,700的樣子;我一般不去那邊吃;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