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咖啡的日子 ---- 河粉的故事 之 勇记河粉@Victoria St, Richmond
曾经有人说过, 你身边十个朋友是怎样的, 就能反应你是怎样的人。
我不是咖啡控, 但你可以叫我吃货。因为你看看我的友邻就知道了。。。(和这些人为伴是要磨炼定力的)
我曾经承诺过我的朋友会写一系列关于河粉的故事,从今天开始, 请允许让我花一定的时间一一兑现。因为河粉的故事和过去日记不同, 它是一个连载。
先从勇记说起吧, 我在98年刚刚来到墨尔本就已经去过。那个时侯7澳元一大碗绝对物超所值。98年的墨尔本和今天不同, 中餐虽然普及, 可并不像今天的百花齐放。 而面食, 干炒牛河从来不是我的菜, 太油腻了。 因此, 河粉无论从价钱,还是口感, 对于一个初来乍到,偶尔想吃亚洲菜的高中生来说, 实在是一顿盛宴。
那个时侯, 我可以吃两碗
后来, 有人说,勇记的河粉是世界上最好的河粉;再接着,蔡澜为了墨尔本的勇记写了两次专栏;大约在3年前, 勇记还在广东佛山开了分店。光环越来越多, 但遭致的非议也越来越多。 有人说味精加了多, 也有人觉得蔬菜不新鲜。 坦诚地说, 我过去很喜欢勇记。喜欢它的清香和爽口,喜欢它的独一无二。加上当地新鲜的食材,尤其是牛肉, 也难怪蔡澜会把勇记做为好吃的河粉之基准。 但是, 那些非议,的确属实。 因为我去过几次, 的确遇到过。河粉的水准时高时低, 有时候真的要带着撞运的心理去尝试。 更有甚者,我曾经吃过一碗小碗, 晚上喝了500ml水才解渴。。。
后来我才知道, 河粉的制作和我们的兰州拉面有相似之处。 虽然各家河粉店都有自己香料的秘方。 但基本上汤底都是前一个晚上熬完的。 有的加牛骨,有的加鸡骨。 和吃拉面一样, 早上的汤是最鲜的, 到了中午下午, 汤的味道会变淡, 需要加味精调味了。 因此, 吃河粉往往最好挑选在早中午时刻。
和拉面另一个相似之处, 河粉的汤虽然浓, 但是清的。 可勇记的确能做到浓汤带着清香, 并有一丝丝甜味。
汤是清的
蔬菜这次很新鲜
这次越南春卷是额外点的, 做点缀。
我不知道这是辣的沙茶酱, 还是有沙茶的辣酱。但勇记的酱我总是会加一点。
三色冰,传统的越南饮品
如果你问我, 勇记好吃吗?过去我一直认为是最好吃的一家,我也拿他家比对过旧金山的, 国内的。 他们虽然也各有特点, 但始终没有勇记浓而不腻的口感。但现在,你再一次让我选择, 我可能会选择另外一家。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写连载的原因。
画外音...............................咖啡
越南咖啡, 我觉得这是澳洲越南河粉店做了最不正宗的了。 直接炼乳加咖啡冰一冰了事。
勇记的越南冰咖啡
旧金山的一家就正宗很多,咖啡滴在炼乳上,慢慢融合, 然后倒入装有冰的杯子中。
************************************************************************************8
附录, 蔡澜写的勇记
為了一碗牛肉河 (2001.8.30)
轉自香港《壹周刊》
天下美食,少不了一碗越南人做的牛肉河粉,他們叫它為PHO。
好吃的牛肉河,用湯匙舀了一口湯,喝進口,從此上癮,一生一世,都想追求此種味道。這個說法,一點也不誇張。
初嚐牛肉河,是數十年前去越南旅行,坐在一間露天餐廳,遠望長堤上越南少女推著腳踏車經過,身上穿著一件像中國旗袍的衣服,絲質,開高衩,但還配了長褲,也是絲質。全身包裹得像一顆粽子,肌膚一點也不外露。
但是,當微風一吹,布料緊緊貼在她們的身上。這時候,你會以為她們是全裸的,身上每一個方寸的肉體都看得清清楚楚,誘人至極。
面前的這一碗牛肉河,灼得剛剛夠熟的生牛肉,色澤有如少女唇部之粉紅。河粉純白米製造,像她們身上的旗袍,如絲似雪。
再將這一口湯喝進口,像一場美妙的愛情,已經達到了高潮。
從此一經過越南店子必即進入試食,叫了一碗牛肉河,看看是否能夠重溫舊夢?
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原因何在?
經過戰火,連這種最基本的食物也失傳了,各地都有模仿。次等的味道,令人沮喪。
小學唸書,說越南土地最為肥沃。人世間,也只有越南的稻米一年有四次的收成。當今,越南本土,亦要靠外國輸入。
一位做木材生意的友人,買通了當地高幹,包了一片樹林,以為從此發達,豈知運到的樹木把電鋸都損壞了,原因是木頭之中,充滿了戰爭時代打進去的子彈頭。
閒話少說,到底在什麼地方才能找到一碗像樣的越南牛肉河呢?自己煮行不行?
打開烹調書,教你的辦法如下:
材料:牛肉六兩,河粉十二兩,豆芽二兩,紅蘿蔔絲一兩,蔥粒二粒。
湯料:牛腩、牛骨各一斤,香茅二枚,洋蔥二個,香葉二片,胡椒粒一茶匙,水十二杯。
調味料:鹽、魚露各適量。
醃料:魚露二茶匙,生粉半茶匙,麻油、胡椒粉各少許。
做法:一、將牛骨、牛腩飛水沖乾淨,然後放入瓦煲之內,加水十二杯。將香茅、洋蔥和胡椒粒放入煲滾,看見湯面有泡沫盛起不要。再慢火煲六小時,隔去湯渣加入調味料即成牛肉上湯。
二、牛肉切薄片,加醃料拌勻,豆芽洗乾淨後瀝乾水分。
三、先將銀芽放碗底,取適量河粉灼熟放在豆芽上面,將牛肉灼至剛熟放在河粉上面,淋上滾牛肉湯,灑上紅蘿蔔絲和蔥粒即成。
完全放屁,一竅不通,看這種菜譜只有害死人,絕對做不出一碗連像樣也不像樣的東西來。
牛肉河有如擔擔麵,各家有各家的做法,從小吃到大,才有經驗做出一碗似樣的東西。外國人試了幾次,就想當大廚,別做夢了!
另外是有很多人以為店裡做得出,在家裡為什麼不能重現?這個觀念極為錯誤。小販食品,是絕對在家裡做不出來的,因為三四碗東西,湯料一定下得不足,店裡熱的湯,只用一個巨大的桶,幾十斤肉,幾十斤骨頭,甜味方出,而且是天天做,月月做,年年做,累積下來的經驗,才能掌握。
算了吧,放棄吧!投降吧!
回到越南,找到數十年前的那家小店,吃了全不是味道,吃遍南越、北越,也沒有一碗像樣的。
追求越南粉是一個辛苦的過程。唯有在海外尋找。戰後的越南人,有錢的移民到法國,在巴黎市中心的幾家高級越南餐館能找到一點,但並不平民化。他們也不是專賣粉的,當然並不十分正宗。在十三區有很多河粉店,吃了也不滿意。
窮一點的越南人移民到澳洲。找尋完美的越南粉歷程,到了終站,是一家叫「勇記」的餐廳,在墨爾本。
老闆娘四十餘歲,風韻猶存,在店裡坐鎮。她聽了我問湯中只熬牛骨和牛肉已經哈哈大笑:「牛骨那麼腥,怎麼喝得進口?」
只告訴我加了雞骨,但是我懷疑也有魚骨,煲到完全爛掉,再也看不見,我跑進廚房,只見大量的牛肉掛著待涼。一大桶一大桶的湯,滾了那麼久,還是清徹的,相信我再看一百年也看不出道理。
也不單是吃牛腩那一部分,幾乎整隻牛都可以吃,餐牌上寫著牛筋、牛骨、牛丸、牛鞭等等的配搭,連牛血也不放過。店裡賣的牛血,是用滾得最熱的湯去撞出來的,牛血一下子變成軟軟的個體,湯極鮮,血也當然比豆腐好吃得多。
店裡從早到晚擠滿客人,連澳洲總理來也得等位。
嚐到數十年前的美味,滿足,人亦老矣。
地址:196,VICTORIAST.,RICHMOND,VIC,MELBOURNE
我不是咖啡控, 但你可以叫我吃货。因为你看看我的友邻就知道了。。。(和这些人为伴是要磨炼定力的)
我曾经承诺过我的朋友会写一系列关于河粉的故事,从今天开始, 请允许让我花一定的时间一一兑现。因为河粉的故事和过去日记不同, 它是一个连载。
先从勇记说起吧, 我在98年刚刚来到墨尔本就已经去过。那个时侯7澳元一大碗绝对物超所值。98年的墨尔本和今天不同, 中餐虽然普及, 可并不像今天的百花齐放。 而面食, 干炒牛河从来不是我的菜, 太油腻了。 因此, 河粉无论从价钱,还是口感, 对于一个初来乍到,偶尔想吃亚洲菜的高中生来说, 实在是一顿盛宴。
![]() |
那个时侯, 我可以吃两碗
后来, 有人说,勇记的河粉是世界上最好的河粉;再接着,蔡澜为了墨尔本的勇记写了两次专栏;大约在3年前, 勇记还在广东佛山开了分店。光环越来越多, 但遭致的非议也越来越多。 有人说味精加了多, 也有人觉得蔬菜不新鲜。 坦诚地说, 我过去很喜欢勇记。喜欢它的清香和爽口,喜欢它的独一无二。加上当地新鲜的食材,尤其是牛肉, 也难怪蔡澜会把勇记做为好吃的河粉之基准。 但是, 那些非议,的确属实。 因为我去过几次, 的确遇到过。河粉的水准时高时低, 有时候真的要带着撞运的心理去尝试。 更有甚者,我曾经吃过一碗小碗, 晚上喝了500ml水才解渴。。。
后来我才知道, 河粉的制作和我们的兰州拉面有相似之处。 虽然各家河粉店都有自己香料的秘方。 但基本上汤底都是前一个晚上熬完的。 有的加牛骨,有的加鸡骨。 和吃拉面一样, 早上的汤是最鲜的, 到了中午下午, 汤的味道会变淡, 需要加味精调味了。 因此, 吃河粉往往最好挑选在早中午时刻。
和拉面另一个相似之处, 河粉的汤虽然浓, 但是清的。 可勇记的确能做到浓汤带着清香, 并有一丝丝甜味。
![]() |
汤是清的
![]() |
蔬菜这次很新鲜
![]() |
这次越南春卷是额外点的, 做点缀。
![]() |
我不知道这是辣的沙茶酱, 还是有沙茶的辣酱。但勇记的酱我总是会加一点。
三色冰,传统的越南饮品
![]() |
如果你问我, 勇记好吃吗?过去我一直认为是最好吃的一家,我也拿他家比对过旧金山的, 国内的。 他们虽然也各有特点, 但始终没有勇记浓而不腻的口感。但现在,你再一次让我选择, 我可能会选择另外一家。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写连载的原因。
画外音...............................咖啡
越南咖啡, 我觉得这是澳洲越南河粉店做了最不正宗的了。 直接炼乳加咖啡冰一冰了事。
![]() |
勇记的越南冰咖啡
![]() |
旧金山的一家就正宗很多,咖啡滴在炼乳上,慢慢融合, 然后倒入装有冰的杯子中。
************************************************************************************8
附录, 蔡澜写的勇记
為了一碗牛肉河 (2001.8.30)
轉自香港《壹周刊》
天下美食,少不了一碗越南人做的牛肉河粉,他們叫它為PHO。
好吃的牛肉河,用湯匙舀了一口湯,喝進口,從此上癮,一生一世,都想追求此種味道。這個說法,一點也不誇張。
初嚐牛肉河,是數十年前去越南旅行,坐在一間露天餐廳,遠望長堤上越南少女推著腳踏車經過,身上穿著一件像中國旗袍的衣服,絲質,開高衩,但還配了長褲,也是絲質。全身包裹得像一顆粽子,肌膚一點也不外露。
但是,當微風一吹,布料緊緊貼在她們的身上。這時候,你會以為她們是全裸的,身上每一個方寸的肉體都看得清清楚楚,誘人至極。
面前的這一碗牛肉河,灼得剛剛夠熟的生牛肉,色澤有如少女唇部之粉紅。河粉純白米製造,像她們身上的旗袍,如絲似雪。
再將這一口湯喝進口,像一場美妙的愛情,已經達到了高潮。
從此一經過越南店子必即進入試食,叫了一碗牛肉河,看看是否能夠重溫舊夢?
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原因何在?
經過戰火,連這種最基本的食物也失傳了,各地都有模仿。次等的味道,令人沮喪。
小學唸書,說越南土地最為肥沃。人世間,也只有越南的稻米一年有四次的收成。當今,越南本土,亦要靠外國輸入。
一位做木材生意的友人,買通了當地高幹,包了一片樹林,以為從此發達,豈知運到的樹木把電鋸都損壞了,原因是木頭之中,充滿了戰爭時代打進去的子彈頭。
閒話少說,到底在什麼地方才能找到一碗像樣的越南牛肉河呢?自己煮行不行?
打開烹調書,教你的辦法如下:
材料:牛肉六兩,河粉十二兩,豆芽二兩,紅蘿蔔絲一兩,蔥粒二粒。
湯料:牛腩、牛骨各一斤,香茅二枚,洋蔥二個,香葉二片,胡椒粒一茶匙,水十二杯。
調味料:鹽、魚露各適量。
醃料:魚露二茶匙,生粉半茶匙,麻油、胡椒粉各少許。
做法:一、將牛骨、牛腩飛水沖乾淨,然後放入瓦煲之內,加水十二杯。將香茅、洋蔥和胡椒粒放入煲滾,看見湯面有泡沫盛起不要。再慢火煲六小時,隔去湯渣加入調味料即成牛肉上湯。
二、牛肉切薄片,加醃料拌勻,豆芽洗乾淨後瀝乾水分。
三、先將銀芽放碗底,取適量河粉灼熟放在豆芽上面,將牛肉灼至剛熟放在河粉上面,淋上滾牛肉湯,灑上紅蘿蔔絲和蔥粒即成。
完全放屁,一竅不通,看這種菜譜只有害死人,絕對做不出一碗連像樣也不像樣的東西來。
牛肉河有如擔擔麵,各家有各家的做法,從小吃到大,才有經驗做出一碗似樣的東西。外國人試了幾次,就想當大廚,別做夢了!
另外是有很多人以為店裡做得出,在家裡為什麼不能重現?這個觀念極為錯誤。小販食品,是絕對在家裡做不出來的,因為三四碗東西,湯料一定下得不足,店裡熱的湯,只用一個巨大的桶,幾十斤肉,幾十斤骨頭,甜味方出,而且是天天做,月月做,年年做,累積下來的經驗,才能掌握。
算了吧,放棄吧!投降吧!
回到越南,找到數十年前的那家小店,吃了全不是味道,吃遍南越、北越,也沒有一碗像樣的。
追求越南粉是一個辛苦的過程。唯有在海外尋找。戰後的越南人,有錢的移民到法國,在巴黎市中心的幾家高級越南餐館能找到一點,但並不平民化。他們也不是專賣粉的,當然並不十分正宗。在十三區有很多河粉店,吃了也不滿意。
窮一點的越南人移民到澳洲。找尋完美的越南粉歷程,到了終站,是一家叫「勇記」的餐廳,在墨爾本。
老闆娘四十餘歲,風韻猶存,在店裡坐鎮。她聽了我問湯中只熬牛骨和牛肉已經哈哈大笑:「牛骨那麼腥,怎麼喝得進口?」
只告訴我加了雞骨,但是我懷疑也有魚骨,煲到完全爛掉,再也看不見,我跑進廚房,只見大量的牛肉掛著待涼。一大桶一大桶的湯,滾了那麼久,還是清徹的,相信我再看一百年也看不出道理。
也不單是吃牛腩那一部分,幾乎整隻牛都可以吃,餐牌上寫著牛筋、牛骨、牛丸、牛鞭等等的配搭,連牛血也不放過。店裡賣的牛血,是用滾得最熱的湯去撞出來的,牛血一下子變成軟軟的個體,湯極鮮,血也當然比豆腐好吃得多。
店裡從早到晚擠滿客人,連澳洲總理來也得等位。
嚐到數十年前的美味,滿足,人亦老矣。
地址:196,VICTORIAST.,RICHMOND,VIC,MELBOUR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