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年(1)
一
3月初的一个傍晚,我正在厨房左右翻炒着锅里的热菜,此时,放在客厅饭桌上的电话响个不停,我却一点没有听见。待菜出锅装盘端到客厅时,才注意到那个未接电话。那个号码是陌生了,固定电话,区号010。我心里一热。因为那些日子,我正在等待一个导演对我写的那个马拉松剧本第14稿的修改意见。当时,我以为是那个导演的电话,所以我放下那盘菜,赶紧跑到卫生间把带油烟味道的双手洗干净,毕恭毕敬拿起手机,惶恐的回拨了那个号码。
当我用标准的普通话,吐字清晰了对着电话那头说了声“喂”时,对方没等我把自报家门的下半句说完,就急急的对我说了一长串的话。直到这时,我才明白,这个电话不是什么导演打来的说我的剧本好或是不好的电话,而是一个认识的朋友用办公室的电话打给我的,通知我去北京收拾个人物品,因为去年我在北京的那个窝已经被易主。
那天傍晚,我放下电话时,天边已被落日染成绯红。我傻望向窗外,那些2011年与北京有关的所有故事,都好像被这夕阳驱赶着,重新聚集在了一起。有感动、有痛苦、有依恋。那天傍晚,夕阳从容的在我眼皮下溜走了;那天傍晚,我突然发现,原来夕阳也学会了悲伤。
二、
天阴阴的,春风寒冷,有种好像要凉到你心底的感觉
我站在北京站门前的钟表下,望着眼着的这座城市,说不清自己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或者是对它早有了比喜欢更甚的感情。
从2011年年初开始至今,已经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次随着人流走出北京站,也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次站在出口处,用力仰起脖子,眯着眼睛,看那口硕大的,挂在北京站出口处,在阳光下耀眼的钟表。
现在回想起来,之前的每一次站在这里,自己都是充满着别样的味道。不是身上带着K683卧铺里一夜的闷热气息,就是脸上留有一夜口水的印迹,或许还会有客串的眼屎在呼吸。在2011年三百多个的日子里,每次出北京站后,自己总是急匆匆的坐2号线,再转呀转呀转,往北京的住处赶。可这一次来北京时的感觉,却完全不同。我是在K683上洗了脸才出的站台。我整洁干净的站在出口处,回头仰看那口大钟。此时,恰巧太阳的光芒被白色的表盘折射,我那双没有眼屎阻挡的眼睛,被刺的生疼,我赶紧拎起手边的箱子挡在眼前.....
这个外型看起来有些笨重庞大的OSPREY拉杆箱,还是09年初,我踌躇满志准备去西藏扎根时,朋友送的离别礼物。这个跟了我3年多,陪我走过30多个城市的箱子,在举起它的瞬间,突然觉得它老了好多。2个轮子早已被磨的有皮没毛,底盘也被摔的左边开缝右边断裂。虽然如此,可我每次出行时,仍能感觉的到,它还是如我第一次见到它时那样健壮。而此时,当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观察它时,我突然有种感觉,不管我会到哪里,不管我会遭遇了怎样的艰难之路,它依然会坚挺的陪伴着我,直到老去。
晨光,给这个黑色的旧箱子罩了层薄薄的温暖。以前,每回出北京站时,这个箱子里都会塞满从家里带来的各种东西,书、衣服、画板、玩偶等等,乱七八糟的满满一箱;而这一次却不一样,箱子里什么也没有,空荡荡的。
那天傍晚,在这个箱子被塞满后,我又回到了北京站。
那天傍晚,北京下起了小雨。雨水打湿了北京站的那口大钟,也打湿了我的旧箱子。还有箱子里面装着的那些对念相,也一起被打湿了。它们变的或平静,或不平静。
3月初的一个傍晚,我正在厨房左右翻炒着锅里的热菜,此时,放在客厅饭桌上的电话响个不停,我却一点没有听见。待菜出锅装盘端到客厅时,才注意到那个未接电话。那个号码是陌生了,固定电话,区号010。我心里一热。因为那些日子,我正在等待一个导演对我写的那个马拉松剧本第14稿的修改意见。当时,我以为是那个导演的电话,所以我放下那盘菜,赶紧跑到卫生间把带油烟味道的双手洗干净,毕恭毕敬拿起手机,惶恐的回拨了那个号码。
当我用标准的普通话,吐字清晰了对着电话那头说了声“喂”时,对方没等我把自报家门的下半句说完,就急急的对我说了一长串的话。直到这时,我才明白,这个电话不是什么导演打来的说我的剧本好或是不好的电话,而是一个认识的朋友用办公室的电话打给我的,通知我去北京收拾个人物品,因为去年我在北京的那个窝已经被易主。
那天傍晚,我放下电话时,天边已被落日染成绯红。我傻望向窗外,那些2011年与北京有关的所有故事,都好像被这夕阳驱赶着,重新聚集在了一起。有感动、有痛苦、有依恋。那天傍晚,夕阳从容的在我眼皮下溜走了;那天傍晚,我突然发现,原来夕阳也学会了悲伤。
二、
天阴阴的,春风寒冷,有种好像要凉到你心底的感觉
我站在北京站门前的钟表下,望着眼着的这座城市,说不清自己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或者是对它早有了比喜欢更甚的感情。
从2011年年初开始至今,已经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次随着人流走出北京站,也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次站在出口处,用力仰起脖子,眯着眼睛,看那口硕大的,挂在北京站出口处,在阳光下耀眼的钟表。
现在回想起来,之前的每一次站在这里,自己都是充满着别样的味道。不是身上带着K683卧铺里一夜的闷热气息,就是脸上留有一夜口水的印迹,或许还会有客串的眼屎在呼吸。在2011年三百多个的日子里,每次出北京站后,自己总是急匆匆的坐2号线,再转呀转呀转,往北京的住处赶。可这一次来北京时的感觉,却完全不同。我是在K683上洗了脸才出的站台。我整洁干净的站在出口处,回头仰看那口大钟。此时,恰巧太阳的光芒被白色的表盘折射,我那双没有眼屎阻挡的眼睛,被刺的生疼,我赶紧拎起手边的箱子挡在眼前.....
这个外型看起来有些笨重庞大的OSPREY拉杆箱,还是09年初,我踌躇满志准备去西藏扎根时,朋友送的离别礼物。这个跟了我3年多,陪我走过30多个城市的箱子,在举起它的瞬间,突然觉得它老了好多。2个轮子早已被磨的有皮没毛,底盘也被摔的左边开缝右边断裂。虽然如此,可我每次出行时,仍能感觉的到,它还是如我第一次见到它时那样健壮。而此时,当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观察它时,我突然有种感觉,不管我会到哪里,不管我会遭遇了怎样的艰难之路,它依然会坚挺的陪伴着我,直到老去。
晨光,给这个黑色的旧箱子罩了层薄薄的温暖。以前,每回出北京站时,这个箱子里都会塞满从家里带来的各种东西,书、衣服、画板、玩偶等等,乱七八糟的满满一箱;而这一次却不一样,箱子里什么也没有,空荡荡的。
那天傍晚,在这个箱子被塞满后,我又回到了北京站。
那天傍晚,北京下起了小雨。雨水打湿了北京站的那口大钟,也打湿了我的旧箱子。还有箱子里面装着的那些对念相,也一起被打湿了。它们变的或平静,或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