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异次元时空之门--自制里赫特演奏舒伯特奏鸣曲集
“李赫特(Sviatoslav Richter),他自成一个世界,隐秘而耀眼。他如深海鱼,盲目但闪烁光华。他是无可争议的钢琴大师。 他喜欢电影,但讨厌摄像机。他不喜欢分析、谈论或袒露自己,他对时事、政治、赞誉和尘世漠不关心,当权者的变幻或音乐界的成规都无法影响他对至纯至高境界的狂热追求。只有音乐才能让他投入,乃至奉献一生。 他不是为效果而演奏,挥洒间不留斧劈凿痕,他朴素地演奏……他全然自由……” --布鲁诺·蒙桑容 法国电视导演、采访人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19oPXqb7oo/ (古尔德视频) “我一直认为在音乐表演界有这么两类演奏者:一种是将手中乐器发挥到极至的演奏者, 另一种是与其相反的。 如果我们可以相信历史记载的话,我们看到李斯特、帕格尼尼, 还有近现代很多技巧卓绝的演奏家都是属于第一类的。这类演奏者致力于向观众展示自 己与手中乐器的关系,并让这种关系成为所有注意力的焦点。 而另一类演奏者则会完全 越过演奏技巧这个层面,创造出一个将他们自己与乐谱直接联系起来的幻觉,这种幻觉 给了听者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如同自己投入参与到音乐当中而不是演奏中。在我们的 时代,第二类演奏者中恐怕没有比S.里赫特更好的例子了。 我刚说过这类演奏者创造出来的是一个幻觉,确实如此,因为任何演奏者若要忽视乐器 技巧上的千变万化是不可能的。 但可能的是,他可以达到一个与乐器完美的联姻,这种 联姻使一切技术细节都变得不重要了,所有手段都服务于音乐结构,这时演奏者还有听 众就会完全忽视那些花哨肤浅的眩技,而将精力集中到音乐内在的灵魂与气质上。 从另一个方面看,演奏者是不可能以贝多芬的方式演奏贝多芬,莫扎特的方式演奏莫扎 特的,如果能够完美再现这一过程的话,音乐生活将会变得枯燥;因为这意味着只需要 一种终极的权威的诠释,剩下要做的只是将这个诠释不断的重复。 S.里赫特可以将自己 巨大的个人性格注入到作曲家和听众之间,这样使我们每次聆听时都会从一种全新的角 度看待作品,如同发现一部新作品一样。 我第一次听里赫特演奏是1957年5月,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当时的曲目是舒伯特的降B大 调奏鸣曲,他最后的奏鸣曲,也是最长的一首。 里赫特的演奏是我听过最慢的,将本身 已经很长的曲子变得更长。 说到这里应该坦白两件事。第一,也许听起来比较另类,我 对舒伯特的音乐并不感冒,我很不适应曲子中运用的重复的音乐结构,而且在听舒伯特 的长曲子时总是感到局促不安。 第二,我几乎不出席现场音乐会,宁愿在家里听录音, 这样可以不受外界或视觉上的干扰。 我提这些是因为当里赫特以极慢的速度弹奏这首极 长的曲子时,我告诉自己,后面一小时够我受的。 但实际发生的是,在之后的一个小时里,我被带进了一种催眠状态。 所有关于舒伯特音 乐的成见全都抛之脑后,那些我认为次要的音乐细节全都变成了有机的组织,很多细节 我到今天还都印象深刻。 在我眼前发生的就像是两个看上去对立的性质融为一体,高度 理性的结构剖析通过近乎于即兴演奏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一刻我意识到,我面对的是我们这个 时代所出现的最强有力的沟通者,诠释者。 ” --格伦古尔德 我知道我一定会给里赫特留一个位置,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我把巴赫的位置给了sokolov,莫扎特给了古尔达,本打算制作贝多芬,但是贝奏的优秀版本如浩瀚星辰,所幸推迟,谈一谈里赫特和他的舒伯特。 我是没有资格评价里赫特的,我第一次听里赫特的时候当年在”唯美空间“的网站上听他的现场平均律,那种现场,估计会让在场的人一生难忘,钢琴的声音是如此宁静安详,如同弘一法师抄的金刚经一样,让人望而生畏,听而生畏。是一种怎么样的内心才能发出如此的声响,我一直在寻找这个答案。 里赫特二十岁之前居然没有怎么接受过正规教育,他自学弹钢琴,居然上手就是肖邦的钢琴练习曲,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天才。但是钢琴大师们哪位又不是天才,但是我觉得里赫特不一样,他不只是钢琴家,他是艺术家,他是一个谜。 前段时间我上传了里赫特的绘画作品,画面是冷冷的,画中风景人物都是被俯瞰的,里赫特的视角彷佛是从天上向下看。画面之平静,让我想起”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这就是天道的角度么? 里赫特的演奏,除了他自己说过演奏不好莫扎特之外,其余几乎都很有说服力(事实上,莫扎特的20钢协是最好的版本),为什么我选择舒伯特。因为在舒伯特那里,里赫特不仅仅是一位钢琴大师,一位艺术家,一位画家,他还是一个魔法师。我们听霍洛维茨的演奏,会正襟危坐;听鲁宾斯坦的演奏,会洗耳恭听;听古尔达的演奏,会跟随节奏跳动;听古尔德的演奏,会感动流泪。然而当我听到里赫特的演奏的时候,彷佛是中了教皇的异次元空间拳一般,整个人处于被催眠的状态。里赫特演奏的舒伯特,你会觉得琴声如同丝绸一般拂过你,而你就愣在那里。里赫特用他的琴键,做成了一个怀表,在我们眼前轻轻的晃了晃,我们就坠入了他设置的异次元空间。 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是长期被低估的钢琴文本,我以为舒伯特晚期作品是最接近贝多芬精神境界的作品。演奏好的大师有不少,随便举出就有肯普夫,布伦德尔的德奥权威,还有我个人很欣赏的Curzon与鲁宾斯坦,此外还有Sokolov,傅聪等经典的演奏,但是援引Youtube上网友的留言”他们演奏的都很好,但是只有里赫特来自另一个星球“就是这种感觉。舒伯特回环式的曲调,在里赫特指尖流露出强烈的冥想气质,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这种演奏方法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制作的这张专辑,集合了里赫特所能找到的所有舒伯特奏鸣曲曲目,舒伯特有21首钢奏传世,里赫特演奏过12首,收集起来并不容易,我选取了我认为最好的演绎。 PS舒伯特的D894是里赫特公开承认的最喜欢的曲目,他也试图让古尔德接受舒伯特。

目录: 奏鸣曲 - - 第三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3 - - D.459 - - 1816 - - E大调 信息不足 奏鸣曲 - - 第六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6 - - D.566 - - 1817 - - E小调 Live 1977 奏鸣曲 - - 第九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9 - - D.575 - - 1817 - - B大调 live 1979 奏鸣曲 - - 第11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11 - - D.625 - - 1818 - - F小调 live 1979 奏鸣曲 - - 第13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13 - - D.664 - - 1819 - - A大调 视频 奏鸣曲 - - 第14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14 - - D.784 - - 1823 - - A小调 live 1979 London 奏鸣曲 - - 第15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15 - - D.840 - - 1825 - - C大调 live 1985 奏鸣曲 - - 第16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16 - - D.845 - - 1825 - - A小调 live 1957 奏鸣曲 - - 第17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17 - - D.850 - - 1825 - - D大调 live 1956 USSR 奏鸣曲 - - 第18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18 - - D.894 - - 1826 - - G大调 Aldeburgh 1977 奏鸣曲 - - 第19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19 - - D.958 - - 1828 - - C小调 Live in Hungary 奏鸣曲 - - 第21钢琴奏鸣曲 - - Piano Sonatas No.21 - - D.960 - - 1828 - - 降B大调 BBC Legend 特别说明:D566 D664 D894是视频 其中D894是里赫特魔法最强烈的曲目,聆听需谨慎 豆列: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15239353/ Février整理上传网盘下载地址:http://115.com/file/e7orlhmw#
重制版:https://pan.baidu.com/s/1hsth9ZY 橙子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