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
我快受不了我狂买书的劲头和慢条斯理看书的风格了。
手头积压了几本书都是看了前三分之一的,可是平常消遣的时候我还是最喜欢看漫画和席绢文集。。。
金瓶梅看到30回,还是歌舞升平四处欢乐的时候。
李瓶儿还没死,潘金莲还没变得那么丧心病狂。
看了金瓶梅,才发现古往今来我们都没怎么变过,心善的人,心恶的人,贪小便宜的人,做尽歹事的人,啥样都有。
潘金莲我憎厌她,却又痛惜她。她性格的悲剧来源于她命运的悲剧,可是她的性格又导致了最终命运的悲剧。红楼梦里面没有这么复杂而悲情的人物,即便是凤辣子都有可爱的一面。
李瓶儿和西门庆,这必须是真爱。爱妾如群,可最想说说话的,还是那一个。生儿子真的很重要。
惠莲比金莲美,可是没有她歹毒。
吴月娘就是个红楼梦的王夫人,看着心地善良天天念佛,一样有看人不爽的时候。
孟玉楼笑而不语你以为她高人,她有点像薛宝钗了,但她没有宝钗这么永恒的政治正确,否则她不会和潘金莲关系这么好了。
每次看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此处删去XX字"就觉得很想扔书啊,香艳的场面基本都是王六儿那里的,王六儿真是猛人。赶超潘六姐。。(里面各种名字的隐喻不一而足,看了红楼梦其实能猜到不少)
西门庆每天就是喝酒吃饭,和各种人喝酒吃饭。生意谈的都是吃饭谈的,给钱一定要送三次才能送的出去。中国人吃的艺术真的是精而再精,那时候必须不是以瘦为美的,都是看脚小,李瓶儿长的就跟个小白猪似的,又白又嫩又胖。孙雪娥就是个地陀螺,潘金莲是真的算好看了。
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啥时候都成立。
一语成谶是永恒不变的,那里的算命师傅都是神仙啊。。。
看了这个,觉得红楼梦太小儿科了,根本称不上奇书之流,高雅的结局就是少了不少猛料。
手头积压了几本书都是看了前三分之一的,可是平常消遣的时候我还是最喜欢看漫画和席绢文集。。。
金瓶梅看到30回,还是歌舞升平四处欢乐的时候。
李瓶儿还没死,潘金莲还没变得那么丧心病狂。
看了金瓶梅,才发现古往今来我们都没怎么变过,心善的人,心恶的人,贪小便宜的人,做尽歹事的人,啥样都有。
潘金莲我憎厌她,却又痛惜她。她性格的悲剧来源于她命运的悲剧,可是她的性格又导致了最终命运的悲剧。红楼梦里面没有这么复杂而悲情的人物,即便是凤辣子都有可爱的一面。
李瓶儿和西门庆,这必须是真爱。爱妾如群,可最想说说话的,还是那一个。生儿子真的很重要。
惠莲比金莲美,可是没有她歹毒。
吴月娘就是个红楼梦的王夫人,看着心地善良天天念佛,一样有看人不爽的时候。
孟玉楼笑而不语你以为她高人,她有点像薛宝钗了,但她没有宝钗这么永恒的政治正确,否则她不会和潘金莲关系这么好了。
每次看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此处删去XX字"就觉得很想扔书啊,香艳的场面基本都是王六儿那里的,王六儿真是猛人。赶超潘六姐。。(里面各种名字的隐喻不一而足,看了红楼梦其实能猜到不少)
西门庆每天就是喝酒吃饭,和各种人喝酒吃饭。生意谈的都是吃饭谈的,给钱一定要送三次才能送的出去。中国人吃的艺术真的是精而再精,那时候必须不是以瘦为美的,都是看脚小,李瓶儿长的就跟个小白猪似的,又白又嫩又胖。孙雪娥就是个地陀螺,潘金莲是真的算好看了。
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啥时候都成立。
一语成谶是永恒不变的,那里的算命师傅都是神仙啊。。。
看了这个,觉得红楼梦太小儿科了,根本称不上奇书之流,高雅的结局就是少了不少猛料。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