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校信息】关于UCLA,这是待了六个月的我想说的
[然后想先申明一下,最早是发在坛子上的,有大量争论贴作为背景,所以好像不奇怪。但是复制到人人上来之后,就感觉像是在一个劲地夸UCLA多好多好似的。这不是我的本意。我只希望大家能够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UCLA。但是毕竟我只是一个人,我接触的UCLA时间有限,角度有限,所以这也只能说是我眼中的UCLA。就像LYY在坛子上回复的,每个学校都有优点有缺点。只是要大家自己权衡根据真实的数据来权衡。我只是不希望大家眼力的UCLA是一些从未来过UCLA的人口中的UCLA。如果这里的数据有失实的地方欢迎提出指正。]
最近关于UCLA的争论很多。首先说明,我不是来发什么比较帖的。我没有去上过别的大学,我不知道别的大学是怎么样的。我只知道在UCLA我所看到的部分是怎么样的,所以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也没有类似于我在UCLA就非要把UCLA说的多好多好然后鼓动所有人都来的意愿。选校不仅是自己的事,还是关乎一辈子的大事,我不希望会因为一些人的私心影响别人的决定。(我也没觉得我能影响谁的决定,只是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更中立的信息量。主观的话我会留到最后说,)希望可以帮助还在纠结的16们解答一些疑惑。如果还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留言。就算我没有看到其它UCLA或者对UCLA有一定了解的同学应该也会回复的。嗯废话不多说。有没有说到的也欢迎补充。
UCLA人数多么?今年录了多少人?中国人录了多少?
比很多大学都多的。2011-12学年共有26162名本科生。这个数字应该会比很多的私立大学都多。但是也不能算多的过分,因为这毕竟是大U,毕竟是公立校,比UCLA本科人数多的大学也不在少数。
今年共收到90000份申请。其中72600是freshman,18900是trans。freshman共发了15500左右的offer,预计新生数量在5425左右。(相对11届缩招了。)
Diversity:
学校的asians确实是比其他地区的很多学校要多的,共占到37%。但是这里毕竟是LA,而且这里指的是asians,包括那些生在美国长在美国的ABC、ABK等,甚至那些已经不是纯亚洲血统的也算在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不会说中文、韩语等本国语言,也从来没有去过中国、韩国等国家的。换句话说,他们除了拥有亚洲人的外表之外,其他跟asians已经少有什么关系了。
中国人多么?多的。2015届据说是有200人左右。(这个我没有具体数据所以只能说“据说”。)但是我想说的是,在一个大基数上,这个数字至少不像很多人评论的那么夸张。现在美国的大学招的中国人人数普遍增加,6000个人-200个人和1200个人-40个人或许是有区别的,但是一定不是那么可怕的。
对了关于国际生比例,刚才无意中搜到一个排名。请自行查看。http://colleges.usnews.rankingsandreviews.com/best-colleges/rankings/national-universities/most-international
班级的设置有多大?能和教授有沟通么?抢课很凶么?
本科阶段68%的课程是在30人以下的,同时也有22%的课程是50人以上的。2011-12学年的师生比是1:17。
第一年的话像GE之类的课程确实有不少大课,但是每门课在每周都会设置20人左右的discussion。个人觉得这些dis很有用,非常有用。另外如果你坚持要和教授有私人沟通的话,当然可以。教授每周都会有office hour,另外也会提供email等联系方式,很多甚至连手机号码都会在课上公布。他们往往是很欢迎有学生去找他们问问题的,只要你想找他们,一定问题都没有。我在上sociology的时候,晚上十一点多给教授发邮件问问题,五分钟之内就回复了。Japanese civilization也是,虽然我后来把我有一个朋友凌晨三点给econ1的教授(econ1是400人的大课,但是实际上课没有那么多人,因为是早上8点的课,而且有录像在网上,所以大家都会选择看录像,学期末实际在教室的不过50人。)打电话问问题,教授接起来回答没有一点不满。
关于和教授的沟通我想说的是,专业课教授确实有必要沟通,但是那个时候你的课一定是小课了。大课的老师如果你有兴趣就尽情地去问问题吧他们会很高兴的,但是如果是为了套推荐信之类的我想还是算了吧,因为像GE或者大多数的lower division的课,这些教授你可以大学四年之内只会上他们一次的课。换言之,相处时间不过十周。(ucla是quarter制,每学期10weeks+final week。)你觉得教授真的能对你有什么了解么?了解的话又能了解多少呢?而且,如果没有兴趣只是套推荐信的话,你真的以为他们教了那么多年的数,会看不出来么?
然后是抢课:反正我在这儿待了半年了还没有遇到过想上的课上不了的情况。第一轮抢课的时候看上去是会比较生猛,但是其实从第二轮的时候就开始有人drop了。经过一个假期好多第一轮就closed的课都开了,开学之后那个人数掉的更厉害。大多数的课,即使,我是说即使,第一周还在wl上,到第二周的时候教授会给pte,会把你enroll进的,即使第一堂课的时候他会说绝对不给pte。然后,其实我想说,如果你真的喜欢那堂课,这学期上不了,下学期再上,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真的喜欢,就等不了一个学期么?反正作为freshman或者sophormore,有那么多课要上,根本上不完,哪一门先上,又有什么区别呢?更何况,其实大多数抢的厉害的课,都是冲着easy A去的吧。
学费到底是多少?不是公立校么?
我不知道别的同学的花费是多少,我住的是hall的double room,选的是19gold的meal plan。我今年一年付给学校的钱,就是学费+housing之类的全部加起来,是不到5w的。但也差不多了是在49k-50k之间。
看到很多人说,UCLA不是公立校么,怎么这么贵。我想说的是,不仅对于国际生,就连对美国本国的外州学生而言,公立校和私立校都没什么区别。公立校的学费便宜只对本周学生而言,因为州政府会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这也是他们鼓励学生上本州大学的方式。更何况多数的私立校现在都6w+了吧?
然后是私立校和公立校对国际生而言到底有什么区别?说实话我还真不知道有什么区别。如果真的要说的话我觉得应该是校园文化上的区别,具体的要自己去体验。但是教育质量上,可以保证的是公立的大学绝对不会比任何同档的私立大学要差。而且个人觉得,其实公立大U的各种机会会更多、面更广一些。
关于学术氛围:
UCLA是不是party校?
绝对不是。有frat有party但是哪个学校没有?但是UCLA绝对不是party校。
地处大城市会不会很浮躁没法好好读书?
个人一直都觉得读书这是心远地自偏的事情。如果心是静的在哪儿都能好好读书,心静不下来在山里也一样浮躁。反而大城市生活便利想要什么想吃什么基本都能有,解决了生活方面的后顾之忧,才能更好地学术。
因为UCLA是quarter制,所以每个学期都会相对的比较短,这就是为什么如果你自己要好好学术的话会一直都很紧张。上学期对我来说,第一周第二周是熟悉课程、换课的时间,从第三周到第九周一直在考midterm,第十周没有考试,但是接下来就是final week了。所以学习的进度很快,不会真的给你大把大把的时间来玩乐。(话说第一次在图书馆熬夜的时候看到过了凌晨两点还有这么多人甚至白人真的吓到了 = = !)
当然了,如果你自己想要好好地享受大学生活,也可以少选一些课,然后轻轻松松多参加一些活动。Everything is up to you here.
UCLA附近的westwood区,是我在los angeles最喜欢的地方。生活方便,想买什么想吃什么基本都能有。但是又不是商业中心不会喧闹。很适合生活,也很安全。太阳落山之后downtown真心不敢走,都是黑哥哥搭的帐篷。但是在westwood就不会有这样的顾虑。
关于专业:
这个要分别来讲。
文理学院:
首先是数学和经济,因为这是在中国学生中出镜频率比较高的。
数学(应用数学):这个是王牌。要是谁觉得UCLA的应用数学及相关专业还不够好的话,那么,MIT和CIT一定是很欢迎你的。
经济:UCLA没有本科商学院(除了在本科设置的accounting minor)。但是没有商学院和econ department好不好没有必然联系。UCLA的economics/business department也是它在全美的top10ranking department之一。(我不知道这个是哪个机构的排名,只是在一本handbook上看到的。所以不信的话也可以选择忽略。)像business economics之类的专业也相当抢手。不过没有权威的说法不敢说econ到底怎么样。也许很多人选择这个是因为觉得地处洛杉矶还是有优势的吧。
然后刚才因为有同学提到了所以就去搜了一下undergraduate econ,然后搜到了cc的一个帖子。觉得不算权威,但是至少说明UCLA的econ还不算差。http://talk.collegeconfidential.com/business-major/56075-rankings-undergraduate-economics.html
其它专业因为我自己不是,所以我不能很确定地说。但是至少,sociology, philosophy, poli sci, psycho, physics, bio chem, physiology, neuro sci(话说sheldon的女友就是ucla的neuro sci phd吧?)这些专业都是UCLA的强项。另外UCLA的pre-med强不是随便说说的。毕竟有这么强的medical school在,pre-med是本地学生热爱的专业之一。
而且因为学校大,所以其实UCLA没有偏文偏理的说法。数学很强,science不错。人文也很挺好,至少在西海岸没的说。
工程学院:
这两天总是能看到说UCLA工程排名怎么怎么不高了。一来我觉得不能只看某个排名,因为排名除非是纯数据的排名,不然一定有不可量化的因素在里面。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必有不同的看法。我比较懒,只搜了普遍情况下大家比较喜欢提到的,也是相对而言认可度比较高的USNEWS。(但是就算是USNEWS,也并非百分百可依赖,因为众所周知USNEWS在排名的时候财政状况占的比重有多大。所以希望大家可以自己根据不同排名所凭据的不同因素,来权衡出更适合自己的学校。)本科工院的排名是这样的:[url]http://colleges.usnews.rankingsandreviews.com/best-colleges/rankings/engineering-doctorate[/url]
在这个排名上没有UCLA,也没有看到那些经常和UCLA比工程的大学。所以我希望如果有人有确凿的、不算太冷门的机构的排名,就分享一下吧。如果没有证据的话也不要乱说了。如果什么排名都可以作为依据的话,那UCLA还是泰晤士报评出的世界大学排名中的第11还是13名呢。你怎么说?
我不是工院的,但是就算UCLA的工院不能算最最top,说“不错”也是绝对不过分的。具体的如果有问题可以等工院的学长学姐们来解答。
补充:(来自工院同学的回复)
UCLA EE/CS 的很多分支都是和UCB并驾齐驱的,比如人工智能 集成电路
CS的教授拿了全美最高荣誉。
而且engin很多教授不拿学校工资的,本身就是大公司的cto
其它学院譬如电影、艺术、护理等,如果有人有兴趣的话可以在下面提问。我再去了解。(蔡康永好像是在UCLA读的研究生吧。)
然后下面是对于选校我想说的话:
其实到了美国才会发现,一些因素,如果是你自己都不确定的,那么就一定是不重要的。选校一定要选自己喜欢的学校,要选和自己气质、风格相符的学校。如果是因为一时冲动,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匆匆做下的决定,那么说不定accept/decline之后你就会后回来。那之后的四年才是真正痛苦的事情。
然后有学弟学妹问关于UCLA和USC敌对的问题。其实我觉得这个很好理解,在一座城市,又各项排名相近,自然就是rival了,球队不也这样么。反正我从来没有把这种敌对当真过,所谓的beat usc week也就笑笑闹闹过去了,没有真的怎么样。其实不管本地学生还是国际学生,其实有很多都两所都申了吧?那怎么可能进了一个学校就对另一个学校恨之入骨呢?
而且两个学校之所以会被用来比较,不管UCLA和USC,还是UCLA和UVA,本身就说明了两所学校在大家心目中是差不多的水平。不然如果两个学校真的差了很多就很少会有人纠结了吧?既然两所学校差不多,那就回到了自己本身。其实我觉得,选学校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认清楚,自己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然后再根据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去找一个和自己的风格以及对自己的希望最匹配的学校。这样才能真正度过最有价值的大学四年。
最后再说一句 = = 真的很奇怪为什么有些对某个学校根本不了解,从来没去过也没什么熟人认识,只靠网络上的道听途说就在那儿言辞凿凿地发表评论左右别人观点的人,你们真的不怕哪天发现自己说错了然后发现真的因为自己的观点影响了别人的人生么?有的时候,想象力还是不要太丰富的好。
Source: 人人网分享
--------------------------------------------------------------------------------------------------------------------------
需要留学申请全程服务的小伙伴请加微信(xieqiao1218)预约咨询,预约请注明“留学申请服务”,本人是布朗大学CS系2010年毕业的校友,每年带20个学员左右,仅限数据科学、商业分析、金融会计、CS等相关专业。
精华文章整理:http://shixiren.com/01%20gradaute_app/
美国留学豆瓣小窝:https://www.douban.com/people/IVYCLOSER/notes
最近关于UCLA的争论很多。首先说明,我不是来发什么比较帖的。我没有去上过别的大学,我不知道别的大学是怎么样的。我只知道在UCLA我所看到的部分是怎么样的,所以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也没有类似于我在UCLA就非要把UCLA说的多好多好然后鼓动所有人都来的意愿。选校不仅是自己的事,还是关乎一辈子的大事,我不希望会因为一些人的私心影响别人的决定。(我也没觉得我能影响谁的决定,只是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更中立的信息量。主观的话我会留到最后说,)希望可以帮助还在纠结的16们解答一些疑惑。如果还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留言。就算我没有看到其它UCLA或者对UCLA有一定了解的同学应该也会回复的。嗯废话不多说。有没有说到的也欢迎补充。
UCLA人数多么?今年录了多少人?中国人录了多少?
比很多大学都多的。2011-12学年共有26162名本科生。这个数字应该会比很多的私立大学都多。但是也不能算多的过分,因为这毕竟是大U,毕竟是公立校,比UCLA本科人数多的大学也不在少数。
今年共收到90000份申请。其中72600是freshman,18900是trans。freshman共发了15500左右的offer,预计新生数量在5425左右。(相对11届缩招了。)
Diversity:
学校的asians确实是比其他地区的很多学校要多的,共占到37%。但是这里毕竟是LA,而且这里指的是asians,包括那些生在美国长在美国的ABC、ABK等,甚至那些已经不是纯亚洲血统的也算在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不会说中文、韩语等本国语言,也从来没有去过中国、韩国等国家的。换句话说,他们除了拥有亚洲人的外表之外,其他跟asians已经少有什么关系了。
中国人多么?多的。2015届据说是有200人左右。(这个我没有具体数据所以只能说“据说”。)但是我想说的是,在一个大基数上,这个数字至少不像很多人评论的那么夸张。现在美国的大学招的中国人人数普遍增加,6000个人-200个人和1200个人-40个人或许是有区别的,但是一定不是那么可怕的。
对了关于国际生比例,刚才无意中搜到一个排名。请自行查看。http://colleges.usnews.rankingsandreviews.com/best-colleges/rankings/national-universities/most-international
班级的设置有多大?能和教授有沟通么?抢课很凶么?
本科阶段68%的课程是在30人以下的,同时也有22%的课程是50人以上的。2011-12学年的师生比是1:17。
第一年的话像GE之类的课程确实有不少大课,但是每门课在每周都会设置20人左右的discussion。个人觉得这些dis很有用,非常有用。另外如果你坚持要和教授有私人沟通的话,当然可以。教授每周都会有office hour,另外也会提供email等联系方式,很多甚至连手机号码都会在课上公布。他们往往是很欢迎有学生去找他们问问题的,只要你想找他们,一定问题都没有。我在上sociology的时候,晚上十一点多给教授发邮件问问题,五分钟之内就回复了。Japanese civilization也是,虽然我后来把我有一个朋友凌晨三点给econ1的教授(econ1是400人的大课,但是实际上课没有那么多人,因为是早上8点的课,而且有录像在网上,所以大家都会选择看录像,学期末实际在教室的不过50人。)打电话问问题,教授接起来回答没有一点不满。
关于和教授的沟通我想说的是,专业课教授确实有必要沟通,但是那个时候你的课一定是小课了。大课的老师如果你有兴趣就尽情地去问问题吧他们会很高兴的,但是如果是为了套推荐信之类的我想还是算了吧,因为像GE或者大多数的lower division的课,这些教授你可以大学四年之内只会上他们一次的课。换言之,相处时间不过十周。(ucla是quarter制,每学期10weeks+final week。)你觉得教授真的能对你有什么了解么?了解的话又能了解多少呢?而且,如果没有兴趣只是套推荐信的话,你真的以为他们教了那么多年的数,会看不出来么?
然后是抢课:反正我在这儿待了半年了还没有遇到过想上的课上不了的情况。第一轮抢课的时候看上去是会比较生猛,但是其实从第二轮的时候就开始有人drop了。经过一个假期好多第一轮就closed的课都开了,开学之后那个人数掉的更厉害。大多数的课,即使,我是说即使,第一周还在wl上,到第二周的时候教授会给pte,会把你enroll进的,即使第一堂课的时候他会说绝对不给pte。然后,其实我想说,如果你真的喜欢那堂课,这学期上不了,下学期再上,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真的喜欢,就等不了一个学期么?反正作为freshman或者sophormore,有那么多课要上,根本上不完,哪一门先上,又有什么区别呢?更何况,其实大多数抢的厉害的课,都是冲着easy A去的吧。
学费到底是多少?不是公立校么?
我不知道别的同学的花费是多少,我住的是hall的double room,选的是19gold的meal plan。我今年一年付给学校的钱,就是学费+housing之类的全部加起来,是不到5w的。但也差不多了是在49k-50k之间。
看到很多人说,UCLA不是公立校么,怎么这么贵。我想说的是,不仅对于国际生,就连对美国本国的外州学生而言,公立校和私立校都没什么区别。公立校的学费便宜只对本周学生而言,因为州政府会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这也是他们鼓励学生上本州大学的方式。更何况多数的私立校现在都6w+了吧?
然后是私立校和公立校对国际生而言到底有什么区别?说实话我还真不知道有什么区别。如果真的要说的话我觉得应该是校园文化上的区别,具体的要自己去体验。但是教育质量上,可以保证的是公立的大学绝对不会比任何同档的私立大学要差。而且个人觉得,其实公立大U的各种机会会更多、面更广一些。
关于学术氛围:
UCLA是不是party校?
绝对不是。有frat有party但是哪个学校没有?但是UCLA绝对不是party校。
地处大城市会不会很浮躁没法好好读书?
个人一直都觉得读书这是心远地自偏的事情。如果心是静的在哪儿都能好好读书,心静不下来在山里也一样浮躁。反而大城市生活便利想要什么想吃什么基本都能有,解决了生活方面的后顾之忧,才能更好地学术。
因为UCLA是quarter制,所以每个学期都会相对的比较短,这就是为什么如果你自己要好好学术的话会一直都很紧张。上学期对我来说,第一周第二周是熟悉课程、换课的时间,从第三周到第九周一直在考midterm,第十周没有考试,但是接下来就是final week了。所以学习的进度很快,不会真的给你大把大把的时间来玩乐。(话说第一次在图书馆熬夜的时候看到过了凌晨两点还有这么多人甚至白人真的吓到了 = = !)
当然了,如果你自己想要好好地享受大学生活,也可以少选一些课,然后轻轻松松多参加一些活动。Everything is up to you here.
UCLA附近的westwood区,是我在los angeles最喜欢的地方。生活方便,想买什么想吃什么基本都能有。但是又不是商业中心不会喧闹。很适合生活,也很安全。太阳落山之后downtown真心不敢走,都是黑哥哥搭的帐篷。但是在westwood就不会有这样的顾虑。
关于专业:
这个要分别来讲。
文理学院:
首先是数学和经济,因为这是在中国学生中出镜频率比较高的。
数学(应用数学):这个是王牌。要是谁觉得UCLA的应用数学及相关专业还不够好的话,那么,MIT和CIT一定是很欢迎你的。
经济:UCLA没有本科商学院(除了在本科设置的accounting minor)。但是没有商学院和econ department好不好没有必然联系。UCLA的economics/business department也是它在全美的top10ranking department之一。(我不知道这个是哪个机构的排名,只是在一本handbook上看到的。所以不信的话也可以选择忽略。)像business economics之类的专业也相当抢手。不过没有权威的说法不敢说econ到底怎么样。也许很多人选择这个是因为觉得地处洛杉矶还是有优势的吧。
然后刚才因为有同学提到了所以就去搜了一下undergraduate econ,然后搜到了cc的一个帖子。觉得不算权威,但是至少说明UCLA的econ还不算差。http://talk.collegeconfidential.com/business-major/56075-rankings-undergraduate-economics.html
其它专业因为我自己不是,所以我不能很确定地说。但是至少,sociology, philosophy, poli sci, psycho, physics, bio chem, physiology, neuro sci(话说sheldon的女友就是ucla的neuro sci phd吧?)这些专业都是UCLA的强项。另外UCLA的pre-med强不是随便说说的。毕竟有这么强的medical school在,pre-med是本地学生热爱的专业之一。
而且因为学校大,所以其实UCLA没有偏文偏理的说法。数学很强,science不错。人文也很挺好,至少在西海岸没的说。
工程学院:
这两天总是能看到说UCLA工程排名怎么怎么不高了。一来我觉得不能只看某个排名,因为排名除非是纯数据的排名,不然一定有不可量化的因素在里面。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必有不同的看法。我比较懒,只搜了普遍情况下大家比较喜欢提到的,也是相对而言认可度比较高的USNEWS。(但是就算是USNEWS,也并非百分百可依赖,因为众所周知USNEWS在排名的时候财政状况占的比重有多大。所以希望大家可以自己根据不同排名所凭据的不同因素,来权衡出更适合自己的学校。)本科工院的排名是这样的:[url]http://colleges.usnews.rankingsandreviews.com/best-colleges/rankings/engineering-doctorate[/url]
在这个排名上没有UCLA,也没有看到那些经常和UCLA比工程的大学。所以我希望如果有人有确凿的、不算太冷门的机构的排名,就分享一下吧。如果没有证据的话也不要乱说了。如果什么排名都可以作为依据的话,那UCLA还是泰晤士报评出的世界大学排名中的第11还是13名呢。你怎么说?
我不是工院的,但是就算UCLA的工院不能算最最top,说“不错”也是绝对不过分的。具体的如果有问题可以等工院的学长学姐们来解答。
补充:(来自工院同学的回复)
UCLA EE/CS 的很多分支都是和UCB并驾齐驱的,比如人工智能 集成电路
CS的教授拿了全美最高荣誉。
而且engin很多教授不拿学校工资的,本身就是大公司的cto
其它学院譬如电影、艺术、护理等,如果有人有兴趣的话可以在下面提问。我再去了解。(蔡康永好像是在UCLA读的研究生吧。)
然后下面是对于选校我想说的话:
其实到了美国才会发现,一些因素,如果是你自己都不确定的,那么就一定是不重要的。选校一定要选自己喜欢的学校,要选和自己气质、风格相符的学校。如果是因为一时冲动,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匆匆做下的决定,那么说不定accept/decline之后你就会后回来。那之后的四年才是真正痛苦的事情。
然后有学弟学妹问关于UCLA和USC敌对的问题。其实我觉得这个很好理解,在一座城市,又各项排名相近,自然就是rival了,球队不也这样么。反正我从来没有把这种敌对当真过,所谓的beat usc week也就笑笑闹闹过去了,没有真的怎么样。其实不管本地学生还是国际学生,其实有很多都两所都申了吧?那怎么可能进了一个学校就对另一个学校恨之入骨呢?
而且两个学校之所以会被用来比较,不管UCLA和USC,还是UCLA和UVA,本身就说明了两所学校在大家心目中是差不多的水平。不然如果两个学校真的差了很多就很少会有人纠结了吧?既然两所学校差不多,那就回到了自己本身。其实我觉得,选学校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认清楚,自己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然后再根据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去找一个和自己的风格以及对自己的希望最匹配的学校。这样才能真正度过最有价值的大学四年。
最后再说一句 = = 真的很奇怪为什么有些对某个学校根本不了解,从来没去过也没什么熟人认识,只靠网络上的道听途说就在那儿言辞凿凿地发表评论左右别人观点的人,你们真的不怕哪天发现自己说错了然后发现真的因为自己的观点影响了别人的人生么?有的时候,想象力还是不要太丰富的好。
Source: 人人网分享
--------------------------------------------------------------------------------------------------------------------------
需要留学申请全程服务的小伙伴请加微信(xieqiao1218)预约咨询,预约请注明“留学申请服务”,本人是布朗大学CS系2010年毕业的校友,每年带20个学员左右,仅限数据科学、商业分析、金融会计、CS等相关专业。
精华文章整理:http://shixiren.com/01%20gradaute_app/
美国留学豆瓣小窝:https://www.douban.com/people/IVYCLOSER/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