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未名湖诗会
每年北大都办诗歌节,时间跟美国的学期不兼容,所以都没法去。但我上大学的时候参加过的类似活动,当时叫未名湖诗会,最初的基本特征是全场朗诵“以梦为马”, 缅怀先烈一般纪念自杀的海子。
我那时候并非五四文学社成员,因为当时候觉得,有理想的青年怎么可以参加段位那么低的社团。主要原因是隐约觉得该社团跟中文系官方有种拉扯不清的关系,如果再看到基本不会写诗的文学青年在那里放言高论,顾盼生姿,那就更不能参加了。
但后来改变了看法,主要是通过帮96级的学生办未名湖诗会,我有了实际的认识。他们的指导老师是臧棣,在诗坛各路江湖骗子仍然有很大市场的年代,有臧棣这样一位年轻的诗人批评家是很关键的事情。一般学生不了解诗歌界的情况但又特别好奇,就很容易给假扮的流浪诗人,诗歌侃家之类的给蒙住。所以,臧棣这种既练过大内武功,又熟悉诗歌界各种江湖脉路的青年教师,是很有帮助的。
臧棣当班主任期间,有时会把学生托管给当时的研究生胡子。所以,尽管别人都不拿胡子当北大老师,但96级的同学们都对他很尊敬,当着众人的面叫他老师。而胡子是情趣颇多的人,我们共同的好友民谣歌手许秋汉,不是在他宿舍玩闹,就是在我宿舍弹琴。
在帮96级的师弟师妹办诗会期间,我发现这种活动本身就是个综合的戏剧——它背后有海子的悲剧(掺杂了纪念者的自我伤感化),而前台是众多诗人喧哗的喜剧,加上各种混乱不可预测的因素,喜剧的指针会慢慢向闹剧滑去,这是沉闷无聊和惊心动魄交替出现的时刻(比如,有上去朗诵就不肯下来的某评论家,胡子提前建议一定要看住他,也有会后找到我们大方地提出要睡许秋汉的女生......)。
具体细节上的问题也不少。关于活动的赞助,现在据说有房地产商捐钱,就是要在冰岛买地的那位,办活动应该不差钱了(此事是很多人告诉我的,真实性待考)。但当时是房地产商人们原始积累的年代,办诗歌活动必须自己出去找赞助。于是我去找了万圣书园,他们的老板娘答应支持诗会,合作是愉快的。但后来还是出了问题,万圣的人是带着他们的书去参加诗会的,要求在现场卖书,96级的一个同学就跟他们爆吵了起来。
再比如,在诗会已经快筹备好的时候,一位学生干部告诉五四的社长王海威,这诗会从现在起就归他管了。现在觉得这不过是大学生搞政治搞错了地方,但当时直接告诉他别惹麻烦,快点消失吧。现在说这些是想说明,有些大学生参与搞活动的动机是很莫名其妙的,要给他们试错的机会。我不相信那位学生干部现在会对办诗会有任何兴趣,对他来说,可能我和臧棣,胡子早都从生活里消失了。
那次诗会办的怎么样呢,臧棣当时说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届,但具体朗诵情形如何,我和几个好友其实都没在意。因为那时候我们决定给诗会插电,所以兴奋点转移了。我和熊伟铭(当时叫熊育竹)出去调弦的时候,看到欧阳江河在跟人谈诗,声音很大几乎影响调弦。回来看到学术青年吴飞在朗诵海子,那是真的全情投入,“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整个身体都在后仰,让人感觉如果不是朗诵者有海子部分附体,极有摔倒的危险。因为我知道吴飞是个外表有点书生气但内心狂热的人,所以能理解他。但旁边有位诗人就极为不屑,说这不是歇斯底里吗。问题就在这里,有人用喉咙表达,就有人用鼻孔评价,也许两个人都没错吧。
另一个问题就是诗会里的音乐,如果用的好,可以帮助推进气氛;但如果穿插不当,对音乐表演之后的诗人朗诵是有负面作用的。现代诗歌最需要的是深入持久的阅读,朗诵的时候则需要有素养的听众集中精力的合作,跟现场的弹唱效果是非常不同的两回事,这些表达媒介之间的差异是需要组织者仔细考虑的。
有人曾经对老鹰乐队的Don Henley说,你歌词写得很好,堪称诗人。他回答说,我不是真的诗人,那是一个更高的层次,我最热爱的叶芝才是诗人。我也许能感受那个层面,但自己做不到,大概鲍勃迪伦偶尔可以吧。
如果一所大学办诗会,先让老鹰乐队表演《加州旅店》,再让叶芝朗诵一首他新写的诗,来看热闹的观众未必给叶芝更多掌声,可能干脆就没几个掌声,也许正是它们的稀少提供了恰当的赞美,也荣耀了几位听众的感受力。但从实际办朗诵会的角度出发,安排节目单的人,最好不要把叶芝直接放在流行金曲后面。
我那时候并非五四文学社成员,因为当时候觉得,有理想的青年怎么可以参加段位那么低的社团。主要原因是隐约觉得该社团跟中文系官方有种拉扯不清的关系,如果再看到基本不会写诗的文学青年在那里放言高论,顾盼生姿,那就更不能参加了。
但后来改变了看法,主要是通过帮96级的学生办未名湖诗会,我有了实际的认识。他们的指导老师是臧棣,在诗坛各路江湖骗子仍然有很大市场的年代,有臧棣这样一位年轻的诗人批评家是很关键的事情。一般学生不了解诗歌界的情况但又特别好奇,就很容易给假扮的流浪诗人,诗歌侃家之类的给蒙住。所以,臧棣这种既练过大内武功,又熟悉诗歌界各种江湖脉路的青年教师,是很有帮助的。
臧棣当班主任期间,有时会把学生托管给当时的研究生胡子。所以,尽管别人都不拿胡子当北大老师,但96级的同学们都对他很尊敬,当着众人的面叫他老师。而胡子是情趣颇多的人,我们共同的好友民谣歌手许秋汉,不是在他宿舍玩闹,就是在我宿舍弹琴。
在帮96级的师弟师妹办诗会期间,我发现这种活动本身就是个综合的戏剧——它背后有海子的悲剧(掺杂了纪念者的自我伤感化),而前台是众多诗人喧哗的喜剧,加上各种混乱不可预测的因素,喜剧的指针会慢慢向闹剧滑去,这是沉闷无聊和惊心动魄交替出现的时刻(比如,有上去朗诵就不肯下来的某评论家,胡子提前建议一定要看住他,也有会后找到我们大方地提出要睡许秋汉的女生......)。
具体细节上的问题也不少。关于活动的赞助,现在据说有房地产商捐钱,就是要在冰岛买地的那位,办活动应该不差钱了(此事是很多人告诉我的,真实性待考)。但当时是房地产商人们原始积累的年代,办诗歌活动必须自己出去找赞助。于是我去找了万圣书园,他们的老板娘答应支持诗会,合作是愉快的。但后来还是出了问题,万圣的人是带着他们的书去参加诗会的,要求在现场卖书,96级的一个同学就跟他们爆吵了起来。
再比如,在诗会已经快筹备好的时候,一位学生干部告诉五四的社长王海威,这诗会从现在起就归他管了。现在觉得这不过是大学生搞政治搞错了地方,但当时直接告诉他别惹麻烦,快点消失吧。现在说这些是想说明,有些大学生参与搞活动的动机是很莫名其妙的,要给他们试错的机会。我不相信那位学生干部现在会对办诗会有任何兴趣,对他来说,可能我和臧棣,胡子早都从生活里消失了。
那次诗会办的怎么样呢,臧棣当时说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届,但具体朗诵情形如何,我和几个好友其实都没在意。因为那时候我们决定给诗会插电,所以兴奋点转移了。我和熊伟铭(当时叫熊育竹)出去调弦的时候,看到欧阳江河在跟人谈诗,声音很大几乎影响调弦。回来看到学术青年吴飞在朗诵海子,那是真的全情投入,“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整个身体都在后仰,让人感觉如果不是朗诵者有海子部分附体,极有摔倒的危险。因为我知道吴飞是个外表有点书生气但内心狂热的人,所以能理解他。但旁边有位诗人就极为不屑,说这不是歇斯底里吗。问题就在这里,有人用喉咙表达,就有人用鼻孔评价,也许两个人都没错吧。
另一个问题就是诗会里的音乐,如果用的好,可以帮助推进气氛;但如果穿插不当,对音乐表演之后的诗人朗诵是有负面作用的。现代诗歌最需要的是深入持久的阅读,朗诵的时候则需要有素养的听众集中精力的合作,跟现场的弹唱效果是非常不同的两回事,这些表达媒介之间的差异是需要组织者仔细考虑的。
有人曾经对老鹰乐队的Don Henley说,你歌词写得很好,堪称诗人。他回答说,我不是真的诗人,那是一个更高的层次,我最热爱的叶芝才是诗人。我也许能感受那个层面,但自己做不到,大概鲍勃迪伦偶尔可以吧。
如果一所大学办诗会,先让老鹰乐队表演《加州旅店》,再让叶芝朗诵一首他新写的诗,来看热闹的观众未必给叶芝更多掌声,可能干脆就没几个掌声,也许正是它们的稀少提供了恰当的赞美,也荣耀了几位听众的感受力。但从实际办朗诵会的角度出发,安排节目单的人,最好不要把叶芝直接放在流行金曲后面。
-
木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4-23 00:00:34
-
0Error0Warning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4-18 12:06:59
-
尔鱼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4-14 15:16:50
-
心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4-12 21:19:08
-
dellizheng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4-11 10:56:59
-
一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4-11 10:34:29
-
看守煙霧的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4-11 09:41:25
-
脆弱社畜晴阳阳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4-11 09:31:06
-
大甜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4-11 09:26:29
-
胡子(胡续冬)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4-11 09:12:20
-
高歌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4-10 22:42:45
-
褚平川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4-10 16:25:08
-
Duk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4-10 13:53:17
-
猫胡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4-10 13:30:18
-
白道冥窮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4-10 13:24:53
-
梵高的耳朵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4-10 13:11:50
-
syc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4-10 13:01:20
-
沼蛙奥诺维奇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4-10 12:50:15
-
颖川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4-10 12:32:28
王敖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无悼念活动的裘锡圭教授,更令人怀念 (8人喜欢)
- 诗歌查询与盖斯特 (17人喜欢)
- 崂山魔侠传 (15人喜欢)
- 百鸡宴赞美诗 (12人喜欢)
- 诗人被遗忘之后,诗去了哪里|王敖 (2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