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苏轶事集摘录粗翻【51-60】
51】《跋醉道士图并章子厚跋》
“仆素不喜酒,观正父醉士图,亦甚畏执杯持耳翁也,子瞻。”
“仆观醉道士图,展卷末诸君题,子瞻所题,发噱绝倒,子厚书。”
又:“ 熙宁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舟过长安,会正父与毋清臣家,舟观醉士图,见子厚 所题, 知其为予噱也, 持耳翁为予固畏之, 若子厚乃求其持而不得者, 他日舟见, 当复一噱,时与清臣尧夫子由同观子瞻书。 ”
“酒中固多味,恨知之者少耳,若持耳翁已太苛矣,子瞻性好山水,尚不肯渡仙游潭,况于此而知味者乎,宜其畏也,正父赴丰国时,子厚令进武,复题此以继子瞻之后。己酉端午后一日。”
*醉道士图跋当是凤翔治平年间事。
“我向来不喜欢酒,看这张醉道士图,更害怕这个拿着杯子抓别人耳朵灌酒的老头Σ(っ °Д °;)っ ——子瞻。”
“我看这个醉道士图,展开卷末的题跋,看见子瞻题的,笑的打滚。——子厚~( ̄y▽ ̄)╭ Ohohoho..... ”
“熙宁元年,12月29日,乘船经过长安,看见子厚的题跋,知道他是笑我,我本来就害怕抓耳朵灌酒的人嘛,谁像子厚这种人巴不得有人抓他耳朵灌o( ̄ヘ ̄o#) ,哪天他看见了,又要笑一次。——子瞻书。”
“酒本来就是口味多多好喝的不行,可惜懂酒的太少啦,不过抓着耳朵灌酒也太苛刻啦。子瞻喜欢游山玩水,还不敢渡过仙游潭呢,何况(尝遍所有酒)做个懂酒的人呢?无怪乎他胆小害怕啊~( ̄y▽ ̄)╭ Ohohoho..... ——子厚”
52】阊门之西有姚淳者,园亭雅洁。东坡每过,留憩游瞩竟日。(姚)淳因以古千(字)文一帙为献,(苏)公却之。他日又馈名香六十罐,(苏)公又托虎丘僧通老婉辞之,曰:“非不知姚君至诚,但某于诸人无所留,不容有异也”。
*有人说这则说大苏不收贿赂,我觉得到不至于,只是无原因不收礼罢了。
53】东坡在杭州。一日游西湖,坐孤山竹阁前临湖亭上。时二客皆有服预焉。久之,湖心有一舟渐近亭前,淡妆数人;中有一人尤丽,方鼓筝,年且三十余,风韵娴雅,绰有态度。二客竟目送之。曲未终,翩然而逝。公戏作长短句云:「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千朵芙蓉,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念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江城子补充,旅游地点马克。
15年12月去,楼外楼后面西泠印社拍的,有雾霾,现在看所谓“湖心”,其实指的是湖心岛;而在宋代,楼外楼的位置,怕也是高级消费区。
54】东坡作王晋卿《墨绘堂记》,内云:「锺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参见《墨薮》记载);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参见《南史王僧虔传》记载)。桓玄之走舸(参见《晋史桓玄传》记载),王涯之复壁(参见《新唐书王涯传》记载),皆以儿戏害而国,凶而身,此留意之祸也。」王嫌所引用非美事,请改之。坡答云:「不使则已,即不当改。」
*王诜搞了个墨绘堂,让大苏写记,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我不翻译了,但是这些典故大概意思都是玩物丧志,导致家庭、国家衰败。王诜觉得引用的典故不吉利,就让大苏改。大苏说,你不用就得了,反正我不改~原文没看见,也没法肯定推论。但依照大苏以往行事风格,他大概是对王诜墨绘堂这件事是有意见的。人家搞了个画廊,你说古代谁谁谁因为玩这些,家庭破败啦。谁能乐意听吧~你有意见就不能直接跟人家说,“你是驸马啊~你不能老搞这些玩物丧志啊!”你看这样说多直接多好。
55】邵迎,高邮人。博学强记,文章清丽,而尤长於诗;为人恭俭孝友,颇精法律,长於吏事;而清羸多病,(兀王)然不能胜其衣。平生奇蹇不偶,登进士十余年,而官止州县。穷死无嗣,其妻苦於饥寒。苏子瞻哀君之不幸,集其文为之引,以为原宪之贫,颜回之短命,扬雄之无子(参见《汉书‧扬雄传》记载),冯衍之不遇(参见《後汉书》本传),皇甫士安之笃疾(参见《晋史列传》记载),彼遇其一,人犹哀悼,而君兼之,非命也哉?天道与善,予于此疑焉。
*苏公子怕是借着这机会,吐酸水呢吧。
56】临安六和寺,亦有金鲫池。苏子美《六和寺诗》云:「松桥待金鲫,竟日独迟留。」亦以其出有时,故竟日待之云尔。自子美之後四十年,东坡始游兹寺,尝投饼饵待之,乃略出,不食复入。坡以谓此鱼难进易退,而不妄食,宜其寿若此。其语深有味也。
*养生之道就是“难进易退,而不妄食”。旅游地点马克。
57】苏子瞻佐郡时,与僧惠勤、惠思、清顺、可久、惟肃、义诠为方外之交,尝同泛西湖。
东坡游西湖,僧舍壁间见小诗云:「竹暗不通日,泉声落如雨。春风自有期,桃李乱深坞。」问谁所作。或告以钱塘僧清顺者。即日求得之,一见甚喜,自是而顺之名出矣。
*大苏真的是对诗词喜爱的过分,所以穿越想勾搭他最好的办法就是写诗。
58】雪斋者,杭州法令院言师所居室之东轩也。始言师开此轩,汲水以为池,累石以为小山,又洒粉於峰峦草木之上,以象飞雪之集。州倅太史苏公过而爱之,以为事虽类儿嬉,而意趣甚妙,有可以发人佳兴者,为名曰「雪斋」。而後四去年,公为彭城,复命郡从事毕君景儒篆其名,并自作诗以寄之,於是「雪斋」之名,浸有闻於时,士大夫喜幽寻而乐胜选者,过杭而不至,则以为恨焉。
*原来早在雪堂前,早有雪斋。
59】东坡喜食烧猪。佛印住金山时,每烧猪以待其来。一日,为人窃食。东坡戏作小诗云:「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采得百花成蜜後,不知辛苦为谁甜。」东坡性喜嗜猪。在黄冈时,尝戏作食猪肉诗云:「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此是东坡以文滑稽耳。後读《云仙散录》,载黄升日食鹿肉二斤,自晨煮至日影下西门,则曰:「火候足矣。」乃知此老虽煮肉,亦有故事,他可知矣。」
*吃货。还和和尚吃肉喝酒……可能在杭州的时候,自己还做不来呢,都是吃佛印的。在黄州就自己下厨了吧。另外所谓价贱,该讲的是猪皮的价吧,存疑。
60】东坡初未识少游。少游知其将复过维扬,作坡笔语,题壁於一山寺中。东坡果不能辨,大惊。及见孙莘老,出少游诗词数十篇,读之,乃叹曰:「向书壁者,定此郎也。」後与少游维扬饮别,作《虞美人》曰:「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竹阴花圃曾同醉,酒未多於泪。谁教风鉴在尘埃,酿造一场烦恼送人来。」世传此词,是贺方回所作。虽山谷亦云:「大观中於金陵见其亲笔,醉墨超放,气压王子敬。」盖东坡词也。
*中华书局苏词编年校注认为大苏认识秦观是在黄州之后。这时候见的怕是柳子厚吧。再次存疑哪。说大苏怎么认识秦观的呢,还真有意思的很。秦观假冒大苏的笔记在山寺墙壁上题诗,大苏竟然不能确认是不是自己写的(可见记性不怎么地。)后来见到秦观的诗词,就猜题壁的人必然是秦观啦~(其实你也不敢确定对吧,我跟你说,不是秦观,是米芾…( ̄y▽ ̄)╭ Ohohoho.....米襄阳从来很顽皮的。
“仆素不喜酒,观正父醉士图,亦甚畏执杯持耳翁也,子瞻。”
“仆观醉道士图,展卷末诸君题,子瞻所题,发噱绝倒,子厚书。”
又:“ 熙宁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舟过长安,会正父与毋清臣家,舟观醉士图,见子厚 所题, 知其为予噱也, 持耳翁为予固畏之, 若子厚乃求其持而不得者, 他日舟见, 当复一噱,时与清臣尧夫子由同观子瞻书。 ”
“酒中固多味,恨知之者少耳,若持耳翁已太苛矣,子瞻性好山水,尚不肯渡仙游潭,况于此而知味者乎,宜其畏也,正父赴丰国时,子厚令进武,复题此以继子瞻之后。己酉端午后一日。”
*醉道士图跋当是凤翔治平年间事。
“我向来不喜欢酒,看这张醉道士图,更害怕这个拿着杯子抓别人耳朵灌酒的老头Σ(っ °Д °;)っ ——子瞻。”
“我看这个醉道士图,展开卷末的题跋,看见子瞻题的,笑的打滚。——子厚~( ̄y▽ ̄)╭ Ohohoho..... ”
“熙宁元年,12月29日,乘船经过长安,看见子厚的题跋,知道他是笑我,我本来就害怕抓耳朵灌酒的人嘛,谁像子厚这种人巴不得有人抓他耳朵灌o( ̄ヘ ̄o#) ,哪天他看见了,又要笑一次。——子瞻书。”
“酒本来就是口味多多好喝的不行,可惜懂酒的太少啦,不过抓着耳朵灌酒也太苛刻啦。子瞻喜欢游山玩水,还不敢渡过仙游潭呢,何况(尝遍所有酒)做个懂酒的人呢?无怪乎他胆小害怕啊~( ̄y▽ ̄)╭ Ohohoho..... ——子厚”
52】阊门之西有姚淳者,园亭雅洁。东坡每过,留憩游瞩竟日。(姚)淳因以古千(字)文一帙为献,(苏)公却之。他日又馈名香六十罐,(苏)公又托虎丘僧通老婉辞之,曰:“非不知姚君至诚,但某于诸人无所留,不容有异也”。
*有人说这则说大苏不收贿赂,我觉得到不至于,只是无原因不收礼罢了。
53】东坡在杭州。一日游西湖,坐孤山竹阁前临湖亭上。时二客皆有服预焉。久之,湖心有一舟渐近亭前,淡妆数人;中有一人尤丽,方鼓筝,年且三十余,风韵娴雅,绰有态度。二客竟目送之。曲未终,翩然而逝。公戏作长短句云:「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千朵芙蓉,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念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江城子补充,旅游地点马克。
![]() |
15年12月去,楼外楼后面西泠印社拍的,有雾霾,现在看所谓“湖心”,其实指的是湖心岛;而在宋代,楼外楼的位置,怕也是高级消费区。
54】东坡作王晋卿《墨绘堂记》,内云:「锺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参见《墨薮》记载);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参见《南史王僧虔传》记载)。桓玄之走舸(参见《晋史桓玄传》记载),王涯之复壁(参见《新唐书王涯传》记载),皆以儿戏害而国,凶而身,此留意之祸也。」王嫌所引用非美事,请改之。坡答云:「不使则已,即不当改。」
*王诜搞了个墨绘堂,让大苏写记,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我不翻译了,但是这些典故大概意思都是玩物丧志,导致家庭、国家衰败。王诜觉得引用的典故不吉利,就让大苏改。大苏说,你不用就得了,反正我不改~原文没看见,也没法肯定推论。但依照大苏以往行事风格,他大概是对王诜墨绘堂这件事是有意见的。人家搞了个画廊,你说古代谁谁谁因为玩这些,家庭破败啦。谁能乐意听吧~你有意见就不能直接跟人家说,“你是驸马啊~你不能老搞这些玩物丧志啊!”你看这样说多直接多好。
55】邵迎,高邮人。博学强记,文章清丽,而尤长於诗;为人恭俭孝友,颇精法律,长於吏事;而清羸多病,(兀王)然不能胜其衣。平生奇蹇不偶,登进士十余年,而官止州县。穷死无嗣,其妻苦於饥寒。苏子瞻哀君之不幸,集其文为之引,以为原宪之贫,颜回之短命,扬雄之无子(参见《汉书‧扬雄传》记载),冯衍之不遇(参见《後汉书》本传),皇甫士安之笃疾(参见《晋史列传》记载),彼遇其一,人犹哀悼,而君兼之,非命也哉?天道与善,予于此疑焉。
*苏公子怕是借着这机会,吐酸水呢吧。
56】临安六和寺,亦有金鲫池。苏子美《六和寺诗》云:「松桥待金鲫,竟日独迟留。」亦以其出有时,故竟日待之云尔。自子美之後四十年,东坡始游兹寺,尝投饼饵待之,乃略出,不食复入。坡以谓此鱼难进易退,而不妄食,宜其寿若此。其语深有味也。
*养生之道就是“难进易退,而不妄食”。旅游地点马克。
57】苏子瞻佐郡时,与僧惠勤、惠思、清顺、可久、惟肃、义诠为方外之交,尝同泛西湖。
东坡游西湖,僧舍壁间见小诗云:「竹暗不通日,泉声落如雨。春风自有期,桃李乱深坞。」问谁所作。或告以钱塘僧清顺者。即日求得之,一见甚喜,自是而顺之名出矣。
*大苏真的是对诗词喜爱的过分,所以穿越想勾搭他最好的办法就是写诗。
58】雪斋者,杭州法令院言师所居室之东轩也。始言师开此轩,汲水以为池,累石以为小山,又洒粉於峰峦草木之上,以象飞雪之集。州倅太史苏公过而爱之,以为事虽类儿嬉,而意趣甚妙,有可以发人佳兴者,为名曰「雪斋」。而後四去年,公为彭城,复命郡从事毕君景儒篆其名,并自作诗以寄之,於是「雪斋」之名,浸有闻於时,士大夫喜幽寻而乐胜选者,过杭而不至,则以为恨焉。
*原来早在雪堂前,早有雪斋。
59】东坡喜食烧猪。佛印住金山时,每烧猪以待其来。一日,为人窃食。东坡戏作小诗云:「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采得百花成蜜後,不知辛苦为谁甜。」东坡性喜嗜猪。在黄冈时,尝戏作食猪肉诗云:「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此是东坡以文滑稽耳。後读《云仙散录》,载黄升日食鹿肉二斤,自晨煮至日影下西门,则曰:「火候足矣。」乃知此老虽煮肉,亦有故事,他可知矣。」
*吃货。还和和尚吃肉喝酒……可能在杭州的时候,自己还做不来呢,都是吃佛印的。在黄州就自己下厨了吧。另外所谓价贱,该讲的是猪皮的价吧,存疑。
60】东坡初未识少游。少游知其将复过维扬,作坡笔语,题壁於一山寺中。东坡果不能辨,大惊。及见孙莘老,出少游诗词数十篇,读之,乃叹曰:「向书壁者,定此郎也。」後与少游维扬饮别,作《虞美人》曰:「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竹阴花圃曾同醉,酒未多於泪。谁教风鉴在尘埃,酿造一场烦恼送人来。」世传此词,是贺方回所作。虽山谷亦云:「大观中於金陵见其亲笔,醉墨超放,气压王子敬。」盖东坡词也。
*中华书局苏词编年校注认为大苏认识秦观是在黄州之后。这时候见的怕是柳子厚吧。再次存疑哪。说大苏怎么认识秦观的呢,还真有意思的很。秦观假冒大苏的笔记在山寺墙壁上题诗,大苏竟然不能确认是不是自己写的(可见记性不怎么地。)后来见到秦观的诗词,就猜题壁的人必然是秦观啦~(其实你也不敢确定对吧,我跟你说,不是秦观,是米芾…( ̄y▽ ̄)╭ Ohohoho.....米襄阳从来很顽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