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洛城·游记
第一天,上午龙门石窟,下午关林。 我本身是还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曾经我也不懂得佛学绘画雕像艺术,现在也不能说我就懂了。只是在过去的某个契合的时机里,自己随手画了幅佛头,就了悟了般被自己画的东西看透灵魂的感觉。 也看过很多地方的寺庙 佛都高高在上,僧都堕入尘间。 不爱那高高在上金披彩镀的佛, 不爱冷眼于世的大师。更亲近这触手可及的漫山佛颜。 这古朴的石头,不言不语。 这干净的石头,记录尘世沧桑。 世人沧海幻化,我佛亦随众生同在。这蓝天白云下,以平常看世人。 没有香烟缭绕迷了你我相视的眼, 没有灯烛华彩改了你我坦诚的容颜。 龙门山崖,简单的石头而已。 龙门石窟,记录了太多,背负了太多。 华彩的历史,在未来佛那刻辉煌。 屈辱的历史,由帝后礼佛图在他乡默诉 疯狂迷乱的历史,在无数失去头颅,残缺了身体的石像默默昭示。 我只是来过,感叹过,激动过的路人。 关林,供奉一位我不太喜欢的人。是的,他只是人。但是,却是神话的人——关羽。刘备张飞都只在历史书上,各色小说角落里生长。但他,被赋予太多色彩。 春秋殿中他的神情让我心生恐惧,连他身边侍从也跟着吃着人间香火。有没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讽刺?还不如侧廊旁那俩头石马来的古朴可爱。 第二天小浪底 圣人未再出,九曲已清静。浪底黄河岸,却只见烟花扬州,皆来笑不信。 第三天嵩山少林寺 站着嵩阳书院的将军柏下,当自己是个学子于树下冥思苦想,他就静静看着你仿佛老者向你微笑。 倘若遇到什么不平事,看看他静静站着的姿态维持了传说的四千多年,看看那累累伤痕,一切不平也将被岁月化成别样的痕迹,有些淡了,有些愈加清晰,顺其自然…… 假如你一个人静静地游着嵩山少林,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不用想,静静感受就可以了。但是已经不是深山中藏着的古寺了,这里比很多地方更繁华。演武堂的演本来是演练、切磋之意,现在也真倒是符合它使用最多的含义了——表演。 这里的少林寺很简单,和天下寺庙一样,供奉几个神佛,住几个和尚,来些香客。 这里的少林寺很复杂,它有自己的产业,武术教育,武术表演,佛学教育,禅宗大典(付门票的音乐剧)…… 它的和尚很多戒律已是浮云。 山还是那样的山,人已经不是那样的人了。 但如果你真的不跟导游,那么所有寺庙都一样的,所有故居都一样的。 其实我有个想法不知道你认同不。我入寺入庙,都不拜的。因为天下寺庙何其多,你拜了这个佛不拜那个神,你说如果真的有神佛,没有拜的那些他会不会生气啊?反正众生平等,众神也平等。就一视同仁都不拜额吧。 第四天 国家牡丹园 本来打算去神州牡丹园和白马寺,但受天下寺庙都一般的影响就失去了兴趣。选了开花最早的国家牡丹园。就算我不是武则天,她也还是不愿意早点开花。只在温室里看到几多被逼早开的。感觉还是画里面的牡丹好看。 而且,洛阳很多绿化植物是春天开花的,本来很爱看花的我彻底厌烦了这样看的热闹艳丽的花了! 自洛城归,厌了花团锦簇。厌红闹春,冷僻处,兰吐蕾,一片凝,一片宁。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无聊,如有雷同,不甚荣幸 诸君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