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摩托
从前对于摩托的印象很模糊也很单一
只是那些招揽生意为了生计的摩的
很多人都说摩托车危险
我也只是听之任之 因为从来没坐过摩的
也就谈不上什么体会了
近来 我对于摩托的印象不断变得深刻
我也从不了解到了解再到喜欢再到现在的热爱
对于摩托车轰油门的声音也是愈发敏感
我也喜欢听那个声音 每次听到就瞎激动 内心掀起一阵涟漪
尽管我还不会开摩托 但是对于摩托的向往却是与日俱增
对于摩托的爱也是愈发强烈
我想说 普遍多数人认为摩托是项野蛮的运动
其实不然 那是多数人以及我们社会对于摩托的误解
第一 摩托与自行车 助动车 公交车等都是代步工具
因此 摩托的危险系数应该是与所有代步工具
也就是交通工具是一样的
助动车 轿车 公交车 甚至地铁出事故的新闻也比比皆是
我们不应该把摩托作为那个特例
这对于摩托也是不公平的
第二 内地人对于摩托车的理解是有点偏颇的
摩托车是代表着激情与速度 可这是最浅层次的
就如同台湾人 许多台湾人都玩摩托
可他们要的只是摩托的酷、炫、速度
这些都极大程度的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
但是香港人却是不同的
香港人理解摩托 他们热爱摩托
他们了解他们的构造 不单纯是哪辆车好看哪辆车酷
而且他们也能做到文明行驶
我在香港人身上看到了骑摩托所赋予的精神:骑士精神
骑士精神也是我所向往的
我对骑士精神的理解是:为人低调内敛 在伸张正义的时候必须果断高调
尽管摩托是机械的产物 看似冷酷冰冷
却让我不禁联想到古代的侠客
摩托就好比侠客的骏马
冰冷的机车里面透露着侠骨柔情
因此摩托对我来说还是正义的象征
《最后一周》、《八毫米》这两部电影更是给我了很大的启发
剧中摩托人带领着主人公找寻到了心中的宁静
在摩托车野性的外表下 还有如此般与之相反的魅力
在骑摩托的过程中能够找到自己心灵的所属
这也令我更加向往摩托生活
如今 我对于摩托的爱是愈发强烈
我也很期待不久的将来可以拥有自己的第一台车
我想我也会像宝贝哈利那样宝贝它照顾它疼爱它
2012.04.13
只是那些招揽生意为了生计的摩的
很多人都说摩托车危险
我也只是听之任之 因为从来没坐过摩的
也就谈不上什么体会了
近来 我对于摩托的印象不断变得深刻
我也从不了解到了解再到喜欢再到现在的热爱
对于摩托车轰油门的声音也是愈发敏感
我也喜欢听那个声音 每次听到就瞎激动 内心掀起一阵涟漪
尽管我还不会开摩托 但是对于摩托的向往却是与日俱增
对于摩托的爱也是愈发强烈
我想说 普遍多数人认为摩托是项野蛮的运动
其实不然 那是多数人以及我们社会对于摩托的误解
第一 摩托与自行车 助动车 公交车等都是代步工具
因此 摩托的危险系数应该是与所有代步工具
也就是交通工具是一样的
助动车 轿车 公交车 甚至地铁出事故的新闻也比比皆是
我们不应该把摩托作为那个特例
这对于摩托也是不公平的
第二 内地人对于摩托车的理解是有点偏颇的
摩托车是代表着激情与速度 可这是最浅层次的
就如同台湾人 许多台湾人都玩摩托
可他们要的只是摩托的酷、炫、速度
这些都极大程度的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
但是香港人却是不同的
香港人理解摩托 他们热爱摩托
他们了解他们的构造 不单纯是哪辆车好看哪辆车酷
而且他们也能做到文明行驶
我在香港人身上看到了骑摩托所赋予的精神:骑士精神
骑士精神也是我所向往的
我对骑士精神的理解是:为人低调内敛 在伸张正义的时候必须果断高调
尽管摩托是机械的产物 看似冷酷冰冷
却让我不禁联想到古代的侠客
摩托就好比侠客的骏马
冰冷的机车里面透露着侠骨柔情
因此摩托对我来说还是正义的象征
《最后一周》、《八毫米》这两部电影更是给我了很大的启发
剧中摩托人带领着主人公找寻到了心中的宁静
在摩托车野性的外表下 还有如此般与之相反的魅力
在骑摩托的过程中能够找到自己心灵的所属
这也令我更加向往摩托生活
如今 我对于摩托的爱是愈发强烈
我也很期待不久的将来可以拥有自己的第一台车
我想我也会像宝贝哈利那样宝贝它照顾它疼爱它
2012.04.13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