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斯漫筆之Attimi餐廳
大概是從上一年的十月開始,每個週末下午,我都會和一個名叫Jade的法國女生約會。約會的內容就是我教她學習中文。Jade十四歲,個字卻生得高大,皮膚白皙,笑起來很爽朗且保留一臉稚氣。
第一次見面的情形我不太記得。但奇怪的是,我記得那天的自己穿了藍白格子的襯衣,彆扭地踩著高跟鞋,在massena廣場上的中餐館露天座位,和她一家人見面。後來就開始每週見面,有時候是她父母開車接送我去她家,有時候是在老佛爺頂樓的咖啡館。
去過她家一兩次,印象粗淺,獨棟的半山別墅,遠眺地中海。家裡太大,太空曠,太乾淨,尤其是那半開放式的廚房,我偷瞄好幾眼,仿佛從來沒有生火做飯過一樣。她媽媽很年輕,人非常好,會體貼地準備綠茶給我。她爸爸很健談,喜歡炫耀自己開旅行社認識多少人見過多少場面,但態度親切極了。
是的,這樣的一家人,很難讓我生疏,但同樣,也很難再親密一些。因為已經超越老師與學生的親密。因而我時不時會懷疑自己是否有些話太放肆,有些情感的表達太出挑。後來漸漸不去她家裡見面,因為來回差不多花去我一個小時二十分的車程。他們一家人來回接送,也很不方便。我從來沒提過,但其實去她家的那段盤山公路每次都讓我想吐。
總要有個固定的地方讓我們學習,老佛爺頂樓的咖啡館又太吵,全是人。不記得從什麽時候起,我們就約定好了在這家市中心的意式餐廳見面,餐廳的負責人正好是她父母熟識的朋友,我們也不必那麼尷尬,點一杯可樂就能坐一下午。
今天正好帶了相機,我又來的早了些。便坐在角落,隨拍了幾張餐廳的照片。這家餐廳的內部陳設很簡約,現代感十足,最有賣點的是地理位置,窗外就是尼斯最繁華的市中心massena廣場。
從我坐的位置向外望去,便是人潮湧動的熱鬧景象。不得不感慨,尼斯真真是一個非常適合度假的小城。碧海藍天,曬不完的太陽,當然要挑對季節來度假,五月開始,這裡就幾乎被遊客充斥著了。
我喜歡尼斯的慵懶和自由,以及一種文化交匯的神奇的美感。意大利風情的影響,英美遊客的氛圍,還有因為靠海而得天獨厚的美景與美食。這樣平靜安逸的小城,難道不是理想的度假休閒勝地嗎?只要一想到可以躺在海邊曬太陽,又或者在老城吃一份意大利冰淇淋,簡直就讓人沸騰起來了。
這窗外的景色難道不像一幅畫?
窗臺也是極為簡樸又溫馨的。手工製作的醬料,乾淨簡單的擺放。窗外是massena廣場靠海的末端,再往左邊走去,便是大片地中海,不足三分鐘步行。如果不是要教書,我大概不會注意到這家意式餐廳,本來我也不怎麼喜歡意大利料理。然而一旦進來了,就不會後悔。帶著某種遊客一般的恬淡心情,喝杯咖啡,或者點一份披薩,閒時看看窗外,也覺得很輕鬆美好。
然而美好并不總屬於我。這家店的消費水平對於我來說,還是不太划算。畢竟要花二十歐吃一份義大利面,我又覺得心疼,不如回家自己手工算了。而且又不是真的在旅行,恐怕我在尼斯還要待很長時間,無法痛下決心吃一次。好在每次Jade的家長都點好飲料給我們,我也就蹭著光,做個客人罷了。
意式餐廳最常見的調味料大概就在下面圖上包括了。地中海特色的海鹽自不必說,胡椒也不必說,橄欖油是普羅旺斯大區的特色,而特殊的一種食用醋也是他們喜歡的。我不喜歡吃意大利料理,所以對這些都沒什麽感情。但是老楊對於橄欖油的熱愛真是叫我出奇。哪怕是吃個法國著名的烤爸爸kebab,他都可以放一整盤子的橄欖油,吃得還哼哧哼哧特別帶勁。我覺得橄欖油香是很香,但叫我吃那麼多的話,還是算罷了。
隨手拍的餐廳的照片就這麼些了。寫下來倒也不是要推薦什麽,學生Jade很喜歡這家的披薩,說是味道很正。我不愛吃,也就不亂夸了。這樣風格的小餐廳在尼斯很常見,這家只算是位置比較好,所以客流也比較多,我們都是避開吃飯的高峰期才在這裡講課的。
這家的名字叫Attimi,如果你也正好經過尼斯的massena廣場,又正好是個週末,或許,我在裏面跟Jade面對面教中文呢。
第一次見面的情形我不太記得。但奇怪的是,我記得那天的自己穿了藍白格子的襯衣,彆扭地踩著高跟鞋,在massena廣場上的中餐館露天座位,和她一家人見面。後來就開始每週見面,有時候是她父母開車接送我去她家,有時候是在老佛爺頂樓的咖啡館。
去過她家一兩次,印象粗淺,獨棟的半山別墅,遠眺地中海。家裡太大,太空曠,太乾淨,尤其是那半開放式的廚房,我偷瞄好幾眼,仿佛從來沒有生火做飯過一樣。她媽媽很年輕,人非常好,會體貼地準備綠茶給我。她爸爸很健談,喜歡炫耀自己開旅行社認識多少人見過多少場面,但態度親切極了。
是的,這樣的一家人,很難讓我生疏,但同樣,也很難再親密一些。因為已經超越老師與學生的親密。因而我時不時會懷疑自己是否有些話太放肆,有些情感的表達太出挑。後來漸漸不去她家裡見面,因為來回差不多花去我一個小時二十分的車程。他們一家人來回接送,也很不方便。我從來沒提過,但其實去她家的那段盤山公路每次都讓我想吐。
總要有個固定的地方讓我們學習,老佛爺頂樓的咖啡館又太吵,全是人。不記得從什麽時候起,我們就約定好了在這家市中心的意式餐廳見面,餐廳的負責人正好是她父母熟識的朋友,我們也不必那麼尷尬,點一杯可樂就能坐一下午。
今天正好帶了相機,我又來的早了些。便坐在角落,隨拍了幾張餐廳的照片。這家餐廳的內部陳設很簡約,現代感十足,最有賣點的是地理位置,窗外就是尼斯最繁華的市中心massena廣場。
![]() |
從我坐的位置向外望去,便是人潮湧動的熱鬧景象。不得不感慨,尼斯真真是一個非常適合度假的小城。碧海藍天,曬不完的太陽,當然要挑對季節來度假,五月開始,這裡就幾乎被遊客充斥著了。
我喜歡尼斯的慵懶和自由,以及一種文化交匯的神奇的美感。意大利風情的影響,英美遊客的氛圍,還有因為靠海而得天獨厚的美景與美食。這樣平靜安逸的小城,難道不是理想的度假休閒勝地嗎?只要一想到可以躺在海邊曬太陽,又或者在老城吃一份意大利冰淇淋,簡直就讓人沸騰起來了。
這窗外的景色難道不像一幅畫?
![]() |
![]() |
窗臺也是極為簡樸又溫馨的。手工製作的醬料,乾淨簡單的擺放。窗外是massena廣場靠海的末端,再往左邊走去,便是大片地中海,不足三分鐘步行。如果不是要教書,我大概不會注意到這家意式餐廳,本來我也不怎麼喜歡意大利料理。然而一旦進來了,就不會後悔。帶著某種遊客一般的恬淡心情,喝杯咖啡,或者點一份披薩,閒時看看窗外,也覺得很輕鬆美好。
然而美好并不總屬於我。這家店的消費水平對於我來說,還是不太划算。畢竟要花二十歐吃一份義大利面,我又覺得心疼,不如回家自己手工算了。而且又不是真的在旅行,恐怕我在尼斯還要待很長時間,無法痛下決心吃一次。好在每次Jade的家長都點好飲料給我們,我也就蹭著光,做個客人罷了。
意式餐廳最常見的調味料大概就在下面圖上包括了。地中海特色的海鹽自不必說,胡椒也不必說,橄欖油是普羅旺斯大區的特色,而特殊的一種食用醋也是他們喜歡的。我不喜歡吃意大利料理,所以對這些都沒什麽感情。但是老楊對於橄欖油的熱愛真是叫我出奇。哪怕是吃個法國著名的烤爸爸kebab,他都可以放一整盤子的橄欖油,吃得還哼哧哼哧特別帶勁。我覺得橄欖油香是很香,但叫我吃那麼多的話,還是算罷了。
![]() |
![]() |
隨手拍的餐廳的照片就這麼些了。寫下來倒也不是要推薦什麽,學生Jade很喜歡這家的披薩,說是味道很正。我不愛吃,也就不亂夸了。這樣風格的小餐廳在尼斯很常見,這家只算是位置比較好,所以客流也比較多,我們都是避開吃飯的高峰期才在這裡講課的。
這家的名字叫Attimi,如果你也正好經過尼斯的massena廣場,又正好是個週末,或許,我在裏面跟Jade面對面教中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