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论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和微博的沟通方式如何导致社会成见加深。
转自意扬同学新浪博客。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提出,所有的沟通都只存在三种范式:寻求责难(blame),寻求价值认同(value),和寻求选择(choice)。寻求责难是过去时的沟通(“谁犯了罪?”),寻求价值认同是现在进行时的沟通(“堕胎是否该合法化?”),寻求选择是未来时的沟通(“我明天要不要去学习?三峡大坝该不该建”)不是所有的沟通都在一种单纯的时态里进行的。这三种范式时常融合在一起,比如最后一条,你支持不支持建坝会被你对环境的重视、对社会正义的看法等所影响。
这三种范式分别的目的是什么呢?
责难talk是为了处罚对方,所以通常运用于法庭。
价值talk是站队游戏,是为了获得一种身份认同(tribalidentity)。对于同意自己价值的人起到团结作用,对于不同意自己价值的人起到敌对作用。
选择talk跳过对错,为了给大家找出实用的权宜之计,“不管谁偷的菜,下一顿饭我们还是要吃的,谁去买菜?”
举个生活中的小例子。A和B是一对情侣:
A:你能把音响的声音关小点吗?
B:是你刚才调的声音大小!(注意,B这时开始转向责难talk)
A:谁知道你的音乐列表里有春哥的音乐!
B:哦我明白了,你讨厌春哥,讨厌我的音乐品味!(注意,这时B开始转向价值talk——我是喜欢春哥的阵营的人,你是讨厌春哥的阵营的人。你在否定我的音乐品味,你就是在否定我的价值)
此时,一场吵架就无可避免了。不成功的价值talk是引起仇恨、愤怒、失望等情绪的始作俑者。
试想对话是这样进行的:
A:你能把音响的声音关小点吗?
B:你是觉得声音太大,还是不喜欢春哥的歌?
A:哦,既然你这么说,咱们能听点曾哥的歌吗?
B:但我对曾哥无感诶。要不然咱们看电影吧。(B聪明的明白这时在争论春哥和曾哥谁好谁坏没有任何意义——相信我,你真的不可能通过沟通让对方喜欢上你喜欢的音乐。B此时做了选择talk,goodjob!)
A:你想看什么?
B:咱们要不看恋爱通告吧!
A:呃,我讨厌王力宏!(A这时不乖了,明明知道B喜欢王力宏,却要以此做为不看恋爱通告的原因,明显就是想再挑起价值talk的争论,但是B没那么傻,请听下步分析⋯⋯)
B:那看情深深雨濛濛吧!
A:好吧⋯⋯(这时A落入了B的陷阱,其实B是知道A特别讨厌王力宏,所以他故意先给A一个他/她不可能做的选择,这样B在表面上做了个妥协。A尽管没有那么喜欢情深深雨濛濛,但因为人类互惠reciprocity的本性,她看B已经做出了一个让步,她只好也做出了一个让步)
通过避免价值talk,通过聪明的沟通,A和B达到了和谐相处的目的。在不改变一个喜欢春哥、恋爱通告、情深深雨濛濛,另一个讨厌这些的情况下,他们可以继续开开心心的做情侣。
“和而不同”——尊重价值多样性,又能够和谐共处——这简直是人类的终极梦想啊。只有明确的知道目的、继而有效地使用合适的沟通范式,一个民主机体、一个公司、一个家庭才能得以维护。
有人会说,但这是通过操控的手段而达到的!确实是的。但这世间大多数事物都是在各种各样的作用下生成的,真正独立不改周行不怠的除了有些人信的上帝和有些人信的大道之外,还真没几个。
现在说微博。
微博现在的沟通环境非常恶劣恶毒。微博上大多数的互动不是责难talk就是价值talk。就像我之前《我是微博上的一条狗》中日志里所提到的,多数人都是通过“撒尿”占领高地,我属于这个阵营,你属于另一个阵营,我们是对的,你们是错的。
我转发这条微博,因为我支持这个观点,这种价值观,因为字数原因我不用解释为什么,所以久而久之我也不需要思考为什么。一切都被降格成了价值talk的核心——站队游戏。
通过站队游戏,我们找到了代表自己阶级利益立场的小团体,从此蜗居在小团体的傲慢与偏见之中。又通过站队游戏,我们和与自己团体的“敌对势力”争吵、围剿,诱发我们体内的负能量,增进社会阶级成见和仇恨。
比如,我现在的微博输入框上方出现这样一个主题链接:“海归女和主持人张绍刚应聘节目上互掐,你支持谁”。这是典型的价值talk的问题模式。大多评论无非是两种:“主持人是个二逼”(多数)or“海归女在装逼”(少数),更有人将此上升到阶级问题,例如强势群体欺压弱势群体。本来,这一事件可以引起我们的思考,例如如何适应职场险恶的环境,是否该将此事件理解为海外和国内的职场文化冲突,什么原因导致了一面倒的局面,此视频的热门说明了什么问题,等等。
由于字数限制,有深度的沟通越来越少,选择talk的沟通越来越少。每个在微博上的网民都是消费者,通过转发和评论不同的文化产品(e.g.名人微博)来不断确认自己的成见。
有人说微博是影响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媒介之一。此话不假。但另一个方面,微博也是最无力的影响者。所想即所见,所见即所得。从某种意义上,微博只是给了我们站队的机会,加深了自己的成见轨迹。
P.S.我不反对微博提供了表达正义、公平和真相诉求的公共平台神马神马的。我完全同意,ohyeah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提出,所有的沟通都只存在三种范式:寻求责难(blame),寻求价值认同(value),和寻求选择(choice)。寻求责难是过去时的沟通(“谁犯了罪?”),寻求价值认同是现在进行时的沟通(“堕胎是否该合法化?”),寻求选择是未来时的沟通(“我明天要不要去学习?三峡大坝该不该建”)不是所有的沟通都在一种单纯的时态里进行的。这三种范式时常融合在一起,比如最后一条,你支持不支持建坝会被你对环境的重视、对社会正义的看法等所影响。
这三种范式分别的目的是什么呢?
责难talk是为了处罚对方,所以通常运用于法庭。
价值talk是站队游戏,是为了获得一种身份认同(tribalidentity)。对于同意自己价值的人起到团结作用,对于不同意自己价值的人起到敌对作用。
选择talk跳过对错,为了给大家找出实用的权宜之计,“不管谁偷的菜,下一顿饭我们还是要吃的,谁去买菜?”
举个生活中的小例子。A和B是一对情侣:
A:你能把音响的声音关小点吗?
B:是你刚才调的声音大小!(注意,B这时开始转向责难talk)
A:谁知道你的音乐列表里有春哥的音乐!
B:哦我明白了,你讨厌春哥,讨厌我的音乐品味!(注意,这时B开始转向价值talk——我是喜欢春哥的阵营的人,你是讨厌春哥的阵营的人。你在否定我的音乐品味,你就是在否定我的价值)
此时,一场吵架就无可避免了。不成功的价值talk是引起仇恨、愤怒、失望等情绪的始作俑者。
试想对话是这样进行的:
A:你能把音响的声音关小点吗?
B:你是觉得声音太大,还是不喜欢春哥的歌?
A:哦,既然你这么说,咱们能听点曾哥的歌吗?
B:但我对曾哥无感诶。要不然咱们看电影吧。(B聪明的明白这时在争论春哥和曾哥谁好谁坏没有任何意义——相信我,你真的不可能通过沟通让对方喜欢上你喜欢的音乐。B此时做了选择talk,goodjob!)
A:你想看什么?
B:咱们要不看恋爱通告吧!
A:呃,我讨厌王力宏!(A这时不乖了,明明知道B喜欢王力宏,却要以此做为不看恋爱通告的原因,明显就是想再挑起价值talk的争论,但是B没那么傻,请听下步分析⋯⋯)
B:那看情深深雨濛濛吧!
A:好吧⋯⋯(这时A落入了B的陷阱,其实B是知道A特别讨厌王力宏,所以他故意先给A一个他/她不可能做的选择,这样B在表面上做了个妥协。A尽管没有那么喜欢情深深雨濛濛,但因为人类互惠reciprocity的本性,她看B已经做出了一个让步,她只好也做出了一个让步)
通过避免价值talk,通过聪明的沟通,A和B达到了和谐相处的目的。在不改变一个喜欢春哥、恋爱通告、情深深雨濛濛,另一个讨厌这些的情况下,他们可以继续开开心心的做情侣。
“和而不同”——尊重价值多样性,又能够和谐共处——这简直是人类的终极梦想啊。只有明确的知道目的、继而有效地使用合适的沟通范式,一个民主机体、一个公司、一个家庭才能得以维护。
有人会说,但这是通过操控的手段而达到的!确实是的。但这世间大多数事物都是在各种各样的作用下生成的,真正独立不改周行不怠的除了有些人信的上帝和有些人信的大道之外,还真没几个。
现在说微博。
微博现在的沟通环境非常恶劣恶毒。微博上大多数的互动不是责难talk就是价值talk。就像我之前《我是微博上的一条狗》中日志里所提到的,多数人都是通过“撒尿”占领高地,我属于这个阵营,你属于另一个阵营,我们是对的,你们是错的。
我转发这条微博,因为我支持这个观点,这种价值观,因为字数原因我不用解释为什么,所以久而久之我也不需要思考为什么。一切都被降格成了价值talk的核心——站队游戏。
通过站队游戏,我们找到了代表自己阶级利益立场的小团体,从此蜗居在小团体的傲慢与偏见之中。又通过站队游戏,我们和与自己团体的“敌对势力”争吵、围剿,诱发我们体内的负能量,增进社会阶级成见和仇恨。
比如,我现在的微博输入框上方出现这样一个主题链接:“海归女和主持人张绍刚应聘节目上互掐,你支持谁”。这是典型的价值talk的问题模式。大多评论无非是两种:“主持人是个二逼”(多数)or“海归女在装逼”(少数),更有人将此上升到阶级问题,例如强势群体欺压弱势群体。本来,这一事件可以引起我们的思考,例如如何适应职场险恶的环境,是否该将此事件理解为海外和国内的职场文化冲突,什么原因导致了一面倒的局面,此视频的热门说明了什么问题,等等。
由于字数限制,有深度的沟通越来越少,选择talk的沟通越来越少。每个在微博上的网民都是消费者,通过转发和评论不同的文化产品(e.g.名人微博)来不断确认自己的成见。
有人说微博是影响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媒介之一。此话不假。但另一个方面,微博也是最无力的影响者。所想即所见,所见即所得。从某种意义上,微博只是给了我们站队的机会,加深了自己的成见轨迹。
P.S.我不反对微博提供了表达正义、公平和真相诉求的公共平台神马神马的。我完全同意,ohyeah
-
vil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4-23 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