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the behavior of houses (3)
诉求与回应
最后,通过以上基于不同位置的建筑行为的比较, 我们可以试着在犬吠工作室的住宅项目中定义出建造行为的手段与含义。
首先,在郊外的住宅区中,建筑行为由窗户,附属体量以及水平窗所引发。从箱型主体向外各个方向延伸并与外界产生关系的屋檐被迫从基地边界拉回,置于基地中心。这些建造行的基础均根源于调整建筑元素的过程中所引发的细微差别,诸如窗户、附属体量或是水平向玻璃装配。窗户强调了视线控制及所见目标的问题,附属体量强调了争取更大用地范围的问题,而水平向窗户则强调了朝向及室内外距离的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元素都没有与室内楼面标高统一。除了基于日常生活细节的室内设计理论外,这些偏移错动亦在针对周边街道与邻里关系所提出的诉求与回应的基础上,揭示了某些室外设计理论。换句话说,使交流互动的特征变得显著。在高密度住区,基地没有富余之处,致使向基地中心退让并与外界发生互动的策略在此地难以施展,而这种策略在郊外却行之有效。为了使这建造种行为在高密度住区得以延续,我们尝试着提出一个连接地表与天空的体量,它将提供大量留白区域(即立面),以便植入大窗。除了在既有场地中回应各具体要素外,这些大窗户还因将高密度住区转化为室内景观而特色鲜明。
这将成为高密度住区建造原理的明显诉求。细分的小踏步和大尺寸楼梯平台的建立与安插在克制垂直体量中的窗户相匹配。住户的生活方式、家具摆设、设备电器占据着空间,而这些空间亦因贴近人的身体行事而变得有机。森林或是耕地与住宅相混合的地区与郊区、高密度住区的区别在于屋顶和楼板对坡地(包括台阶)的处理。楼板设计使外部地势顺应内部日常生活,而屋顶设计则使室外降雨、降雪与室内通风、采光、人流动线相协调。斜坡通过一个单一的连续界面对数个场地加以区分和整合,同时,若干个诉求将交汇于由屋顶与楼板的建筑要素所引发的单一回应。这样看来,在针对每一个建筑要素的个人行为中,建筑空间存在错位。人的身体从一开始就与周遭的环境相分离,在这里,“人体”通过楼板、屋顶以及窗户等途径再次得到延伸,并能极其敏锐地感知场所,包括其周边环境。让我们这么想,犬吠工作室的住宅设计并未盲从于具体的周边环境以及城市生成原理,亦并未忽视二者并使其变得毫不相干。坚持把环境和产生环境的原理当基石,检验并激发环境与建筑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诉求与回应的关系,其目的在于通过建筑创造出交流的维度。
郊区中集中式布局的“拉力”,高密度住区中立面的“留白”,森林及耕地与住宅相混合的地区中出现的楼板的“错动”和屋顶的形式,都是检验诉求与回应的方法,以期发掘更多可变的关系,并且可以将这些关系表述为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形态学之间的联系。到时,重新将他们整合到一套建筑语言中,无论在城市或是自然界,我们都希望看到每一个建造机遇与生活空间的实践相关联。(结束)
后记:感谢文章翻译:李文佳,周画秋。整理完这篇小文章,只是一个索引。犬吠工作室研究“住宅行为学”很多年了(工作室介绍http://www.douban.com/note/102347778/),而且冢本由晴自己也一直在学校带着学生做研究。我觉得冢本由晴+貝島桃代身上的特质正是现在我自己的榜样,因为放眼国内建筑师全是山寨货。而反观冢本由晴+貝島桃代,他们坚持把环境和产生环境的原理当基石。在国内的说法:与基地和文脉发生关系,但两位是正视了日本当代的现状,真正的落实了自己的坚持。我越读越感到敬佩,希望共勉之!
最后,通过以上基于不同位置的建筑行为的比较, 我们可以试着在犬吠工作室的住宅项目中定义出建造行为的手段与含义。
![]() |
貝島桃代(真人比较憔悴) |
首先,在郊外的住宅区中,建筑行为由窗户,附属体量以及水平窗所引发。从箱型主体向外各个方向延伸并与外界产生关系的屋檐被迫从基地边界拉回,置于基地中心。这些建造行的基础均根源于调整建筑元素的过程中所引发的细微差别,诸如窗户、附属体量或是水平向玻璃装配。窗户强调了视线控制及所见目标的问题,附属体量强调了争取更大用地范围的问题,而水平向窗户则强调了朝向及室内外距离的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元素都没有与室内楼面标高统一。除了基于日常生活细节的室内设计理论外,这些偏移错动亦在针对周边街道与邻里关系所提出的诉求与回应的基础上,揭示了某些室外设计理论。换句话说,使交流互动的特征变得显著。在高密度住区,基地没有富余之处,致使向基地中心退让并与外界发生互动的策略在此地难以施展,而这种策略在郊外却行之有效。为了使这建造种行为在高密度住区得以延续,我们尝试着提出一个连接地表与天空的体量,它将提供大量留白区域(即立面),以便植入大窗。除了在既有场地中回应各具体要素外,这些大窗户还因将高密度住区转化为室内景观而特色鲜明。
![]() |
atelier bow-wow事务所在第12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上举办了个展“住宅行为学”(house b |
这将成为高密度住区建造原理的明显诉求。细分的小踏步和大尺寸楼梯平台的建立与安插在克制垂直体量中的窗户相匹配。住户的生活方式、家具摆设、设备电器占据着空间,而这些空间亦因贴近人的身体行事而变得有机。森林或是耕地与住宅相混合的地区与郊区、高密度住区的区别在于屋顶和楼板对坡地(包括台阶)的处理。楼板设计使外部地势顺应内部日常生活,而屋顶设计则使室外降雨、降雪与室内通风、采光、人流动线相协调。斜坡通过一个单一的连续界面对数个场地加以区分和整合,同时,若干个诉求将交汇于由屋顶与楼板的建筑要素所引发的单一回应。这样看来,在针对每一个建筑要素的个人行为中,建筑空间存在错位。人的身体从一开始就与周遭的环境相分离,在这里,“人体”通过楼板、屋顶以及窗户等途径再次得到延伸,并能极其敏锐地感知场所,包括其周边环境。让我们这么想,犬吠工作室的住宅设计并未盲从于具体的周边环境以及城市生成原理,亦并未忽视二者并使其变得毫不相干。坚持把环境和产生环境的原理当基石,检验并激发环境与建筑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诉求与回应的关系,其目的在于通过建筑创造出交流的维度。
![]() |
威尼斯双年展(2010) |
郊区中集中式布局的“拉力”,高密度住区中立面的“留白”,森林及耕地与住宅相混合的地区中出现的楼板的“错动”和屋顶的形式,都是检验诉求与回应的方法,以期发掘更多可变的关系,并且可以将这些关系表述为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形态学之间的联系。到时,重新将他们整合到一套建筑语言中,无论在城市或是自然界,我们都希望看到每一个建造机遇与生活空间的实践相关联。(结束)
![]() |
威尼斯双年展(2010) |
后记:感谢文章翻译:李文佳,周画秋。整理完这篇小文章,只是一个索引。犬吠工作室研究“住宅行为学”很多年了(工作室介绍http://www.douban.com/note/102347778/),而且冢本由晴自己也一直在学校带着学生做研究。我觉得冢本由晴+貝島桃代身上的特质正是现在我自己的榜样,因为放眼国内建筑师全是山寨货。而反观冢本由晴+貝島桃代,他们坚持把环境和产生环境的原理当基石。在国内的说法:与基地和文脉发生关系,但两位是正视了日本当代的现状,真正的落实了自己的坚持。我越读越感到敬佩,希望共勉之!
-
wliesmei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10 11:18:39
-
倔强的蜗牛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5 22:45:51
-
LA-Watson聿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13 19:58:42
-
牛牛牛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18 11:42:42
-
小心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1-06 13:21:26
-
badjok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6-02 10:51:52
-
参天大叔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3-29 20:12:44
-
WD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8-16 17:18:55
-
偃松108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8-12 15:59:36
-
礼东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7-20 21:13:25
-
迷路的胡桃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6-22 22:31:22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5-07 00:42:53
-
常思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5-04 00:43:06
-
GS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4-21 19:19:59
-
钢铁侠小棉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4-11 12:24:32
-
海白菜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2-23 15:18:03
-
渐小渐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2-22 17:20:16
-
CHA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2-20 20:47:02
-
INTERよし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2-20 20:30:09
-
包子你在干啥?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2-20 19:34:00
-
南瓜粥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2-01 21:14:00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1-11 21:42:39
-
Anxu1883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1-09 13:05:02
-
浅黄色 赞了这篇日记 2012-12-17 16:53:15
-
绪 赞了这篇日记 2012-11-01 10:49:56
-
H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2-10-03 19:26:45
-
onde 赞了这篇日记 2012-10-02 19:45:57
-
心地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9-29 16:05:58
-
MR.HUI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9-22 13:21:08
-
ESC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9-03 17:26:08
-
0OoOo0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8-21 22:26:58
-
Sunyata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8-15 07:25:05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7-30 00:11:32
-
Mayday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7-25 20:43:31
-
章之德麻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7-23 08:39:36
-
Bin McBe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7-21 22:03:55
-
卷卷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7-12 22:36:48
-
与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7-12 22:12:47
-
Ieetsche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25 23:16:36
-
nirvanazyy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24 22:42:33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9 13:25:18
-
jason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9 04:27:48
-
rainfoot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8 16:01:37
-
クマサマー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7 17:20:51
-
kwyjibo老bo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7 00:20:08
-
Pigwidgeon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6 19:03:18
-
吃鱼君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5 11:46:22
-
✨福星高照✨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4 22:13:36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4 19:41:38
-
兽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4 19:26:26
-
NFUzyz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4 16:54:23
-
任之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4 15:36:54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4 14:16:20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4 12:45:32
-
塔门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4 08:47:35
-
ALan.飓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4 08:30:58
-
WickedgamE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4 01:34:16
-
LIZHI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3 23:14:53
-
Todd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3 22:19:53
-
tempo rubato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3 22:12:51
-
Alice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3 18:58:49
-
一二三四五六七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3 16:03:53
-
馆君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3 15:53:01
-
lissy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3 14:52:39
-
xiaohai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3 14:05:01
-
さかな大丈夫!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12 21:55:23
-
看建视界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5-15 18:33:13
-
roy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4-25 11:01:52
-
骜工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4-25 10:13:59
-
demonhl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4-25 09:30:03
-
猴猴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4-25 04:30:09
-
阿信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4-24 22:54:55
-
仲城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4-24 17:54:25
-
Joey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4-24 14:49:26
-
骆驼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4-24 14:41:42
-
夜泊横塘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4-24 13:08:08
-
热心市民李女士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4-24 12: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