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的传奇nerd:James H. Simons(詹姆斯·哈瑞斯·西蒙斯)
整理,撰写自网络资料
1938年,马萨诸塞州的鞋厂主得到了一个小男孩,高超的天赋让他轻松地进入MIT学习数学。之后他又理所当然地在23岁时拿到了博士学位,三年后加入了防御分析局(IDA),干了4年保密工作后,S回到了学校。他被任命为Stony Brook的数学部主席,本来一辈子风光无限学术生活就在眼前,就大多数nerd的标准而言,S已经相当成功。他似乎就应该按照老天给他的剧本,潜心研究,死的时候留下一大堆自己姓氏命名的理论。但是这个本来可以成为学术大牛的男人,却在10年后离开了大学。
为什么要放弃自己风光无限的nerd生活呢?有人说他遇到了数学上难以逾越的挑战,有人说是他想影响现实的野心不甘于学术。无论如何,S的学校生涯是很愉悦的:在这十年间,他和陈省身搞定了几何上的“陈-西蒙斯形式”;被IBM请去攻击“路西法分组密码”(数据加密标准的前身)。既风光又有趣学校生活就这么抛弃了,一般nerd一定觉得无比可惜,但S的去意却是决绝的。是的,我认为S就是一个永不满于现实的人,他的野心让他最终离开了平淡的学术界,华尔街才是他的真正的舞台。
1982年,文艺复兴科技公司(Renaissance Technologies)成立,这个看上去比2西格玛,量子基金文艺得多的对冲基金管理机构,却是整个华尔街最quant的一家公司。“只有少数人改变了我们看待市场的方法”,管理着293亿美元的费城定量投资公司的负责人Theodore Aronson说,“凯恩斯是其中之一,巴菲特也是,还有西蒙斯。” 2005年,S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的对冲基金经理,净赚15亿美元,差不多是索罗斯的两倍;从1989年至今,S掌管的Medalion Fund(大奖章基金)年均回报率高达35%,到金融危机前资产从未减少过。文艺复兴收取的管理费用比一般对冲基金高3%,收益分成也高20%左右,扣除这一切后还能有35%的平均回报率着实让人惊叹。如果有人在89年投了100万进Medalion,那么他在去年可以拿回近7.4亿的回报。
文艺复兴科技的成功,证明了定量分析+高频交易的投资策略在大时间尺度上的可行性,也预示了定量分析对金融街教科书的全面入侵。到现在,定量分析充斥在buy side和sell side之间,虽然定性的基本面分析仍然不可取代,但定量已经可以和它平起平坐,甚至更加风骚。文艺复兴科技有200多人在East Setauket街总部工作,其中大约1/3拥有博士学位。S自己设计了最初的模型,同时雇了一堆自己的同行帮助完善,他们主要是数学、物理学或统计学博士。文艺复兴科技的数学模型主要通过统计,找出金融产品价格、宏观经济、市场指标、技术指标等各种指标间变化的数学关系,发现市场目前存在的微小获利机会,并通过杠杆比率进行快速而大规模的交易获利。他们有许多策略,他们无所不交易,从股票到小麦,能用电脑买卖的东西都被拿来研究,然后通过高频交易套利。除了特殊时期,S手下的数十名交易员可以通过自动算法完成大量的交易,高峰可达到纳斯达克10%的成交量。尽管也有其他基金采取了相似的策略,但从大时间尺度看,S是做的最好的。
虽然有那么传奇的事迹,但S本人却很低调,文艺复兴科技的内部信息也鲜为外人所知。就公开披露的信息看,S在投资之外还经营着一些公益项目,包括对孤独症的研究,对数学老师的补助等等。除了公司现任雇员和一些前雇员之外,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公司是如何赚到这么多钱的。在Medalion之外,公司还有专炒纳斯达克的Nova Fund,S还打算把旗下的机构股票基金搞到千亿。而标志性的Medalion从1993年开始就不再接受外部投资者的资金,并在12年后将外部投资者所剩下的大部分资金都还给了他们。今天,这只基金几乎专门为公司的职员运作。S对这只基金的细节三缄其口。他能对大奖章基金的交易策略说些什么呢?
“不多”,S边说边笑,抽出一支常吸的Merit牌香烟。
“这只基金交易哪些投资产品呢?”
“有什么就交易什么。”
“你们使用多少种不同的策略?”
“很多。”
除了知道这家公司未来还可能创造奇迹外,我们将继续对它一无所知。
1938年,马萨诸塞州的鞋厂主得到了一个小男孩,高超的天赋让他轻松地进入MIT学习数学。之后他又理所当然地在23岁时拿到了博士学位,三年后加入了防御分析局(IDA),干了4年保密工作后,S回到了学校。他被任命为Stony Brook的数学部主席,本来一辈子风光无限学术生活就在眼前,就大多数nerd的标准而言,S已经相当成功。他似乎就应该按照老天给他的剧本,潜心研究,死的时候留下一大堆自己姓氏命名的理论。但是这个本来可以成为学术大牛的男人,却在10年后离开了大学。
为什么要放弃自己风光无限的nerd生活呢?有人说他遇到了数学上难以逾越的挑战,有人说是他想影响现实的野心不甘于学术。无论如何,S的学校生涯是很愉悦的:在这十年间,他和陈省身搞定了几何上的“陈-西蒙斯形式”;被IBM请去攻击“路西法分组密码”(数据加密标准的前身)。既风光又有趣学校生活就这么抛弃了,一般nerd一定觉得无比可惜,但S的去意却是决绝的。是的,我认为S就是一个永不满于现实的人,他的野心让他最终离开了平淡的学术界,华尔街才是他的真正的舞台。
1982年,文艺复兴科技公司(Renaissance Technologies)成立,这个看上去比2西格玛,量子基金文艺得多的对冲基金管理机构,却是整个华尔街最quant的一家公司。“只有少数人改变了我们看待市场的方法”,管理着293亿美元的费城定量投资公司的负责人Theodore Aronson说,“凯恩斯是其中之一,巴菲特也是,还有西蒙斯。” 2005年,S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的对冲基金经理,净赚15亿美元,差不多是索罗斯的两倍;从1989年至今,S掌管的Medalion Fund(大奖章基金)年均回报率高达35%,到金融危机前资产从未减少过。文艺复兴收取的管理费用比一般对冲基金高3%,收益分成也高20%左右,扣除这一切后还能有35%的平均回报率着实让人惊叹。如果有人在89年投了100万进Medalion,那么他在去年可以拿回近7.4亿的回报。
文艺复兴科技的成功,证明了定量分析+高频交易的投资策略在大时间尺度上的可行性,也预示了定量分析对金融街教科书的全面入侵。到现在,定量分析充斥在buy side和sell side之间,虽然定性的基本面分析仍然不可取代,但定量已经可以和它平起平坐,甚至更加风骚。文艺复兴科技有200多人在East Setauket街总部工作,其中大约1/3拥有博士学位。S自己设计了最初的模型,同时雇了一堆自己的同行帮助完善,他们主要是数学、物理学或统计学博士。文艺复兴科技的数学模型主要通过统计,找出金融产品价格、宏观经济、市场指标、技术指标等各种指标间变化的数学关系,发现市场目前存在的微小获利机会,并通过杠杆比率进行快速而大规模的交易获利。他们有许多策略,他们无所不交易,从股票到小麦,能用电脑买卖的东西都被拿来研究,然后通过高频交易套利。除了特殊时期,S手下的数十名交易员可以通过自动算法完成大量的交易,高峰可达到纳斯达克10%的成交量。尽管也有其他基金采取了相似的策略,但从大时间尺度看,S是做的最好的。
虽然有那么传奇的事迹,但S本人却很低调,文艺复兴科技的内部信息也鲜为外人所知。就公开披露的信息看,S在投资之外还经营着一些公益项目,包括对孤独症的研究,对数学老师的补助等等。除了公司现任雇员和一些前雇员之外,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公司是如何赚到这么多钱的。在Medalion之外,公司还有专炒纳斯达克的Nova Fund,S还打算把旗下的机构股票基金搞到千亿。而标志性的Medalion从1993年开始就不再接受外部投资者的资金,并在12年后将外部投资者所剩下的大部分资金都还给了他们。今天,这只基金几乎专门为公司的职员运作。S对这只基金的细节三缄其口。他能对大奖章基金的交易策略说些什么呢?
“不多”,S边说边笑,抽出一支常吸的Merit牌香烟。
“这只基金交易哪些投资产品呢?”
“有什么就交易什么。”
“你们使用多少种不同的策略?”
“很多。”
除了知道这家公司未来还可能创造奇迹外,我们将继续对它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