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宫保鸡丁
先把菜谱说了。
1,鸡胸肉(不嫌麻烦鸡腿肉)切丁备用,葱切段,蒜切片,姜切末。配菜可以是胡萝卜黄瓜等,看自己口味,都是切丁。
2,鸡肉丁焯水,配菜焯水,鸡肉发白即可,蔬菜可以熟透。
3,水,淀粉,白糖,醋,酱油,调好酱汁。注意要薄芡,这菜不用太黏糊。
4,热油,葱姜蒜下锅爆香,下鸡肉,略微翻炒。下配菜,下酱汁,翻炒。
5,粘稠度差不多了,放盐和鸡精调味,少放。
6,最后一步,酒鬼花生一袋,放进去,翻炒均匀。
这菜算是记忆中最早的“名菜”了,和鱼香肉丝同时。因为一个文邹邹的名字,那时候炒芹菜就叫炒芹菜,炖排骨就叫炖排骨,小鸡炖蘑菇就是小鸡和蘑菇在锅里一起炖。这是第一次名字违反了写实内容的命名原则,立刻有了一种傲然而立的高级感。
去饭店吃东西,我最爱点的菜有两个,一个就是这宫保鸡丁,还有一个是爆三样。当年在饭店打工时,我们大师傅跟我说过,像宫保鸡丁鱼香肉丝这种家常菜一般都是卖招牌的,不为赚钱,只求客人吃好了,下次再来,而这道不赚的钱在别的菜自然会补回来。说起来爆三样,是我真心爱吃又不太敢挑战的菜,其实做法简单,和宫保鸡丁雷同,只是鸡肉变成猪肉猪肝猪腰,切丁变成切片,焯水变成过油,其余几乎是一样的步骤。我自己做过两次,还算成功,但我总是觉得差些滋味。这个滋味不是什么技术层面,完全是个手感。这种过油爆炒的菜,重要的只在火候二字,而这两个字是怎么都教不到你的,只能做得多了或者感觉对了。所以说,吃一个馆子的爆三样没问题的话,别的菜就放心点了。
我有个朋友,极爱吃鱼香肉丝,每每去饭店必点。不过他吃过这么多的鱼香肉丝,最推荐的永远是他们老家那个屁大点地方的小狗食馆。用他的话说,“那大盘子,都是肉,一根胡萝卜没有”。那年我终于去到了那个传说中的小馆子,确实小,基本来吃的都是民工和学生。那天我们四个人,点了花生米,鱼香肉丝,炒肝尖后,服务员说“差不多了,你们四个够了”。菜上来证实服务员所言非虚,所有盘子都是鱼盘子,所有菜都冒尖,而且不含糊的“都是肉”。味道虽没什么惊喜,但胜在实在,哥们间吃饭不图精致,只为个痛快,大口喝酒大块吃肉,那个小馆子完美的满足了我们。
前两天不知为什么嘴馋,吃饭总是那种肚子饱了嘴没饱的感觉。想来想去,最想吃的竟然是我奶奶小时候给我烙的糖饼。这个最没什么滋味,满满的都是甜味,不过一想起来就是口水不自觉留。就好像我到现在都特别喜欢吃黄桃罐头和溏心鸡蛋,大概是因为在它们出现的时候我总是生病的。小时候病了,才会得到“病号饭”黄桃罐头,才吃上顺口的煮面条卧上一个溏心鸡蛋。那种埋藏在记忆深刻的味道总是挥之不散,愈久弥香。
琢磨做饭,一是为了满足自己好吃,更重要的是,想做出喜欢的人会记住的味道。
1,鸡胸肉(不嫌麻烦鸡腿肉)切丁备用,葱切段,蒜切片,姜切末。配菜可以是胡萝卜黄瓜等,看自己口味,都是切丁。
2,鸡肉丁焯水,配菜焯水,鸡肉发白即可,蔬菜可以熟透。
3,水,淀粉,白糖,醋,酱油,调好酱汁。注意要薄芡,这菜不用太黏糊。
4,热油,葱姜蒜下锅爆香,下鸡肉,略微翻炒。下配菜,下酱汁,翻炒。
5,粘稠度差不多了,放盐和鸡精调味,少放。
6,最后一步,酒鬼花生一袋,放进去,翻炒均匀。
这菜算是记忆中最早的“名菜”了,和鱼香肉丝同时。因为一个文邹邹的名字,那时候炒芹菜就叫炒芹菜,炖排骨就叫炖排骨,小鸡炖蘑菇就是小鸡和蘑菇在锅里一起炖。这是第一次名字违反了写实内容的命名原则,立刻有了一种傲然而立的高级感。
去饭店吃东西,我最爱点的菜有两个,一个就是这宫保鸡丁,还有一个是爆三样。当年在饭店打工时,我们大师傅跟我说过,像宫保鸡丁鱼香肉丝这种家常菜一般都是卖招牌的,不为赚钱,只求客人吃好了,下次再来,而这道不赚的钱在别的菜自然会补回来。说起来爆三样,是我真心爱吃又不太敢挑战的菜,其实做法简单,和宫保鸡丁雷同,只是鸡肉变成猪肉猪肝猪腰,切丁变成切片,焯水变成过油,其余几乎是一样的步骤。我自己做过两次,还算成功,但我总是觉得差些滋味。这个滋味不是什么技术层面,完全是个手感。这种过油爆炒的菜,重要的只在火候二字,而这两个字是怎么都教不到你的,只能做得多了或者感觉对了。所以说,吃一个馆子的爆三样没问题的话,别的菜就放心点了。
我有个朋友,极爱吃鱼香肉丝,每每去饭店必点。不过他吃过这么多的鱼香肉丝,最推荐的永远是他们老家那个屁大点地方的小狗食馆。用他的话说,“那大盘子,都是肉,一根胡萝卜没有”。那年我终于去到了那个传说中的小馆子,确实小,基本来吃的都是民工和学生。那天我们四个人,点了花生米,鱼香肉丝,炒肝尖后,服务员说“差不多了,你们四个够了”。菜上来证实服务员所言非虚,所有盘子都是鱼盘子,所有菜都冒尖,而且不含糊的“都是肉”。味道虽没什么惊喜,但胜在实在,哥们间吃饭不图精致,只为个痛快,大口喝酒大块吃肉,那个小馆子完美的满足了我们。
前两天不知为什么嘴馋,吃饭总是那种肚子饱了嘴没饱的感觉。想来想去,最想吃的竟然是我奶奶小时候给我烙的糖饼。这个最没什么滋味,满满的都是甜味,不过一想起来就是口水不自觉留。就好像我到现在都特别喜欢吃黄桃罐头和溏心鸡蛋,大概是因为在它们出现的时候我总是生病的。小时候病了,才会得到“病号饭”黄桃罐头,才吃上顺口的煮面条卧上一个溏心鸡蛋。那种埋藏在记忆深刻的味道总是挥之不散,愈久弥香。
琢磨做饭,一是为了满足自己好吃,更重要的是,想做出喜欢的人会记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