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美景收不住
再回伊斯坦布尔,已经是游程的第五天。照例是通宵大巴,这一次睡得特别沉,大概是积劳已久,身体再也难以支撑。一旁的Gump睡得比我更沉,黑色的连衣帽一套,几天的夜路他都是这样一幅蒙面大侠的装扮,睡得东倒西歪。
恍恍惚惚中大巴已经到了马尔马拉海,需要摆渡,我一下清醒了,钻出车门走到了摆渡船上。海风有些微冷,天空繁星点点,偶有几个人和我一样走到外面吹海风,烟头刺啦刺啦地,烟的轨迹在海风中显得特别潇洒,一口一口地生发、扩大又迅速消失在海面。在这种沉寂清冷的场合,我总是特别投入地发呆,也特别享受。
过了海,大概就是伊斯坦布尔省的地界了。回到车上,困意又一次袭来,进入梦乡。再次醒来时,已经是伊斯坦布尔的郊区,和国内绝大多数大城市一样,比中心区要破败杂乱一些。
当大巴抵达车站时,我才发现这一次攻略的唯一疏忽就是我们根本没搞清楚Metro回伊斯坦布尔是停到哪个车站的。下了大巴直接叫的士,司机的英语半生不熟,给他看地址后我们便听天由命了,只觉得绕了很久才终于认出阿塔图尔克大桥。到达位于塔克西姆广场附近的CARTOON HOTEL时,打表机上显示53TL,我直觉司机绕路了(后来证明确实如此,最后离开酒店打车去机场时也才花了43TL),不过这种情况几乎也没什么办法,付了55TL便下车。出乎意料的是早上八点多我们就能入住,拖着行李上楼,那电梯只能容纳3个人,每到一楼层还要自己手动开门,和欧洲的有些老式酒店很像。
休息了半个小时便打车去加太拉大桥旁的Eminonu码头坐邮轮游玩博斯普鲁斯海峡。果然如LP所说,人潮汹涌,各色人种挤在入口处,也不乏插队者。我们选择了20TL一人的全程往返游(推荐这个,因为此行的精华绝对是终点站的小镇和黑海口风光)。邮轮上人满为患,还好我们上得比较早,找到了座位,对面是一对欧洲的老年夫妇。和我们同座的还有一位女生,大家打过招呼后便各自欣赏风景。这一程中间停六个站,可以下船等待回程的船后再回到Eminonu码头,但和我们一样,一心要看完全程的人占了绝大多数。
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远近闻名最主要的是归功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从马尔马拉海起,一直延伸到黑海口,这长长的如画长廊一边是亚洲,一边是欧洲,这也使得伊斯坦布尔成了一座在地理位置上异常独特的城市,自古以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伊斯坦布尔高楼并不多,但沿着博斯普鲁斯海峡伸展的红色屋顶的房子层层叠叠、高低错落,显得非常有层次,与蔚蓝的海峡形成鲜明的对比,非常养眼。靠着窗玻璃,有几次我都幻想着,若是对岸的某一扇窗属于我,天天凭栏远眺,会不会腻烦?答案是一定的,但此时此刻,按快门的手却怎么也停不住。白色的海鸥时而掠过窗口,一会翱翔于上空一会儿停歇在蓝色绸缎般的水面,让人无比羡慕。新皇宫、鲁梅利城堡、博斯普鲁斯大桥、清真寺、博物馆等沿着海峡的标志性建筑,则是行程中最谋杀菲林的景色。
半路和一旁的女生闲聊,才得知她同样来自香港,我们的土国之旅似乎和香港游客特有缘,前一天才和来自香港的丽霞、阿优同游以弗所,接下来就和她同游博斯普鲁斯海峡。她独自一人行游土国,想到便出发了,之前游历过北欧诸国和南极,结束了伊斯坦布尔就去莫斯科短暂游玩。简短的交流我就能感受到她的独立,彼此话不多,以为就这样了。哪知接下来的一两天我们竟然一起爬城堡、登加太拉塔、吃烤鱼,回程还是同一个航班,尤其是Gump同学,到最后她到莫斯科去游玩了还总是念叨着谢博士呢谢博士呢,以为要一同回国呢。
博斯普鲁斯海峡游的精华在终点站,游船刚刚靠岸,成群的海鸥便上下翻飞着欢迎你了,它们特别大胆,甚至敢冲下来叼食游客手中的食物。小镇沿着码头聚集着很多餐厅,在灿烂的阳光、蓝色的海水包围之下,鱼、水果、冰激淋、蔬菜等等食物铺展在店门口,诱惑无比,让我这个一向对吃不太讲究的人也热血沸腾起来,随便门口一坐都让人感到惬意无比。没怎么选择就在街角的一家店露天坐着,老人不紧不慢地做着烤鱼给客人吃,遇到要拍照的,他也无比配合。于是,在回到伊斯坦布尔的第一天中午,我就在明媚的阳光海岸吃到了地道的土耳其烤鱼,心满意足。午餐过后我们顺着小镇的路向山丘爬去。这是在做攻略时很多人提议的,越往上走风越大,乡野味越浓,而不经意的回头,让我大声地呼喊出来,太美了!让人不得不想起前年去的希腊爱琴海小岛:红色的屋顶、深蓝的海水、翻飞的海鸥、起伏的山丘,没有了码头附近攒动的人头,想不到在伊斯坦布尔这样的大城市附近,就有如此适合休闲的地方。我带着兴奋一路往上攀爬,在靠近城堡附近,有几家咖啡店和礼品店,木板搭出的平台之上,各国游客悠闲地在这里欣赏风光。我总是深信无限风光在险峰,所以哪怕心底很留恋还是义无反顾地向上,待终于触摸到山丘顶上古老的城堡遗迹时,我放声大喊前头同行的朋友,只为抒发自己的兴奋之情,这个时候的海风也和我的情绪一样,异常饱满,吹得人站立不稳。在那山顶的青草地上,我几次几欲跌到。当来到城堡的一边,终于看到黑海口时,我几乎是扑到了那残垣断壁之上,太美了——向来行事还算沉稳的我按奈不住心底的动荡起伏。其实眼前异常简单,只是一个岬口和蔚蓝的大海与广阔的天空,但却让人沉浸在里头。城堡周围人不多,很多都和我一样拍几张照片发一会儿呆,一棵正当绽放的梨树在青草地上显得傲然独立,没想到雪白也能如此灿烂。在青草地里,那个深藏在心底的孩童般的我,此时像是复活了,几乎是一蹦一跳着到了城堡遗址的另一边,有些景色就是这样,能够让你放下一切回归最具纯真情怀的状态。我们继续拍了些照、发了会呆。此时,山丘顶上的人走得差不多了,陪伴我们三四个人的只有一只有着被打痕迹的瘦弱的小狗,颤巍巍地和我们一样,看着眼皮底下蓝色的博斯普鲁斯。看管铁门的老大爷来叫了,让我们赶紧走人,想不到这样的地方四点不到就闭门。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忍不住回头看看那醉人的黑海。
回程似乎要快很多,没过多久就回到了出发地Eminonu码头。看看时间还早,于是和Gump、谢博士一起跨过加太拉大桥去登塔俯看全城——那里,再一次让我惊艳,这就是伊斯坦布尔,越看越有看头。
完整图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6d52d001014tbd.html
恍恍惚惚中大巴已经到了马尔马拉海,需要摆渡,我一下清醒了,钻出车门走到了摆渡船上。海风有些微冷,天空繁星点点,偶有几个人和我一样走到外面吹海风,烟头刺啦刺啦地,烟的轨迹在海风中显得特别潇洒,一口一口地生发、扩大又迅速消失在海面。在这种沉寂清冷的场合,我总是特别投入地发呆,也特别享受。
过了海,大概就是伊斯坦布尔省的地界了。回到车上,困意又一次袭来,进入梦乡。再次醒来时,已经是伊斯坦布尔的郊区,和国内绝大多数大城市一样,比中心区要破败杂乱一些。
当大巴抵达车站时,我才发现这一次攻略的唯一疏忽就是我们根本没搞清楚Metro回伊斯坦布尔是停到哪个车站的。下了大巴直接叫的士,司机的英语半生不熟,给他看地址后我们便听天由命了,只觉得绕了很久才终于认出阿塔图尔克大桥。到达位于塔克西姆广场附近的CARTOON HOTEL时,打表机上显示53TL,我直觉司机绕路了(后来证明确实如此,最后离开酒店打车去机场时也才花了43TL),不过这种情况几乎也没什么办法,付了55TL便下车。出乎意料的是早上八点多我们就能入住,拖着行李上楼,那电梯只能容纳3个人,每到一楼层还要自己手动开门,和欧洲的有些老式酒店很像。
休息了半个小时便打车去加太拉大桥旁的Eminonu码头坐邮轮游玩博斯普鲁斯海峡。果然如LP所说,人潮汹涌,各色人种挤在入口处,也不乏插队者。我们选择了20TL一人的全程往返游(推荐这个,因为此行的精华绝对是终点站的小镇和黑海口风光)。邮轮上人满为患,还好我们上得比较早,找到了座位,对面是一对欧洲的老年夫妇。和我们同座的还有一位女生,大家打过招呼后便各自欣赏风景。这一程中间停六个站,可以下船等待回程的船后再回到Eminonu码头,但和我们一样,一心要看完全程的人占了绝大多数。
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远近闻名最主要的是归功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从马尔马拉海起,一直延伸到黑海口,这长长的如画长廊一边是亚洲,一边是欧洲,这也使得伊斯坦布尔成了一座在地理位置上异常独特的城市,自古以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伊斯坦布尔高楼并不多,但沿着博斯普鲁斯海峡伸展的红色屋顶的房子层层叠叠、高低错落,显得非常有层次,与蔚蓝的海峡形成鲜明的对比,非常养眼。靠着窗玻璃,有几次我都幻想着,若是对岸的某一扇窗属于我,天天凭栏远眺,会不会腻烦?答案是一定的,但此时此刻,按快门的手却怎么也停不住。白色的海鸥时而掠过窗口,一会翱翔于上空一会儿停歇在蓝色绸缎般的水面,让人无比羡慕。新皇宫、鲁梅利城堡、博斯普鲁斯大桥、清真寺、博物馆等沿着海峡的标志性建筑,则是行程中最谋杀菲林的景色。
半路和一旁的女生闲聊,才得知她同样来自香港,我们的土国之旅似乎和香港游客特有缘,前一天才和来自香港的丽霞、阿优同游以弗所,接下来就和她同游博斯普鲁斯海峡。她独自一人行游土国,想到便出发了,之前游历过北欧诸国和南极,结束了伊斯坦布尔就去莫斯科短暂游玩。简短的交流我就能感受到她的独立,彼此话不多,以为就这样了。哪知接下来的一两天我们竟然一起爬城堡、登加太拉塔、吃烤鱼,回程还是同一个航班,尤其是Gump同学,到最后她到莫斯科去游玩了还总是念叨着谢博士呢谢博士呢,以为要一同回国呢。
博斯普鲁斯海峡游的精华在终点站,游船刚刚靠岸,成群的海鸥便上下翻飞着欢迎你了,它们特别大胆,甚至敢冲下来叼食游客手中的食物。小镇沿着码头聚集着很多餐厅,在灿烂的阳光、蓝色的海水包围之下,鱼、水果、冰激淋、蔬菜等等食物铺展在店门口,诱惑无比,让我这个一向对吃不太讲究的人也热血沸腾起来,随便门口一坐都让人感到惬意无比。没怎么选择就在街角的一家店露天坐着,老人不紧不慢地做着烤鱼给客人吃,遇到要拍照的,他也无比配合。于是,在回到伊斯坦布尔的第一天中午,我就在明媚的阳光海岸吃到了地道的土耳其烤鱼,心满意足。午餐过后我们顺着小镇的路向山丘爬去。这是在做攻略时很多人提议的,越往上走风越大,乡野味越浓,而不经意的回头,让我大声地呼喊出来,太美了!让人不得不想起前年去的希腊爱琴海小岛:红色的屋顶、深蓝的海水、翻飞的海鸥、起伏的山丘,没有了码头附近攒动的人头,想不到在伊斯坦布尔这样的大城市附近,就有如此适合休闲的地方。我带着兴奋一路往上攀爬,在靠近城堡附近,有几家咖啡店和礼品店,木板搭出的平台之上,各国游客悠闲地在这里欣赏风光。我总是深信无限风光在险峰,所以哪怕心底很留恋还是义无反顾地向上,待终于触摸到山丘顶上古老的城堡遗迹时,我放声大喊前头同行的朋友,只为抒发自己的兴奋之情,这个时候的海风也和我的情绪一样,异常饱满,吹得人站立不稳。在那山顶的青草地上,我几次几欲跌到。当来到城堡的一边,终于看到黑海口时,我几乎是扑到了那残垣断壁之上,太美了——向来行事还算沉稳的我按奈不住心底的动荡起伏。其实眼前异常简单,只是一个岬口和蔚蓝的大海与广阔的天空,但却让人沉浸在里头。城堡周围人不多,很多都和我一样拍几张照片发一会儿呆,一棵正当绽放的梨树在青草地上显得傲然独立,没想到雪白也能如此灿烂。在青草地里,那个深藏在心底的孩童般的我,此时像是复活了,几乎是一蹦一跳着到了城堡遗址的另一边,有些景色就是这样,能够让你放下一切回归最具纯真情怀的状态。我们继续拍了些照、发了会呆。此时,山丘顶上的人走得差不多了,陪伴我们三四个人的只有一只有着被打痕迹的瘦弱的小狗,颤巍巍地和我们一样,看着眼皮底下蓝色的博斯普鲁斯。看管铁门的老大爷来叫了,让我们赶紧走人,想不到这样的地方四点不到就闭门。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忍不住回头看看那醉人的黑海。
回程似乎要快很多,没过多久就回到了出发地Eminonu码头。看看时间还早,于是和Gump、谢博士一起跨过加太拉大桥去登塔俯看全城——那里,再一次让我惊艳,这就是伊斯坦布尔,越看越有看头。
完整图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6d52d001014tbd.htm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