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研究專著一覽(陸續更新版)
五代史研究專著一覽(陸續更新版)
太史政/整理
安秀玲:《洗盡鉛華看南唐》,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
白玉林、曾志華、張新科:《五代史解讀》,北京:華齡出版社,2006年。
寶雞市考古研究所:《五代李茂貞夫婦墓》,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年。
卞孝萱、鄭學檬:《五代史話》,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
蔡厚示、黃拔荊:《南唐二主暨馮延巳詞傳》,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
蔡涉:《錢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蔡堂根:《道門領袖——杜光庭傳》,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曹書傑:《後梁太祖朱溫傳》,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常徵:《楊家將史事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陳葆真:《李後主和他的時代:南唐藝術與歷史論文集》,台北:石頭出版社,2007年。
陳葆真:《李後主和他的時代:南唐藝術與歷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陳長征:《唐宋地方政治體制轉型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年。
陳繼龍:《韓偓事跡考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陳明光:《唐懿宗·唐僖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2004年。
陳金鳳:《江西通史·4·隋唐五代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陳香:《晚唐詩人韓偓》,台北:國家出版社,2002年。
陳欣:《南漢國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年。
陳源、姚世鐸、蔣其祥:《隋唐五代十國貨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戴建國:《唐宋變革時期的法律與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戴仁柱:《伶人·武士·獵手:後唐莊宗李存勗傳》,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戴應新:《折氏家族史略》,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
董希平:《唐五代北宋前期詞之研究——以詩詞互動為中心》,北京:昆侖出版社,2006年。
杜文玉:《南唐史略》,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杜文玉:《五代十國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杜文玉:《夜宴:浮華背後的五代十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
杜文玉:《五代十國經濟史》,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年。
杜文玉、曾志華、白玉林:《五代史解讀》,北京:華齡出版社,2008年。
段雙喜:《唐末五代江南西道詩歌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樊文禮:《李克用評傳》,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
樊文禮:《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團》,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年。
范純甫:《帝王詞人李後主》,台北:莊嚴出版社,1978年。
方積六:《黃巢起義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
方積六:《五代十國軍事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
方曉偉:《崔致遠思想和作品研究》,揚州:廣陵書社,2007年。
房銳:《孫光憲與〈北夢瑣言〉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馮漢驥:《前蜀王建墓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馮曉庭:《宋初經學發展述論》,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
傅飛嵐:《道教視野中的社會史:杜光庭(850-933)論晚唐和五代社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2001年。
高蘭、孟詳魯:《李後主評傳》,濟南:齊魯書社,1985年。
葛煥禮:《尊經重義:唐代中葉至北宋末年的〈春秋〉學》,山東大學出版社,2011年。
葛金芳:《唐宋變革期研究》,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龔延明:《宋太祖》,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顧宏義:《細說宋太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顧宏義:《宋初政治研究——以皇位授受為中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顧立誠:《走向南方——唐宋之際自北向南的移民與其影響》,台北: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4年。
郭武雄:《五代史輯本證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郭武雄:《五代史料探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韓國磐:《柴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
郝樹侯:《楊業傳》,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何燦浩:《唐末政治變化研究》,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
何逞鋒:《永隆通寶錢範》,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何劍明:《沉浮:一江春水——李氏南唐國史論稿》,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何勇強:《錢氏吳越國史論稿》,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年。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五代王處直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赫廣霖:《宋初詩派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
洪華穗:《〈花間集〉的主題與感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胡如雷:《唐末農民戰爭》,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胡嗣坤:《杜荀鶴及其〈唐風集〉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黃玫茵:《唐代江西地域開發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8年。
黃志高:《羅隱詩風究析》,台北:學海出版社,1981年。
霍明琨:《唐人的神仙世界——〈太平廣記〉唐五代神仙小說的文化研究》,哈爾濱: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
季灝:《李後主著作考》,上海:民治出版社,1947年。
賈晉華:《古典禪研究:中唐至五代禪宗發展新探》,牛津: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年。
江國貞:《司空表聖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78年。
姜尚賢:《溫韋詞研究》,台南:著者自刊,1971年。
姜維公:《唐昭宗·唐哀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
蔣君章:《宋初風雲人物》,台北:三民書局,1975年;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蔣勵材:《詞王李後主》,香港:光華書店,1957年。
蔣武雄:《遼與五代政權轉移關係始末》,台北:新化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
金兌勇:《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的道教哲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金瀅坤:《中晚唐五代科舉與社會變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靳極蒼:《李煜·李清照詞詳解》,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5年。
孔六慶:《徐熙畫派》,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03年。
賴建成:《晚唐暨五代禪宗的發展——以與會昌法難有關的僧侶和禪門五宗為重心》(上、下),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賴建成:《吳越佛教之發展》,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
賴玉樹:《晚唐五代詠史詩之美學意識》,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李定廣:《唐末五代亂世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李華瑞:《“唐宋變革”論的由來與發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
李全德:《唐宋變革期樞密院研究》,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
李唐:《五代十國》,香港:宏業書店,1963年。
李小樹、黃崇岳:《周世宗柴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李奕定:《五代王朝史話》,台北:正中書局,1968年。
李永瑜:《沙陀李晉王及其後裔》,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
李玉、熊秋良:《羅衾哀怨——李後主》,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李裕民:《北漢簡史》,太原:三晉出版社,2010年。
李最欣:《錢氏吳越國文獻和文學考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林瑞翰:《五代史》,台北:民智出版社,1963年。
林文勳:《唐宋社會變革論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劉謹勝:《南唐二陵》,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6年。
劉軍社:《李茂貞與秦王陵》,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劉寧:《唐宋之際詩歌演變研究:以元白之元和體的創作影響為中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劉維崇:《李後主評傳》,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
龍沐勳:《李後主和他的詞》,台北:學生書局,1978年。
羅根澤:《晚唐五代文學批評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羅慶康:《馬楚史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羅婉薇:《逍遙一卷輕:五代詩人與詩風》,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
羅爭鳴:《杜光庭道教小說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呂武志:《唐末五代散文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89年。
呂興昌:《司空圖詩論研究》,台北:宏大出版社,1980年。
毛元佑、雷家宏:《宋太祖》,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
南京博物館:《南唐二陵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年。
牛景莉:《〈太平廣記〉的傳播與影響》,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年。
潘運告:《中晚唐五代書論》,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7年。
彭武文:《溪州銅柱及其銘文考辨》,長沙:嶽麓書社,1994年。
彭武一:《湘西溪州銅柱與土家族歷史源流》,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9年。
秦方瑜:《王建墓之謎》,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年。
邱添生:《唐宋變革期的政經與社會》,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
任崇岳:《李後主:帝業興衰話南唐》,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任爽:《南唐史》,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五代黃堡窯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沈起煒:《五代史話》,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5年;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9年。
沈起煒:《五代》,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5年。
盛莉:《〈太平廣記〉仙類小說類目及其編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石雲濤:《唐代幕府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蘇慶彬:《兩漢迄五代入居中國之蕃人氏族研究:兩漢至五代蕃姓錄》,香港:新亞研究所,1967年。
孫康宜:《晚唐迄北宋詞體演進與詞人風格》,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4年。
孫亦平:《杜光庭思想與唐宋道教的轉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孫亦平:《杜光庭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陶懋炳:《五代史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田居儉:《李煜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5年。
王柏鐺:《閩國的太陽:王審知》,雲林:神農廣播雜誌社,2003年。
王步高:《司空圖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王鳳翔:《晚唐五代秦岐政權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年。
王建華:《錢鏐與西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5年。
王茂福:《皮陸詩傳》,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潤華:《司空圖新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王小蘭:《晚唐五代江浙隱逸詩人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
王秀林:《晚唐五代詩僧群體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王雅軒:《宋太祖本傳》,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6年。
王瑛:《仙樂飄起的殿堂:圖說前蜀永陵》,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年。
溫廷寬:《王建墓石刻藝術》,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文曉璋:《亂世明君周世宗》,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
翁大草:《黃巢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50年;再版修訂本,1951年。
吳法:《黃巢傳》,香港:文教出版社,1974年。
吳樹國:《唐宋之際田稅制度變遷研究》,哈爾濱: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
武建國:《五代十國土地所有制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咸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五代馮暉墓》,重慶:重慶出版社,2001年。
蕭慶偉:《飄風急雨——新舊五代史隨筆》,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
謝重光:《李後主傳》,台北:國際文化事業公司,1990年。
謝世涯:《南唐李後主詞研究》,北京:學林出版社,1994年。
謝學欽:《南唐二主新傳》,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年。
徐紅:《北宋初期進士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徐曉望:《閩國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
徐曉望:《福建通史·第二卷·隋唐五代》,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許祖良:《張彥遠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薛政超:《五代金陵史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
楊海明:《李璟、李煜》,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年。
楊軍:《南唐後主李煜傳》,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楊軍、方正己:《後唐莊宗李存勗傳》,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楊偉立:《前蜀後蜀史》,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年。
楊新:《五代貫休羅漢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
楊蔭深:《五代文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
姚江波:《晚唐五代古玩鑑定》,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
姚兆勝:《紛亂的五代十國》,上海:民眾書店,1942年。
葉嘉瑩:《唐宋名家詞賞析·1·溫庭筠·韋莊·馮延巳·李煜》,台北:大安出版社,1988年。
曾嚴奭:《南唐先主李昪研究》,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查明昊:《轉型中的唐五代詩僧群體》,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詹幼馨:《南唐二主詞研究》,武漢:武漢出版社,1992年。
張國風:《〈太平廣記〉版本考述》,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張明華:《〈新五代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張其凡:《趙普評傳》,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年。
張其凡:《經世謀臣:宋朝名相趙普》,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2年。
張其凡:《五代禁軍初探》,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3年。
張其凡:《宋初政治探研》,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
張其凡:《宋太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
張其凡、曾育榮、陶懋炳:《中國歷史·五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張少康:《司空圖及其詩論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張興武:《五代作家的人格與詩格》,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張興武:《宋初百年文學復興的歷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趙劍敏:《五代史》,香港:香港中華書局,1998年。
趙雨樂:《唐宋變革期軍政制度史研究(一)——三班官制之演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趙雨樂:《唐宋變革期之軍政制度——官僚機構與等級之編成》,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趙雨樂:《從宮廷到戰場:中國中古至近世諸考察》,香港:中華書局,2007年。
鄭宣景:《神仙的時空——〈太平廣記〉神仙故事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年。
鄭學檬:《五代十國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鄭學檬:《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經濟研究》,長沙:嶽麓書社,2003年。
鄭滋斌:《五代史記之古文》,香港:粵雅出版社,1986年。
鍾大全:《王建與王建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
周臘生:《五代狀元奇談·五代狀元譜》,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
周維林、夏仁琴:《南唐二陵史話》,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年。
周偉洲:《早期党項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周祝偉:《7-10世紀杭州的崛起與錢塘江地區結構變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周(上次下吉):《吳越釋氏考》,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
諸葛計:《唐末農民戰爭戰略初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
鄒勁風:《南唐國史》,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鄒勁風:《南唐歷史與文化》,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0年。
鄒勁風:《南唐文化》,南京:南京出版社,2005年。
太史政/整理
安秀玲:《洗盡鉛華看南唐》,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
白玉林、曾志華、張新科:《五代史解讀》,北京:華齡出版社,2006年。
寶雞市考古研究所:《五代李茂貞夫婦墓》,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年。
卞孝萱、鄭學檬:《五代史話》,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
蔡厚示、黃拔荊:《南唐二主暨馮延巳詞傳》,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
蔡涉:《錢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蔡堂根:《道門領袖——杜光庭傳》,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曹書傑:《後梁太祖朱溫傳》,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常徵:《楊家將史事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陳葆真:《李後主和他的時代:南唐藝術與歷史論文集》,台北:石頭出版社,2007年。
陳葆真:《李後主和他的時代:南唐藝術與歷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陳長征:《唐宋地方政治體制轉型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年。
陳繼龍:《韓偓事跡考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陳明光:《唐懿宗·唐僖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2004年。
陳金鳳:《江西通史·4·隋唐五代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陳香:《晚唐詩人韓偓》,台北:國家出版社,2002年。
陳欣:《南漢國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年。
陳源、姚世鐸、蔣其祥:《隋唐五代十國貨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戴建國:《唐宋變革時期的法律與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戴仁柱:《伶人·武士·獵手:後唐莊宗李存勗傳》,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戴應新:《折氏家族史略》,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
董希平:《唐五代北宋前期詞之研究——以詩詞互動為中心》,北京:昆侖出版社,2006年。
杜文玉:《南唐史略》,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杜文玉:《五代十國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杜文玉:《夜宴:浮華背後的五代十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7年。
杜文玉:《五代十國經濟史》,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年。
杜文玉、曾志華、白玉林:《五代史解讀》,北京:華齡出版社,2008年。
段雙喜:《唐末五代江南西道詩歌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樊文禮:《李克用評傳》,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
樊文禮:《唐末五代的代北集團》,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年。
范純甫:《帝王詞人李後主》,台北:莊嚴出版社,1978年。
方積六:《黃巢起義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
方積六:《五代十國軍事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
方曉偉:《崔致遠思想和作品研究》,揚州:廣陵書社,2007年。
房銳:《孫光憲與〈北夢瑣言〉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馮漢驥:《前蜀王建墓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馮曉庭:《宋初經學發展述論》,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
傅飛嵐:《道教視野中的社會史:杜光庭(850-933)論晚唐和五代社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2001年。
高蘭、孟詳魯:《李後主評傳》,濟南:齊魯書社,1985年。
葛煥禮:《尊經重義:唐代中葉至北宋末年的〈春秋〉學》,山東大學出版社,2011年。
葛金芳:《唐宋變革期研究》,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龔延明:《宋太祖》,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顧宏義:《細說宋太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顧宏義:《宋初政治研究——以皇位授受為中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顧立誠:《走向南方——唐宋之際自北向南的移民與其影響》,台北: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4年。
郭武雄:《五代史輯本證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郭武雄:《五代史料探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韓國磐:《柴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
郝樹侯:《楊業傳》,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何燦浩:《唐末政治變化研究》,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
何逞鋒:《永隆通寶錢範》,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何劍明:《沉浮:一江春水——李氏南唐國史論稿》,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何勇強:《錢氏吳越國史論稿》,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年。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五代王處直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赫廣霖:《宋初詩派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
洪華穗:《〈花間集〉的主題與感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胡如雷:《唐末農民戰爭》,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胡嗣坤:《杜荀鶴及其〈唐風集〉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黃玫茵:《唐代江西地域開發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8年。
黃志高:《羅隱詩風究析》,台北:學海出版社,1981年。
霍明琨:《唐人的神仙世界——〈太平廣記〉唐五代神仙小說的文化研究》,哈爾濱: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
季灝:《李後主著作考》,上海:民治出版社,1947年。
賈晉華:《古典禪研究:中唐至五代禪宗發展新探》,牛津: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年。
江國貞:《司空表聖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78年。
姜尚賢:《溫韋詞研究》,台南:著者自刊,1971年。
姜維公:《唐昭宗·唐哀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
蔣君章:《宋初風雲人物》,台北:三民書局,1975年;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蔣勵材:《詞王李後主》,香港:光華書店,1957年。
蔣武雄:《遼與五代政權轉移關係始末》,台北:新化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
金兌勇:《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的道教哲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金瀅坤:《中晚唐五代科舉與社會變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靳極蒼:《李煜·李清照詞詳解》,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5年。
孔六慶:《徐熙畫派》,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03年。
賴建成:《晚唐暨五代禪宗的發展——以與會昌法難有關的僧侶和禪門五宗為重心》(上、下),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賴建成:《吳越佛教之發展》,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
賴玉樹:《晚唐五代詠史詩之美學意識》,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李定廣:《唐末五代亂世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李華瑞:《“唐宋變革”論的由來與發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
李全德:《唐宋變革期樞密院研究》,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
李唐:《五代十國》,香港:宏業書店,1963年。
李小樹、黃崇岳:《周世宗柴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李奕定:《五代王朝史話》,台北:正中書局,1968年。
李永瑜:《沙陀李晉王及其後裔》,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
李玉、熊秋良:《羅衾哀怨——李後主》,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李裕民:《北漢簡史》,太原:三晉出版社,2010年。
李最欣:《錢氏吳越國文獻和文學考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林瑞翰:《五代史》,台北:民智出版社,1963年。
林文勳:《唐宋社會變革論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劉謹勝:《南唐二陵》,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6年。
劉軍社:《李茂貞與秦王陵》,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劉寧:《唐宋之際詩歌演變研究:以元白之元和體的創作影響為中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劉維崇:《李後主評傳》,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
龍沐勳:《李後主和他的詞》,台北:學生書局,1978年。
羅根澤:《晚唐五代文學批評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羅慶康:《馬楚史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羅婉薇:《逍遙一卷輕:五代詩人與詩風》,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
羅爭鳴:《杜光庭道教小說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呂武志:《唐末五代散文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89年。
呂興昌:《司空圖詩論研究》,台北:宏大出版社,1980年。
毛元佑、雷家宏:《宋太祖》,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
南京博物館:《南唐二陵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年。
牛景莉:《〈太平廣記〉的傳播與影響》,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年。
潘運告:《中晚唐五代書論》,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7年。
彭武文:《溪州銅柱及其銘文考辨》,長沙:嶽麓書社,1994年。
彭武一:《湘西溪州銅柱與土家族歷史源流》,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9年。
秦方瑜:《王建墓之謎》,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年。
邱添生:《唐宋變革期的政經與社會》,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
任崇岳:《李後主:帝業興衰話南唐》,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任爽:《南唐史》,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五代黃堡窯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沈起煒:《五代史話》,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5年;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9年。
沈起煒:《五代》,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5年。
盛莉:《〈太平廣記〉仙類小說類目及其編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石雲濤:《唐代幕府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蘇慶彬:《兩漢迄五代入居中國之蕃人氏族研究:兩漢至五代蕃姓錄》,香港:新亞研究所,1967年。
孫康宜:《晚唐迄北宋詞體演進與詞人風格》,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4年。
孫亦平:《杜光庭思想與唐宋道教的轉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孫亦平:《杜光庭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陶懋炳:《五代史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田居儉:《李煜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5年。
王柏鐺:《閩國的太陽:王審知》,雲林:神農廣播雜誌社,2003年。
王步高:《司空圖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王鳳翔:《晚唐五代秦岐政權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年。
王建華:《錢鏐與西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5年。
王茂福:《皮陸詩傳》,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潤華:《司空圖新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王小蘭:《晚唐五代江浙隱逸詩人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
王秀林:《晚唐五代詩僧群體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王雅軒:《宋太祖本傳》,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6年。
王瑛:《仙樂飄起的殿堂:圖說前蜀永陵》,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年。
溫廷寬:《王建墓石刻藝術》,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文曉璋:《亂世明君周世宗》,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
翁大草:《黃巢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50年;再版修訂本,1951年。
吳法:《黃巢傳》,香港:文教出版社,1974年。
吳樹國:《唐宋之際田稅制度變遷研究》,哈爾濱: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
武建國:《五代十國土地所有制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咸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五代馮暉墓》,重慶:重慶出版社,2001年。
蕭慶偉:《飄風急雨——新舊五代史隨筆》,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
謝重光:《李後主傳》,台北:國際文化事業公司,1990年。
謝世涯:《南唐李後主詞研究》,北京:學林出版社,1994年。
謝學欽:《南唐二主新傳》,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年。
徐紅:《北宋初期進士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徐曉望:《閩國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
徐曉望:《福建通史·第二卷·隋唐五代》,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許祖良:《張彥遠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薛政超:《五代金陵史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
楊海明:《李璟、李煜》,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年。
楊軍:《南唐後主李煜傳》,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楊軍、方正己:《後唐莊宗李存勗傳》,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楊偉立:《前蜀後蜀史》,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年。
楊新:《五代貫休羅漢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
楊蔭深:《五代文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
姚江波:《晚唐五代古玩鑑定》,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
姚兆勝:《紛亂的五代十國》,上海:民眾書店,1942年。
葉嘉瑩:《唐宋名家詞賞析·1·溫庭筠·韋莊·馮延巳·李煜》,台北:大安出版社,1988年。
曾嚴奭:《南唐先主李昪研究》,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查明昊:《轉型中的唐五代詩僧群體》,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詹幼馨:《南唐二主詞研究》,武漢:武漢出版社,1992年。
張國風:《〈太平廣記〉版本考述》,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張明華:《〈新五代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張其凡:《趙普評傳》,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年。
張其凡:《經世謀臣:宋朝名相趙普》,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2年。
張其凡:《五代禁軍初探》,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3年。
張其凡:《宋初政治探研》,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
張其凡:《宋太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
張其凡、曾育榮、陶懋炳:《中國歷史·五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張少康:《司空圖及其詩論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張興武:《五代作家的人格與詩格》,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張興武:《宋初百年文學復興的歷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趙劍敏:《五代史》,香港:香港中華書局,1998年。
趙雨樂:《唐宋變革期軍政制度史研究(一)——三班官制之演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趙雨樂:《唐宋變革期之軍政制度——官僚機構與等級之編成》,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趙雨樂:《從宮廷到戰場:中國中古至近世諸考察》,香港:中華書局,2007年。
鄭宣景:《神仙的時空——〈太平廣記〉神仙故事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年。
鄭學檬:《五代十國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鄭學檬:《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經濟研究》,長沙:嶽麓書社,2003年。
鄭滋斌:《五代史記之古文》,香港:粵雅出版社,1986年。
鍾大全:《王建與王建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
周臘生:《五代狀元奇談·五代狀元譜》,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
周維林、夏仁琴:《南唐二陵史話》,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年。
周偉洲:《早期党項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周祝偉:《7-10世紀杭州的崛起與錢塘江地區結構變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周(上次下吉):《吳越釋氏考》,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
諸葛計:《唐末農民戰爭戰略初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
鄒勁風:《南唐國史》,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鄒勁風:《南唐歷史與文化》,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0年。
鄒勁風:《南唐文化》,南京:南京出版社,2005年。
-
参合陂都尉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8-03 22:45:48
-
水墨潇湘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11-13 22:11:58
-
假轮虫*Kant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9-11 10:38:19
-
阿波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9-11 09:58:24
-
舒顏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12-17 11:20:08
-
痕迹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6-14 22:00:56
-
磨合罗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6-10 12:42:33
-
Hutzenberg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6-10 11:16:59
-
得似浮云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6-10 11:07:06
-
秋水文章不染尘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5-18 23:30:09
-
林默堂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5-03 10:40:50
-
曾小明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5-02 11:29:30
-
建戈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5-02 09:50:43
-
神经浪游者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5-01 21:57:14
-
月半不瘦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5-01 18:17:19
-
Spitam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2-05-01 17: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