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umann: Kinderszenen
一去不复返的童年。
却是在诗人的回忆里变的更加梦幻和深沉。微微的快乐着。诧异,祈求,满足,追逐,呆板,梦境,简洁,认真,惊恐,宁静,深沉,像极了孩子们脸上瞬间变化着的表情,不带一丝伪装,简单的只有美好。
不像Debussy的儿童乐园写的都是些儿童生活中特殊的时刻,Schumann的童年情景里写的都是儿时稀疏平常的生动时景。正如克拉拉所说的,舒曼是一个非常小孩子气的人。那些充满浪漫和抒情气息的旋律,对于自认为也非常喜爱小孩子的天真烂漫的我看来,都显得太过于梦幻和飘渺。与其说是那是古典艺术,不如说是唯美诗歌。只有这样的文字,才可以把内心对于现实生活的批判,对理想主义的向往和追求,发挥到极致。不管是活泼的彩色,还是干净的黑白,在诗人眼里,都是同样的纯净,是可以用尽一生也要拼命保护的禁地。
昨天和朋友讨论有关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东西。生命那实在的局限性和渴望突破的冲动,构成了梦想。这种渴望和为之的努力是生命的乐趣所在。人是群居动物,离不开它的社会属性,但是人首先也得是动物。这是自然状态。很多时候,欲望其实就是自然属性的赤裸裸的暴露。作为经历过文艺复兴的后现代人,还是可以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通向自我,这便是理想主义。作出选择,是一个艺术家的自觉。这个选择与人的精神处境相关,与重归自我,追求精神价值相关,这个选择是哲学的。
可是现世社会,尤其是在中国,一个痛苦的事实是,在引进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的同时,却没有引进精神的觉悟,没有引进灵魂的觉悟。一个抹杀了个人性格和价值的社会,应该怎么样达到理想主义的民主,沟通,认同,理解和宽容,如何真正摆脱极权和盲目,该是多么漫长而艰辛的路。
人在路上,不免身不由己。什么才叫做适应社会。或许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就不可能与这个社会相融。
我不是艺术家。至少现在不是。我得先用现实主义打基础,不违背自己内心的意愿,然后再追求理想主义。幸运的是,朦朦胧胧的意识里,貌似几年前我对这些东西的定义就已如此,虽然那个时候我并不理解所以然,只是觉得,喜欢的东西,一定不能有任何的负担,不说学业,拿来当职业,商业化,名啊利的,任何形式化的东西,就免了吧。
几天前因为一个朋友图片雷同的事情闹的很不愉快。现在网上盗图的事情已经泛滥成风见怪不怪了,不仅是盗图,简单的效仿,抄袭,挪用,实在让我对于某些社会风气失望至极,这也是让我害怕某些东西的一个原因。因为这次是涉及到朋友的图片所以才跳出来骂了几句,我本来低调,却实在没有办法容忍这种事情。却没想到事情的背后比我想象中要复杂的多。两方的态度和我想象中竟是截然相反,该在乎的人不在乎,可能不该在乎的人却又显的异常大度颇有大师风范。在我看来对艺术极其尊重和有理想追求的人,却让我窥见了软弱和难以理解的一面,让我深受打击。我知道我也没有资格指责任何人什么,何况在事情不明朗的情况下,我只是失望。或许,相对于所谓的交流,理解,启发,学习,进步这些,我们只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自己辨识了。在欲望横流的社会,不在河边走,未免就未湿鞋。艺术家,哲学家,注定就是孤独的伙伴吧。孤独不一定是坏事,但困在幻想里就没有出路了。凡事都是辩证的,平衡是最难以控制的。只能尽可能提醒自己了。
不想由一曲童年情景竟发散了这么多。其实舒曼的作品看似梦幻,也都是基于最朴素的生活。深思凝想的终曲,结束了梦幻的回忆。霍格威茨眼里的泪水,甜蜜又忧伤。那些遥远的回忆,带着多少惆怅和向往,不想叹息一切不是从前,只想闭上眼睛,思考怎样实现未来的梦想。
却是在诗人的回忆里变的更加梦幻和深沉。微微的快乐着。诧异,祈求,满足,追逐,呆板,梦境,简洁,认真,惊恐,宁静,深沉,像极了孩子们脸上瞬间变化着的表情,不带一丝伪装,简单的只有美好。
不像Debussy的儿童乐园写的都是些儿童生活中特殊的时刻,Schumann的童年情景里写的都是儿时稀疏平常的生动时景。正如克拉拉所说的,舒曼是一个非常小孩子气的人。那些充满浪漫和抒情气息的旋律,对于自认为也非常喜爱小孩子的天真烂漫的我看来,都显得太过于梦幻和飘渺。与其说是那是古典艺术,不如说是唯美诗歌。只有这样的文字,才可以把内心对于现实生活的批判,对理想主义的向往和追求,发挥到极致。不管是活泼的彩色,还是干净的黑白,在诗人眼里,都是同样的纯净,是可以用尽一生也要拼命保护的禁地。
昨天和朋友讨论有关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东西。生命那实在的局限性和渴望突破的冲动,构成了梦想。这种渴望和为之的努力是生命的乐趣所在。人是群居动物,离不开它的社会属性,但是人首先也得是动物。这是自然状态。很多时候,欲望其实就是自然属性的赤裸裸的暴露。作为经历过文艺复兴的后现代人,还是可以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通向自我,这便是理想主义。作出选择,是一个艺术家的自觉。这个选择与人的精神处境相关,与重归自我,追求精神价值相关,这个选择是哲学的。
可是现世社会,尤其是在中国,一个痛苦的事实是,在引进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的同时,却没有引进精神的觉悟,没有引进灵魂的觉悟。一个抹杀了个人性格和价值的社会,应该怎么样达到理想主义的民主,沟通,认同,理解和宽容,如何真正摆脱极权和盲目,该是多么漫长而艰辛的路。
人在路上,不免身不由己。什么才叫做适应社会。或许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就不可能与这个社会相融。
我不是艺术家。至少现在不是。我得先用现实主义打基础,不违背自己内心的意愿,然后再追求理想主义。幸运的是,朦朦胧胧的意识里,貌似几年前我对这些东西的定义就已如此,虽然那个时候我并不理解所以然,只是觉得,喜欢的东西,一定不能有任何的负担,不说学业,拿来当职业,商业化,名啊利的,任何形式化的东西,就免了吧。
几天前因为一个朋友图片雷同的事情闹的很不愉快。现在网上盗图的事情已经泛滥成风见怪不怪了,不仅是盗图,简单的效仿,抄袭,挪用,实在让我对于某些社会风气失望至极,这也是让我害怕某些东西的一个原因。因为这次是涉及到朋友的图片所以才跳出来骂了几句,我本来低调,却实在没有办法容忍这种事情。却没想到事情的背后比我想象中要复杂的多。两方的态度和我想象中竟是截然相反,该在乎的人不在乎,可能不该在乎的人却又显的异常大度颇有大师风范。在我看来对艺术极其尊重和有理想追求的人,却让我窥见了软弱和难以理解的一面,让我深受打击。我知道我也没有资格指责任何人什么,何况在事情不明朗的情况下,我只是失望。或许,相对于所谓的交流,理解,启发,学习,进步这些,我们只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自己辨识了。在欲望横流的社会,不在河边走,未免就未湿鞋。艺术家,哲学家,注定就是孤独的伙伴吧。孤独不一定是坏事,但困在幻想里就没有出路了。凡事都是辩证的,平衡是最难以控制的。只能尽可能提醒自己了。
不想由一曲童年情景竟发散了这么多。其实舒曼的作品看似梦幻,也都是基于最朴素的生活。深思凝想的终曲,结束了梦幻的回忆。霍格威茨眼里的泪水,甜蜜又忧伤。那些遥远的回忆,带着多少惆怅和向往,不想叹息一切不是从前,只想闭上眼睛,思考怎样实现未来的梦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