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 —— 17:社会心理学(二)
![]() |
1. 第一印象的发现
第一印象很重要,因为不同原因而重要。一般来说,人都有证实偏差。比如一旦你相信某样事物,其他与喜欢相关的信息就会被编码来支持你所相信的。第一印象给你设置了一个框架,通过框架去理解其他事情。
印象形成的非常迅速,罗森塔尔和安巴蒂两位社会学家做了个实验,对一位教授的授课视频受欢迎程度做调查,结果显示看视频录像5秒后就能产生对这位教授的评价。在很简短的接触后,人们就可以非常准确地运用大五人格模型来评价他们。
另一个更惊奇的发现是,关于性取向或同性恋雷达。要多久能看出某个人的性取向,你仅需要约一秒钟,你用一秒钟去观察某个人,你就能做出猜测,但并不总是对的,其实只是比你乱猜好一些,但在判断性取向时比乱猜更好。
为此,片刻解读和第一印象,意味着仅仅短暂接触某个人就能决定你将来对他们的看法。
2. 皮格马利翁效应(http://baike.baidu.com/view/41268.htm)
是什么影响着我认为他人是聪明或愚蠢的,当受到这种方式的评价后会有什么影响。社会心理学家创造了一个术语,关于自我实现预言。而更确切地说这就是众所周知的“皮格利翁效应”,它是:如果我相信你有某种特点,这可能会使你表现得好像你就有这个特点。这个名字出自一部戏剧,萧伯纳的皮格马利翁,引用里面的一句话“淑女和卖花女之间的区别,不是她的举止,而是她受到的对待。我在希金斯教授前总是卖花女,因为他总是把我当卖花女来看待,一直这样”。当一名冷血杀手受到尊重和爱戴时,她变得更温和平易近人,即使她还是杀了很多人,但它仍然很好地阐明这个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说明我们期望的影响有多大。
3. 刻板影响
我们倾向于将这个词用在关于典型性的分类和直觉上,我们经常认为的特定类别的特征,我们发现收集的类别的信息,对我们生存至关重要。我们每时每刻都接触新鲜事物,如果我们不能学习和推测对这些新鲜事物做出可靠的猜测,我们就不能生存下去。你看到这个物体,你把它归类为一张椅子,然后你认识你应该可以坐上去,这就是对椅子的刻板印象。从逻辑上讲并不一定正确,或许这是会爆炸的椅子。但它们通常是正确的,如果你突然失去归纳的能力,你会不知所措,你不知道吃什么,不知道怎么与人交往。
刻板印象的两个积极因素:第一,有些刻板印象是积极的,你可能对某些群体有积极的刻板印象,你可能会认为某些群体比较有创造力或是聪明,你可能对自己的群体有特别积极的刻板印象。第二,刻板印象大多是准确的,你在回答一些问题时,是刻板印象影响着你的回答,这些回答不是任意或随机的,而且通常都是正确的。刻板印象通常可以让我们更合理更正确地概括归纳这个世界。
刻板印象的两个消极因素:第一,它并非总是正确的,有两个因素导致它们容易犯错,一个是第一印象,一个是证实偏差。如果你认为同性恋者都是女人气的,男同志都是女人气的,这就会影响到你以后对同性恋者的看法。如果你看到一个娘娘腔的男同性恋者,你可能会说“证明我理论的又一实例”,如果你看到一个不怎么娘娘腔的,可能会无视他,觉得这家伙同性恋得不够彻底。这些会影响你不用科学客观地去审视得到的数据。这种带偏见看问题,会偏向于注重那些能够证明你理论的案例上,而忽略那些相反的案例。 第二,我们接受到的一些信息有误导性。我们构建的刻板印象足球我们所获得的信息,但这信息没有代表性。比如人们反感意大利裔美国人在电视上露面,认为他们通常是黑道家庭的成员。
刻板印象还有道德问题,基于刻板印象去评价椅子或狗是可以的,甚至评价狗的品种也是可以的。一旦我们用于评价人时就有严重问题了,例如,这是个道德原则,我们中的一些人坚持认为即使刻板印象是正确的,但把它们应用在日常的生活上仍是不道德的。
刻板印象威胁,克劳德·斯蒂尔发现怎样使黑人学生数学考试考砸,研究发现,如果你的种族或群体在任何一个特定领域中与消极的刻板印象相关,那么唤醒其所在群体会产生刻板印象威胁,因此会破坏你在各领域的表现。如果有个刻板印象是“你们群体做不好这件事的”,如果在你做这件事前提醒你是这个群体的成员,你的表现会变差,现在你也知道怎样使女生在数学考试上考砸了。
三个水平的刻板印象,第一是公众,如果我问你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一个是黑人、另一个是女性,如果让你们中认为因为是黑人或女生而没有资格当选总统的请举手,很少人会举手。那就是你们刻板印象的公众表现,即使要你写在一张纸上,也可能会否认它,因为你担心它不是匿名的。 第二是私人,私人是你真实的想法,但你不会告诉他人。有些人不给某些人投票,因为他或她是黑人,但他们不会告诉你,但他们知道这是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 第三,刻板印象有可能受潜意识的影响,事实上人们并不知道,但却会影响他们关于种族、性别和其他社会群体的思考。
4. 内隐态度测试(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6%85%E9%9A%90%E6%80%81%E5%BA%A6)
印度女心理学家巴纳吉研究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偏见,这些内隐态度会影响你的判断。比如你在需要做艰难决定时,你知道你不是种族主义者,你没有外显的种族主义态度,但有证据表明这些刻板印象,可以通过各种微妙的方式影响着你的行为。一些研究都表明人们确实具有这些刻板印象,对他们现实世界行为有很大影响,把这些研究结果总结起来是崔西·迪瓦恩的自动化理论,理论的观点是每个人都有刻板印象,在我们与个体接触时,刻板印象会自动激活,为了不表现出刻板印象的一面,我们不得不有意识地压制它们,不得不有意识地无视它们,这是有可能的。但它需要付诸努力,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集体的努力。
5. 睡眠
睡眠是一种诱因,像食物或饮料一样作为诱因,它是一种折磨的形式。当人们很累很想睡觉时,不让他们睡觉,会导致人们极度的痛苦。这时想睡觉就像当你真的很饿时你想吃东西。
脑电图检测发现,先会进入过渡时期,称之为第一阶段,然后睡得越来越深,从第二到第四阶段,又开始变浅,经过第三和第二阶段后出现快速眼动睡眠,即在睡觉时眼球产生快速运动,快速眼动睡眠很整洁,因为你的大脑看起来像是很清醒的,你很放松,眼球快速运动,这里梦出现了。一个好的睡眠,会经历四到五个这样的睡眠周期。先是越睡越深,然后变浅,一次又一次,最后你醒了。
两种睡眠类型,一种是慢波睡眠,又叫安静睡眠,你的眼睛各自慢慢地转动,很难被叫醒;另一种则是快速眼动睡眠,这时你的大脑像你清醒时一样活跃,此时的脑电图跟清醒时的很相似,全身肌肉放松,除了眼睛、男性勃起和做梦。
至于我们为什么要睡眠,一个观点是睡眠是为了保存能量,以及晚上不惹是生非。这可能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在晚上睡觉。
我们对睡眠真正感兴趣的是做梦。对于梦我们知道些什么,首先有个区别,真正的梦和睡眠思想有个区别,真正的梦是你在潜艇里跟一只鸡在摔跤,而你奶奶看起来很不以为然,那些都是真正的梦。睡眠是那种一般在你睡着之前产生,就像是“我把垃圾放在外面了吗?垃圾在哪?”真的只是这样一种深思。 每个人都会做梦,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记得他们的梦,如果你想要记得你的梦,就记录你的梦,写梦的日记非常有用。但梦留下的都是记忆碎片,它很快消失。
大部分梦都是消极的。
在荷尔蒙爆发的青春期结束前,大概有百分之十的梦都跟性有关。
最常见的梦是被追捕,进化心理学家和认知神经科学家认为这看起来应该是某种原始的梦。
弗洛伊德认为,梦被满足和其他东西所伪装,对于这些理论没有太多的支持证据,其中一个主流理论认为,梦是巩固记忆的副作用,你的身体,肚子以下的部分,在睡觉的时候会自我恢复,另外在睡觉时会发生的是,你的记忆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播放,把它们巩固到大脑的不同部分。而梦只是做为一个系统的副产物。
6. 笑
这是个不解之谜,从进化的观点来看,人类追求性、食物、水和睡眠都不是很困惑的问题,我们有能力去理解语言,利用视觉感和世界,以及凝聚群体。但事实是我们在这种奇异的环境下发出这种奇怪的声音(指笑声)。心理学家也通常无法解释这一谜团。很多笑声都不是由不一致引起的,我们大部分的笑,在深层次上没有什么不一致,因此笑真是一个不解之谜。我们不知道我们为什么笑,我们不知道是什么让我们发笑。令大多数人笑的,并不是笑话或幽默,罗伯特·普罗文在著作《笑声》中总结超过一千多种能引起笑的情境。
笑有什么作用,又有什么性质呢?有几个重要性质是,社会性和交际性。笑是很大声的,我们进化出很大声音是因为我们要跟他人交流,笑可看作是一种无意识地发出声音的行为。 还有感染性,如果你听到有人大笑,很容易也令你笑。这也是在电视节目背景中安插笑声会让人觉得更搞笑的原因,因为在群体中人们更容易笑。而且孩子特别容易受到笑声的感染。
笑是一种假装攻击和集体攻击的信号,就像是某种暴徒攻击的声音,某种意义上说假装攻击,戏弄挑逗他人时会笑,他们会侮辱他人,也许是相互逗乐,也许是相互取笑,也许是取笑自己,都有某种攻击性在里面,大部分笑由某种程度的攻击引起的,但攻击的力度很弱,并不是较真的,笑是一种不跟你较真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