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勇敢的心
《跟随勇敢的心》(作者:王开岭)
走吧,人间的孩子,
与一个精灵手拉手,走向荒野和河流,。
这世界哭声太多,你不懂。
- 叶芝
这段诗读来寒气袭人,深入骨髓的悲哀与绝望,不知道海子、顾城、胡河清他们是不是念着这样的诗,走向荒野、走向河流、走向。。。。。。
读了轻快的书,再回顾王开岭书中提到的那些书,确实不能令人愉悦,但是却能真实的震撼,不停地拷问自己的良心,再次明白自己不过是个苟且偷生、贪图享受之徒,可我也并不感到特别的羞愧,无论什么时候,保全自己、保全亲人、家人的安虞(如果能稍微好那么点就更好),都是人的本能,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我不能也不想去做那么崇高伟大的事情,但我内心深深地敬重那些勇敢的人、那些伟大的灵魂。。。
作为对良心的慰籍,我在他们的文字中,品味他们“贵重、稀缺”的品质、透过“稿纸的背后”,看他们“流亡、牢狱、枪声和铁丝网,过早逼近坟墓和匆匆竖起的纪念碑”,体味他们“理性、良知、人格、信仰、梦想、行动的全面成就”。
对此,许久我找不到理论依据,终于看到一位叫布罗茨基的作家说的一段话:“既然我们无意寄托对美好世界的希望,既然其它道路全都行不通,那么让我们相信,文学是社会具有的唯一的道德保险,它是戗害同类原则的矫正剂,它为抵挡高压政策提供了最有力的理论。”
《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
多年前,一位朋友提到这本书,我便从书柜中捧出来看,看得我心惊肉跳,非常压抑,却又不能放手。一本厚厚的书,故事情节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甚至可以说毫无故事情节可言,但主人公的心理历程,以及短短几天中出现的各色人等,简直令人呼吸困难。
过去多年,至今我只记得,当时看完后的感觉是:真正的伟大存在于最贫贱最困苦最底层的人们中!感谢陀思妥耶夫斯基用这本煌煌巨著告诉了世界,告诉了我。
有的时候,我会想,现在的政府官员学历越来越高是件好事,起码其中总会有人读过《罪与罚》(或类似这方面的书),如果他的良心正常,那他对最底层人们,心就不会狠得那么厉害吧?——但愿如此!
最可怕的是那些乡镇、县一级的土霸王,昨天网上爆出一位副镇长极尽脏字的骂人短信,真没得救了!等着吧,某日某地老百姓会揭竿而起的,或迟或早、或大或小而已,比如乌坎村。
《动物庄园》《1984》- 乔治.奥威尔 George Orwell
这本书也是买了许久才去翻阅,我很诧异:这么天才的书默默地呆在书柜里,与我天天相处,我却浑然不觉,真愚钝啊!
薄薄一本书,借一群猪狗家畜,揭示了乌托邦、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虚伪本质,也许设计者的出发点是天才的崇高的,正如王开岭说的:“从”老上校”到”拿破仑”,堪称一个君子设计、小人施工的过程,亦是从乌托邦到”乌托邦变种”的历史。后者以乌托邦的名义做社会动员并获得胜利,然后露出狰狞、背叛许诺……于是,高蹈的理想主义沦为了世俗的权力经营,圣经般的救世主义变成了赤裸的专制权威,推翻一切不平等的暴力繁殖出更大一轮的不平等和更高效的暴政。”
宣传、暴力、顺民——乃现代 专制政体的最重要构件。
看了《动物专庄园》,就会知道意识形态宣传是多么重要!
一头叫“史达勒”的肥猪,它狡猾、凶残和为虎作伥,凭三寸不烂之舌,为主子传达旨意、解释政策。正是它,把另一头叫“拿破仑”的猪吹捧成“伟大”,把猪享受牛奶水果诠释成“尽义务”,把大饥荒说成“经济调整”,还是它,趁月黑风高将墙上的旧标语逐一篡改,完成一次次的政策谎言。
联想不远的过去,以及活生生的现在,不禁一阵冷汗,我们身边的“史达勒”何其多啊?!官员就不说了,那些专家、教授、学者、名人直流。。。。。。
那些被称作“羊”的顺民呢?
它们是社会被归于“绝大多数”的那类。它们善良平庸,胆小怕事,精神慵懒,心智愚钝,除了乞食和低效的工作,别无他求——这样的温驯、愚忠、忘我、恭敬,乃典型的顺民和臣民特征。
喂喂,说你、你、你呢!别东张西望看别人,这些“羊”就是:你、我、他!
不过,现阶段几个网络词汇:“苦逼”、“二逼”,貌似“拯救”了我们一下下。但改变不了本质没关系,起码我们会自嘲了,不是吗?
最可悲的是一匹叫“巴斯克”的老马。它最大限度地被权力和神话政治榨干了,从肉体到精神。
积劳成疾的“劳模”被抬上一辆外来的货车,虽奄奄一息,却还惦记真庄园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它哪儿会想到:这两由人驾驶的车,根本不是通向“最好的医院”,而是屠宰场!它仅剩的那点骨头和肉筋,将为“拿破仑”换来一箱威士忌。
而“史达勒”更无耻地编造“巴斯克”的临终遗言,欺骗其它动物们,看看它编的是什么吧:“。。。一直到最后,我都守在巴斯克身边,它断断续续地说,’前进,同志!为了反抗运动而前进……动物农庄万岁!拿破仑同志万岁!拿破仑总是对的!’ 这就是它临终的话,同志们!”
看完这一段,我又是一阵阵冷汗,简直毛骨悚然,多么熟悉。不要说过去了,就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各色“史达勒”们,在各种场合说这这类话,而我们听多了,已经浑然不觉,麻木了。。。。。。
幸好,环顾一下四周,这年头“巴斯克”这样的牛几乎荡然无存了。耳朵无法选择,思想可以麻木,但绝不会出现“巴斯克”了。但上个世纪,我们国家出现的“巴斯克”们还少吗?那些知青们、梁思成、老舍、赖宁、董存瑞、雷锋、为救羊羔牺牲生命的草原儿童、为救国家财产献身的女工。。。。。。有名的无名的,可谓不计其数,包括你、我、他都在不同程度上既是“羊”又是“马”!
养尊处优的猪一个个肥胖无比,甚至有一头猪竟尝试两条腿走路!连羊的口头禅也变了:“四条腿的是好的,两条腿的更好!”拿破仑们在改标语时,向群众解释:它们从来就是这样子的,党并没有改变过什么,党是以一贯之、说话算数、从不动摇的。。。。。。群众竟深信不疑,它们只会怀疑自己的记忆,绝不会——不愿也不敢怀疑到党的头上去。
我只有感慨奥威尔的天才!猪的党、我们的党。。。。。。从它们诞生之日——不管是在动物农庄,还是南湖的那艘破船,党——啥玩意?!
奥威尔在《1984》中赋予权力者的一句话:“谁控制着现在,谁便控制着过去。”
我们的悲哀是,越来越多地感觉到,在这个国家读不到真实的历史,抗日、国民党、蒋介石。。。都要靠老百姓自己去琢磨。。。
王开岭第二篇就谈《动物农庄》,可以看出他对奥威尔的书是多么看重,而我对王先生的疑惑是:通篇没有提到中国二字,倒是屡屡提到苏联这个国家及很多人,哪怕是已经定性的文化大革命,都没有提!是不敢?还是提了但编审通不过?我只好猜疑:大概他们那一代人经历的甚至比苏联更令人(作者),感到害怕、不寒而栗,甚至是梦魇。。。。。。对,就是梦魇!
~~~~~~~~~~~~~~~~~~~~~~~~~~~~~~~~~~~~~~~~~~~~~~~~~~
慢慢写,慢慢回想,大概我又可以写《阅读的回想》(三)了呢。
走吧,人间的孩子,
与一个精灵手拉手,走向荒野和河流,。
这世界哭声太多,你不懂。
- 叶芝
这段诗读来寒气袭人,深入骨髓的悲哀与绝望,不知道海子、顾城、胡河清他们是不是念着这样的诗,走向荒野、走向河流、走向。。。。。。
读了轻快的书,再回顾王开岭书中提到的那些书,确实不能令人愉悦,但是却能真实的震撼,不停地拷问自己的良心,再次明白自己不过是个苟且偷生、贪图享受之徒,可我也并不感到特别的羞愧,无论什么时候,保全自己、保全亲人、家人的安虞(如果能稍微好那么点就更好),都是人的本能,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我不能也不想去做那么崇高伟大的事情,但我内心深深地敬重那些勇敢的人、那些伟大的灵魂。。。
作为对良心的慰籍,我在他们的文字中,品味他们“贵重、稀缺”的品质、透过“稿纸的背后”,看他们“流亡、牢狱、枪声和铁丝网,过早逼近坟墓和匆匆竖起的纪念碑”,体味他们“理性、良知、人格、信仰、梦想、行动的全面成就”。
对此,许久我找不到理论依据,终于看到一位叫布罗茨基的作家说的一段话:“既然我们无意寄托对美好世界的希望,既然其它道路全都行不通,那么让我们相信,文学是社会具有的唯一的道德保险,它是戗害同类原则的矫正剂,它为抵挡高压政策提供了最有力的理论。”
《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
多年前,一位朋友提到这本书,我便从书柜中捧出来看,看得我心惊肉跳,非常压抑,却又不能放手。一本厚厚的书,故事情节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甚至可以说毫无故事情节可言,但主人公的心理历程,以及短短几天中出现的各色人等,简直令人呼吸困难。
过去多年,至今我只记得,当时看完后的感觉是:真正的伟大存在于最贫贱最困苦最底层的人们中!感谢陀思妥耶夫斯基用这本煌煌巨著告诉了世界,告诉了我。
有的时候,我会想,现在的政府官员学历越来越高是件好事,起码其中总会有人读过《罪与罚》(或类似这方面的书),如果他的良心正常,那他对最底层人们,心就不会狠得那么厉害吧?——但愿如此!
最可怕的是那些乡镇、县一级的土霸王,昨天网上爆出一位副镇长极尽脏字的骂人短信,真没得救了!等着吧,某日某地老百姓会揭竿而起的,或迟或早、或大或小而已,比如乌坎村。
《动物庄园》《1984》- 乔治.奥威尔 George Orwell
这本书也是买了许久才去翻阅,我很诧异:这么天才的书默默地呆在书柜里,与我天天相处,我却浑然不觉,真愚钝啊!
薄薄一本书,借一群猪狗家畜,揭示了乌托邦、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虚伪本质,也许设计者的出发点是天才的崇高的,正如王开岭说的:“从”老上校”到”拿破仑”,堪称一个君子设计、小人施工的过程,亦是从乌托邦到”乌托邦变种”的历史。后者以乌托邦的名义做社会动员并获得胜利,然后露出狰狞、背叛许诺……于是,高蹈的理想主义沦为了世俗的权力经营,圣经般的救世主义变成了赤裸的专制权威,推翻一切不平等的暴力繁殖出更大一轮的不平等和更高效的暴政。”
宣传、暴力、顺民——乃现代 专制政体的最重要构件。
看了《动物专庄园》,就会知道意识形态宣传是多么重要!
一头叫“史达勒”的肥猪,它狡猾、凶残和为虎作伥,凭三寸不烂之舌,为主子传达旨意、解释政策。正是它,把另一头叫“拿破仑”的猪吹捧成“伟大”,把猪享受牛奶水果诠释成“尽义务”,把大饥荒说成“经济调整”,还是它,趁月黑风高将墙上的旧标语逐一篡改,完成一次次的政策谎言。
联想不远的过去,以及活生生的现在,不禁一阵冷汗,我们身边的“史达勒”何其多啊?!官员就不说了,那些专家、教授、学者、名人直流。。。。。。
那些被称作“羊”的顺民呢?
它们是社会被归于“绝大多数”的那类。它们善良平庸,胆小怕事,精神慵懒,心智愚钝,除了乞食和低效的工作,别无他求——这样的温驯、愚忠、忘我、恭敬,乃典型的顺民和臣民特征。
喂喂,说你、你、你呢!别东张西望看别人,这些“羊”就是:你、我、他!
不过,现阶段几个网络词汇:“苦逼”、“二逼”,貌似“拯救”了我们一下下。但改变不了本质没关系,起码我们会自嘲了,不是吗?
最可悲的是一匹叫“巴斯克”的老马。它最大限度地被权力和神话政治榨干了,从肉体到精神。
积劳成疾的“劳模”被抬上一辆外来的货车,虽奄奄一息,却还惦记真庄园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它哪儿会想到:这两由人驾驶的车,根本不是通向“最好的医院”,而是屠宰场!它仅剩的那点骨头和肉筋,将为“拿破仑”换来一箱威士忌。
而“史达勒”更无耻地编造“巴斯克”的临终遗言,欺骗其它动物们,看看它编的是什么吧:“。。。一直到最后,我都守在巴斯克身边,它断断续续地说,’前进,同志!为了反抗运动而前进……动物农庄万岁!拿破仑同志万岁!拿破仑总是对的!’ 这就是它临终的话,同志们!”
看完这一段,我又是一阵阵冷汗,简直毛骨悚然,多么熟悉。不要说过去了,就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各色“史达勒”们,在各种场合说这这类话,而我们听多了,已经浑然不觉,麻木了。。。。。。
幸好,环顾一下四周,这年头“巴斯克”这样的牛几乎荡然无存了。耳朵无法选择,思想可以麻木,但绝不会出现“巴斯克”了。但上个世纪,我们国家出现的“巴斯克”们还少吗?那些知青们、梁思成、老舍、赖宁、董存瑞、雷锋、为救羊羔牺牲生命的草原儿童、为救国家财产献身的女工。。。。。。有名的无名的,可谓不计其数,包括你、我、他都在不同程度上既是“羊”又是“马”!
养尊处优的猪一个个肥胖无比,甚至有一头猪竟尝试两条腿走路!连羊的口头禅也变了:“四条腿的是好的,两条腿的更好!”拿破仑们在改标语时,向群众解释:它们从来就是这样子的,党并没有改变过什么,党是以一贯之、说话算数、从不动摇的。。。。。。群众竟深信不疑,它们只会怀疑自己的记忆,绝不会——不愿也不敢怀疑到党的头上去。
我只有感慨奥威尔的天才!猪的党、我们的党。。。。。。从它们诞生之日——不管是在动物农庄,还是南湖的那艘破船,党——啥玩意?!
奥威尔在《1984》中赋予权力者的一句话:“谁控制着现在,谁便控制着过去。”
我们的悲哀是,越来越多地感觉到,在这个国家读不到真实的历史,抗日、国民党、蒋介石。。。都要靠老百姓自己去琢磨。。。
王开岭第二篇就谈《动物农庄》,可以看出他对奥威尔的书是多么看重,而我对王先生的疑惑是:通篇没有提到中国二字,倒是屡屡提到苏联这个国家及很多人,哪怕是已经定性的文化大革命,都没有提!是不敢?还是提了但编审通不过?我只好猜疑:大概他们那一代人经历的甚至比苏联更令人(作者),感到害怕、不寒而栗,甚至是梦魇。。。。。。对,就是梦魇!
~~~~~~~~~~~~~~~~~~~~~~~~~~~~~~~~~~~~~~~~~~~~~~~~~~
慢慢写,慢慢回想,大概我又可以写《阅读的回想》(三)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