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运感区的应用体会》
《足运感区的应用体会》
定位:头顶部,由眉间至枕外粗隆高点下缘之连线中点,向后移3厘米处,由此处旁开中线1厘米,与中线平行至中点之直线,为此穴区。
解剖:有网状腱膜。有颞浅动,静脉和枕动,静脉的吻合网。分布着枕大N分支。
主治:对侧脚及下肢疼痛,麻木。瘫痪,急性腰扭伤,皮层性多尿,小儿夜尿,阴挺。
操作:沿头皮斜向捻转进针,针刺在头皮下,每分钟捻转200次左右,持续一到两分钟,留针五到十分钟。用同样方法,再捻转两次。即可起针。针感痛胀,时有发热感,少数可有向背腰下肢传导感。
个人临床体会及发挥:
1, 针感:在持续捻转过程中,有部分患者可出现向前额部及眉棱部传导,路径为针刺处向前平行于头顶正中线传至鼻翼处。停止捻转后,针感消失。
足运感区配风池,天柱,大杼治疗下腰及下肢运动受限有良好效果。另可根据情况,在前处方基础上加配攒竹。在加针风池,天柱的情况下,有部分患者在未加针前无向背腰下肢传导感,在加针后会出现。所传导长度,各人有异。
2, 在治疗腰痛患者的情况下,足运感区可以三寸长针深刺相关部位夹脊,加电至抽动,并配合环跳及阳陵泉(可通电)。
3, 亦可配合臀四针(具体取穴,暂略)。对于下腰问题,有良好的效果。
4, 对于膝痛,可以配合足临泣,马快水,马金水。对于严重骨性膝关节者,加点刺背三金,及针刺内关,及透针内外曲池。另可根据情况,加针膝五针。
5, 下病上治,足运感区对于下腰的对治效果是非常好的。
6, 对于此穴区在皮层性多尿,小儿夜尿,阴挺方面的临床应用,由于个人临床有限,还未有体会及相关治疗经验。
7, 其余待悟。
2012,5,11 曾
定位:头顶部,由眉间至枕外粗隆高点下缘之连线中点,向后移3厘米处,由此处旁开中线1厘米,与中线平行至中点之直线,为此穴区。
解剖:有网状腱膜。有颞浅动,静脉和枕动,静脉的吻合网。分布着枕大N分支。
主治:对侧脚及下肢疼痛,麻木。瘫痪,急性腰扭伤,皮层性多尿,小儿夜尿,阴挺。
操作:沿头皮斜向捻转进针,针刺在头皮下,每分钟捻转200次左右,持续一到两分钟,留针五到十分钟。用同样方法,再捻转两次。即可起针。针感痛胀,时有发热感,少数可有向背腰下肢传导感。
个人临床体会及发挥:
1, 针感:在持续捻转过程中,有部分患者可出现向前额部及眉棱部传导,路径为针刺处向前平行于头顶正中线传至鼻翼处。停止捻转后,针感消失。
足运感区配风池,天柱,大杼治疗下腰及下肢运动受限有良好效果。另可根据情况,在前处方基础上加配攒竹。在加针风池,天柱的情况下,有部分患者在未加针前无向背腰下肢传导感,在加针后会出现。所传导长度,各人有异。
2, 在治疗腰痛患者的情况下,足运感区可以三寸长针深刺相关部位夹脊,加电至抽动,并配合环跳及阳陵泉(可通电)。
3, 亦可配合臀四针(具体取穴,暂略)。对于下腰问题,有良好的效果。
4, 对于膝痛,可以配合足临泣,马快水,马金水。对于严重骨性膝关节者,加点刺背三金,及针刺内关,及透针内外曲池。另可根据情况,加针膝五针。
5, 下病上治,足运感区对于下腰的对治效果是非常好的。
6, 对于此穴区在皮层性多尿,小儿夜尿,阴挺方面的临床应用,由于个人临床有限,还未有体会及相关治疗经验。
7, 其余待悟。
2012,5,11 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