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了解的山西煤炭行业
山西以煤炭储量闻名.一提到山西,大部分人不自觉的就会把带血的煤炭、恶劣的环境还有煤老板毁誉参半的高曝光率联系起来。而提到山西产业,支柱就是煤炭。本文简要介绍一下近些年山西煤炭产业情况,望对认识山西煤炭业有所帮助
首先是煤炭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位于黄土高坡的山西省,由于长期开采煤炭,空气污染、水资源缺乏、植被破坏等环境问题长期存在。近些年政府对环境大力整改,环境问题有所好转,但仍较为棘手。每开采一吨煤,往往会有6-7吨的伴生物,主要是煤矸石。一亿吨的煤矸石,需要花费13 亿进行处理。山西有近10亿吨的煤矸石露天堆放,经长期日晒后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也就是酸雨及土地污染的来源。每产一吨煤,就要消耗2.42吨地下水,这消耗着山西本就紧张的水资源。政府关闭小煤窑,整合产业资源后,这一问题得到了改善,但水资源仍捉襟见肘。山西省现在由于开采煤炭所形成的地下巷道约2万公里,造成的直接生态损失近3千亿
煤炭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目前,山西省煤炭规模约为年产7亿吨。为国内输送了近90亿-120亿吨煤炭。山西因煤而兴,逐渐形成了“一煤独大”的局面。煤焦冶电、钢铁产值占GDP贡献率在八成以上。由于过度能源依赖,使山西形成“资源诅咒”的局面。所谓资源诅咒,即指资源丰富反而拖累了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08年经济危机之后,“诅咒”愈发凸显。08年上半年,山西成为全国唯一一个经济负增长的省份,09年经济增速在全国垫底。 “以煤立市”的几个城市,如煤焦大市孝义、 煤都大同、阳泉等地已出现资源枯竭,后续增长乏力的状况
关于煤炭资源枯竭
这里所指的资源枯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山西省一千米以上的煤炭探明储量为2700亿吨,已开采出120亿吨,按开采率(即产煤率)百分之五十计算,已挖掉300亿吨储量,只剩2400亿吨储量可供开采。如未来技术进步,开采率提高到百分之七十,一年产10亿吨.160年后,山西一千米以上煤将采尽,煤炭资源彻底枯竭。之所以说资源枯竭是个相对概念,是因为山西煤炭各地条件不同,如距离、深度、煤质等。未来的勘探技术及开采技术提高这一因素也不可忽视。所以,强调山西资源枯竭显得太过消极
几个煤炭大市的转型
作为煤都大同,资源枯竭局面率先显现。现任市长耿彦波,原先任太原市长时进行大规模旧城改造而闻名。调任大同后同样对该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对市区大部分文物古迹进行休缮,将住宅区迁向外围,意图打造一个旅游型新城。这里再解释一个概念,在大同、阳泉市,有所谓城区与矿区的区别,矿区是指地下有矿,此处为矿井开采点。而城区,一般处于矿区采空区或回填区之上,地下无矿。 孝义市在几年之前还是一个烟囱比树多,白鸽变黑鸦的城市。一度有7000多家炼焦厂, 是土炼焦,主焦煤的产地。作为山西省生态改造的示范点,这个11平方公里的城市煤炭开采量大幅减少,冶炼产业彻底整顿,已彻底改头换面
煤产业危机
未来石油、天然气等替代品价格下降,新能源的开发及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各行业能源升级,煤炭替代品品种增多
山西煤产业优势
山西煤炭资源优势,无论产量还是价格远远优于其他省份。在2020年前,70%化石能源消费结构基本不会改变
关于煤炭产业的前景
煤矿安全、生态环境是山西面临的最大问题。在近几年,煤炭资源还将是山西经济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虽然山西煤炭产业的未来堪忧,但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山西能源工业还将有发展的空间。未来煤炭行业发展的重点,应落在现代煤化工项目及煤炭下游产业上。在获批国家第九个综合配套改制区后,国家对山西政策一句“先行先试”的含金量,将是未来山西产业最好的政策优势
P.S
这一篇原本是打算写关于现代山西商人的。结果背景啰嗦的太多,整成行业分析报告了。一些数据来自于山西省统计局,2010年6月调研报告(内参)及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公开采访报道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如有不实之处及缪误,欢迎指出
首先是煤炭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位于黄土高坡的山西省,由于长期开采煤炭,空气污染、水资源缺乏、植被破坏等环境问题长期存在。近些年政府对环境大力整改,环境问题有所好转,但仍较为棘手。每开采一吨煤,往往会有6-7吨的伴生物,主要是煤矸石。一亿吨的煤矸石,需要花费13 亿进行处理。山西有近10亿吨的煤矸石露天堆放,经长期日晒后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也就是酸雨及土地污染的来源。每产一吨煤,就要消耗2.42吨地下水,这消耗着山西本就紧张的水资源。政府关闭小煤窑,整合产业资源后,这一问题得到了改善,但水资源仍捉襟见肘。山西省现在由于开采煤炭所形成的地下巷道约2万公里,造成的直接生态损失近3千亿
煤炭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目前,山西省煤炭规模约为年产7亿吨。为国内输送了近90亿-120亿吨煤炭。山西因煤而兴,逐渐形成了“一煤独大”的局面。煤焦冶电、钢铁产值占GDP贡献率在八成以上。由于过度能源依赖,使山西形成“资源诅咒”的局面。所谓资源诅咒,即指资源丰富反而拖累了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08年经济危机之后,“诅咒”愈发凸显。08年上半年,山西成为全国唯一一个经济负增长的省份,09年经济增速在全国垫底。 “以煤立市”的几个城市,如煤焦大市孝义、 煤都大同、阳泉等地已出现资源枯竭,后续增长乏力的状况
关于煤炭资源枯竭
这里所指的资源枯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山西省一千米以上的煤炭探明储量为2700亿吨,已开采出120亿吨,按开采率(即产煤率)百分之五十计算,已挖掉300亿吨储量,只剩2400亿吨储量可供开采。如未来技术进步,开采率提高到百分之七十,一年产10亿吨.160年后,山西一千米以上煤将采尽,煤炭资源彻底枯竭。之所以说资源枯竭是个相对概念,是因为山西煤炭各地条件不同,如距离、深度、煤质等。未来的勘探技术及开采技术提高这一因素也不可忽视。所以,强调山西资源枯竭显得太过消极
几个煤炭大市的转型
作为煤都大同,资源枯竭局面率先显现。现任市长耿彦波,原先任太原市长时进行大规模旧城改造而闻名。调任大同后同样对该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对市区大部分文物古迹进行休缮,将住宅区迁向外围,意图打造一个旅游型新城。这里再解释一个概念,在大同、阳泉市,有所谓城区与矿区的区别,矿区是指地下有矿,此处为矿井开采点。而城区,一般处于矿区采空区或回填区之上,地下无矿。 孝义市在几年之前还是一个烟囱比树多,白鸽变黑鸦的城市。一度有7000多家炼焦厂, 是土炼焦,主焦煤的产地。作为山西省生态改造的示范点,这个11平方公里的城市煤炭开采量大幅减少,冶炼产业彻底整顿,已彻底改头换面
煤产业危机
未来石油、天然气等替代品价格下降,新能源的开发及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各行业能源升级,煤炭替代品品种增多
山西煤产业优势
山西煤炭资源优势,无论产量还是价格远远优于其他省份。在2020年前,70%化石能源消费结构基本不会改变
关于煤炭产业的前景
煤矿安全、生态环境是山西面临的最大问题。在近几年,煤炭资源还将是山西经济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虽然山西煤炭产业的未来堪忧,但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山西能源工业还将有发展的空间。未来煤炭行业发展的重点,应落在现代煤化工项目及煤炭下游产业上。在获批国家第九个综合配套改制区后,国家对山西政策一句“先行先试”的含金量,将是未来山西产业最好的政策优势
P.S
这一篇原本是打算写关于现代山西商人的。结果背景啰嗦的太多,整成行业分析报告了。一些数据来自于山西省统计局,2010年6月调研报告(内参)及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公开采访报道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
如有不实之处及缪误,欢迎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