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子的话
1)
引: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而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则处上
具体到做人办事的原则则如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详,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尔等需虚心听教,正言若反啊!
2)
这次是讲治国的
和大怨念,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贵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防微杜渐胜过亡羊补牢,可怜世上大多人是无德的啊!
3)
这次是讲积累的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厚积薄发,有国难啊!
4)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就是多数人不能逃离的苦
合者自离 开了眼界 世间就大同了
别人眼中的二 却是天下眼中的道 这种勇气不容易啊
5)
圣人恒无心, 以百姓之心为心。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 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圣人之在天下也, 歙歙焉,为天下浑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焉, 圣人皆赅之。
2点
1.圣者自离,离自身苦,离自身欲,才能有通外之心,通众心;才能达到歙歙焉的出世姿态
2.时代的局限性
在老子时代的人没有过多文明的累积和扭曲,还保持着人类部分原始的习性,人本心在时代的刻画下每阶段都有自身的形态. 道德的德说的是随人而发的道,人心变德亦随之,而道不变,守中.
引: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而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则处上
具体到做人办事的原则则如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详,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尔等需虚心听教,正言若反啊!
2)
这次是讲治国的
和大怨念,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贵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防微杜渐胜过亡羊补牢,可怜世上大多人是无德的啊!
3)
这次是讲积累的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厚积薄发,有国难啊!
4)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就是多数人不能逃离的苦
合者自离 开了眼界 世间就大同了
别人眼中的二 却是天下眼中的道 这种勇气不容易啊
5)
圣人恒无心, 以百姓之心为心。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 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圣人之在天下也, 歙歙焉,为天下浑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焉, 圣人皆赅之。
2点
1.圣者自离,离自身苦,离自身欲,才能有通外之心,通众心;才能达到歙歙焉的出世姿态
2.时代的局限性
在老子时代的人没有过多文明的累积和扭曲,还保持着人类部分原始的习性,人本心在时代的刻画下每阶段都有自身的形态. 道德的德说的是随人而发的道,人心变德亦随之,而道不变,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