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大,包罗万象;人之渺小,如沧海一粟
已经不记得有多久没有看武侠剧了,因为小时候一点依稀的记忆,找出《英雄广东十虎》又看了一遍,看完时,那侠肝义胆、豪气干云、义薄云天的武侠情怀都回来了。——题记
标题是剧中陆阿采对黄澄可说过的一句话,当时黄澄可遇到一些事情想不同,因缘际会下遇到陆阿采,黄澄可的憨直忠厚让已隐逸山林的陆阿采赏识不已,便指点一二,睿智地对黄澄可说“天下之大,包罗万象;人之渺小,如沧海一粟”,对于还没有经历过太多世事的黄澄可来说,并不是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只是感觉很有道理。于我,如今的年纪也不算经历过太多,但也自觉很有道理,也觉得这句话中透露着一份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及一份乐天知命的从容,这样的感悟不是听到过就能深刻到人的意识中去的,非要有所经历有所体悟才能真正明白吧。
说回这部剧,虽然是因为小时候的一点记忆再去看的,从开始看到看完时间跨度有些大,以记不清当初要看这部剧的初衷了,自己也从来没有看一部电视连续剧跨越这么长时间的,不管怎么都好,我再次看过这部电视剧了,而且觉得收获了比记忆里更多的东西。大概是因为那是年纪还小,并不怎么明世事,只为剧中的武打场面叫好,如今长大了,对人对事可以有自己的思考了,自然就会有更多的收获,而且小时候以为精彩的武打场面并没有因为人的长大而觉得幼稚,依旧觉得那样的武打场面引人入胜。
并不像一一去说“十虎”中的每一个人,只想说说那几个走进过心里的人,也不想太多去说他们的武功,因为不本就不懂,只愿说说他们的际遇,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年纪的我比较渴望很多的经历,所以即使是剧中人的被安排的际遇依然那么吸引我。
黄澄可,一个天性善良,忠厚憨直的渔村小伙,有着一股发自内心的正义感,总是喜欢帮助人,就算自己吃亏也无所谓,只是为了不想看到别人不开心,如果是自己能够帮到手的一定尽力而为,对于自己认定的事也能坚持到底。因为陆阿采的一句“试不一定行,不是一定不行”让澄可决定带领麻东村去和赤干村抢夺数十年来都为抢赢过的花炮,刚开始大家都以为是不自量力,可澄可就是抱着试一下才知道行不行的心态去坚持着做这件事,想各种办法让同村的人都参与进来。因为澄可坚持才找到说服大石窝参加的机会,继而陆续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还有模有样的组织起了训练。我想他心中也曾疑惑过,怀疑过自己的努力能不能成功,但就是那样一份“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的心态让他继续下去了。有的人可能觉得这是一种不甘心不服气,也有人觉得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傻气,但也可以说是一种凡事尽力而听天命的积极与从容。I‘ll try everything once——何妨一试!
总是觉得年轻的时候,对于未知的的将来应该多一些勇气,少一些顾虑,为那份自己觉得对的事一往无前一次,不管开始有多么艰难,过程有几多艰辛,一定要看到最后结果才允许自己罢手吧。
澄可的本性是让人欣赏的,于我,本性里有着相似的东西,却不能做的如他那般坚定。我不希望别人因为自己的不是而不开心,也会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但总是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要如此一直下去,或许是因为这样的坚持让心里难受过。本性是一种自然的表现,不需要伪装,也不需要深思熟虑的,那样的一种胸怀、心气早已深入骨髓、潜意识里面了吧,只可欣赏,不能习得的吧!
苏灿,因为与父亲的心结一直玩世不恭,嬉笑怒骂,流连烟花之地,被大家称为“败家子”,但也掩藏着一颗真性情的心,也没有纨绔子弟的骄横,为人处世并不失公道。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是他的心境吧,可那又何妨了,依旧活出自己的潇洒。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内心的寂寞也是难耐,也是希望有人理解的。人总是渴望知己的。
也许是命运的捉弄,苏灿父子误会得以冰释不久,一夜之间,家破人亡,一无所有,这样的打击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承受的。双亲死后的那场戏,苏灿和妹妹苏秋霜呆坐在双亲尸体前,已没有了眼泪,那是怎样的悲伤,倔强地都没有了眼泪——最普通的宣泄悲伤的方式。之后,苏灿虽然杀了余千进为父母报了仇,那大喜大悲之后他早已崩溃了吧。悲剧并没有停止,苏秋霜本想向心上人黎仁超述说心中的悲伤,却因黎仁超自己的自责而被拒绝伤害,双亲刚故的悲痛雪上加霜,生无可恋,最后投河自尽。也许是老天可怜,并没有让苏秋霜就这么死去,可哀莫大于心死,活下来的苏秋霜自暴自弃,沦落街头,行乞度日,烂赌抽鸦片,面对朋友们的帮助也无动于衷。解铃还须系铃人,若不是黎仁超奶奶替孙子的诚心忏悔和补偿,秋霜还沉沦在悲痛之中,永远走不出来。
更讽刺的是,就在苏灿家破人亡之日,被朝廷点为新科武状元,可心已死便无心恋权贵,痛样沦落为了乞丐,终日嗜酒,烂醉不醒。是妹妹的振作,小言的劝解,周泰的痛骂,让苏灿清醒了过来。尽管继续是苏乞儿,可不那么颓废,有心为国家做一番事业了。
看过这一段时,对哀莫大于心死多了一点领悟,对于人生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后的颓废、迷失、自弃多了一分理解。但有时间在,有朋友在,有解铃人在,一切都会过去成为人生的一部分,生活仍要继续,何不好好去活呢,死者已矣,生者珍重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最后要说的是三哥,铁桥三,他算是这部武侠剧中侠义的代表吧,赠医施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言出必行,行事光明磊落刚做敢为,真是大丈夫的典范。那段与四凤的拜天地更有江湖儿女的侠骨柔情。“我们两个今天以山林为媒,天地为证,我梁昆与何四凤正式结为夫妻,从今以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你若不弃,我亦不离,真心所在,一世相随。三哥的话四凤从不怀疑,这也让三哥的许诺那么坚定可信,四凤也那样毫无疑问的支持着三哥所有的决定,有担心有疼惜都在那浓浓爱意里。人活一世,若真能如三哥这般,有所为有所不为,得妻如此,也不枉此生。却不想三哥最后被麻挺这个卑鄙小人暗算而死,负了四凤的等待,让人痛心不已。
正是有这些有些有肉的人物,让整部剧丰满起来,还有冬至、叶飞、小鱼等人的故事,也都让整部剧丰富了很多。人分千种,形形色色,天下之大,包罗万象。形色不同,各有故事,苦也人生,乐也人生。万象皆有,纷繁变化,总在天地间。
标题是剧中陆阿采对黄澄可说过的一句话,当时黄澄可遇到一些事情想不同,因缘际会下遇到陆阿采,黄澄可的憨直忠厚让已隐逸山林的陆阿采赏识不已,便指点一二,睿智地对黄澄可说“天下之大,包罗万象;人之渺小,如沧海一粟”,对于还没有经历过太多世事的黄澄可来说,并不是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只是感觉很有道理。于我,如今的年纪也不算经历过太多,但也自觉很有道理,也觉得这句话中透露着一份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及一份乐天知命的从容,这样的感悟不是听到过就能深刻到人的意识中去的,非要有所经历有所体悟才能真正明白吧。
说回这部剧,虽然是因为小时候的一点记忆再去看的,从开始看到看完时间跨度有些大,以记不清当初要看这部剧的初衷了,自己也从来没有看一部电视连续剧跨越这么长时间的,不管怎么都好,我再次看过这部电视剧了,而且觉得收获了比记忆里更多的东西。大概是因为那是年纪还小,并不怎么明世事,只为剧中的武打场面叫好,如今长大了,对人对事可以有自己的思考了,自然就会有更多的收获,而且小时候以为精彩的武打场面并没有因为人的长大而觉得幼稚,依旧觉得那样的武打场面引人入胜。
并不像一一去说“十虎”中的每一个人,只想说说那几个走进过心里的人,也不想太多去说他们的武功,因为不本就不懂,只愿说说他们的际遇,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年纪的我比较渴望很多的经历,所以即使是剧中人的被安排的际遇依然那么吸引我。
黄澄可,一个天性善良,忠厚憨直的渔村小伙,有着一股发自内心的正义感,总是喜欢帮助人,就算自己吃亏也无所谓,只是为了不想看到别人不开心,如果是自己能够帮到手的一定尽力而为,对于自己认定的事也能坚持到底。因为陆阿采的一句“试不一定行,不是一定不行”让澄可决定带领麻东村去和赤干村抢夺数十年来都为抢赢过的花炮,刚开始大家都以为是不自量力,可澄可就是抱着试一下才知道行不行的心态去坚持着做这件事,想各种办法让同村的人都参与进来。因为澄可坚持才找到说服大石窝参加的机会,继而陆续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还有模有样的组织起了训练。我想他心中也曾疑惑过,怀疑过自己的努力能不能成功,但就是那样一份“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的心态让他继续下去了。有的人可能觉得这是一种不甘心不服气,也有人觉得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傻气,但也可以说是一种凡事尽力而听天命的积极与从容。I‘ll try everything once——何妨一试!
总是觉得年轻的时候,对于未知的的将来应该多一些勇气,少一些顾虑,为那份自己觉得对的事一往无前一次,不管开始有多么艰难,过程有几多艰辛,一定要看到最后结果才允许自己罢手吧。
澄可的本性是让人欣赏的,于我,本性里有着相似的东西,却不能做的如他那般坚定。我不希望别人因为自己的不是而不开心,也会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但总是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要如此一直下去,或许是因为这样的坚持让心里难受过。本性是一种自然的表现,不需要伪装,也不需要深思熟虑的,那样的一种胸怀、心气早已深入骨髓、潜意识里面了吧,只可欣赏,不能习得的吧!
苏灿,因为与父亲的心结一直玩世不恭,嬉笑怒骂,流连烟花之地,被大家称为“败家子”,但也掩藏着一颗真性情的心,也没有纨绔子弟的骄横,为人处世并不失公道。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是他的心境吧,可那又何妨了,依旧活出自己的潇洒。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内心的寂寞也是难耐,也是希望有人理解的。人总是渴望知己的。
也许是命运的捉弄,苏灿父子误会得以冰释不久,一夜之间,家破人亡,一无所有,这样的打击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承受的。双亲死后的那场戏,苏灿和妹妹苏秋霜呆坐在双亲尸体前,已没有了眼泪,那是怎样的悲伤,倔强地都没有了眼泪——最普通的宣泄悲伤的方式。之后,苏灿虽然杀了余千进为父母报了仇,那大喜大悲之后他早已崩溃了吧。悲剧并没有停止,苏秋霜本想向心上人黎仁超述说心中的悲伤,却因黎仁超自己的自责而被拒绝伤害,双亲刚故的悲痛雪上加霜,生无可恋,最后投河自尽。也许是老天可怜,并没有让苏秋霜就这么死去,可哀莫大于心死,活下来的苏秋霜自暴自弃,沦落街头,行乞度日,烂赌抽鸦片,面对朋友们的帮助也无动于衷。解铃还须系铃人,若不是黎仁超奶奶替孙子的诚心忏悔和补偿,秋霜还沉沦在悲痛之中,永远走不出来。
更讽刺的是,就在苏灿家破人亡之日,被朝廷点为新科武状元,可心已死便无心恋权贵,痛样沦落为了乞丐,终日嗜酒,烂醉不醒。是妹妹的振作,小言的劝解,周泰的痛骂,让苏灿清醒了过来。尽管继续是苏乞儿,可不那么颓废,有心为国家做一番事业了。
看过这一段时,对哀莫大于心死多了一点领悟,对于人生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后的颓废、迷失、自弃多了一分理解。但有时间在,有朋友在,有解铃人在,一切都会过去成为人生的一部分,生活仍要继续,何不好好去活呢,死者已矣,生者珍重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最后要说的是三哥,铁桥三,他算是这部武侠剧中侠义的代表吧,赠医施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言出必行,行事光明磊落刚做敢为,真是大丈夫的典范。那段与四凤的拜天地更有江湖儿女的侠骨柔情。“我们两个今天以山林为媒,天地为证,我梁昆与何四凤正式结为夫妻,从今以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你若不弃,我亦不离,真心所在,一世相随。三哥的话四凤从不怀疑,这也让三哥的许诺那么坚定可信,四凤也那样毫无疑问的支持着三哥所有的决定,有担心有疼惜都在那浓浓爱意里。人活一世,若真能如三哥这般,有所为有所不为,得妻如此,也不枉此生。却不想三哥最后被麻挺这个卑鄙小人暗算而死,负了四凤的等待,让人痛心不已。
正是有这些有些有肉的人物,让整部剧丰满起来,还有冬至、叶飞、小鱼等人的故事,也都让整部剧丰富了很多。人分千种,形形色色,天下之大,包罗万象。形色不同,各有故事,苦也人生,乐也人生。万象皆有,纷繁变化,总在天地间。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