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技术分析贴,写得很棒。现在看看还是很有比较的意义。
在费德勒几乎独孤求败的那几年,也就他能在土场上分庭抗礼一下,不然整个ATP球员,都会沦为费天王手下的鱼腩。因此说来,多多少少在那几年里面,那达尔给我的印象,就像是个绿林好汉,只身对抗费天王一统天下的努力。那个时候的纳达尔,长发飘飘,浑身肌肉,跑得比野兔还快,以及和主流完全不搭调的无袖衫海盗裤。无论从球风还是装束,都是网球场上的另类。
不得不惊讶,居然还有人有那么强劲的力量能持之以恒的打上旋,永远不知疲惫的奔跑,而且似乎永远用不完的力气。每年密集到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参赛安排,拼死捍卫红土场这块领地。他的努力是有回报的,在ATP的积分榜上,靠着红土上的彪炳战绩,在几年时间里面都维持着第二的牌名,虽然已经很努力了,但排在他前面的那个人,似乎更加轻松的维持着他第一的排名,不用拼命拉上旋,也不用满场飞奔,看似轻松写意的就拿下比赛,而积分榜上两人的差距,还是那么遥不可及。
通常都觉得,ATP球员中,费德勒是天生的王者,从来都是以极写意的手法拿了一个又一个冠军;而那达尔,则要辛苦得多,不仅仅是他的打法对身体消耗大,还有那密集的赛程;而其他的球员,真的感觉他们是最凄凉的,红土上有西班牙人,而在红土之外,来自瑞士的天王又牢牢的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他们的目标,也许就是进四强或者决赛就是胜利。这样看来,那几年的ATP,还真有些残忍。
这个世界上,最狠毒的莫过于时间了。时间的累积可以让费天王的比赛变得艰难,也能让年轻的纳达尔感受到伤病的困扰。从注意到那达尔开始,就觉得老这么打不是办法。尽管前面这几年都是这个打法,这么参赛的密度,似乎没出什么问题,那达尔依然跑得飞快,力气也不曾减少。在经历了08年-09年上半年梦幻般的一年多后,那个被人们经常提起,但总是被纳迷们嗤之以鼻的伤病问题终于找上门来了。毕竟,这个世界上,因果是必然的。如果说,他前几年的疯狂并没给他带来太大的负面影响,那是因为年轻,身体的恢复也很快所至。但上帝的镰刀却不会放过任何人,年龄逐渐增大之后,虽然还只有23岁多,但那种打法,已经在他身上施加了太多的压力,总会有垮掉的那天。不幸的是,这个临界点,来的也太不是时候了,居然倒在了他冲击法网5连冠的征途中。除了感叹造化弄人之外,还是那句老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就像费德勒两次都倒在了大满贯6连冠的路上一样,也许,法网的4连冠,温网和美网的5连冠,真的是人类的极限。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也没什么太值得遗憾的,毕竟他是倒在16强,而费德勒两次都是倒在距离仅一步之遥的决赛上,这种郁闷的程度,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那达尔比赛的时候,除了永恒的扯裤头之外,恐怕就是他凶狠的眼神了。如果喜欢上了罗杰的那种举重若轻,肯定就会对这种凶巴巴的做派颇不待见。但也就电视观众能看到,球网对面的那个人,也不会担心被这种眼神杀死,毕竟那达尔不是樱木花道。
在今年的法网,这种眼神却消失了,真的不是时候。如果说那种眼神是他旺盛战斗力的外在表现,那他眼神开始松动的时候,也许他就临近崩盘了。当索德林一次次凶狠的中场击球让他疲于奔命的时候,一切都开始发生了变数。迷茫,已经从眼神弥漫到了他的脸上。伤病给他带来的困扰,已经超越了精神控制的层面,输球于是就顺理成章。没有什么惊讶,毕竟这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唯一的缺憾,就是来的太不是时候了。为此当初还颇感叹了一番,有点同情于他,甚至开始为他设想,以后他该怎么办?
个人的观点一直都认为,他如果不改变打法,恐怕伤病会永远的缠上他。而对于他这种极度依赖身体健康的打法,好像又不能改变。有点不可想象,如果失去了极其出色的奔跑和超级上旋的那达尔,在网球场上还有多少竞争力。而到现在,他几乎已经动力定型了,要变成攻击型球员,难度大到几乎不可逾越。如果说费德勒为了法网不但牺牲了极具攻击性的反手,而且把反手变成了现在人人可欺的弱点,那那达尔要是把他的上旋丢掉了,那岂不是连他安身立命的手段也丢掉了。这个问题,他自己和教练不会不知道,只是做起来实在太艰难了点。所以法网后修正了两个月的那达尔回来依然是没命的奔跑,强烈的上旋,唯一的问题就是:他这样还能坚持多久?
突然想说说他的得分手段,却觉得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他在赢得的比赛里面,自己的致胜球超过对手的次数,实在占的比例太小了。他的超级上旋,除了给对手带来回球的难度外,如此发力的拉球,对他自己而言,恐怕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问题是他成功了,多数人都应付不好他的上旋。而这样的后果,则是他的膝盖和腹部以及手腕的压力太大了。如果非要猜测那达尔下一个受伤的部位,我可以和大家赌1块钱,肯定是手腕或是肩膀。而被人津津乐道的穿越,这个比较有意思。值得好好说说。但问题就在于,别人不上网,他再强也穿越不了。因此这个得分手段比较古怪点。其实他之所以有那么强的穿越能力,主要还是得益于他过人的奔跑能力,只要能够及时到位,好整以暇的打出穿越并不是那么难。而他恰好就具备很强的移动能力,因此要是上网被穿,那也没啥好说的。
记得有次吃饭,突然觉得那达尔的做派和天龙八部里面的那个鸠摩至很像。乍一看,那达尔似乎没什么缺点,各种能力都很全面,正手、反手、穿越、移动,样样俱全。而鸠摩至同学,却是以小无相功强行催动少林72绝技,最后各种绝技样样都使得有模有样,但这不是正途,最终走火入魔武功全失。二者的共同点,就是一旦失去了根基,就什么都没了。那达尔失去了过人的身体素质,那他离衰败也就不远了。即使他的身体素质下降到一般高手的状况,他的竞争力,也会大打折扣,甚至完全有沦为泯然众人矣的可能。而技术流的球员对身体的依赖却没那么大,身体健康状况差点,还有手感和技术来帮助维持竞争力。而那达尔一旦失去了过人的体能,那他所有的竞争力就会几乎全部失去。那达尔的打法在当今网坛是个另类,有点非主流,付出非主流的代价,也算是公平合理。
不得不说他取得成绩,居然是活生生的在那个天之骄子手里抢下了5个大满贯冠军,的确匪夷所思。这多少得益于他的左手优势,毕竟他赢得大满贯战胜的都是同一个人。而他的发球,却一直都是短板,明明有标准的身材,强健的肌肉,去发不出高速的发球。这个恐怕和他本来是右撇子却偏要左手打球有关系吧,这个又让我想起了鸠摩至来。其实天生左手的人发球都不差,像也是左手握拍的沃达斯科,那个发球速度,骠悍到让人惊叹。而那达尔到现在,还是发球几乎就上不了200公里的时速,如果说这也有优势,那就是带来的旋转。公平一点说,如果那达尔也有费德勒那样的发球,那别人还活不活了?老天爷,也是有分寸的。
在费德勒的时代,费德勒以天王至尊的姿态,从容的赢得冠军,就像是取自己放在那里的东西;而那达尔却是去争,费尽力气,终于夺冠,成功都是相似,而代价却是不菲。在那达尔养伤的时候,那个比他大了5岁的老对手,却依然健健康康的拿走了法网和温网。如果要比较这两人的差异,恐怕主要就在这里。一个是取,一个是争。辛苦程度和代价,显然易见。
忍不住想大嘴一下下,那达尔会走向何方?如果继续这种打法,伤病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而改变打法,万一画虎不成反类犬,那就更糟糕了。最好的例子,恐怕就是费德勒的反手了。为了法网而让反手失去了攻击力,实在让人唏嘘。而他的上旋面对高大的对手时,攻击性也大打折扣,这是他伤病之外又一个艰难的问题,而大菠萝这种技术全面的高大选手的存在,让这种忧虑变得更加现实。
也许减少赛程才是王道。然而我觉得那达尔是个要靠多参赛才会出状态的选手,如果要在ATP中选出达维登科之外的劳模,恐怕就是那达尔了吧。减少参赛数量的情况下,手感会不会凉,是个有趣的话题。以上种种,闲来无事随便说说。唯一能做的,恐怕就是,祝他好运了!
不得不惊讶,居然还有人有那么强劲的力量能持之以恒的打上旋,永远不知疲惫的奔跑,而且似乎永远用不完的力气。每年密集到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参赛安排,拼死捍卫红土场这块领地。他的努力是有回报的,在ATP的积分榜上,靠着红土上的彪炳战绩,在几年时间里面都维持着第二的牌名,虽然已经很努力了,但排在他前面的那个人,似乎更加轻松的维持着他第一的排名,不用拼命拉上旋,也不用满场飞奔,看似轻松写意的就拿下比赛,而积分榜上两人的差距,还是那么遥不可及。
通常都觉得,ATP球员中,费德勒是天生的王者,从来都是以极写意的手法拿了一个又一个冠军;而那达尔,则要辛苦得多,不仅仅是他的打法对身体消耗大,还有那密集的赛程;而其他的球员,真的感觉他们是最凄凉的,红土上有西班牙人,而在红土之外,来自瑞士的天王又牢牢的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他们的目标,也许就是进四强或者决赛就是胜利。这样看来,那几年的ATP,还真有些残忍。
这个世界上,最狠毒的莫过于时间了。时间的累积可以让费天王的比赛变得艰难,也能让年轻的纳达尔感受到伤病的困扰。从注意到那达尔开始,就觉得老这么打不是办法。尽管前面这几年都是这个打法,这么参赛的密度,似乎没出什么问题,那达尔依然跑得飞快,力气也不曾减少。在经历了08年-09年上半年梦幻般的一年多后,那个被人们经常提起,但总是被纳迷们嗤之以鼻的伤病问题终于找上门来了。毕竟,这个世界上,因果是必然的。如果说,他前几年的疯狂并没给他带来太大的负面影响,那是因为年轻,身体的恢复也很快所至。但上帝的镰刀却不会放过任何人,年龄逐渐增大之后,虽然还只有23岁多,但那种打法,已经在他身上施加了太多的压力,总会有垮掉的那天。不幸的是,这个临界点,来的也太不是时候了,居然倒在了他冲击法网5连冠的征途中。除了感叹造化弄人之外,还是那句老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就像费德勒两次都倒在了大满贯6连冠的路上一样,也许,法网的4连冠,温网和美网的5连冠,真的是人类的极限。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也没什么太值得遗憾的,毕竟他是倒在16强,而费德勒两次都是倒在距离仅一步之遥的决赛上,这种郁闷的程度,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那达尔比赛的时候,除了永恒的扯裤头之外,恐怕就是他凶狠的眼神了。如果喜欢上了罗杰的那种举重若轻,肯定就会对这种凶巴巴的做派颇不待见。但也就电视观众能看到,球网对面的那个人,也不会担心被这种眼神杀死,毕竟那达尔不是樱木花道。
在今年的法网,这种眼神却消失了,真的不是时候。如果说那种眼神是他旺盛战斗力的外在表现,那他眼神开始松动的时候,也许他就临近崩盘了。当索德林一次次凶狠的中场击球让他疲于奔命的时候,一切都开始发生了变数。迷茫,已经从眼神弥漫到了他的脸上。伤病给他带来的困扰,已经超越了精神控制的层面,输球于是就顺理成章。没有什么惊讶,毕竟这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唯一的缺憾,就是来的太不是时候了。为此当初还颇感叹了一番,有点同情于他,甚至开始为他设想,以后他该怎么办?
个人的观点一直都认为,他如果不改变打法,恐怕伤病会永远的缠上他。而对于他这种极度依赖身体健康的打法,好像又不能改变。有点不可想象,如果失去了极其出色的奔跑和超级上旋的那达尔,在网球场上还有多少竞争力。而到现在,他几乎已经动力定型了,要变成攻击型球员,难度大到几乎不可逾越。如果说费德勒为了法网不但牺牲了极具攻击性的反手,而且把反手变成了现在人人可欺的弱点,那那达尔要是把他的上旋丢掉了,那岂不是连他安身立命的手段也丢掉了。这个问题,他自己和教练不会不知道,只是做起来实在太艰难了点。所以法网后修正了两个月的那达尔回来依然是没命的奔跑,强烈的上旋,唯一的问题就是:他这样还能坚持多久?
突然想说说他的得分手段,却觉得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他在赢得的比赛里面,自己的致胜球超过对手的次数,实在占的比例太小了。他的超级上旋,除了给对手带来回球的难度外,如此发力的拉球,对他自己而言,恐怕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问题是他成功了,多数人都应付不好他的上旋。而这样的后果,则是他的膝盖和腹部以及手腕的压力太大了。如果非要猜测那达尔下一个受伤的部位,我可以和大家赌1块钱,肯定是手腕或是肩膀。而被人津津乐道的穿越,这个比较有意思。值得好好说说。但问题就在于,别人不上网,他再强也穿越不了。因此这个得分手段比较古怪点。其实他之所以有那么强的穿越能力,主要还是得益于他过人的奔跑能力,只要能够及时到位,好整以暇的打出穿越并不是那么难。而他恰好就具备很强的移动能力,因此要是上网被穿,那也没啥好说的。
记得有次吃饭,突然觉得那达尔的做派和天龙八部里面的那个鸠摩至很像。乍一看,那达尔似乎没什么缺点,各种能力都很全面,正手、反手、穿越、移动,样样俱全。而鸠摩至同学,却是以小无相功强行催动少林72绝技,最后各种绝技样样都使得有模有样,但这不是正途,最终走火入魔武功全失。二者的共同点,就是一旦失去了根基,就什么都没了。那达尔失去了过人的身体素质,那他离衰败也就不远了。即使他的身体素质下降到一般高手的状况,他的竞争力,也会大打折扣,甚至完全有沦为泯然众人矣的可能。而技术流的球员对身体的依赖却没那么大,身体健康状况差点,还有手感和技术来帮助维持竞争力。而那达尔一旦失去了过人的体能,那他所有的竞争力就会几乎全部失去。那达尔的打法在当今网坛是个另类,有点非主流,付出非主流的代价,也算是公平合理。
不得不说他取得成绩,居然是活生生的在那个天之骄子手里抢下了5个大满贯冠军,的确匪夷所思。这多少得益于他的左手优势,毕竟他赢得大满贯战胜的都是同一个人。而他的发球,却一直都是短板,明明有标准的身材,强健的肌肉,去发不出高速的发球。这个恐怕和他本来是右撇子却偏要左手打球有关系吧,这个又让我想起了鸠摩至来。其实天生左手的人发球都不差,像也是左手握拍的沃达斯科,那个发球速度,骠悍到让人惊叹。而那达尔到现在,还是发球几乎就上不了200公里的时速,如果说这也有优势,那就是带来的旋转。公平一点说,如果那达尔也有费德勒那样的发球,那别人还活不活了?老天爷,也是有分寸的。
在费德勒的时代,费德勒以天王至尊的姿态,从容的赢得冠军,就像是取自己放在那里的东西;而那达尔却是去争,费尽力气,终于夺冠,成功都是相似,而代价却是不菲。在那达尔养伤的时候,那个比他大了5岁的老对手,却依然健健康康的拿走了法网和温网。如果要比较这两人的差异,恐怕主要就在这里。一个是取,一个是争。辛苦程度和代价,显然易见。
忍不住想大嘴一下下,那达尔会走向何方?如果继续这种打法,伤病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而改变打法,万一画虎不成反类犬,那就更糟糕了。最好的例子,恐怕就是费德勒的反手了。为了法网而让反手失去了攻击力,实在让人唏嘘。而他的上旋面对高大的对手时,攻击性也大打折扣,这是他伤病之外又一个艰难的问题,而大菠萝这种技术全面的高大选手的存在,让这种忧虑变得更加现实。
也许减少赛程才是王道。然而我觉得那达尔是个要靠多参赛才会出状态的选手,如果要在ATP中选出达维登科之外的劳模,恐怕就是那达尔了吧。减少参赛数量的情况下,手感会不会凉,是个有趣的话题。以上种种,闲来无事随便说说。唯一能做的,恐怕就是,祝他好运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