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很简单的小故事。
故事一 小学时,每周都会和爸爸一起骑车去四十分钟以外的地方学英语学画画。 白天上课,晚上上这种辅导班。 下了辅导班,骑回家里都快9点过了,那时候,街上人和车都已经很少,泛黄的路灯光照出一大一小两个骑车人的影子,在冷清的街道上拖得长长的。 一个深秋的晚上,成都刚下过雨,走在路上寒气一直往身上钻。 快到家的时候,不尽心里暗暗高兴——就快钻进温暖的小窝了。 不远处,出现了一个默默扫地的环卫工人。爸爸结束了他给我讲的故事,然后看了看他们对我说: “你看,这么冷这么黑的晚上,他们都还在打扫卫生,都是挣钱,他们比我们艰难多了。 有句话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这些人,你就会觉得日子好过很多。” 【可能是受父母爱好、性情的影响,以及从小爸爸带领我看到的物质以外的美好世界,所以我在金钱方面一直不是太上进,而在很小的时候就对帮助别人生出了热情的期待。】
故事二 2009年的4月,我在云南楚雄山区里的一个乡村小学支教,和子樾一起。 这里的小朋友95%都是彝族人,他们有深陷的眼凹、黑亮的眼睛以及翘翘的鼻子,非常漂亮,不过最美的还是他们最纯最朴素的笑容。 在山区的周末,我和子樾3/4的时间都呆在学校里,一方面因为县城很远交通不便,此外也是因为我们两个热爱自然的孩子非常安于待在农田包围的学校。 在阳光下洗完衣服,围着太阳下它们散发的味道,饭点前炒2个简单的菜或者被邀请去学生家吃对于我们来说朴素的晚饭(他们总是会为我们特别做一大碗炒鸡蛋或者炸核桃,平时长身体的孩子们都吃不到,因此绝对不是”最“朴素的),晚饭后在田野中行走,倾听被风吹佛的麦浪声,有两次夜里12点还和附近的学生在白花花的月光下,坐在田埂上看星星,讲我们彼此喜欢的人。 这些简单平淡的周末成为了我非常珍贵的回忆,想起下面这件事,我格外感动。 一个周五的下午,照例四点放了学,我和子樾在房间休息,小朋友的嬉闹和朗朗书声都被呼呼的风声和麻雀的叽喳取代。一下子一周的工作都寂静了下来。 突然,我们听到了轻柔的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是两个二年级的小女生,她们背着手,害羞的一点点绽开微笑,还微微低着头,不太好意思看我们。我们有点小惊奇,因为学校的老师都不太允许孩子们来打搅我们。 我反应慢,子樾主动问她们,是不是找我们有事呀? 她们更把脑袋低下来,但是从身后掏出一束野花递到我们面前。一句话都不好意思说。 子樾: 哦,是给我们的吗? 她们其中一个点点头,我们好一阵子惊喜,这真是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小花们有黄色的、淡蓝色的,有的已经开了,有的还是骨朵。是这周围田里常见的,但是她们的心思和鼓起勇气突破自己来找我们的羞怯却让这一束花在我记忆中尤其鲜亮。 之后,我们把她们留下来,给她们辫了辫子,我们又把芭比娃娃拿出来让她们玩。 在这里,孩子们的周末和课余时间是苍白的,在他们眼中,并没有周末休闲的概念,五天的住校过后走1-4小时的山路回家,回到家继续做作业,还要做家务——背柴、田间劳作、洗衣服、做饭等等。家长大多文化水平都非常低,学校课程也很繁重,但是,很多小朋友都非常富有创造力,没有玩具,却能从身边最简单的植物、农作物或者仅有的一些家用器具玩儿出各种花样和乐趣。 如果稍微多一些机会和渠道,他们的创造力以及能力都能得到更好的保存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