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更迭记 外篇 七 唐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兴盛的王朝(我认为没有之一),现在外国还有唐人和唐人街的说法。唐朝也是继秦汉、隋以来,第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
唐朝的发展与李世民分不开,我觉得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英明伟大的领导人。
年轻时帮助老爹李渊起兵夺得了天下,做了皇帝。战功赫赫的李世民让大哥和四弟很嫉妒,想尽办法排挤他,李建成甚至下毒害他。最后,他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做了皇帝。统一战争中他积聚的军事力量为之后对少数民族的战争打下了基础。统一完成后,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治理国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的盛世打下了基础。
李世民是为开明的君主。
他经常与大臣们论古说今,总结历史经验。
他在用人方面坚持“选贤任能”的原则。魏征本是大哥李元吉的谋士,玄武门之变后,他没有杀魏征,反而让他留在身边,才有了后来一段佳话。
他很重视听取大臣的意见,还鼓励大臣直言极谏。魏征去世后,他对大臣们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 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能有如此胸怀的皇帝,在历史上真是少有啊!
他对少数民族主要采取以怀柔为主的羁縻政策。他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对于依附的各族,他一般不改变其生产方式,社会制度,注意保存其部落体制,尊重其 习俗。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羁縻府州,任命各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等,以统辖本族。不但基本上不征税,而且还经常给各族贵族以大量赏赐。对于归附的少数民 族首领也很信任,不少人被授以高级官职、册封爵位。还帮助他们的部属,发展生产,稳定社会秩序。他通过“和亲”的方法,进一步发展民族关系。又开通通往西 域的大碛道和通往北方边疆地区的参天可汗道,以加强内地与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①
之后的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我觉得她有功有过,但仍然不失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她增加进士科的录取人数,开创殿试制度,还曾增设武举。方便庶族地主知识分子和有文武才能的人进入仕途。
她喜欢正直而有才能的人,又肯破格选贤任能。狄仁杰、张柬之、姚崇、宋璟等,都是她选拔的。
她在位期间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采取了许多措施,使得当时政治斗争异常残酷。而且她信奉佛教,佛寺兴建频繁。后来的韦后和安乐公主都效仿她想做女皇帝。
唐玄宗李隆基开创了开元盛世,但是后半生更像是半个隋炀帝,导致唐朝衰亡。可以说他功过个半。
他有较丰富的政治和社会经验。通过对韦后的斗争做了皇帝,之后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 世”。
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决意放纵享乐,从此不问国事。十几年后发生了安史之乱,唐玄宗跑到了成都做了太上皇,完全没了年轻时参与政治斗争那身勇气。八年后叛乱平定了,但是唐朝就此衰落。
还有位唐宪宗后世也给与了很高评价,使安史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有所改观,开创了元和中兴。当时的情势之下,他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可能已经很不错了——历朝历代藩王的权利一旦确立,削藩总是困难重重的;想要彻底解决问题,往往要通过改朝换代来实现。
最后唐朝毁于朱全忠之手,但是他并没有统一全国,仅仅是建立了一个后梁。藩镇割据的局面导致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这一短暂分裂的时期。
后来的后唐和南唐只是打着唐的旗号,他们的皇帝跟李家没有直接关系,也仅仅是姓李罢了。
中国古代每个统一的王朝都是虎头蛇尾,唐朝也不例外。作为最兴盛的王朝,仅是在安史之乱以前;之后走了很长时间的下坡路,在没有李家的皇帝能让唐朝重回盛世了——我常常想李世民如果能转世再做皇上他是不是能改变当时唐朝的颓势,最后我觉得不行,必须改朝换代了。
一个国家发展如何,皇帝很重要。唐朝从兴盛到衰亡,更是与个个皇帝分不开的。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也出现在唐朝。在男权社会,女皇帝想有更大作为很困难,继承人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研究唐朝,写一百本书也是不够的。唐朝的土地制度,政治制度,民族政策,外交策略,教育制度,官员选拔制度等等,对我们今天面对的问题仍然有借鉴价值。
当然,像李世民那样英明神武的皇帝几千年也就这么一个,所以不要期望英明的皇帝能带来国家的兴盛——几千年仅此一次。最重要的还是建立一套稳固的制度,无论谁掌权国家政权都能保持政治稳定,在不受外敌侵略情况下保证人民安居乐业。
①百度百科原文。
唐朝的发展与李世民分不开,我觉得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英明伟大的领导人。
年轻时帮助老爹李渊起兵夺得了天下,做了皇帝。战功赫赫的李世民让大哥和四弟很嫉妒,想尽办法排挤他,李建成甚至下毒害他。最后,他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做了皇帝。统一战争中他积聚的军事力量为之后对少数民族的战争打下了基础。统一完成后,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治理国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的盛世打下了基础。
李世民是为开明的君主。
他经常与大臣们论古说今,总结历史经验。
他在用人方面坚持“选贤任能”的原则。魏征本是大哥李元吉的谋士,玄武门之变后,他没有杀魏征,反而让他留在身边,才有了后来一段佳话。
他很重视听取大臣的意见,还鼓励大臣直言极谏。魏征去世后,他对大臣们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 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能有如此胸怀的皇帝,在历史上真是少有啊!
他对少数民族主要采取以怀柔为主的羁縻政策。他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对于依附的各族,他一般不改变其生产方式,社会制度,注意保存其部落体制,尊重其 习俗。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羁縻府州,任命各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等,以统辖本族。不但基本上不征税,而且还经常给各族贵族以大量赏赐。对于归附的少数民 族首领也很信任,不少人被授以高级官职、册封爵位。还帮助他们的部属,发展生产,稳定社会秩序。他通过“和亲”的方法,进一步发展民族关系。又开通通往西 域的大碛道和通往北方边疆地区的参天可汗道,以加强内地与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①
之后的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我觉得她有功有过,但仍然不失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她增加进士科的录取人数,开创殿试制度,还曾增设武举。方便庶族地主知识分子和有文武才能的人进入仕途。
她喜欢正直而有才能的人,又肯破格选贤任能。狄仁杰、张柬之、姚崇、宋璟等,都是她选拔的。
她在位期间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采取了许多措施,使得当时政治斗争异常残酷。而且她信奉佛教,佛寺兴建频繁。后来的韦后和安乐公主都效仿她想做女皇帝。
唐玄宗李隆基开创了开元盛世,但是后半生更像是半个隋炀帝,导致唐朝衰亡。可以说他功过个半。
他有较丰富的政治和社会经验。通过对韦后的斗争做了皇帝,之后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 世”。
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决意放纵享乐,从此不问国事。十几年后发生了安史之乱,唐玄宗跑到了成都做了太上皇,完全没了年轻时参与政治斗争那身勇气。八年后叛乱平定了,但是唐朝就此衰落。
还有位唐宪宗后世也给与了很高评价,使安史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有所改观,开创了元和中兴。当时的情势之下,他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可能已经很不错了——历朝历代藩王的权利一旦确立,削藩总是困难重重的;想要彻底解决问题,往往要通过改朝换代来实现。
最后唐朝毁于朱全忠之手,但是他并没有统一全国,仅仅是建立了一个后梁。藩镇割据的局面导致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这一短暂分裂的时期。
后来的后唐和南唐只是打着唐的旗号,他们的皇帝跟李家没有直接关系,也仅仅是姓李罢了。
中国古代每个统一的王朝都是虎头蛇尾,唐朝也不例外。作为最兴盛的王朝,仅是在安史之乱以前;之后走了很长时间的下坡路,在没有李家的皇帝能让唐朝重回盛世了——我常常想李世民如果能转世再做皇上他是不是能改变当时唐朝的颓势,最后我觉得不行,必须改朝换代了。
一个国家发展如何,皇帝很重要。唐朝从兴盛到衰亡,更是与个个皇帝分不开的。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也出现在唐朝。在男权社会,女皇帝想有更大作为很困难,继承人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研究唐朝,写一百本书也是不够的。唐朝的土地制度,政治制度,民族政策,外交策略,教育制度,官员选拔制度等等,对我们今天面对的问题仍然有借鉴价值。
当然,像李世民那样英明神武的皇帝几千年也就这么一个,所以不要期望英明的皇帝能带来国家的兴盛——几千年仅此一次。最重要的还是建立一套稳固的制度,无论谁掌权国家政权都能保持政治稳定,在不受外敌侵略情况下保证人民安居乐业。
①百度百科原文。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