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 -- 第一集 人心底的源代码 走再远都改不了的
舌尖上的中国本来我没打算看的
看题目的时候猜想
一定是讲中国菜有多好吃
对我这个正在减重的人来讲
还是少看为妙
但是看到好多人看完后都说“感动”
于是今天午餐的时候看了第一集
讲挖笋
采松茸
捕鱼
制盐
腌火腿
那种很土的乡巴佬竟然说出来:“松茸分48个等级,这个是一级。”
菌菇类是我超爱吃的
其中有一种
松蘑
我小时候7块8块钱一斤
现在150一斤
我超级爱吃这种蘑菇
只有大小兴安岭里面有
必须自然生长
一年一产
每年我买2斤的分量
省着吃
吃不到一年也吃完了
家乡菜小鸡炖蘑菇
用这种松蘑最够味
查干湖
那种很厚的冰面
干冷的气候
那是我记忆中的老家
我听那个声音
全身就有回老家过冬的感觉
东北的小孩小时候都是在冰面上玩的
大学时候溜冰是必修课呢
而且这是我这种城里小孩子
农村小孩子就是冰上滚来滚去的
不是采访了鱼把头么?
老人家满嘴的东北味儿
我听着就安心
能笑出来
这就是人心底的源代码 走再远都改不了的
鱼把头说:“这是传下来的,那不能差。”
这句,是东北老人家一直讲的。
我小时候听我奶奶讲的
现在我姑姑在唠叨
这就叫手艺人啊
中国最淳朴的人
靠山吃山
靠海吃海
吃着也不忘记养着的手艺人
我觉得中国人如果连手艺人都消失了的话
就亡国了
手艺人不写书
他们只有言传身教
传下来的都是历史和精华
就算是现在年薪百万的人
去了这种地方也只是个傻逼
根本活不下来
但是
手艺人想要守住这些东西太难了
靠天吃饭
经济却维持在最底限
任谁都很难守住这些手艺的
接下去呢?
再过100年
我们的子孙后代
还能吃到这些东西吗?
看题目的时候猜想
一定是讲中国菜有多好吃
对我这个正在减重的人来讲
还是少看为妙
但是看到好多人看完后都说“感动”
于是今天午餐的时候看了第一集
讲挖笋
采松茸
捕鱼
制盐
腌火腿
那种很土的乡巴佬竟然说出来:“松茸分48个等级,这个是一级。”
菌菇类是我超爱吃的
其中有一种
松蘑
我小时候7块8块钱一斤
现在150一斤
我超级爱吃这种蘑菇
只有大小兴安岭里面有
必须自然生长
一年一产
每年我买2斤的分量
省着吃
吃不到一年也吃完了
家乡菜小鸡炖蘑菇
用这种松蘑最够味
查干湖
那种很厚的冰面
干冷的气候
那是我记忆中的老家
我听那个声音
全身就有回老家过冬的感觉
东北的小孩小时候都是在冰面上玩的
大学时候溜冰是必修课呢
而且这是我这种城里小孩子
农村小孩子就是冰上滚来滚去的
不是采访了鱼把头么?
老人家满嘴的东北味儿
我听着就安心
能笑出来
这就是人心底的源代码 走再远都改不了的
鱼把头说:“这是传下来的,那不能差。”
这句,是东北老人家一直讲的。
我小时候听我奶奶讲的
现在我姑姑在唠叨
这就叫手艺人啊
中国最淳朴的人
靠山吃山
靠海吃海
吃着也不忘记养着的手艺人
我觉得中国人如果连手艺人都消失了的话
就亡国了
手艺人不写书
他们只有言传身教
传下来的都是历史和精华
就算是现在年薪百万的人
去了这种地方也只是个傻逼
根本活不下来
但是
手艺人想要守住这些东西太难了
靠天吃饭
经济却维持在最底限
任谁都很难守住这些手艺的
接下去呢?
再过100年
我们的子孙后代
还能吃到这些东西吗?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