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用松下LX3
![]() |
正面 |
![]() |
机器上面,功能设置很专业,闪灯热靴是四个触点 |
![]() |
与数码单反D70放一块,显得如此秀气 |
《兵书十二卷》《顶级摄影器材》的作者赵嘉在“七种武器”里的“袖珍相机”一节说摄影者一定要拥有那种除了洗澡片刻不离身的袖珍相机。我认识的几个杂志图片编辑也都机不离身,多是随身携带一台D200或50D那样的数码单反加一只变焦镜头,随时准备举起来捕捉这个世界的精彩的细节。可惜我不是摄影师,工作也比较繁忙,不可能天天扛着一只内装数码单反套机的巨大摄影包在街上晃悠,但是每一天朝暾夕月、芸芸众生、悲欢离合的风景就在眼前鲜活的上演着,有时候恨不能自己的双眼就是镜头,大脑就是快门和胶卷。
于是除了拍照任务和朋友之邀,就是周末、假期出游扛着单反四处猎奇而已。每日单位→家的曲线运动除了偶尔带着五年前买的小DC乱拍几张。但是在我印象里小DC的成像质量实在是寒碜了些。于是经常幻想自己手拿一台莱卡M或是蔡司依康或是康泰时G2加28mm、35mm、50mm 大光圈定焦镜头,像布列松、卡帕那样随时冲在拍照的路上。只是幻想,呵呵,自不量力。当然詹姆斯纳赫特维用佳能单反加几只变焦镜头也拍出了目前全世界最牛的战地和难民图片。
我注意到SIGMA早在06年就打出了DP1的广告,这款小数码与其他DC有了天壤之别,别就别在它那款傲视群小的心脏——感光元件上,那是一块用在适马数码单反SD14上的20.7×13.8mm,1400万像素的foveon x3技术的感光元件。这个家伙出来,不单对一切高端小数码相机,诸如佳能G系列构成冲击,还要冲击所有入门级数码单反1000D、D60。可惜这个机器千呼万唤不出来,至今也只在京沪粤很少商家处有货,而且看测试报告,其致命弱点是开机、快门时滞、图片处理所造成的明显的速度迟缓,抓拍就几乎没戏了。而且还是一定焦镜头,最关键丫买到近六千大洋,快赶上正在不停降价的佳能40D了。所以就必须PASS了。
随后我就盯上了徕卡的小数码D-LUX 4,一提起徕卡我心怦怦跳,颇有点马克吐温笔下“王子”与“贫儿”里对调那感觉,咱这穷孩子能玩徕卡?记得有一年在798工厂一家专门经营徕卡拍的片子的画廊,里面坐着四五名牛逼哄哄的老爷们,一身真丝唐装,每人都在把玩着M7、M8或是RD1,看见举个佳能、尼康的碎摧,丫们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更别说跟你探讨伟大的摄影艺术了。当时我心想,靠,马格南的神人们不也就一台佳能单反加变焦头就出好片子,你们他妈牛什么牛!
一挂上徕卡的牌子就牛逼,就像人说一根摄影沾边一个小零件都值钱。这相机七千多的价格好像有些过分。随后松下的LX2和理光的GR100\200 进入我的眼睛。这大概是目前市场上成像质量最好的小数码机了。GR200脱胎于理光当年轰动一时的小胶片旁轴GR1、GR1S系列,镁合金机身、两种曝光方式、两种测光方式,甚至有慢门闪光同步功能。施耐德设计的28mmF2.8七组四片镜头。
而松下的LX系列源于松下2005年推出的16:9比例CCD图形传感器。这成功解决了口袋机28mm广角的难题。说起来LX2也算是江湖盛传的一代名机。而今年出来的LX没在像素提升上搞那种小儿科噱头,在保持其1/1.63英寸1000万像素前提上,和徕卡合伙搞了个24-60mm最大光圈F2.0的镜头,6组8片镜头里有四片是非球面镜头,这就解决了球面色差的问题,光学质量更高。
于是捏,最终我的选择出来了,就是他了。跟GR200在技术参数上只强不弱,狂且庸俗一点,那毕竟是个莱卡镜头。今日其实并没想这么快拿机器,只是抱着踩盘子的目的去数码城溜达,结果一位前几日通过电话的店老板居然神速地搞来两台香港行货黑色LX3,把玩一阵拍照几张,果然很爽就拿下了。顺便来了张4GSD卡以及品牌电池一枚。出来随便拍了几张,广角和大光圈果然了得,只是天色已晚,只好改日再试。
![]() |
与俺的第一台小数码CANON A70在一起也还是小一些 |
![]() |
广角蛮有气势 |
![]() |
随手瞎拍 |
![]() |
扫个好车 |
![]() |
举个小数码,神不知鬼不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