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2005年(你妹的七年过去了啊,可以本硕博连读了!)
郑秀文得道淡出以后,香港乐坛的女歌手一直呈现着四强鼎立的盛况。掐指算来,年轮驶入05年之后,除了那个借了一股黑色东风挥着翅膀爬上今日地位的某小姐,其余三人皆已在乐坛摸爬滚打了十年。十年是段奇妙的时间跨度,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但转眼过去,岁月也未在她三人身上刻下太深的痕迹,只是很多潜移默化的变数在我们回想当初的时候才彰显出岁月给人的那种特有的好感。古人有云“十年磨一剑”,那些打磨剑锋的日子我们一起走过,天后宝座的分量不想也无力掂出。十年之后的蠢蠢欲动并非想总结什么评断什么展望什么,只是于己的粉丝生涯树个里程碑而已。
Kelly
三人之中走的最快红的最早底气最足的无疑是kelly,她也是最一帆风顺的那个,没有经历过唱片公司得倒闭,没有经历过千夫所指的日子,出道之初就借着林青霞阿姨的庇护顺风顺水,生逢正东女歌手奇缺之时,走到环球一姐并稳坐至今几乎没费吹灰之力。就算黄老板改捧千fa,她还能找到钟珍对撼,相信实力之余,其运气也能评上三人之最。
虽说paco时期的kelly有林夕与雷颂德两大坚实后盾,但其实玉女路线出道的陈慧琳在起初几年根本占不到同是玉女路线的梁咏琪的便宜,但她天生是幸运的,99年,占尽天机的转型成电音女王之后,连前辈sammi都要靠边站,最大的竞争对手梁咏琪自然也无力撼动其地位。懂得趁胜追击的人是聪明的,虽然《爱我不爱》《爱你爱的》两张国语专辑质量根本不及同时发片的《新鲜》,但她硬是能在一个特殊的时期一点一点侵蚀梁咏琪在内地好不容易打拼出来的香港人的市场。
新世纪是属于kelly的。《小亲亲》《东京攻略》的票房丝毫不受其差强人意的演技的影响一路飘红;百事也适时向前途似锦的她抛出了橄榄枝;在那段sammi转移重心,千fa无工可开,gigi大伤未愈,joey羽翼未丰的日子,kelly风光无限的辗转于四大颁奖礼捧回无数玻璃装点门楣;然后是十大杰出青年,然后是第一个拥有腊像的香港女艺人……她毫无障碍的天后之路足以让后人叹为观止。至此,kelly已在历史上印下一个属于她的时代,再多后浪打上来,她依然是世纪初那个最举足轻重的王者。
一直觉得她的走红是个奇迹。唱歌一般演技平平缺乏天分甚少心机的她,除了长相之外很少过人之处,但她就是红了,沉甸甸的奖杯拿了一座又一座,这个不太会唱歌的歌后真的是个时代的幸运儿。当年哥哥努力了七年才让世人接受,而Kelly只花了七年就到了可以功成身退的至高地位,只能说她是一个综合多种娱乐因素的典范。先是她的勤力和适时的扬长避短。关于她在厕所积极练声和成功减肥的传闻已不是第一次听说了,另外唱歌实在穷途末路的时候她选择了跳舞这个讨巧的方式重新绽放舞台魅力是非常有智慧的。她让人们发现原来高妹也能有如此养眼的舞姿,甚至在讲究实力的年代她偶尔对口型的表演也未受到过多谴责。另外paco及时修正了不适合她发展的玉女路线而改走世纪末大行其道的舞曲路线是另一个明智之举,浓重的配乐在掩盖她天生五音不全的同时也紧扣着时代的脉搏。最后她众多善举也为她树立的健康形象也让她的演艺事业有了一个良性循环,用更大的名声去做更多的善事。
可以说,在青黄不接之时出道,一路竞争对手纷纷因非人为因素倒下是kelly的天时,香港乐坛在世纪交接之时的超速发展是她的地利,亲和力的形象和两代经理人背后的精准运筹帷幄是她的人和,占尽优势的kelly垄断一个时代也是顺理成章的。
但随着之后sammi的反弹,千fa、祖儿的蓄势待发,gigi的转型再战,何韵诗卢巧音等实力新人的横空出世,kelly的声势也开始减弱。算来也有两三年不见kelly有板有眼的国语专辑了,内地市场的萎缩也显而易见,甚至在北方城市会被人误认做王菲也实在讽刺。日前偶翻到03年的杂志,那时kelly还信誓旦旦的要开拓日本市场,可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有paco的kelly或许也只能化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吃老本了。
本来以她的资历和娱乐圈的一般法则,kelly也到了跟着sammi王菲走上神台让人膜拜的时候了,但是去年的世界杰出青年和今年的十大中文金曲女歌手金奖让本已明朗的去路又复杂起来。还记得听十大直播之时,报到kelly的金曲奖,地方台的DJ很感慨的说,到现在才一个奖,属于陈慧琳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女歌手金奖之时,那个DJ一句话也没说,确实,人生要有些意外才有意义,不管是回光返照还是咸鱼翻身,来到十年末的kelly看来并未有功成身退的打算。吾等也惟有拭目以待。
MIRIAM
千fa的成功验证了人们常说的那个“笑到最后”的论断。比起一出道就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的梁咏琪和中段发力鹤立鸡群两三年的陈慧琳,千fa不紧不慢的捱到了“守得云开间月明”的那天。而且一般大器晚成的人成就都会比一帆风顺的辉煌。虽然现在处处要和容小姐分一杯羹,但一红三年且越行越上扬的走势是当年的kelly也不曾达到的。
千fa出道那几年也正是华星衰败那几年,眼看kelly,gigi大开内地台湾市场,她却在香港还站的摇摇摆摆。华星时代的千fa除了和郑公子的一段短暂恋情之外几乎没有给人留下什么值得回忆的东西。99年的《仲夏夜狂想曲》,同时出道还长gigi两岁的千fa沦为陪衬,其当时的地位可见一般,且以她的外貌和歌唱实力,任何一个判断力正常的人都会在那时断定此歌手毫无发展前途。华星倒闭,失业半年,人们应该为自己当年的判断而沾沾自喜。
然而生活的乐趣永远在峰回路转中产生。连续三部卖座电影《新扎师妹》《干柴烈火》《悭钱家族》一下把千fa抬到一个空前高度,签约新艺宝后,《miriam杨千女华》让她在歌坛成功翻身,《上半场》《总决赛》更是博得满堂喝彩。七场个唱完美落幕以后,03年的歌后宝座一下子失去了悬念。而仅是一年前,她还只是一个失业的过气歌手。
在此,我不得不对paco由衷的说声佩服,一个28岁长相一般唱歌一般毫无演戏经验五六年都半红不黑的女歌手,他敢签下已经勇气可嘉,仅花一年时间就把她重新打造成一个影视歌全面发展的高产艺人,且大爆冷门的扫下03年三大颁奖礼,香港出了paco应该再别无他人有此本领了。
Kelly的大红大紫奇迹之外有理可循,而千fa,我只想用传奇来定位,或许,她天生就是个明星。这个敢于把嚣张的紫色渲染到全身每个细胞的女子,这个宠爱小王子爱哭爱笑的性情女子,那种脱于凡人的与众不同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所以没有天生丽质的miriam比天生丽质的gigi、kelly更像一个明星,她平凡,却又不甘平凡,最后,受到了平凡人们的景仰。
其实她的成功没有kelly典型,做的每一次选择都充满了风险,只是她独具慧眼的赢了很多场豪赌。别人说她模仿sammi,她就演sammi演过的戏路,演的更卖力更疯癫,这种反其道而行的做法是冒险的,但是大笑姑婆踩着钢丝成功了,上帝在给了平庸外貌的同时也给了她天生的喜剧细胞来平衡,聪明的paco看到了;纯情玉女路线本来就不适合大性情的千fa,于是找来不太主流的人山人海重新定位其音乐路线,用意大胆,不成功便成仁,玩完民谣玩复古,把成人童话与电影情结把玩的有声有色,于是,被几年电音舞曲折磨的审美疲劳的乐坛大买其帐,专辑张张大卖且叫好叫座,又是一场完胜,聪明的paco又猜透了。
如果说03年的横扫是冷门,那05年的大热就是实至名归了。当三十一岁的千fa再次抱着奖杯大哭的时候,当她激动的说“只凭心中一个勇字”的时候,那些横冲直撞的日子应该都结束了,舞台中央的不再是飞女,而是一个真正的明星。虽然让joey拿去了一座本该属于她的奖杯,但那张《电光幻影》足以证明十年之后的千fa还有更多潜力可以发掘。广州个唱后我们期待她的国语大碟,姚谦+千fa+paco,我翘首以待。站稳香江的千fa,似乎还有更为广阔的坦途。
Gigi
如果千fa的成功是在一些对的时候做了很多对的选择,我只能说gigi今天的尴尬地位是她在错误的时候做了一些错误的选择,有些甚至致命。比如在如日中天的时候奋不顾身去爱一个人,比如让自己的合约因为牵涉太多公司而制约了她的发展,比如在没有找准戏剧路线的时候胡乱接了不少烂片去拍以至身价还不如twins之类的后生……
当年媒体钦点gigi为新一代玉女掌门的时候,她的走势是最强劲的。当时,王菲生小孩,林亿莲转战台湾,郑秀文瓶颈,叶倩文周慧敏杨采妮退出,《爱自己》《短发》《新居》张张大败kelly而迫使kelly不得不错开发片时间。97年的叱咤新人金奖依然是我心目中她得的最有分量的音乐奖。
赶上香港回归,gigi先下手为强的成为来内地掘金的先驱,同时也是那批新人中最成功的一个。从当时看,gigi一出道就签约台湾的经济公司是很有眼光的。借着《短发》的余温,《洗脸》与《梁咏琪》让大江南北包括台湾的人民都熟识了那张拥有清爽笑容的面孔。在海峡两岸充满好奇的时候,这个会讲普通话的香港人是很容易被接受且追捧的。印象中97、98年内地各大场合都有她的身影,八运会,回归晚会,抗洪赈灾……到了《梁咏琪》在内地旋风式的宣传,这场内地抢滩战应该算以梁咏琪的完胜而告一段落了。只记得那段时间打开电视就是“喜欢看你紧紧皱眉,叫我胆小鬼”,在充满异国情调的MV中,那个蹦蹦跳跳的可爱女生捕获了多少人心不得而知,但相信现在GFANS的中坚力量都在那时心动不已吧?确实,如今的梁咏琪的fans最开心的时候应该还是98年的时候。
那时的EEI很有策略,对他们唯一的女艺人也不遗余力,然后有了99年的《仲夏夜狂想曲》,能搭上当时红的发紫的两个古惑仔和歌神,顺便还踩了踩同期出道的千fa。再后来《TODAY》卖到了99年的女歌手之最,而《新鲜》更是突破了之前三张国语专辑的销量,出道四年的梁咏琪已经有了争夺当年歌后的实力。而让她后来提名金像奖影后的《心动》上映之后,梁咏琪应该说已经到了天后那一站,只等加冕那天。
在加冕前夕自掘坟墓,是她一个致命错误。其实三者中EQ最高的gigi当年选择公开,不一定只是感情的冲动,或许也有企图挑战世俗以期获得意外之效的动机,从当时那张被无数相机围在门口却坦然自若的经典相片就可以窥之一二。只是这场豪赌,她输的一败涂地甚至暴风骤雨比预期的还猛烈。
从呼风唤雨到战战兢兢,但还能坚强的站起来继续前进,前二位断然是做不到的,这也是gigi能在犯了一些致命错误且运气一直不佳的情况下走到今天的根本原因。她的努力与坚强是kelly和千fa根本无法比拟的。
风雨渐弱以后,原来自己的东西都是人家的了。EEI也不负当年之勇,让gigi从EMI转签自私自利的华纳实在看不出有何高明之处。虽说燕姿挣下了大把银子给华纳挥霍,但好吃好穿好用的当然都给自家小孩sammi,本来觉得《G FOR GIRL》《FUNNY FACE》也是质量上乘的专辑,不能说明EEI有多不明智,但对比当年拂袖而去的古巨基重回EMI之后的业绩就足以证明梁咏琪又在一个错误的时刻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然而三人之中实力最强的gigi永远都能在最坏的环境做最大的努力。就算华纳不够重视,就算幕后只有黔驴技穷的陈少琪死撑,02年的《G FOR GIRL》《我住7楼A》《FUNNY FACE》也丝毫不落千fa那两张大热专辑之后,唱功在每张专辑中突飞猛进。多变的造型和曲风充满新意,褪去邻家女孩的青涩,一个新的高贵的完美的梁咏琪惊艳的撑破了人们的视线。出道七年终于在母校旁边光荣开唱,一切真的都像好起来了。当那段感情得到祝福之后,我以为迟到的歌后宝座终于来了,只是无奈反弹势头更强的千fa有paco和人山人海,当她很讽刺的在台上哭着说“我不漂亮,唱歌不好,没有几千万后台……”的时候,gigi又跌进了深渊,这一仗,输给运气。
之后的日子,当年签福隆的明智选择反而成了绊脚石,把国语唱片交给丰华的结果就是《归属感》在香港的知名度还不如质量一般的《独照》,而势利的华纳因为gigi不是全经济约艺人而根本没在她身上落力。在千fa与人山人海火花不断的时候,gigi只能靠林夕的垃圾用自己并不擅长的创作举步维艰。就算《娱乐大家》号称九大乐坛才俊的班底,但太多水货只有让每个真正爱gigi的人心寒。《胆小鬼》之后,再也没有那种热到烫手的国语经典出现了。当年内地那批狂热的粉丝大多高中毕业,有的甚至成家立业,而新鲜血液越来越少,站在如今回想当年的盛况,除了感慨还是感慨。今年劲歌金曲的唱作人金奖没有惹出感性的gigi的眼泪,明眼人定能对她的心思窥出一二。最近听到98年也很红的范晓萱的新歌,想到gigi,不禁自问: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其实三人之中,综合实力最强的还是gigi,长的漂亮,肯努力肯吃苦,很多时候表现了强于男性的坚强,唱歌不能说有天赋但也确实一直在进步,而创作更是其他二人做不到的事情,总觉得如果她有kelly千fa一半的运气,以她的拼劲和实力,今天kelly千fa的成就都该分她一半,只是天意如此,再多叫嚣也只是自我折磨。
Kelly94年就在《偷心》露脸,而千fa是96年的新秀冠军,所以今年只有95年签经济约的gigi才真正到了十周年,中国人一向很买时间的帐,五月的国语精选我们共同期待,如果专辑能够大卖,gigi肯利用十周年这个契机来内地开巡回个唱重造声势,那究竟哪个能笑到最后,现在还不能定论。
后记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听说容小姐在广州拿了港台女歌手奖,虽无公正可言,但好歹是个奖,在前辈还未倒下的时候就仗着老板乱出风头实在有碍观瞻。于是在对那三位真刀真枪打拼了十年的天后致敬的同时,也以此文纪念那些很清白很光明的日子。
Kelly
三人之中走的最快红的最早底气最足的无疑是kelly,她也是最一帆风顺的那个,没有经历过唱片公司得倒闭,没有经历过千夫所指的日子,出道之初就借着林青霞阿姨的庇护顺风顺水,生逢正东女歌手奇缺之时,走到环球一姐并稳坐至今几乎没费吹灰之力。就算黄老板改捧千fa,她还能找到钟珍对撼,相信实力之余,其运气也能评上三人之最。
虽说paco时期的kelly有林夕与雷颂德两大坚实后盾,但其实玉女路线出道的陈慧琳在起初几年根本占不到同是玉女路线的梁咏琪的便宜,但她天生是幸运的,99年,占尽天机的转型成电音女王之后,连前辈sammi都要靠边站,最大的竞争对手梁咏琪自然也无力撼动其地位。懂得趁胜追击的人是聪明的,虽然《爱我不爱》《爱你爱的》两张国语专辑质量根本不及同时发片的《新鲜》,但她硬是能在一个特殊的时期一点一点侵蚀梁咏琪在内地好不容易打拼出来的香港人的市场。
新世纪是属于kelly的。《小亲亲》《东京攻略》的票房丝毫不受其差强人意的演技的影响一路飘红;百事也适时向前途似锦的她抛出了橄榄枝;在那段sammi转移重心,千fa无工可开,gigi大伤未愈,joey羽翼未丰的日子,kelly风光无限的辗转于四大颁奖礼捧回无数玻璃装点门楣;然后是十大杰出青年,然后是第一个拥有腊像的香港女艺人……她毫无障碍的天后之路足以让后人叹为观止。至此,kelly已在历史上印下一个属于她的时代,再多后浪打上来,她依然是世纪初那个最举足轻重的王者。
一直觉得她的走红是个奇迹。唱歌一般演技平平缺乏天分甚少心机的她,除了长相之外很少过人之处,但她就是红了,沉甸甸的奖杯拿了一座又一座,这个不太会唱歌的歌后真的是个时代的幸运儿。当年哥哥努力了七年才让世人接受,而Kelly只花了七年就到了可以功成身退的至高地位,只能说她是一个综合多种娱乐因素的典范。先是她的勤力和适时的扬长避短。关于她在厕所积极练声和成功减肥的传闻已不是第一次听说了,另外唱歌实在穷途末路的时候她选择了跳舞这个讨巧的方式重新绽放舞台魅力是非常有智慧的。她让人们发现原来高妹也能有如此养眼的舞姿,甚至在讲究实力的年代她偶尔对口型的表演也未受到过多谴责。另外paco及时修正了不适合她发展的玉女路线而改走世纪末大行其道的舞曲路线是另一个明智之举,浓重的配乐在掩盖她天生五音不全的同时也紧扣着时代的脉搏。最后她众多善举也为她树立的健康形象也让她的演艺事业有了一个良性循环,用更大的名声去做更多的善事。
可以说,在青黄不接之时出道,一路竞争对手纷纷因非人为因素倒下是kelly的天时,香港乐坛在世纪交接之时的超速发展是她的地利,亲和力的形象和两代经理人背后的精准运筹帷幄是她的人和,占尽优势的kelly垄断一个时代也是顺理成章的。
但随着之后sammi的反弹,千fa、祖儿的蓄势待发,gigi的转型再战,何韵诗卢巧音等实力新人的横空出世,kelly的声势也开始减弱。算来也有两三年不见kelly有板有眼的国语专辑了,内地市场的萎缩也显而易见,甚至在北方城市会被人误认做王菲也实在讽刺。日前偶翻到03年的杂志,那时kelly还信誓旦旦的要开拓日本市场,可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有paco的kelly或许也只能化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吃老本了。
本来以她的资历和娱乐圈的一般法则,kelly也到了跟着sammi王菲走上神台让人膜拜的时候了,但是去年的世界杰出青年和今年的十大中文金曲女歌手金奖让本已明朗的去路又复杂起来。还记得听十大直播之时,报到kelly的金曲奖,地方台的DJ很感慨的说,到现在才一个奖,属于陈慧琳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女歌手金奖之时,那个DJ一句话也没说,确实,人生要有些意外才有意义,不管是回光返照还是咸鱼翻身,来到十年末的kelly看来并未有功成身退的打算。吾等也惟有拭目以待。
MIRIAM
千fa的成功验证了人们常说的那个“笑到最后”的论断。比起一出道就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的梁咏琪和中段发力鹤立鸡群两三年的陈慧琳,千fa不紧不慢的捱到了“守得云开间月明”的那天。而且一般大器晚成的人成就都会比一帆风顺的辉煌。虽然现在处处要和容小姐分一杯羹,但一红三年且越行越上扬的走势是当年的kelly也不曾达到的。
千fa出道那几年也正是华星衰败那几年,眼看kelly,gigi大开内地台湾市场,她却在香港还站的摇摇摆摆。华星时代的千fa除了和郑公子的一段短暂恋情之外几乎没有给人留下什么值得回忆的东西。99年的《仲夏夜狂想曲》,同时出道还长gigi两岁的千fa沦为陪衬,其当时的地位可见一般,且以她的外貌和歌唱实力,任何一个判断力正常的人都会在那时断定此歌手毫无发展前途。华星倒闭,失业半年,人们应该为自己当年的判断而沾沾自喜。
然而生活的乐趣永远在峰回路转中产生。连续三部卖座电影《新扎师妹》《干柴烈火》《悭钱家族》一下把千fa抬到一个空前高度,签约新艺宝后,《miriam杨千女华》让她在歌坛成功翻身,《上半场》《总决赛》更是博得满堂喝彩。七场个唱完美落幕以后,03年的歌后宝座一下子失去了悬念。而仅是一年前,她还只是一个失业的过气歌手。
在此,我不得不对paco由衷的说声佩服,一个28岁长相一般唱歌一般毫无演戏经验五六年都半红不黑的女歌手,他敢签下已经勇气可嘉,仅花一年时间就把她重新打造成一个影视歌全面发展的高产艺人,且大爆冷门的扫下03年三大颁奖礼,香港出了paco应该再别无他人有此本领了。
Kelly的大红大紫奇迹之外有理可循,而千fa,我只想用传奇来定位,或许,她天生就是个明星。这个敢于把嚣张的紫色渲染到全身每个细胞的女子,这个宠爱小王子爱哭爱笑的性情女子,那种脱于凡人的与众不同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所以没有天生丽质的miriam比天生丽质的gigi、kelly更像一个明星,她平凡,却又不甘平凡,最后,受到了平凡人们的景仰。
其实她的成功没有kelly典型,做的每一次选择都充满了风险,只是她独具慧眼的赢了很多场豪赌。别人说她模仿sammi,她就演sammi演过的戏路,演的更卖力更疯癫,这种反其道而行的做法是冒险的,但是大笑姑婆踩着钢丝成功了,上帝在给了平庸外貌的同时也给了她天生的喜剧细胞来平衡,聪明的paco看到了;纯情玉女路线本来就不适合大性情的千fa,于是找来不太主流的人山人海重新定位其音乐路线,用意大胆,不成功便成仁,玩完民谣玩复古,把成人童话与电影情结把玩的有声有色,于是,被几年电音舞曲折磨的审美疲劳的乐坛大买其帐,专辑张张大卖且叫好叫座,又是一场完胜,聪明的paco又猜透了。
如果说03年的横扫是冷门,那05年的大热就是实至名归了。当三十一岁的千fa再次抱着奖杯大哭的时候,当她激动的说“只凭心中一个勇字”的时候,那些横冲直撞的日子应该都结束了,舞台中央的不再是飞女,而是一个真正的明星。虽然让joey拿去了一座本该属于她的奖杯,但那张《电光幻影》足以证明十年之后的千fa还有更多潜力可以发掘。广州个唱后我们期待她的国语大碟,姚谦+千fa+paco,我翘首以待。站稳香江的千fa,似乎还有更为广阔的坦途。
Gigi
如果千fa的成功是在一些对的时候做了很多对的选择,我只能说gigi今天的尴尬地位是她在错误的时候做了一些错误的选择,有些甚至致命。比如在如日中天的时候奋不顾身去爱一个人,比如让自己的合约因为牵涉太多公司而制约了她的发展,比如在没有找准戏剧路线的时候胡乱接了不少烂片去拍以至身价还不如twins之类的后生……
当年媒体钦点gigi为新一代玉女掌门的时候,她的走势是最强劲的。当时,王菲生小孩,林亿莲转战台湾,郑秀文瓶颈,叶倩文周慧敏杨采妮退出,《爱自己》《短发》《新居》张张大败kelly而迫使kelly不得不错开发片时间。97年的叱咤新人金奖依然是我心目中她得的最有分量的音乐奖。
赶上香港回归,gigi先下手为强的成为来内地掘金的先驱,同时也是那批新人中最成功的一个。从当时看,gigi一出道就签约台湾的经济公司是很有眼光的。借着《短发》的余温,《洗脸》与《梁咏琪》让大江南北包括台湾的人民都熟识了那张拥有清爽笑容的面孔。在海峡两岸充满好奇的时候,这个会讲普通话的香港人是很容易被接受且追捧的。印象中97、98年内地各大场合都有她的身影,八运会,回归晚会,抗洪赈灾……到了《梁咏琪》在内地旋风式的宣传,这场内地抢滩战应该算以梁咏琪的完胜而告一段落了。只记得那段时间打开电视就是“喜欢看你紧紧皱眉,叫我胆小鬼”,在充满异国情调的MV中,那个蹦蹦跳跳的可爱女生捕获了多少人心不得而知,但相信现在GFANS的中坚力量都在那时心动不已吧?确实,如今的梁咏琪的fans最开心的时候应该还是98年的时候。
那时的EEI很有策略,对他们唯一的女艺人也不遗余力,然后有了99年的《仲夏夜狂想曲》,能搭上当时红的发紫的两个古惑仔和歌神,顺便还踩了踩同期出道的千fa。再后来《TODAY》卖到了99年的女歌手之最,而《新鲜》更是突破了之前三张国语专辑的销量,出道四年的梁咏琪已经有了争夺当年歌后的实力。而让她后来提名金像奖影后的《心动》上映之后,梁咏琪应该说已经到了天后那一站,只等加冕那天。
在加冕前夕自掘坟墓,是她一个致命错误。其实三者中EQ最高的gigi当年选择公开,不一定只是感情的冲动,或许也有企图挑战世俗以期获得意外之效的动机,从当时那张被无数相机围在门口却坦然自若的经典相片就可以窥之一二。只是这场豪赌,她输的一败涂地甚至暴风骤雨比预期的还猛烈。
从呼风唤雨到战战兢兢,但还能坚强的站起来继续前进,前二位断然是做不到的,这也是gigi能在犯了一些致命错误且运气一直不佳的情况下走到今天的根本原因。她的努力与坚强是kelly和千fa根本无法比拟的。
风雨渐弱以后,原来自己的东西都是人家的了。EEI也不负当年之勇,让gigi从EMI转签自私自利的华纳实在看不出有何高明之处。虽说燕姿挣下了大把银子给华纳挥霍,但好吃好穿好用的当然都给自家小孩sammi,本来觉得《G FOR GIRL》《FUNNY FACE》也是质量上乘的专辑,不能说明EEI有多不明智,但对比当年拂袖而去的古巨基重回EMI之后的业绩就足以证明梁咏琪又在一个错误的时刻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然而三人之中实力最强的gigi永远都能在最坏的环境做最大的努力。就算华纳不够重视,就算幕后只有黔驴技穷的陈少琪死撑,02年的《G FOR GIRL》《我住7楼A》《FUNNY FACE》也丝毫不落千fa那两张大热专辑之后,唱功在每张专辑中突飞猛进。多变的造型和曲风充满新意,褪去邻家女孩的青涩,一个新的高贵的完美的梁咏琪惊艳的撑破了人们的视线。出道七年终于在母校旁边光荣开唱,一切真的都像好起来了。当那段感情得到祝福之后,我以为迟到的歌后宝座终于来了,只是无奈反弹势头更强的千fa有paco和人山人海,当她很讽刺的在台上哭着说“我不漂亮,唱歌不好,没有几千万后台……”的时候,gigi又跌进了深渊,这一仗,输给运气。
之后的日子,当年签福隆的明智选择反而成了绊脚石,把国语唱片交给丰华的结果就是《归属感》在香港的知名度还不如质量一般的《独照》,而势利的华纳因为gigi不是全经济约艺人而根本没在她身上落力。在千fa与人山人海火花不断的时候,gigi只能靠林夕的垃圾用自己并不擅长的创作举步维艰。就算《娱乐大家》号称九大乐坛才俊的班底,但太多水货只有让每个真正爱gigi的人心寒。《胆小鬼》之后,再也没有那种热到烫手的国语经典出现了。当年内地那批狂热的粉丝大多高中毕业,有的甚至成家立业,而新鲜血液越来越少,站在如今回想当年的盛况,除了感慨还是感慨。今年劲歌金曲的唱作人金奖没有惹出感性的gigi的眼泪,明眼人定能对她的心思窥出一二。最近听到98年也很红的范晓萱的新歌,想到gigi,不禁自问: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其实三人之中,综合实力最强的还是gigi,长的漂亮,肯努力肯吃苦,很多时候表现了强于男性的坚强,唱歌不能说有天赋但也确实一直在进步,而创作更是其他二人做不到的事情,总觉得如果她有kelly千fa一半的运气,以她的拼劲和实力,今天kelly千fa的成就都该分她一半,只是天意如此,再多叫嚣也只是自我折磨。
Kelly94年就在《偷心》露脸,而千fa是96年的新秀冠军,所以今年只有95年签经济约的gigi才真正到了十周年,中国人一向很买时间的帐,五月的国语精选我们共同期待,如果专辑能够大卖,gigi肯利用十周年这个契机来内地开巡回个唱重造声势,那究竟哪个能笑到最后,现在还不能定论。
后记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听说容小姐在广州拿了港台女歌手奖,虽无公正可言,但好歹是个奖,在前辈还未倒下的时候就仗着老板乱出风头实在有碍观瞻。于是在对那三位真刀真枪打拼了十年的天后致敬的同时,也以此文纪念那些很清白很光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