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运动会“扯淡”开去
运动会是个全民参与的健身活动,但是在大学里,不同身份的人对同样的活动抱着不同的态度。细细观来,谁都没有错。不过总是有点不对劲,下面是从学生、辅导员、校领导三个角度来谈运动会的事。
学生篇:
又是一年运动会,阳光明媚,鱼跃在运动场上的同学,跑东跑西,忙里忙外,没空去注意观众席上的情绪。每个在运动场上的同学都在意着可能会投来的目光,神气活现地承受着成为焦点的压力。各色人等炒了个大锅烩,杂七杂八地炫耀出了颇有活力的运动会:三五个很有底气地寻找机会大声叫喊,三四十个谨小慎微的担心自己下一个动作的不雅可能招致嘲讽,二三十个自信满满的舒展身姿为上场做准备,或者想引起台上意中人的注意。
稀稀拉拉的观众席上,坐下了满满一大片,全是大一的,偶有人继续抱怨学校的不民主,无端地占掉他一两天的时间,无法为学习、DOTA、连续剧做弥补,忍痛割爱的时候满是遗憾与咒骂,渐渐地不再言语,各自搞起了家伙Kill Time。三五成群打扑克,一圈圈玩三国杀等纸牌游戏,没加入组织的抄着手机上网发短信,拿着MP4看电影电子书,也有少数人避开阳光看从图书馆借来的书。等自己认识的人上场时,开始高呼加油,就跟集体同时内急一样,玩游戏的时候总得暂停那么几下。
回去后,少数人仍旧不忘谴责学校,做着连自己都知道无用的事,偏偏这种时候还有脑残上来开导说,别做愤青,要站在学校的角度来想想。气还没泄完,正好搭上个“教导者”,两人开始一来二往互相诋毁,这时候道理就是脏话,脏话就是持有者的真理。等互相不再搭理,内斗终止,谁也不想再提学校两个字了。在人人网上看到的大部分,跟以往没什么区别,依旧分享着几十个“天下独步”的东西,不过多了些见闻,比如看到帅哥美女啦,我班谁谁比赛第一啦,某某又漠视我的感受了等新鲜资讯。原来抵制的运动会,好像还过得去。各自该干嘛干嘛去,而有些人在窃喜,似乎有验证了自己站对了队。
辅导员篇:
一年复一年,外界再怎么翻天覆地,也改变不了学校的始终如一。充满理想主义的教职工们,在现实的组织里,磕磕碰碰,耍点小聪明,偷点懒。好好地利用时间来装点自己的精神小屋,偶尔跟同事吃个饭,聊点职场上都不在意的道道儿。学生还是要管,但不要像刚入职时干的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一样,懂得使巧劲儿,才能活的舒坦。学生不刁难,老师也宽心。比如,辅导员这个工作吧,如果下周教务处,要咱门必须交各个学生的资料,传达给学生时就加个前提:不按要求好好写,会影响毕业。原则性问题摆出来了,还怕学生不配合?这个点上,教师做的一点没错,不仅及时完成,还能保证质量,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辅导员的威信。同样,教师也讲究业绩。辅导员是以本职为跳板的,不能让上级有一丝指摘,所以安排的一定完成甚至超额完成。学校运动会,如果空场,领导的面子往哪搁啊?再说,万一其他院的辅导员所召集的人比我们多,怎么办?只有全员到场,再多也没办法,如此才可万无一失啊。另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营造气氛,花钱买足助威工具,用学分强制大一的,叫学生会抽查,保证出席数量。运动会真得很难往毕业的事情上靠,我们唯一切实可行的只有“学分”,虽然也不能真扣。除了大一,其他年级也就只能剥削剥削班干部和党员喽,美其名曰: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嘛!啧啧,这种东西一般要要求高一点才更可行。
看到每年那么配合的学生,心里就宽慰,等我升职了,下一任只要按部就班就行了,不要为了自己的正义,捅破这层窗纸。毕竟不是我一个人,要为他人考虑呀!其实我们这也不算骗,做人就是这样,也许你们会说外国怎么怎么样?其他学校怎么怎么样?但是我们也得吃饭呀?要怪就怪学校制度不合理吧,反正等你们工作了就知道了。传统的美德还是要一如既往教给你们,因为我们抱着想让中国更美好的愿望,如果所有人都有那样的美德,那每个地方都是天堂!但是现实离理想还差很多,也许全民教育还不到位,即使我们教师本身也做不到这般美德,但我们认为它美德本身是好的,好的东西多了,世界就会好了吧?我不知道,甚至有点怀疑,但是还能怎样做呢?
我们是从你们那个年岁经历过来的,知道你们自己大多数人爱偷懒不会去做对自身有益的事,也不知道怎么发现好的东西。所以我们发起“拥抱朝阳”活动,支持基础学部的晚自习,用“学分”鼓励大家去看修身讲堂,请不到社会名人,我们充分运用了自身具备的条件,请本校的优秀校友,当地的企业家,隔壁的教授以及优秀学生来做讲座,等等。我们做了这么多却得不到学生的反应,我TM真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对牛弹琴!
校领导篇:
社会发展了,学生身体素质却降下来了,开运动会也就是鼓励学生运动一下。活动过于形式化了不好,我们看了也闹心。但是不形式化,那么连活动的可能都没有。作为校领导,很烦,参加什么开幕仪式,谁喜欢那么浪费时间啊?但是我们不去压压阵,活动就好像缺了点什么东西,虽然没多少人在意那几十分钟的讲话。这就像运动场上的广播一样放的时候,没几个人听,但是不放又不合适。咳,人生就是无尽的折腾,去他娘的!改革,改革,我们也看见了其他院校的努力,作为校领导,关注的东西比别人多得多,也专业的多,小兔崽子们吼得东西,我们十几年前就知道了,甚至我们自己也吼过。但是真有这么容易么?校领导名义上是担负着整个学校运作,但他也不过是颗螺丝钉,提出来的想法,很多得不到赞同,实际实行的更少,于是甚至校领导也不敢轻易提意见。怕呀!孩子们,一着不慎,毁了基业,我就是学校的罪人!墙倒众人推,还要背负沉重的骂名。我不是不想改,而是无力改,惭愧点说,不知道从何改起。
偶尔我的建议会立马得到实施,快点连我都有点惊讶,但是我认为关键的东西,却不知道要磨破多少嘴皮子。你们的建议其实很少有什么新意,但是作为校领导就是要忍受,要有担当!如果不能使它好,至少不会让它变坏!运动会还是不错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希望同学们能有个好身体,而且不要变成个书呆子。至于愿不愿意参加,我们不强求,但是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感受运动的热情。这是我们的初衷,但却导致大一的同学们不自由,我们感到很失败。可是要怎么改变呢?如果我们跟辅导员说,她们做的有问题,那么她们的问题又在哪里呢?如果强调其他方面,学校的其他工作怎么展开?辅导员也是为了学校好?但是这矛盾始终改变不了。他们傻,但是我们不能说他们傻,这就是问题所在啊!
学生篇:
又是一年运动会,阳光明媚,鱼跃在运动场上的同学,跑东跑西,忙里忙外,没空去注意观众席上的情绪。每个在运动场上的同学都在意着可能会投来的目光,神气活现地承受着成为焦点的压力。各色人等炒了个大锅烩,杂七杂八地炫耀出了颇有活力的运动会:三五个很有底气地寻找机会大声叫喊,三四十个谨小慎微的担心自己下一个动作的不雅可能招致嘲讽,二三十个自信满满的舒展身姿为上场做准备,或者想引起台上意中人的注意。
稀稀拉拉的观众席上,坐下了满满一大片,全是大一的,偶有人继续抱怨学校的不民主,无端地占掉他一两天的时间,无法为学习、DOTA、连续剧做弥补,忍痛割爱的时候满是遗憾与咒骂,渐渐地不再言语,各自搞起了家伙Kill Time。三五成群打扑克,一圈圈玩三国杀等纸牌游戏,没加入组织的抄着手机上网发短信,拿着MP4看电影电子书,也有少数人避开阳光看从图书馆借来的书。等自己认识的人上场时,开始高呼加油,就跟集体同时内急一样,玩游戏的时候总得暂停那么几下。
回去后,少数人仍旧不忘谴责学校,做着连自己都知道无用的事,偏偏这种时候还有脑残上来开导说,别做愤青,要站在学校的角度来想想。气还没泄完,正好搭上个“教导者”,两人开始一来二往互相诋毁,这时候道理就是脏话,脏话就是持有者的真理。等互相不再搭理,内斗终止,谁也不想再提学校两个字了。在人人网上看到的大部分,跟以往没什么区别,依旧分享着几十个“天下独步”的东西,不过多了些见闻,比如看到帅哥美女啦,我班谁谁比赛第一啦,某某又漠视我的感受了等新鲜资讯。原来抵制的运动会,好像还过得去。各自该干嘛干嘛去,而有些人在窃喜,似乎有验证了自己站对了队。
辅导员篇:
一年复一年,外界再怎么翻天覆地,也改变不了学校的始终如一。充满理想主义的教职工们,在现实的组织里,磕磕碰碰,耍点小聪明,偷点懒。好好地利用时间来装点自己的精神小屋,偶尔跟同事吃个饭,聊点职场上都不在意的道道儿。学生还是要管,但不要像刚入职时干的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一样,懂得使巧劲儿,才能活的舒坦。学生不刁难,老师也宽心。比如,辅导员这个工作吧,如果下周教务处,要咱门必须交各个学生的资料,传达给学生时就加个前提:不按要求好好写,会影响毕业。原则性问题摆出来了,还怕学生不配合?这个点上,教师做的一点没错,不仅及时完成,还能保证质量,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辅导员的威信。同样,教师也讲究业绩。辅导员是以本职为跳板的,不能让上级有一丝指摘,所以安排的一定完成甚至超额完成。学校运动会,如果空场,领导的面子往哪搁啊?再说,万一其他院的辅导员所召集的人比我们多,怎么办?只有全员到场,再多也没办法,如此才可万无一失啊。另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营造气氛,花钱买足助威工具,用学分强制大一的,叫学生会抽查,保证出席数量。运动会真得很难往毕业的事情上靠,我们唯一切实可行的只有“学分”,虽然也不能真扣。除了大一,其他年级也就只能剥削剥削班干部和党员喽,美其名曰: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嘛!啧啧,这种东西一般要要求高一点才更可行。
看到每年那么配合的学生,心里就宽慰,等我升职了,下一任只要按部就班就行了,不要为了自己的正义,捅破这层窗纸。毕竟不是我一个人,要为他人考虑呀!其实我们这也不算骗,做人就是这样,也许你们会说外国怎么怎么样?其他学校怎么怎么样?但是我们也得吃饭呀?要怪就怪学校制度不合理吧,反正等你们工作了就知道了。传统的美德还是要一如既往教给你们,因为我们抱着想让中国更美好的愿望,如果所有人都有那样的美德,那每个地方都是天堂!但是现实离理想还差很多,也许全民教育还不到位,即使我们教师本身也做不到这般美德,但我们认为它美德本身是好的,好的东西多了,世界就会好了吧?我不知道,甚至有点怀疑,但是还能怎样做呢?
我们是从你们那个年岁经历过来的,知道你们自己大多数人爱偷懒不会去做对自身有益的事,也不知道怎么发现好的东西。所以我们发起“拥抱朝阳”活动,支持基础学部的晚自习,用“学分”鼓励大家去看修身讲堂,请不到社会名人,我们充分运用了自身具备的条件,请本校的优秀校友,当地的企业家,隔壁的教授以及优秀学生来做讲座,等等。我们做了这么多却得不到学生的反应,我TM真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对牛弹琴!
校领导篇:
社会发展了,学生身体素质却降下来了,开运动会也就是鼓励学生运动一下。活动过于形式化了不好,我们看了也闹心。但是不形式化,那么连活动的可能都没有。作为校领导,很烦,参加什么开幕仪式,谁喜欢那么浪费时间啊?但是我们不去压压阵,活动就好像缺了点什么东西,虽然没多少人在意那几十分钟的讲话。这就像运动场上的广播一样放的时候,没几个人听,但是不放又不合适。咳,人生就是无尽的折腾,去他娘的!改革,改革,我们也看见了其他院校的努力,作为校领导,关注的东西比别人多得多,也专业的多,小兔崽子们吼得东西,我们十几年前就知道了,甚至我们自己也吼过。但是真有这么容易么?校领导名义上是担负着整个学校运作,但他也不过是颗螺丝钉,提出来的想法,很多得不到赞同,实际实行的更少,于是甚至校领导也不敢轻易提意见。怕呀!孩子们,一着不慎,毁了基业,我就是学校的罪人!墙倒众人推,还要背负沉重的骂名。我不是不想改,而是无力改,惭愧点说,不知道从何改起。
偶尔我的建议会立马得到实施,快点连我都有点惊讶,但是我认为关键的东西,却不知道要磨破多少嘴皮子。你们的建议其实很少有什么新意,但是作为校领导就是要忍受,要有担当!如果不能使它好,至少不会让它变坏!运动会还是不错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希望同学们能有个好身体,而且不要变成个书呆子。至于愿不愿意参加,我们不强求,但是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感受运动的热情。这是我们的初衷,但却导致大一的同学们不自由,我们感到很失败。可是要怎么改变呢?如果我们跟辅导员说,她们做的有问题,那么她们的问题又在哪里呢?如果强调其他方面,学校的其他工作怎么展开?辅导员也是为了学校好?但是这矛盾始终改变不了。他们傻,但是我们不能说他们傻,这就是问题所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