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故居行记
魏源(1794~1857) 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隆回县人,清著名启蒙思想家,以<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留名于世.
其故居位离县城五十公里,位金潭乡堂湾沙洲一田垅之中,有清渠门前流过.占地3200平方米,为两正两横的木结构四合院,保存完好,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的遗物不多,看上去简单朴拙,今日看来,不过一富农之家尔.
魏源一生坎坷.为学屡试不中,自幼苦读,16岁取秀才,28岁中举人,直到50岁方得补同进士.为财家道中落,不得在家办私塾以谋生计,后为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两江总督裕谦等为幕撩,聊以糊口.为官不得志,57岁得授高邮知州,不久以“迟误驿报”,“玩视军机”革职。旋复职,他已年逾六旬,遭遇坎坷,以世乱多故而辞官.后客死杭州.其存世最大之功,即所著<海国图志>,惜不被当时重视,却被日本人视为珍宝,深加研习,而成日本维新之利器,强大之后又来欺凌大清,成甲午之变.
正因为如此,魏源故居中,参观留言之人中,唯文人墨客,鲜有为政当官者.其故居旁乡村道路皆已硬化,距其故居不到100米处便有一水泥路,唯入故居道路未修,泥泞满道破烂不堪.足见当地人对其不屑之态.尽管故居的解说员业务娴熟工作认真,也消不去其破败萧条之气.与前见曾国蕃故居相比,有天壤之别矣.可见,即使啖先人饭,也会有个很实用的优劣比较.
"功名待寄凌烟阁,忧乐常存报国心,”,"读古人书求修身道,友天下士谋救时方”,这些留存于故居中的魏源诗句,只不过聊以自慰罢了.
其故居位离县城五十公里,位金潭乡堂湾沙洲一田垅之中,有清渠门前流过.占地3200平方米,为两正两横的木结构四合院,保存完好,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的遗物不多,看上去简单朴拙,今日看来,不过一富农之家尔.
魏源一生坎坷.为学屡试不中,自幼苦读,16岁取秀才,28岁中举人,直到50岁方得补同进士.为财家道中落,不得在家办私塾以谋生计,后为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两江总督裕谦等为幕撩,聊以糊口.为官不得志,57岁得授高邮知州,不久以“迟误驿报”,“玩视军机”革职。旋复职,他已年逾六旬,遭遇坎坷,以世乱多故而辞官.后客死杭州.其存世最大之功,即所著<海国图志>,惜不被当时重视,却被日本人视为珍宝,深加研习,而成日本维新之利器,强大之后又来欺凌大清,成甲午之变.
正因为如此,魏源故居中,参观留言之人中,唯文人墨客,鲜有为政当官者.其故居旁乡村道路皆已硬化,距其故居不到100米处便有一水泥路,唯入故居道路未修,泥泞满道破烂不堪.足见当地人对其不屑之态.尽管故居的解说员业务娴熟工作认真,也消不去其破败萧条之气.与前见曾国蕃故居相比,有天壤之别矣.可见,即使啖先人饭,也会有个很实用的优劣比较.
"功名待寄凌烟阁,忧乐常存报国心,”,"读古人书求修身道,友天下士谋救时方”,这些留存于故居中的魏源诗句,只不过聊以自慰罢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