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答辩前一晚
大一住的老宿舍楼,八人间,无浴室、卫生间、阳台、空调、饮水器,只有一边四张上下床遥遥相望,中间是一条木桌海,顶上两个老式风扇呲呲作响。以前有早课,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先是“喜洋洋”的音乐声,然后是各式闹铃声接二连三地响起来,接着一个个被摁掉,直到一个同学惊坐起,大喊一声“很晚了,赶紧起床吧~”,到这时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挣扎,才会有人慢慢移动,拿起洗漱盆,毛巾和漱口缸去走廊尽头的公共浴室洗漱。所以经常为了一个空位要排几个人的队,上厕所也是这样。这是我最清晰的大学生活。
记得我们当时宿舍号是“8”结尾,有个以“1”结尾的宿舍是大四学姐们在住,毕业的时候甩卖日常用品,我曾经进去淘了些书,姐姐到走的那天送我一个旧电风扇,现在还在身边,不过已经积了满满的灰尘。
大一刚进校的时候还很青涩,看见会化妆的姑娘就觉得是美人,那个送风扇给我的姐姐是北方人,个子不高,一米六二左右,脸盘大,眼睛也大,再加上北方姑娘特有的大骨架,整个来形容就是很大。大四时候女生普遍学会化妆了,因为面试的缘故也常常有化妆的机会,我见着那个学姐的时候,她已经大四了,早早就褪去了少女的青涩,一脸或淡或浓的妆,眼影尤其爱用绿色,衬得双眼越发地大而有神,我那时不知道有美瞳这玩意,只觉得眼睛很是好看。那姐姐同宿舍也有好几个姑娘,常常穿着正装裙裤走动,可能那段时间经常有面试的缘故。
我想起这段往事的时候,右手鼠标刚刚打开了一个相册,是那大四姐姐传到校内上的婚纱照,照片里面目光呆滞,表情也很生硬,和我印象当中并不一样。这种艺术照常常要蹉跎一个人,我见怪不怪了。我把目光移到学姐旁边的男子脸上,很普普通通的一张脸,脸型瘦长,下巴微突,单眼皮,小眼睛,不好看。两个人在相册中换了大概有八套装,该是很大一笔钱了吧,我想。
我又把目光移回那姐姐脸上,明显地被厚厚的粉底亮瞎了眼。浓妆艳抹抢走了一个人脸上的光辉,笑容是无济于事的,多假啊!这一套婚纱照出来,到底是给自己留影呢,还是给你我这样无关紧要的人看呢?连自己都不能认出自己来的照片,真的有留念的可能性吗?我于是笃定以后不去摄影楼拍这些如渣滓一般的婚纱照,就连艺术照也不要。
明天下午是最后一场答辩,之后是散伙饭,再然后可能就是不相见了。十四亿人的国度,再遇到另一个人,是十四亿分之一的几率。即使约好十年再聚又如何?彼时都是一个个孩子爸妈了,十年里的经历,你所看到的人和事,是我眼里看不到的风景,这些人和事再苦,等你过去了,述说于我听,都已经是陈旧的往事,我只能从想象中摸索你的过往,在我们彼此分离的十年中,以我心代你心。
之后我们打长途电话,打越洋电话,再然后一个个断了联系。我在校内上看到你的心情,可是我不敢留言,不敢给你电话,害怕电话那头是永恒的空号,她凝成一团雾,罩在我心里。我从别人那里得知你的消息,淡淡地说一声,我们已有好久没有联系了。再然后我接到你的结婚请帖,上面书写了几个熟悉的大字,我恍惚那是好久之前的人和事了,原来你没有和他在一起呀。
时光蚕食的不只是你我的青春,还有那些在风中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我常常在想,记得,是因为共同经历过的事和物太深刻,如果把记忆的载体剥蚀脱落,那记忆中的人还存在吗?或者你可以告诉我,只要见到这个人,听到这个人的消息,触摸到和过去相同的场景,就会回忆起来。我记得初中时候,有个坐我前排的姑娘很可爱,她说你一次性不要记忆太多东西,因为大脑存量有限,你记住了新的,以前背的就忘掉了。我当时觉得好笑,哪有这样的原理。可是现在回忆起来,又觉得是有一点道理的,四年了,过去的很多情景已经不清晰了,只有通过一些载体,像照片,聊天记录,一句话,一本书,一个场景才能回想起来。所以我固执地开始我的收集工作,像是在时光中采集我的碎片。我相信无论多久,只要这些载体没有消失,你都始终在我生命中存在。
我也依旧相信,即使你历经沧桑,即使你年华老去,你最美的瞬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我对于你的作用,是见证了一个少女蜕变成长的过程,一个没有过去的人,是没有将来的。我们在彼此生命中的作用,就是我们背包上路,回过头,依旧能看得到过去的影子。
记得我们当时宿舍号是“8”结尾,有个以“1”结尾的宿舍是大四学姐们在住,毕业的时候甩卖日常用品,我曾经进去淘了些书,姐姐到走的那天送我一个旧电风扇,现在还在身边,不过已经积了满满的灰尘。
大一刚进校的时候还很青涩,看见会化妆的姑娘就觉得是美人,那个送风扇给我的姐姐是北方人,个子不高,一米六二左右,脸盘大,眼睛也大,再加上北方姑娘特有的大骨架,整个来形容就是很大。大四时候女生普遍学会化妆了,因为面试的缘故也常常有化妆的机会,我见着那个学姐的时候,她已经大四了,早早就褪去了少女的青涩,一脸或淡或浓的妆,眼影尤其爱用绿色,衬得双眼越发地大而有神,我那时不知道有美瞳这玩意,只觉得眼睛很是好看。那姐姐同宿舍也有好几个姑娘,常常穿着正装裙裤走动,可能那段时间经常有面试的缘故。
我想起这段往事的时候,右手鼠标刚刚打开了一个相册,是那大四姐姐传到校内上的婚纱照,照片里面目光呆滞,表情也很生硬,和我印象当中并不一样。这种艺术照常常要蹉跎一个人,我见怪不怪了。我把目光移到学姐旁边的男子脸上,很普普通通的一张脸,脸型瘦长,下巴微突,单眼皮,小眼睛,不好看。两个人在相册中换了大概有八套装,该是很大一笔钱了吧,我想。
我又把目光移回那姐姐脸上,明显地被厚厚的粉底亮瞎了眼。浓妆艳抹抢走了一个人脸上的光辉,笑容是无济于事的,多假啊!这一套婚纱照出来,到底是给自己留影呢,还是给你我这样无关紧要的人看呢?连自己都不能认出自己来的照片,真的有留念的可能性吗?我于是笃定以后不去摄影楼拍这些如渣滓一般的婚纱照,就连艺术照也不要。
明天下午是最后一场答辩,之后是散伙饭,再然后可能就是不相见了。十四亿人的国度,再遇到另一个人,是十四亿分之一的几率。即使约好十年再聚又如何?彼时都是一个个孩子爸妈了,十年里的经历,你所看到的人和事,是我眼里看不到的风景,这些人和事再苦,等你过去了,述说于我听,都已经是陈旧的往事,我只能从想象中摸索你的过往,在我们彼此分离的十年中,以我心代你心。
之后我们打长途电话,打越洋电话,再然后一个个断了联系。我在校内上看到你的心情,可是我不敢留言,不敢给你电话,害怕电话那头是永恒的空号,她凝成一团雾,罩在我心里。我从别人那里得知你的消息,淡淡地说一声,我们已有好久没有联系了。再然后我接到你的结婚请帖,上面书写了几个熟悉的大字,我恍惚那是好久之前的人和事了,原来你没有和他在一起呀。
时光蚕食的不只是你我的青春,还有那些在风中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我常常在想,记得,是因为共同经历过的事和物太深刻,如果把记忆的载体剥蚀脱落,那记忆中的人还存在吗?或者你可以告诉我,只要见到这个人,听到这个人的消息,触摸到和过去相同的场景,就会回忆起来。我记得初中时候,有个坐我前排的姑娘很可爱,她说你一次性不要记忆太多东西,因为大脑存量有限,你记住了新的,以前背的就忘掉了。我当时觉得好笑,哪有这样的原理。可是现在回忆起来,又觉得是有一点道理的,四年了,过去的很多情景已经不清晰了,只有通过一些载体,像照片,聊天记录,一句话,一本书,一个场景才能回想起来。所以我固执地开始我的收集工作,像是在时光中采集我的碎片。我相信无论多久,只要这些载体没有消失,你都始终在我生命中存在。
我也依旧相信,即使你历经沧桑,即使你年华老去,你最美的瞬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我对于你的作用,是见证了一个少女蜕变成长的过程,一个没有过去的人,是没有将来的。我们在彼此生命中的作用,就是我们背包上路,回过头,依旧能看得到过去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