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取经
终于可以进入正题。
隐者之乡 - Sri Aurobindo Ashram 圣奥洛宾度修院/精舍/道场
Ashram是个很难翻译的词,一个得道的圣人身边会有很多慕名而来投奔的门客,这些人围绕在成道者身边学习修行,这一群人就组成一个Ashram,精舍,道场,修院是各种不同的称呼。圣奥洛宾度是印度三圣之一,和圣雄甘地,诗圣泰戈尔齐名, 这位印度圣哲早期是和甘地齐名的为印度独立而奋斗的青年领袖,晚期是印度灵修界著名的瑜伽师,被称作“上师之上师”(Guru of the Guru)。他写过很多关于灵性进化,世界大同的文章,在国际上非常的牛。国内徐梵澄翻译了他和母亲的书,但少有人知 。1926年,在他思想的影响下,Ashram由一位被尊称为“母亲”的法国人Mirra Alfassa协助建立,是个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现代手段成立的,把人类的全面的灵性发展作为主题的社区。
Sraddhalu Ranade是个挺传奇的人物,他6个月大的时候,他的妈妈,28岁的梵文老师带着一岁大的女儿和半岁大的儿子,从孟买来到捧地投奔Ashram道场,追随一直仰慕的圣奥洛宾度和母亲学习,所以他从小就在道场长大,师从母亲的亲信之一M.P.Pandit。会上他自我介绍:我有幸在一个灵性社区内长大,25岁之前没接触过外界世界。那个地方非常好,但是有点像个茧。当我第一次接触到外面的世界时,才发现那是完全不同的……
道场里面两千居民,不用钱。他们不按照经济价格,而是按其自身价值来衡量物品的贵重。里面有自己的学校(Ashram School)和教育系统,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都没有考试。每个孩子可以自由按照自己的天性和特长来发展。他在道场学校里学习的是工程和计算机。他说,我碰巧学会了怎样建造电脑和自编软件……整个僧院里有80多个不同的生产部门,用品除了基本自足之外,还制作很多产品,如香烛,文具,出版物去卖,其他的资金来源就是靠捐款。道场有个很好的大食堂,一天的饭费20卢比,合人民币不到3块钱。里面的饭全部都是素食,在自己农场里产的,没有化肥农药和保鲜,全部有机,厨余垃圾堆肥,极少剩饭或浪费。每天有自己烤的全麦面包,有香蕉,牛奶,酸奶,蔬菜,米饭,有时有甜食,水果和其他佐餐。厨房里每天做饭之前,炊事班全体在母亲的画像前摇铃,集体静默两分钟,然后开始做饭,炊毕摇铃,集体静默,然后收工。饭前饭后也摇铃,全体静默,然后开饭或收饭,法度森严。吃的简单,但是非常舒服。
道众有每日的例行活动:冥想,学习和劳动。在母亲和圣奥洛宾度的理论中,工作是身体的祈祷(work is the prayer of the body),不是为了挣钱或个人利益,工作也是一种修行。道场中很多7,80岁的老人,天天上班,不觉劳累。道场有很多老师,除了Pondi的学校,还肩负着遍布在全印度的其他Aurobindo学校的教育责任。Aurobindo学校中除了常规课程,还有自己的灵性教育,教授学生冥想和瑜伽:生命的起源,由来和使命。Sraddhalu是道场中下山的老师之一,他没有头衔,没有背景,他只有一段简单的个人介绍:“Sraddhalu Ranade是来自圣奥洛宾度道场的科学家,教育家和学者,他在M.P.Pandit的照料下在道场中长大。”他有种孩童般的纯真快乐,长者般洞察力,大海一样的智慧和神一般的慈悲……
每周两次,他公开讲书,我有幸每次去旁听。听的时候记录了一些笔记,在这里很荣幸和大家分享,这是我近几篇博客的最大目的。
我在道场还分别遇到过两个中国女孩子。当我们一起坐在道场食堂凉风习习的大房顶上吃饭时闲谈:“国内怎么想的到有这种地方啊……” “是啊……” 我们相对默然。
隐者之乡 - Sri Aurobindo Ashram 圣奥洛宾度修院/精舍/道场
Ashram是个很难翻译的词,一个得道的圣人身边会有很多慕名而来投奔的门客,这些人围绕在成道者身边学习修行,这一群人就组成一个Ashram,精舍,道场,修院是各种不同的称呼。圣奥洛宾度是印度三圣之一,和圣雄甘地,诗圣泰戈尔齐名, 这位印度圣哲早期是和甘地齐名的为印度独立而奋斗的青年领袖,晚期是印度灵修界著名的瑜伽师,被称作“上师之上师”(Guru of the Guru)。他写过很多关于灵性进化,世界大同的文章,在国际上非常的牛。国内徐梵澄翻译了他和母亲的书,但少有人知 。1926年,在他思想的影响下,Ashram由一位被尊称为“母亲”的法国人Mirra Alfassa协助建立,是个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现代手段成立的,把人类的全面的灵性发展作为主题的社区。
Sraddhalu Ranade是个挺传奇的人物,他6个月大的时候,他的妈妈,28岁的梵文老师带着一岁大的女儿和半岁大的儿子,从孟买来到捧地投奔Ashram道场,追随一直仰慕的圣奥洛宾度和母亲学习,所以他从小就在道场长大,师从母亲的亲信之一M.P.Pandit。会上他自我介绍:我有幸在一个灵性社区内长大,25岁之前没接触过外界世界。那个地方非常好,但是有点像个茧。当我第一次接触到外面的世界时,才发现那是完全不同的……
道场里面两千居民,不用钱。他们不按照经济价格,而是按其自身价值来衡量物品的贵重。里面有自己的学校(Ashram School)和教育系统,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都没有考试。每个孩子可以自由按照自己的天性和特长来发展。他在道场学校里学习的是工程和计算机。他说,我碰巧学会了怎样建造电脑和自编软件……整个僧院里有80多个不同的生产部门,用品除了基本自足之外,还制作很多产品,如香烛,文具,出版物去卖,其他的资金来源就是靠捐款。道场有个很好的大食堂,一天的饭费20卢比,合人民币不到3块钱。里面的饭全部都是素食,在自己农场里产的,没有化肥农药和保鲜,全部有机,厨余垃圾堆肥,极少剩饭或浪费。每天有自己烤的全麦面包,有香蕉,牛奶,酸奶,蔬菜,米饭,有时有甜食,水果和其他佐餐。厨房里每天做饭之前,炊事班全体在母亲的画像前摇铃,集体静默两分钟,然后开始做饭,炊毕摇铃,集体静默,然后收工。饭前饭后也摇铃,全体静默,然后开饭或收饭,法度森严。吃的简单,但是非常舒服。
道众有每日的例行活动:冥想,学习和劳动。在母亲和圣奥洛宾度的理论中,工作是身体的祈祷(work is the prayer of the body),不是为了挣钱或个人利益,工作也是一种修行。道场中很多7,80岁的老人,天天上班,不觉劳累。道场有很多老师,除了Pondi的学校,还肩负着遍布在全印度的其他Aurobindo学校的教育责任。Aurobindo学校中除了常规课程,还有自己的灵性教育,教授学生冥想和瑜伽:生命的起源,由来和使命。Sraddhalu是道场中下山的老师之一,他没有头衔,没有背景,他只有一段简单的个人介绍:“Sraddhalu Ranade是来自圣奥洛宾度道场的科学家,教育家和学者,他在M.P.Pandit的照料下在道场中长大。”他有种孩童般的纯真快乐,长者般洞察力,大海一样的智慧和神一般的慈悲……
每周两次,他公开讲书,我有幸每次去旁听。听的时候记录了一些笔记,在这里很荣幸和大家分享,这是我近几篇博客的最大目的。
我在道场还分别遇到过两个中国女孩子。当我们一起坐在道场食堂凉风习习的大房顶上吃饭时闲谈:“国内怎么想的到有这种地方啊……” “是啊……” 我们相对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