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叟逃学记二(上)
乐叟一生共逃了两次学。这一次是再早一些时候的事了,大概是小学四年级的事了(因为同时逃学的另外两名同学一生都没有读到五年级),那一年乐叟老家附近的村办小学被拆,一群孩子没地方上学了,就转到就近一所公办小学就读。说是就近,那也得有十来里山路呢,逢冬天了孩子们早上还得举个火把去上学。
话说这日早晨,孩子们吃过饭后相约上学去,同村女孩子一般都出发得早,再说也不会跟男生一路。乐叟、小刚、小泉三人同路,也不记得是什么时节,反正那天太阳早早就出来了,三人在朝阳的沐浴中朝着学校方向进发,好象是心有灵犀也可以说是鬼使神差,大家都聊着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话题,无非就是谁家昨晚煮肉吃、谁家后园水果可能熟透了、谁昨天放小蛇在老师抽屉之类的话题,不知不觉间他们前进的脚步渐渐不约而同地慢了下来。随着话题谈到谁是英雄谁是好汉那个层次的时候,小刚那个天杀的来了一句后来让他吃足苦头直至永远离开了校园的话。
他说:“有胆的咋们今天就不去上学。”
要知道当时白热化的争论中英雄好汉行为已经幻化成了逃学的代名词,为了证明自己的胆量,谁又能退缩呢?!很明显,逃学成了必然。
这时恰恰来到一个岔路口,同学们毫不犹豫上了那条远离学校的山路,因怕被大人看见,大家脚步就紧张起来,后来干脆过跑,小刚趿拉的一只破胶鞋都跑掉了捡在手中光足板也跑。转眼间大家翻过一个土埂,瞧瞧四下无人便一屁股坐地上喘粗气,小刚也抓紧时间穿上破鞋(足板也没洗)。
当时前面有三条路,往西一条是回头路,一条往东是通向另一个山村的小路,还有一条往北,是山路,北面有座山,当然也最安全。短暂的停留后大家决定往山上去——梁山好汉 。
正欲登山,但见东面小路上一个熟悉的身影匆匆走来。
“那不是胆小鬼小健吗?”小刚不无鄙视地说。
来者正是邻村同学小健,这里得说明一点,小健虽是同学但与叟哥一伙基无共同爱好,为什么呢?小健父亲是木匠,对孩子管理很上路,小健胆小但成绩远非叟哥之流可比,因此平时都不爱来往。
说话间小健已至跟前。看着哥三一脸狐疑。
“你们咋在这里呢?”小健问。
“今天不读书,放假一天。”乐叟回答。
“真的,我们三个刚从学校回来,老师说现在农忙,放假一天,回家帮家里收庄稼,还要求明天交一篇作文”小刚跟着说。
小健一听,将信将疑,抬眼看着小泉。
小泉那厮没有说话,面无表情但眼中流露出犹豫。相比之下,小泉与小健平时关系要好一点,有时也一起玩。
“你不相信我们吗!?那你就去学校好了啊,去吧去吧。反正我们要回去了!”乐叟急忙显得苦口破心。
“就相信你们一次吧,要挨批你们不也一起挨。”小健动摇了。
“你还是去学校吧,今天在读书,没有放假,我们三个是逃学的,你快点去学校吧。”小泉那厮心软,终于没能下狠心骗人,道出了实话。
“你骗我,我不去学校了,你整我多走冤枉路”小健说。
“真的在上课,你去吧,你去吧,学校大门为你敞天着呢!”小刚一脸坏笑。
“唉,别逗我了,今天肯定是放假,你们不会都逃学的,我也回去了。”小健一脸坚定转身就往家的方向走去,消失在了他家的门口。
乐叟、小刚差点没笑断了气。小泉一脸不安。
三人继续登北山。
(在此再次说明一下,登北山不光是为了安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三个孩子家里都喂有牲口,而一般情况下都会放于北山,一是山大放得开、二是草多牲口壮。山里娃每天放学回家都得上山赶牛,逃往北山,下午随便把牛赶回去,岂不一举两得。)
山中有户人家,姓张,三口人,两老人一儿子。常年住在深山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夜不闭户。因住在北山多年,邻村都认识,放牛娃经常光顾其家,不时也能讨碗水喝甚至混碗饭吃。
时近中午,口喝难耐,饥肠漉漉,三孩子来到张大爷家门口时已是气喘吁吁。
话说这日早晨,孩子们吃过饭后相约上学去,同村女孩子一般都出发得早,再说也不会跟男生一路。乐叟、小刚、小泉三人同路,也不记得是什么时节,反正那天太阳早早就出来了,三人在朝阳的沐浴中朝着学校方向进发,好象是心有灵犀也可以说是鬼使神差,大家都聊着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话题,无非就是谁家昨晚煮肉吃、谁家后园水果可能熟透了、谁昨天放小蛇在老师抽屉之类的话题,不知不觉间他们前进的脚步渐渐不约而同地慢了下来。随着话题谈到谁是英雄谁是好汉那个层次的时候,小刚那个天杀的来了一句后来让他吃足苦头直至永远离开了校园的话。
他说:“有胆的咋们今天就不去上学。”
要知道当时白热化的争论中英雄好汉行为已经幻化成了逃学的代名词,为了证明自己的胆量,谁又能退缩呢?!很明显,逃学成了必然。
这时恰恰来到一个岔路口,同学们毫不犹豫上了那条远离学校的山路,因怕被大人看见,大家脚步就紧张起来,后来干脆过跑,小刚趿拉的一只破胶鞋都跑掉了捡在手中光足板也跑。转眼间大家翻过一个土埂,瞧瞧四下无人便一屁股坐地上喘粗气,小刚也抓紧时间穿上破鞋(足板也没洗)。
当时前面有三条路,往西一条是回头路,一条往东是通向另一个山村的小路,还有一条往北,是山路,北面有座山,当然也最安全。短暂的停留后大家决定往山上去——梁山好汉 。
正欲登山,但见东面小路上一个熟悉的身影匆匆走来。
“那不是胆小鬼小健吗?”小刚不无鄙视地说。
来者正是邻村同学小健,这里得说明一点,小健虽是同学但与叟哥一伙基无共同爱好,为什么呢?小健父亲是木匠,对孩子管理很上路,小健胆小但成绩远非叟哥之流可比,因此平时都不爱来往。
说话间小健已至跟前。看着哥三一脸狐疑。
“你们咋在这里呢?”小健问。
“今天不读书,放假一天。”乐叟回答。
“真的,我们三个刚从学校回来,老师说现在农忙,放假一天,回家帮家里收庄稼,还要求明天交一篇作文”小刚跟着说。
小健一听,将信将疑,抬眼看着小泉。
小泉那厮没有说话,面无表情但眼中流露出犹豫。相比之下,小泉与小健平时关系要好一点,有时也一起玩。
“你不相信我们吗!?那你就去学校好了啊,去吧去吧。反正我们要回去了!”乐叟急忙显得苦口破心。
“就相信你们一次吧,要挨批你们不也一起挨。”小健动摇了。
“你还是去学校吧,今天在读书,没有放假,我们三个是逃学的,你快点去学校吧。”小泉那厮心软,终于没能下狠心骗人,道出了实话。
“你骗我,我不去学校了,你整我多走冤枉路”小健说。
“真的在上课,你去吧,你去吧,学校大门为你敞天着呢!”小刚一脸坏笑。
“唉,别逗我了,今天肯定是放假,你们不会都逃学的,我也回去了。”小健一脸坚定转身就往家的方向走去,消失在了他家的门口。
乐叟、小刚差点没笑断了气。小泉一脸不安。
三人继续登北山。
(在此再次说明一下,登北山不光是为了安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三个孩子家里都喂有牲口,而一般情况下都会放于北山,一是山大放得开、二是草多牲口壮。山里娃每天放学回家都得上山赶牛,逃往北山,下午随便把牛赶回去,岂不一举两得。)
山中有户人家,姓张,三口人,两老人一儿子。常年住在深山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夜不闭户。因住在北山多年,邻村都认识,放牛娃经常光顾其家,不时也能讨碗水喝甚至混碗饭吃。
时近中午,口喝难耐,饥肠漉漉,三孩子来到张大爷家门口时已是气喘吁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