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语言、哲学、考古、法学
上篇
语言学
3 中原出土商周铜器铭文的分域整理与研究 王蕴智 河南大学
68 《经典释文》音切的音义匹配研究 岳利民 长沙理工大学
71 吴棫陈第古音古韵比较研究 陈鸿儒 华侨大学
76 春秋金文资料的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吴国升 贵州师范大学
79 秦汉简牍法律文献语言文化研究 赵久湘 长江师范学院
82 五代墓志词汇研究 周阿根 阜阳师范学院
83 西北屯戌简牍词汇研究 魏德胜 北京语言大学
84 周秦两汉楚方言词研究 邵则遂 中南民族大学
85 《道行般若经》训诂研究 张幼军 湖南师范大学
87 上博藏第一批楚竹书全编通释 俞绍宏 大连大学
88 中国古代农业俗词语研究 化振红 南京师范大学
179 基于大规模标注语料库的自媒体语言计量研究 王宇波 武汉大学
180 古汉语变读规律及不变读原因研究 王月婷 浙江工商大学
181 楚系金文研究史 程鹏万 东北师范大学
182 两周金文作器用途铭辞综合整理与研究 陈英杰 首都师范大学
183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佚书词语研究 曲冰 哈尔滨商业大学
184 直译体文献词汇研究 李慧贤 内蒙古大学
185 《可洪音义》整理与研究 韩小荆 湖北大学
186 古天文历法气象词训诂研究 朱习文 江西师范大学
187 唐代汉译佛经注疏语言研究 张春雷 南阳师范学院
188 杨树达小学研究 康盛楠 遵义师范学院
哲学
5 先秦哲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郭沂 中国社科院
6 中国荀学史 路德斌 山东社科院
37 管子学史 巩曰国 山东理工大学
38 理学话语研究 朱人求 福建师范大学
39 宋代礼学与理学研究 殷慧 湖南大学
40 《北溪字义》中外版本整理及思想研究 张加才 北方工业大学
41 “五经总义”类文献与经学史研究 徐兴无 南京大学
42 清代孟学史 刘瑾辉 扬州大学文学院
45 王先谦儒学思想研究 李和山 武汉纺织大学
46 张南轩著作整理与研究 杨世文 四川大学
90 《大学》中的政治伦理及其当代考量研究 阮航 湖北大学
126 传统礼乐文化之精神与价值研究 成守勇 淮阴师范学院
127 先秦道家语言哲学研究 才清华 复旦大学
128 先秦儒家乐教文献的生成与思想演进 雷永强 河南科技大学
129 《礼记》与儒家政治哲学范式研究 朱承 上海大学
130 荀子的工夫论及其哲学基础研究 王楷 北京师范大学
131 孟子伦理思想与列维纳斯伦理学之比较研究 李凯 西南大学
132 儒家事功伦理及其现代价值 李雪辰 河北师范大学
133 孔门后学与儒学的早期诠释研究 宋立林 曲阜师范大学
134 司马光重要哲学文献的整理与思想体系研究 魏涛 郑州大学
135 明代黔中王学外王化研究 陆永胜 贵阳学院
136 清代中期儒学的转型与流变 孙邦金 温州大学
137 《明儒学案》的道统论哲学及其话语特色研究 陈畅 暨南大学
138 民国今文经学研究 陈壁生 中国人民大学
考古学
2 明清北京城礼制建筑研究 姜波 中国社科院
11 战国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 彭裕商 四川大学
16 秦汉墓葬的结构类型与区域变迁研究 杨哲峰 北京大学
30 周代祭祀遗存研究 谢肃 中山大学
法学
63 《天圣令》与《至正条格》比较研究 宋国华 河南大学
64 敦煌契约文书研究 王斐弘 中国计量学院
270 春秋三传与中国早期的礼法变革研究 朱腾 厦门大学
语言学
3 中原出土商周铜器铭文的分域整理与研究 王蕴智 河南大学
68 《经典释文》音切的音义匹配研究 岳利民 长沙理工大学
71 吴棫陈第古音古韵比较研究 陈鸿儒 华侨大学
76 春秋金文资料的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吴国升 贵州师范大学
79 秦汉简牍法律文献语言文化研究 赵久湘 长江师范学院
82 五代墓志词汇研究 周阿根 阜阳师范学院
83 西北屯戌简牍词汇研究 魏德胜 北京语言大学
84 周秦两汉楚方言词研究 邵则遂 中南民族大学
85 《道行般若经》训诂研究 张幼军 湖南师范大学
87 上博藏第一批楚竹书全编通释 俞绍宏 大连大学
88 中国古代农业俗词语研究 化振红 南京师范大学
179 基于大规模标注语料库的自媒体语言计量研究 王宇波 武汉大学
180 古汉语变读规律及不变读原因研究 王月婷 浙江工商大学
181 楚系金文研究史 程鹏万 东北师范大学
182 两周金文作器用途铭辞综合整理与研究 陈英杰 首都师范大学
183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佚书词语研究 曲冰 哈尔滨商业大学
184 直译体文献词汇研究 李慧贤 内蒙古大学
185 《可洪音义》整理与研究 韩小荆 湖北大学
186 古天文历法气象词训诂研究 朱习文 江西师范大学
187 唐代汉译佛经注疏语言研究 张春雷 南阳师范学院
188 杨树达小学研究 康盛楠 遵义师范学院
哲学
5 先秦哲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郭沂 中国社科院
6 中国荀学史 路德斌 山东社科院
37 管子学史 巩曰国 山东理工大学
38 理学话语研究 朱人求 福建师范大学
39 宋代礼学与理学研究 殷慧 湖南大学
40 《北溪字义》中外版本整理及思想研究 张加才 北方工业大学
41 “五经总义”类文献与经学史研究 徐兴无 南京大学
42 清代孟学史 刘瑾辉 扬州大学文学院
45 王先谦儒学思想研究 李和山 武汉纺织大学
46 张南轩著作整理与研究 杨世文 四川大学
90 《大学》中的政治伦理及其当代考量研究 阮航 湖北大学
126 传统礼乐文化之精神与价值研究 成守勇 淮阴师范学院
127 先秦道家语言哲学研究 才清华 复旦大学
128 先秦儒家乐教文献的生成与思想演进 雷永强 河南科技大学
129 《礼记》与儒家政治哲学范式研究 朱承 上海大学
130 荀子的工夫论及其哲学基础研究 王楷 北京师范大学
131 孟子伦理思想与列维纳斯伦理学之比较研究 李凯 西南大学
132 儒家事功伦理及其现代价值 李雪辰 河北师范大学
133 孔门后学与儒学的早期诠释研究 宋立林 曲阜师范大学
134 司马光重要哲学文献的整理与思想体系研究 魏涛 郑州大学
135 明代黔中王学外王化研究 陆永胜 贵阳学院
136 清代中期儒学的转型与流变 孙邦金 温州大学
137 《明儒学案》的道统论哲学及其话语特色研究 陈畅 暨南大学
138 民国今文经学研究 陈壁生 中国人民大学
考古学
2 明清北京城礼制建筑研究 姜波 中国社科院
11 战国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 彭裕商 四川大学
16 秦汉墓葬的结构类型与区域变迁研究 杨哲峰 北京大学
30 周代祭祀遗存研究 谢肃 中山大学
法学
63 《天圣令》与《至正条格》比较研究 宋国华 河南大学
64 敦煌契约文书研究 王斐弘 中国计量学院
270 春秋三传与中国早期的礼法变革研究 朱腾 厦门大学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