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在冬季(2008.11.23)
北方的秋,长而凉,然而不想竟也过得这样快。我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地感受,它就已经过去了,不留一些痕迹。而现在,早已过了立冬,天气已经很冷,而且日冷一日了。
出门在外的人,到了年底的光景,总不免想家的。
自习室里零零星星地坐着几个人,愈发显得空空的。我坐在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有些无聊地翻着一本旧书。窗外呼啸着大风,屋子里却还比较暖和,我的思绪也渐渐地回到从前。
到了年底的时候,乡下照例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的,所以就是到了深夜里,也总有几家亮着灯。矮矮的瓦房,乱石墙,石的或木的窗格里透出黄的灯光,暖暖的。屋檐下挂着风干的咸鱼,屋子里很热闹。
邻舍们好几家都聚在一起,灶上热气腾腾,大家都忙碌着,做糖或者是做面。做糖用的是爆米花和糖浆,在锅里拌匀以后,倒到糖模里压实,然后切成一块一块的。做面用的是蕃薯磨成的粉,再锅里捞起来以后要晾到外面让它结冰,所以越冷的天,面就越好,我们那里把它叫做“冬面(冻面)”。
在忙碌的时候,四邻们往往谈笑着,小小的屋子里洋溢着快活的气息。站灶的在灶前,烧火的在灶后,当然还少不了孩子们跑来跑去的嬉戏,或者商量着借灶里的火煨蕃薯,然后满怀期待地等着蕃薯煨熟。大人们呢,就闲话家常,偶尔拿小孩子打打趣,说些笑话。很温暖的场景。
我小时候基本上每年的年底都是这样在爷爷的老屋子里度过的。在这个时候,爷爷总是坐在灶后烧火,我坐在他旁边,看着灶膛里红红的火焰跳动,听着柴草毕毕剥剥的响声和邻居们的谈笑声。柴草的气味和淡淡的烟草味弥漫着。我多半会在这样的空气里睡着,不管屋子外面的风,然后不知被谁抱到里屋去。
人们在年底还有要做米馒头、甜酒酿,或者捣麻粢、做团的,忙碌而快活。大人们看着孩子长大了一岁,有时免不了叹息一阵:做人如做梦,又一年了,又老一岁。
在记忆里,过年其实并不很令我高兴,当亲戚们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小孩子是经常被忽略的。而且许多亲戚是我并不熟的,所以话也不怎么说,常常我会觉得这样吃饭不自在,往往吃得很少就跑去外面玩或者躲在房间里看电视了。
但在过年之前的一段时间,却是我比较开心的日子。这种乡野的温暖让我感到很舒服,而久违了这种感觉的现在,更令我怀想着那一段老屋里的美好时光了。
出门在外的人,到了年底的光景,总不免想家的。
自习室里零零星星地坐着几个人,愈发显得空空的。我坐在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有些无聊地翻着一本旧书。窗外呼啸着大风,屋子里却还比较暖和,我的思绪也渐渐地回到从前。
到了年底的时候,乡下照例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的,所以就是到了深夜里,也总有几家亮着灯。矮矮的瓦房,乱石墙,石的或木的窗格里透出黄的灯光,暖暖的。屋檐下挂着风干的咸鱼,屋子里很热闹。
邻舍们好几家都聚在一起,灶上热气腾腾,大家都忙碌着,做糖或者是做面。做糖用的是爆米花和糖浆,在锅里拌匀以后,倒到糖模里压实,然后切成一块一块的。做面用的是蕃薯磨成的粉,再锅里捞起来以后要晾到外面让它结冰,所以越冷的天,面就越好,我们那里把它叫做“冬面(冻面)”。
在忙碌的时候,四邻们往往谈笑着,小小的屋子里洋溢着快活的气息。站灶的在灶前,烧火的在灶后,当然还少不了孩子们跑来跑去的嬉戏,或者商量着借灶里的火煨蕃薯,然后满怀期待地等着蕃薯煨熟。大人们呢,就闲话家常,偶尔拿小孩子打打趣,说些笑话。很温暖的场景。
我小时候基本上每年的年底都是这样在爷爷的老屋子里度过的。在这个时候,爷爷总是坐在灶后烧火,我坐在他旁边,看着灶膛里红红的火焰跳动,听着柴草毕毕剥剥的响声和邻居们的谈笑声。柴草的气味和淡淡的烟草味弥漫着。我多半会在这样的空气里睡着,不管屋子外面的风,然后不知被谁抱到里屋去。
人们在年底还有要做米馒头、甜酒酿,或者捣麻粢、做团的,忙碌而快活。大人们看着孩子长大了一岁,有时免不了叹息一阵:做人如做梦,又一年了,又老一岁。
在记忆里,过年其实并不很令我高兴,当亲戚们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小孩子是经常被忽略的。而且许多亲戚是我并不熟的,所以话也不怎么说,常常我会觉得这样吃饭不自在,往往吃得很少就跑去外面玩或者躲在房间里看电视了。
但在过年之前的一段时间,却是我比较开心的日子。这种乡野的温暖让我感到很舒服,而久违了这种感觉的现在,更令我怀想着那一段老屋里的美好时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