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档案室(一次更新一次血泪)
总有一些你曾经为之奋斗的文字,值得一生铭记。
………………………………………………………………………………………………………………
——2010——
《寻找一份能发挥长处的工作》
这是一封求职信
但我需要的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认同
我,
好奇成性,求知成瘾;
用脑策略,用心文案。
懂设计、善策略,
并非不务正业,而是文案的支点。
懂设计,助协作:沟通设计表现文案;理解设计书写点睛之笔。
善策略,助洞察:知全局才能战不殆;知人心才能动人情。
我需要一份能发挥长处的工作,
让我时刻保持与大脑的亲近。
曾经以为
我可以离开
直到误入百花深处
才明白
有一种爱
深入骨髓
个中精彩
唯当局者知
高考志愿是无一例外的广告学
四年本科一边吸收一边释放
设计、文案、策划
都是我发挥的舞台
关注一切广告
关注一切赛事
尽全力完成每一份飞机稿
仿佛它们明天就要出街
2006年
本该是终于可以大展拳脚的时候
爱情触礁,人生转舵
考研成了唯一的出路
背水一战只盼稳中求生
于是误入出版领域
也曾想这或许是个新出口
也曾尝试了解、融入
心中的恐慌却越发强烈
看着这一片仿佛早衰的世界
我太害怕失去曾经敏锐的触角与随时等待引爆的激情
于是我写书评、写影评、写琐事、写游记
无论长短
我只要自己不停思考
于是我玩摄影、玩手工、看展览、看戏剧
我只要自己不停涉猎
人生的幸运未必是一次中个五百万
也许在每一个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更为重要
我有幸在学习洞察事物本质的阶段
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所以我学会了如何站上巨人的肩膀,顺着他们的目光
尝试着穿透我想穿透的纷繁
我选择了互联网
因为它是现今最激动人心的媒介
它的一切表现都在完美诠释着创新的意义
我试图探究它对我们做了什么和它与我们一道做了什么
并以一篇拥有无冕之冠的论文无愧收官
校园生涯在最后一次答辩中落幕
封存已久的问题终于到了必须解答的时刻
我到底为什么工作?
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才能知道我要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底端是生存,顶端是自我实现
工作的根本目的确实是为了解决生存需要
但是如果因此慌不择路
也许永远都找不到通往自我实现的途径
两年半在传播之内广告之外的观望
却令我更加迷茫和质疑自己的能力所在
广告门是一个契机
因为我止步不前,所以我决定停下来
看看门的里面是否精彩,一如当年
人生刹那间(据说是0.018秒)就穿越了
原来我苦苦寻找的东西一直留在2006年的夏天
这扇时间之门帮我取回了它——一个唯有广告才能点燃的小宇宙
兜兜转转,我挖了太多肤浅的枯井
现在我要回去挖最初已经离水源最近的那口井
不同的是我有了更大的力量
如果你是我的伯乐,请联系我!
《在一些针对互联网的求职信里加点看法》
互联网是什么?它以一种技术的姿态诞生,却创造出另一个星球。我们都是阿凡达,机器连通,我们便以另一种身份生活在潘多拉。但这只是开始。在印度裔学生Prarnav Mistry的第六感装置创想中,我们终于不用再去区分线上线下。世间一切,随时在线。
互联网整合营销是什么?抢夺注意力。
当用户对信息的选择权空前强大,要我注意你?
给个理由先。
网络中的信息如同汪洋,而鼠标掌握在用户手中。前台广告、植入、SEM、微博、EDM、内容、病毒…无论哪一种营销手段,目的都是要抢占注意力资源。当你成功引发关注,病毒式传播那是必然结果。因为分享是人的本性,而互联网中的分享不仅经济成本为0,时间成本也几乎为0,但分享之后的心理收益颇丰。没有人会拒绝0成本高收益的行为。
互联网汇聚了前技术传播时期声影图文的全部传播模式,并完全超越了前期媒介跨越时空延伸的能力。它为内容创意提供了无限可能。怎样充分利用它的媒介特性?这就是创意的源泉。
网络无限放大了个体,一个人可以面向全世界呐喊。强调参与感的互动因此成为创意的基石。而洞察人心始终是创意出发的起点。这是广告永恒的根。打动人,是我们永远要做的一件事。也许是好奇,也许是感动,也许是责任…七情六欲的衍生何止千万。互联网亦有不计其数颠覆以往的方式让你表达。
网络重新诠释了一切!
——面试华扬联众时他们的考题是以《穿越》为题做一份PPT演讲——
这是我至今准备最久,最满意的一次演讲,最后是败在了提问环节的紧张……
所以或者我真的并不适合那里,但仍是深深的遗憾。
开场:
大家下午好!在开始之前我想说说我十分崇拜的一个影评人。他的影评曾经在豆瓣上风靡一时。虽然他已经在一场车祸中离我们而去,但他在网络世界中的影响从未消失。如果他离开前曾有遗言,我想他应该会说:“不要迷恋偶,偶只是个传说。”
P1
这也是今天我要讲的题目,借着这个题目,我想讨论一下穿越这个话题。
我想分两个部分来讨论这个话题,第一个部分是:何为穿越?它的起源、发展和实质是什么?第二部分是:为何穿越?讨论穿越受到热捧的三个原因。
P2
穿越这个词源于穿越小说这种文学题材。最早的穿越小说是马克吐温的《康州美国佬在亚瑟王朝》
P3
穿越最初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指的是从所在时空进入另一时空的事件。
P4
现在,穿越的主体已经从单一的实体穿,也就是连人带魂的穿越,衍生出各式各样天马行空的穿越方式。例如,灵魂单飞的灵魂穿,转世轮回的胎穿等等。
P5
而穿越的背景也走向了复合型发展的道路。任何一个时代都可以回去,任何一个未来都可以到达。
P6
当穿越的主体和穿越的背景不再有任何局限,穿越这个词已经超越了它本来的意义。穿越不再是单纯的从一个时空进入另一个时空。任何一种对现实的脱离都可以称为穿越。也许是抛开工作的远游,也许是逃避一切的遁世隐居,也许是从杰克变身阿凡达,也许是网络中的另一种身份。穿越就像一个按钮,开启了全新的生活体验。所以,我把穿越的实质总结为:离开现实的置换。
P7
第二部分,我想说说穿越为什么会受到热捧。我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说这个问题。穿越受到热捧,有人写,有人聊,有人旁观。从有人写的角度来说,穿越提供了开放的话语空间。契合了网民高涨的创作欲、适应了信息爆炸时代对内容创新的渴求
P8
穿越打破了一切现实的条条框框,无论是物理的还是精神的。带来了空前的开放性和创造性话题空间。
P9
于是,在娱乐至上的网络空间,穿越迅速被应用于各式调侃语境。例如,穿越者封侯拜相秘笈,对现代到古代的穿越桥段做了恶搞型的总结。据说只要熟知这五项技能,就能成为穿越中的成功者。穿越的杯具,则调侃了各种生不逢时的无奈。充满了黑色幽默。
P10
从有人聊穿越的角度说,穿越受到热捧的原因是它契合了现代人面对现实的无奈心理,创造了精神虚拟的安慰剂。
P11
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就是09年大热的“时光穿越帖”事件。08年,一名网友在天涯发了这样一个帖子,标题是:“我要回到1997年了,真是舍不得你们”,内容是:“我一定不会辜负大家对我的重托的”。这寥寥十余字的帖子却得到网友热捧。创造了数百万的浏览量和7万多的回帖。大家的回帖充满了对过去的缅怀和遗憾。例如,给当时的自己:大学时候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天天逃课玩游戏,惹爸爸妈妈生气。给最爱的亲人:请告诉外公一定要注意身体。如果不行,就让我回到98年,让我见外公最后一面吧……给那时的世界:请通知四川的人民,2008年5月12日之前一定要离开家乡!这个事件可以说是广大网友共同创作的一个穿越故事。所有关于穿越的故事都是脱离现实去重新创造另一种可能性,从精神上为焦虑的现代人逃离现实开放了一个出口。明知无法改变的无奈情绪至少可以借助精神虚拟得到释放。
P12
而即使你是一个旁观者,你也正亲历穿越。穿越是离开现实的置换。网络就是带我们离开现实的媒介。每日与网络打交道的我们对穿越的故事有着强烈的代入感。
P13
2006年1月,我开始关注豆瓣上一个叫卡夫卡陆的影评人。他在豆瓣上的动态十分频繁,每天都会有他的动态信息出现。但2007年4月之后就几乎看不到他的任何动态了。经过多番搜索之后,我才知道,他已经在2007年4月2日因为车祸去世了。即使是现在,仍然有不知情的网友在给他留言,询问他为什么不再出现了。虽然他已经从现实中消失了,但他在网络中的一言一行却永远的留了下来。每次回到他的主页,就仿佛穿越回他仍然在世的日子。他就是我在演讲开始提到的那个人。不要迷恋偶,偶只是个传说。是对他最好的注解。
P14
最后,谢谢大家给了我这个让梦想穿越进现实的机会!欢迎大家提问!谢谢!
——2012——
很久不玩,再玩一下~
《一封表白信》
本人女,年龄……(真相只有一个!)
经历很简单:读书(武汉XX大学广告学本科)
再读书(北京XX学院传播学数字传播硕士)
工作(XX地产高级文案)
在被开发商们狠虐了两年零三个月的今天,我幡然醒悟:既然注定了是一个受,就必须做一个高尚的受,一个纯粹的受,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受。
所以,我要出发,去寻找我的真爱!
真爱,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抽屉是我用的第一个网络收藏夹,那还是在大学校园的青葱岁月。(年龄君,你暴露了!)
真爱,是刻在生命中的强迫症:“请问……”“等我上Google搜索一下”搜索强迫症,断网焦虑症。真爱,你懂得!
所以,请接受我的表白吧!
………………………………………………………………………………………………………………
——2010——
《寻找一份能发挥长处的工作》
这是一封求职信
但我需要的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认同
我,
好奇成性,求知成瘾;
用脑策略,用心文案。
懂设计、善策略,
并非不务正业,而是文案的支点。
懂设计,助协作:沟通设计表现文案;理解设计书写点睛之笔。
善策略,助洞察:知全局才能战不殆;知人心才能动人情。
我需要一份能发挥长处的工作,
让我时刻保持与大脑的亲近。
曾经以为
我可以离开
直到误入百花深处
才明白
有一种爱
深入骨髓
个中精彩
唯当局者知
高考志愿是无一例外的广告学
四年本科一边吸收一边释放
设计、文案、策划
都是我发挥的舞台
关注一切广告
关注一切赛事
尽全力完成每一份飞机稿
仿佛它们明天就要出街
2006年
本该是终于可以大展拳脚的时候
爱情触礁,人生转舵
考研成了唯一的出路
背水一战只盼稳中求生
于是误入出版领域
也曾想这或许是个新出口
也曾尝试了解、融入
心中的恐慌却越发强烈
看着这一片仿佛早衰的世界
我太害怕失去曾经敏锐的触角与随时等待引爆的激情
于是我写书评、写影评、写琐事、写游记
无论长短
我只要自己不停思考
于是我玩摄影、玩手工、看展览、看戏剧
我只要自己不停涉猎
人生的幸运未必是一次中个五百万
也许在每一个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更为重要
我有幸在学习洞察事物本质的阶段
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所以我学会了如何站上巨人的肩膀,顺着他们的目光
尝试着穿透我想穿透的纷繁
我选择了互联网
因为它是现今最激动人心的媒介
它的一切表现都在完美诠释着创新的意义
我试图探究它对我们做了什么和它与我们一道做了什么
并以一篇拥有无冕之冠的论文无愧收官
校园生涯在最后一次答辩中落幕
封存已久的问题终于到了必须解答的时刻
我到底为什么工作?
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才能知道我要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底端是生存,顶端是自我实现
工作的根本目的确实是为了解决生存需要
但是如果因此慌不择路
也许永远都找不到通往自我实现的途径
两年半在传播之内广告之外的观望
却令我更加迷茫和质疑自己的能力所在
广告门是一个契机
因为我止步不前,所以我决定停下来
看看门的里面是否精彩,一如当年
人生刹那间(据说是0.018秒)就穿越了
原来我苦苦寻找的东西一直留在2006年的夏天
这扇时间之门帮我取回了它——一个唯有广告才能点燃的小宇宙
兜兜转转,我挖了太多肤浅的枯井
现在我要回去挖最初已经离水源最近的那口井
不同的是我有了更大的力量
如果你是我的伯乐,请联系我!
《在一些针对互联网的求职信里加点看法》
互联网是什么?它以一种技术的姿态诞生,却创造出另一个星球。我们都是阿凡达,机器连通,我们便以另一种身份生活在潘多拉。但这只是开始。在印度裔学生Prarnav Mistry的第六感装置创想中,我们终于不用再去区分线上线下。世间一切,随时在线。
互联网整合营销是什么?抢夺注意力。
当用户对信息的选择权空前强大,要我注意你?
给个理由先。
网络中的信息如同汪洋,而鼠标掌握在用户手中。前台广告、植入、SEM、微博、EDM、内容、病毒…无论哪一种营销手段,目的都是要抢占注意力资源。当你成功引发关注,病毒式传播那是必然结果。因为分享是人的本性,而互联网中的分享不仅经济成本为0,时间成本也几乎为0,但分享之后的心理收益颇丰。没有人会拒绝0成本高收益的行为。
互联网汇聚了前技术传播时期声影图文的全部传播模式,并完全超越了前期媒介跨越时空延伸的能力。它为内容创意提供了无限可能。怎样充分利用它的媒介特性?这就是创意的源泉。
网络无限放大了个体,一个人可以面向全世界呐喊。强调参与感的互动因此成为创意的基石。而洞察人心始终是创意出发的起点。这是广告永恒的根。打动人,是我们永远要做的一件事。也许是好奇,也许是感动,也许是责任…七情六欲的衍生何止千万。互联网亦有不计其数颠覆以往的方式让你表达。
网络重新诠释了一切!
——面试华扬联众时他们的考题是以《穿越》为题做一份PPT演讲——
这是我至今准备最久,最满意的一次演讲,最后是败在了提问环节的紧张……
所以或者我真的并不适合那里,但仍是深深的遗憾。
![]() |
开场:
大家下午好!在开始之前我想说说我十分崇拜的一个影评人。他的影评曾经在豆瓣上风靡一时。虽然他已经在一场车祸中离我们而去,但他在网络世界中的影响从未消失。如果他离开前曾有遗言,我想他应该会说:“不要迷恋偶,偶只是个传说。”
P1
这也是今天我要讲的题目,借着这个题目,我想讨论一下穿越这个话题。
我想分两个部分来讨论这个话题,第一个部分是:何为穿越?它的起源、发展和实质是什么?第二部分是:为何穿越?讨论穿越受到热捧的三个原因。
![]() |
P2
穿越这个词源于穿越小说这种文学题材。最早的穿越小说是马克吐温的《康州美国佬在亚瑟王朝》
![]() |
P3
穿越最初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指的是从所在时空进入另一时空的事件。
![]() |
P4
现在,穿越的主体已经从单一的实体穿,也就是连人带魂的穿越,衍生出各式各样天马行空的穿越方式。例如,灵魂单飞的灵魂穿,转世轮回的胎穿等等。
![]() |
P5
而穿越的背景也走向了复合型发展的道路。任何一个时代都可以回去,任何一个未来都可以到达。
![]() |
P6
当穿越的主体和穿越的背景不再有任何局限,穿越这个词已经超越了它本来的意义。穿越不再是单纯的从一个时空进入另一个时空。任何一种对现实的脱离都可以称为穿越。也许是抛开工作的远游,也许是逃避一切的遁世隐居,也许是从杰克变身阿凡达,也许是网络中的另一种身份。穿越就像一个按钮,开启了全新的生活体验。所以,我把穿越的实质总结为:离开现实的置换。
![]() |
P7
第二部分,我想说说穿越为什么会受到热捧。我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说这个问题。穿越受到热捧,有人写,有人聊,有人旁观。从有人写的角度来说,穿越提供了开放的话语空间。契合了网民高涨的创作欲、适应了信息爆炸时代对内容创新的渴求
![]() |
P8
穿越打破了一切现实的条条框框,无论是物理的还是精神的。带来了空前的开放性和创造性话题空间。
![]() |
P9
于是,在娱乐至上的网络空间,穿越迅速被应用于各式调侃语境。例如,穿越者封侯拜相秘笈,对现代到古代的穿越桥段做了恶搞型的总结。据说只要熟知这五项技能,就能成为穿越中的成功者。穿越的杯具,则调侃了各种生不逢时的无奈。充满了黑色幽默。
![]() |
P10
从有人聊穿越的角度说,穿越受到热捧的原因是它契合了现代人面对现实的无奈心理,创造了精神虚拟的安慰剂。
![]() |
P11
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就是09年大热的“时光穿越帖”事件。08年,一名网友在天涯发了这样一个帖子,标题是:“我要回到1997年了,真是舍不得你们”,内容是:“我一定不会辜负大家对我的重托的”。这寥寥十余字的帖子却得到网友热捧。创造了数百万的浏览量和7万多的回帖。大家的回帖充满了对过去的缅怀和遗憾。例如,给当时的自己:大学时候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天天逃课玩游戏,惹爸爸妈妈生气。给最爱的亲人:请告诉外公一定要注意身体。如果不行,就让我回到98年,让我见外公最后一面吧……给那时的世界:请通知四川的人民,2008年5月12日之前一定要离开家乡!这个事件可以说是广大网友共同创作的一个穿越故事。所有关于穿越的故事都是脱离现实去重新创造另一种可能性,从精神上为焦虑的现代人逃离现实开放了一个出口。明知无法改变的无奈情绪至少可以借助精神虚拟得到释放。
![]() |
P12
而即使你是一个旁观者,你也正亲历穿越。穿越是离开现实的置换。网络就是带我们离开现实的媒介。每日与网络打交道的我们对穿越的故事有着强烈的代入感。
![]() |
P13
2006年1月,我开始关注豆瓣上一个叫卡夫卡陆的影评人。他在豆瓣上的动态十分频繁,每天都会有他的动态信息出现。但2007年4月之后就几乎看不到他的任何动态了。经过多番搜索之后,我才知道,他已经在2007年4月2日因为车祸去世了。即使是现在,仍然有不知情的网友在给他留言,询问他为什么不再出现了。虽然他已经从现实中消失了,但他在网络中的一言一行却永远的留了下来。每次回到他的主页,就仿佛穿越回他仍然在世的日子。他就是我在演讲开始提到的那个人。不要迷恋偶,偶只是个传说。是对他最好的注解。
![]() |
P14
最后,谢谢大家给了我这个让梦想穿越进现实的机会!欢迎大家提问!谢谢!
——2012——
很久不玩,再玩一下~
《一封表白信》
本人女,年龄……(真相只有一个!)
经历很简单:读书(武汉XX大学广告学本科)
再读书(北京XX学院传播学数字传播硕士)
工作(XX地产高级文案)
在被开发商们狠虐了两年零三个月的今天,我幡然醒悟:既然注定了是一个受,就必须做一个高尚的受,一个纯粹的受,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受。
所以,我要出发,去寻找我的真爱!
真爱,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抽屉是我用的第一个网络收藏夹,那还是在大学校园的青葱岁月。(年龄君,你暴露了!)
真爱,是刻在生命中的强迫症:“请问……”“等我上Google搜索一下”搜索强迫症,断网焦虑症。真爱,你懂得!
所以,请接受我的表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