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旅行的经历
查看话题 >平遥记
论文、答辩、散伙饭。
3年来又一次毕业,19年的校园生活也算画上的句号。
鼓足勇气来一次一个人的行走。
当然,还是考虑了下自己所剩无几的自由时间。
去平遥。
6月1日,6点01。
于生日到达。
清晨6点到达,整个镇子并没有清醒,车站还没有太多拉客的带蓬电瓶车,仅有的几个也是仅仅看着你,看你有没有上车的意思。
从火车站到平遥古城并不远,直走左转,走路大概10分钟的路程吧。看到古城的西门时一阵激动,嘿嘿,平遥我来了。
一大早踏入古城,顿时有点失望,西门进去后的两边其实大都不是古建筑了,最早的估计也就是文革时候的产物,有的估计是还是上个月才建造完成的,立柱上的漆还甚是鲜亮。一路形形色色的本地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锻炼、买菜,不时有相识的人打着招呼,偶尔有一些蓬蓬车路过,也大多不会过问你要不要搭车。
六点钟,这个古镇还没完全睡醒。
从西大街拐到南大街,路两边大多是后期建造的仿古建筑,店铺大多没有开门,不过想着卖的也是全国各大景点相同的东西,后来果然如此,和西安化觉巷的毫无二样。不得不说当时心情一路低落。好在穿过市楼后,看到一群人在路边摆着蔬菜以及一些日用百货叫卖,才感觉到那么一些生机。再一路走到东南门头街、文庙街、安街,再由城隍庙街拐回市楼附近,开始准备找地方先住宿,把包放着好慢慢在古城走走。
住在衙门官舍青旅,说是当时衙门的招待所,40一张的床位,还算便宜。旅社门上挂有一块匾,都说是过去留下来的,可是居然是宋体字,很标准的宋体。
在衙门门口遇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蹬三轮的大叔,告诉我可以带我去看平遥里真正古老的东西,说必须要有相机才带,没相机的是不带的。刚开始对他还有点怯意,没有答应,不过在后来的闲聊中发现他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大叔,英语、日语都会说两句。大叔说来了美国人,会带他们去看教堂、钟表,要是来了日本人,他就会带他们去看当时日本攻打平遥时候造成的炮孔、枪眼。可惜我还是喜欢自己闲逛,就婉言拒绝了。第一天我完全是自己走下来的啊,回来算算差不多20km了,当然这是后话,而且,大叔所说的钟表、炮孔我最终也大多找到了,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大叔指的,应该没问题吧,嘿嘿。
买了古城内的通票,学生证半价75。觉得75这个价格还好,150就有点贵了,刚开始大多院子都是一样三进院落,一般第二个院落的左侧会有通往后院的小路,右侧会有上二楼的楼梯(面向大厅时)。南大街的几个景点大多是后期修建的,去的时候有个镖局还在维修,院子里堆了一堆和好稻草的黄土,泥瓦匠不停的搅拌着。
南大街再转到西大街,古城内的邮局就在这里。在这里听到的不幸的消息就是自制明信片不能用,必须要有中国邮政监制的才可以。不过营业员态度很好,给他说我这个明信片在别的地方都寄过的没问题的,就同意我试试了。当然,这是第一次用250g纸印的,所以具体情况,只能听天由命了。嘿嘿。而且邮局的营业员也很文艺啊,我拿出本子和明信片,还没说呢,她就知道是找她盖戳的。嘿嘿。
在西大街上会路过原来的晋中机械厂,平遥国际摄影节好像一般都是在这里举办的,只是现在不是时候,只之留得一片落寞。
顺着机械厂旁边的街道继续往北走,两边应该都是文革时候盖得平房,一路上理发店最多,还能看到小时候国营理发店中的白色座椅,这么多年,换了个地方,居然还是这个样子。
一路走到城墙,其实按理来说平遥的城墙是满完整的,只可惜我来自西安,看到这一片当年取砖盖房之后所剩的黄土,不由惋惜,但相对于北京,平遥是不是还算幸运的呢。
顺着城墙一路向东,再向南,走走画画,到了东南角已经是中午了,想同学告诉我城外的饭店会便宜很多,于是选择走出城墙去觅食,吃了一碗搓出来的大碗面,大概和麻什的样子差不多吧,不过汤是后加上去的,说实话,我对酸汤的面食还是不太能接受。
饭饱后想着顺着城墙根绕到南门去,没想到居然不通,一大片广场的这边居然被铁门锁着,哎,可惜可惜,不过亲幸的是看到了城墙边的垂柳。墙垣、官道、垂柳,到很有一番城外送友人的景象啊。
再次从北门回到旅社,准备小憩片刻,没想到一觉起来就3点了,窗外还一阵灰蒙蒙的,邻市的朋友发短信来说那边已经暴雨加冰雹了。开始后悔居然没有带伞出来,只能硬着头皮转了。
还没到文庙就开始飘雨星了,零零散散的,还好我有帽子,一路进去,发现文庙也大多后休的,内部的什么都和科考有关,谁交点钱就能求个金榜题名,着实无趣啊。最里面有个庙宇可以上二楼,向外俯瞰,当时已是中雨,灰蒙蒙的天,远处的现代建筑也隐约可见。
出了文庙去城隍庙,情况大致相同吧,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城隍庙么,市井点是应该的。只是这里的庙宇确实只是辅助,香火并不旺盛,后面所说的镇国寺和双林寺也是如此。
出了城隍庙雨开始停了,太阳很快也出来了。这是古城的气息才出来了,路上行人稀少,路边的老人和顽童在家门口闲坐着,阳光斜照,路上的积水反射出一层淋漓。这才是古城,整个城市的节奏都放慢了下来。
继续往前溜到西门,一路看着镖局票号,寄了明信片,走到西门的时候发现一项杯具,通票丢了······城墙还没上啊,只好自我安慰,西安的城墙上了很多次了,这个·还是算了吧。
晚饭继续在城外吃得,碗秃/碗脱就是凉皮么,还没凉皮劲道。我果然不适合在山西生活。
捎带说一下,在西门画的两张速写是个人认为还是不错的,起码是对一天写生的一个总结么。hiahiahia~
饭后继续在城里瞎转,顺着大街走,路边的小摊一个个的看,纯属打发时间,现在想想,当时确实安逸啊。
再推荐一家衙门街上的店,居然是一家卖打口和Zippo的,店主叫文子,很有魄力啊。店里有醒目的一句话“为了把这个疯狂的事业进行下去,我早就赌上了梦想”,哥们,加油啊。
转回去已经8点多了,发现有新的室友,后来聊了下居然都西安人,而且和他一路走的俩女生居然一个是我现在的学妹一个是我本科的学妹,世间果然万事万物都有是有联系的啊。嘿嘿。可惜第二天路线不顺,不然真可以和他们一路转了。
第二天早上6点就继续出门闲逛了,清晨的古城继续平静着,路上零星的几个都是本地人,遇到一个大叔在打扫门口的马路,看到我在画画就过来随便聊聊,当然啦,主要还是问问我在哪住,问问在哪订的,什么价钱,再顺便推销下自己的家庭旅社,语气中倒无那种拉客的语气,反而让人觉得很亲切。拐弯遇到一个骑着三轮车的大娘,很友好的打招呼,后面又遇到一个步行的,问我从哪来,那里有么有教堂(我第一以为是焦糖······)原来这帮大娘都是基督教会的,刚做完早课吧。大娘给我说了下信主得永生之类的情况,其实大娘普通话很不好,我也不是很能听懂,不过大娘仍然讲的津津有味。宗教真是神奇啊,可以带给他们这么多快乐,我觉得我要不是从小受唯物主义思想的灌输,现在绝对去信的宗教,不求精神永生,只求今生快乐。
平遥的古朴还是在这些小巷子里,一大早的各家各户开始开门清扫,邻里间互相聊着天,想到钟鼓楼里的那一句“这里的人们有着那么多的时间,他们正在说着谁家的三长两短,他们正在看着你掏出什么牌子的烟”当然啦,他们都是用方言聊的,我是完全听不懂啊。
在古城的最后一天了,继续在各个小巷子里穿梭着,顺着南边城墙一路前行,以为会看到文昌阁,后来才发现是再建项目,两排仿木结构的框架已经完成,只差填砖了,没有多久这里就有有新的项目了吧。魁星塔好像也是新建的,好像,没上去看,下面看了下,本来想速写一张,后来发现是六面体的,算了吧,我这透视能力,出来绝对和泥鳅似的。
城里的火神庙也是再建项目,路过的时候一片残垣,问了当地的老乡才知道,原来路边的空房子就是原来的火神庙,已经破败,墙上还依稀可以看到什么办公室的字样,现在旁边工地正在开工,估计新的建好也要不了多久吧,哎,三年后,平遥古建筑还能占多少比例呢。
快中午的时候往回走去旅社退房,路上刚好看到了武庙,原来应该供奉的是关羽,后来似乎年拿来做了幼儿园,不过可能是房屋年久失修吧,后来幼儿园也迁走了。武庙是整个平遥里最奇特的建筑,首先它的檐不是直的,出来两边向上高挑外在中间两侧还各有一个圆弧,开始以为是垮塌造成的,后来发现四面都是,应该是刻意可以为之。整体造型圆润,不过为毛武庙做这么圆滑,和关羽性格不符啊~
还有斗拱,后面镇国寺和双林寺的斗拱也是这样子的,我好像第一次见这样子的斗拱,原来见得斗拱都是比较规整,不像这里呲出一块(好像是叫昂)。不过回来查一些资料(百度),发现这种带昂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不过好像是清代以后兴起的。这样子就满足了,毕竟西安的大多是防唐的么。嘿嘿。以上只是个人推断啊,毕竟本人不是学建筑的。
中午11点出了平遥古城,去镇国寺和双林寺,镇国寺火车站坐9路车就可以到,4块钱,30分钟的路程吧,人相当少,去的时候就我一个,后来又来了两个,完全成了景点,几乎没有香火,不过庙宇内的塑像还是很棒的,还有据说是五代时候流传下来的彩塑佛像,真是相当震撼啊。
后来听说镇国寺修缮过,不知道返修程度如何,个人感觉还是比较古朴的。还有一部分没有开放,还在维修中。
9路的司机很友善,一路上路过一处类似农贸市场的地方,感觉司机就不停的和外面的人打招呼,当然,车速很慢。路上经过一出工业园区,老远就看到一个人往这边跑,司机就停下等他,中途看他跑不动了,司机还倒车回去接他。很是有爱啊。
双林寺路上就不方便了,说是介休的车可以拉过去,结果问了几个都说不去,只好自己包车了,找了个蓬蓬车说好单程15的,开的那叫一个飞快啊,结果居然是第一次去,还迷路了,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到了后说在外面等我,结果我出来后人就跑了,只好找了辆别人包的车蹭回来,当然,是要给钱的。
双林寺里面的雕塑更加繁华了,关键是看每个殿时都要回头看,在门楣内侧上方会有雕塑,而且因为阳光照射不到,所以色彩格外鲜艳,当然,一般人是看不清的。在观音殿里居然还看到他们实际测量雕塑,居然是用卷尺,挨着测量啊。不知道会不会不小心削掉一块。嘿嘿。
双林寺里光顾着蹭导游,忘了拍照了······
4点多的时候有回到平遥古城,在南大街转悠的时候,显示遇到表演抛绣球的,然后是县太爷出巡遇到喊冤的。其实蛮好的项目非要弄得不伦不类,为了弄点笑料添加了不少英语之类的东西,太让人失望了,合着您着拿古城做背景演小品呢。
满大街的现代工艺品,满大街的外国人,整个城市都洋溢着灯红酒绿的青春、都市氛围,还谈什么古城啊。一座古城重要的就是氛围,慢慢的生活,才是大家对古城的向往吧。一座快节奏的古城,还会有多少人来游览呢。哎~还是用最后的时间继续绕小巷子吧。
最后实在无聊还是去找旅社的舍友,没想到他们都发展到七个人了(其实是九个,中午离队俩),真是盛大。人都很不错,没能和他们结伴同行真是略有遗憾。本来这次就希望能遇到一些同游的,虽然只是最后的几个小时,不过好歹算满足了。
6月2日21点38分 回程
3年来又一次毕业,19年的校园生活也算画上的句号。
鼓足勇气来一次一个人的行走。
当然,还是考虑了下自己所剩无几的自由时间。
去平遥。
6月1日,6点01。
于生日到达。
清晨6点到达,整个镇子并没有清醒,车站还没有太多拉客的带蓬电瓶车,仅有的几个也是仅仅看着你,看你有没有上车的意思。
从火车站到平遥古城并不远,直走左转,走路大概10分钟的路程吧。看到古城的西门时一阵激动,嘿嘿,平遥我来了。
一大早踏入古城,顿时有点失望,西门进去后的两边其实大都不是古建筑了,最早的估计也就是文革时候的产物,有的估计是还是上个月才建造完成的,立柱上的漆还甚是鲜亮。一路形形色色的本地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锻炼、买菜,不时有相识的人打着招呼,偶尔有一些蓬蓬车路过,也大多不会过问你要不要搭车。
六点钟,这个古镇还没完全睡醒。
从西大街拐到南大街,路两边大多是后期建造的仿古建筑,店铺大多没有开门,不过想着卖的也是全国各大景点相同的东西,后来果然如此,和西安化觉巷的毫无二样。不得不说当时心情一路低落。好在穿过市楼后,看到一群人在路边摆着蔬菜以及一些日用百货叫卖,才感觉到那么一些生机。再一路走到东南门头街、文庙街、安街,再由城隍庙街拐回市楼附近,开始准备找地方先住宿,把包放着好慢慢在古城走走。
住在衙门官舍青旅,说是当时衙门的招待所,40一张的床位,还算便宜。旅社门上挂有一块匾,都说是过去留下来的,可是居然是宋体字,很标准的宋体。
在衙门门口遇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蹬三轮的大叔,告诉我可以带我去看平遥里真正古老的东西,说必须要有相机才带,没相机的是不带的。刚开始对他还有点怯意,没有答应,不过在后来的闲聊中发现他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大叔,英语、日语都会说两句。大叔说来了美国人,会带他们去看教堂、钟表,要是来了日本人,他就会带他们去看当时日本攻打平遥时候造成的炮孔、枪眼。可惜我还是喜欢自己闲逛,就婉言拒绝了。第一天我完全是自己走下来的啊,回来算算差不多20km了,当然这是后话,而且,大叔所说的钟表、炮孔我最终也大多找到了,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大叔指的,应该没问题吧,嘿嘿。
买了古城内的通票,学生证半价75。觉得75这个价格还好,150就有点贵了,刚开始大多院子都是一样三进院落,一般第二个院落的左侧会有通往后院的小路,右侧会有上二楼的楼梯(面向大厅时)。南大街的几个景点大多是后期修建的,去的时候有个镖局还在维修,院子里堆了一堆和好稻草的黄土,泥瓦匠不停的搅拌着。
![]() |
南大街再转到西大街,古城内的邮局就在这里。在这里听到的不幸的消息就是自制明信片不能用,必须要有中国邮政监制的才可以。不过营业员态度很好,给他说我这个明信片在别的地方都寄过的没问题的,就同意我试试了。当然,这是第一次用250g纸印的,所以具体情况,只能听天由命了。嘿嘿。而且邮局的营业员也很文艺啊,我拿出本子和明信片,还没说呢,她就知道是找她盖戳的。嘿嘿。
在西大街上会路过原来的晋中机械厂,平遥国际摄影节好像一般都是在这里举办的,只是现在不是时候,只之留得一片落寞。
![]() |
顺着机械厂旁边的街道继续往北走,两边应该都是文革时候盖得平房,一路上理发店最多,还能看到小时候国营理发店中的白色座椅,这么多年,换了个地方,居然还是这个样子。
![]() |
一路走到城墙,其实按理来说平遥的城墙是满完整的,只可惜我来自西安,看到这一片当年取砖盖房之后所剩的黄土,不由惋惜,但相对于北京,平遥是不是还算幸运的呢。
![]() |
顺着城墙一路向东,再向南,走走画画,到了东南角已经是中午了,想同学告诉我城外的饭店会便宜很多,于是选择走出城墙去觅食,吃了一碗搓出来的大碗面,大概和麻什的样子差不多吧,不过汤是后加上去的,说实话,我对酸汤的面食还是不太能接受。
饭饱后想着顺着城墙根绕到南门去,没想到居然不通,一大片广场的这边居然被铁门锁着,哎,可惜可惜,不过亲幸的是看到了城墙边的垂柳。墙垣、官道、垂柳,到很有一番城外送友人的景象啊。
![]() |
再次从北门回到旅社,准备小憩片刻,没想到一觉起来就3点了,窗外还一阵灰蒙蒙的,邻市的朋友发短信来说那边已经暴雨加冰雹了。开始后悔居然没有带伞出来,只能硬着头皮转了。
还没到文庙就开始飘雨星了,零零散散的,还好我有帽子,一路进去,发现文庙也大多后休的,内部的什么都和科考有关,谁交点钱就能求个金榜题名,着实无趣啊。最里面有个庙宇可以上二楼,向外俯瞰,当时已是中雨,灰蒙蒙的天,远处的现代建筑也隐约可见。
![]() |
出了文庙去城隍庙,情况大致相同吧,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城隍庙么,市井点是应该的。只是这里的庙宇确实只是辅助,香火并不旺盛,后面所说的镇国寺和双林寺也是如此。
出了城隍庙雨开始停了,太阳很快也出来了。这是古城的气息才出来了,路上行人稀少,路边的老人和顽童在家门口闲坐着,阳光斜照,路上的积水反射出一层淋漓。这才是古城,整个城市的节奏都放慢了下来。
![]() |
继续往前溜到西门,一路看着镖局票号,寄了明信片,走到西门的时候发现一项杯具,通票丢了······城墙还没上啊,只好自我安慰,西安的城墙上了很多次了,这个·还是算了吧。
晚饭继续在城外吃得,碗秃/碗脱就是凉皮么,还没凉皮劲道。我果然不适合在山西生活。
捎带说一下,在西门画的两张速写是个人认为还是不错的,起码是对一天写生的一个总结么。hiahiahia~
饭后继续在城里瞎转,顺着大街走,路边的小摊一个个的看,纯属打发时间,现在想想,当时确实安逸啊。
再推荐一家衙门街上的店,居然是一家卖打口和Zippo的,店主叫文子,很有魄力啊。店里有醒目的一句话“为了把这个疯狂的事业进行下去,我早就赌上了梦想”,哥们,加油啊。
![]() |
转回去已经8点多了,发现有新的室友,后来聊了下居然都西安人,而且和他一路走的俩女生居然一个是我现在的学妹一个是我本科的学妹,世间果然万事万物都有是有联系的啊。嘿嘿。可惜第二天路线不顺,不然真可以和他们一路转了。
第二天早上6点就继续出门闲逛了,清晨的古城继续平静着,路上零星的几个都是本地人,遇到一个大叔在打扫门口的马路,看到我在画画就过来随便聊聊,当然啦,主要还是问问我在哪住,问问在哪订的,什么价钱,再顺便推销下自己的家庭旅社,语气中倒无那种拉客的语气,反而让人觉得很亲切。拐弯遇到一个骑着三轮车的大娘,很友好的打招呼,后面又遇到一个步行的,问我从哪来,那里有么有教堂(我第一以为是焦糖······)原来这帮大娘都是基督教会的,刚做完早课吧。大娘给我说了下信主得永生之类的情况,其实大娘普通话很不好,我也不是很能听懂,不过大娘仍然讲的津津有味。宗教真是神奇啊,可以带给他们这么多快乐,我觉得我要不是从小受唯物主义思想的灌输,现在绝对去信的宗教,不求精神永生,只求今生快乐。
![]() |
平遥的古朴还是在这些小巷子里,一大早的各家各户开始开门清扫,邻里间互相聊着天,想到钟鼓楼里的那一句“这里的人们有着那么多的时间,他们正在说着谁家的三长两短,他们正在看着你掏出什么牌子的烟”当然啦,他们都是用方言聊的,我是完全听不懂啊。
![]() |
在古城的最后一天了,继续在各个小巷子里穿梭着,顺着南边城墙一路前行,以为会看到文昌阁,后来才发现是再建项目,两排仿木结构的框架已经完成,只差填砖了,没有多久这里就有有新的项目了吧。魁星塔好像也是新建的,好像,没上去看,下面看了下,本来想速写一张,后来发现是六面体的,算了吧,我这透视能力,出来绝对和泥鳅似的。
![]() |
城里的火神庙也是再建项目,路过的时候一片残垣,问了当地的老乡才知道,原来路边的空房子就是原来的火神庙,已经破败,墙上还依稀可以看到什么办公室的字样,现在旁边工地正在开工,估计新的建好也要不了多久吧,哎,三年后,平遥古建筑还能占多少比例呢。
![]() |
快中午的时候往回走去旅社退房,路上刚好看到了武庙,原来应该供奉的是关羽,后来似乎年拿来做了幼儿园,不过可能是房屋年久失修吧,后来幼儿园也迁走了。武庙是整个平遥里最奇特的建筑,首先它的檐不是直的,出来两边向上高挑外在中间两侧还各有一个圆弧,开始以为是垮塌造成的,后来发现四面都是,应该是刻意可以为之。整体造型圆润,不过为毛武庙做这么圆滑,和关羽性格不符啊~
![]() |
还有斗拱,后面镇国寺和双林寺的斗拱也是这样子的,我好像第一次见这样子的斗拱,原来见得斗拱都是比较规整,不像这里呲出一块(好像是叫昂)。不过回来查一些资料(百度),发现这种带昂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不过好像是清代以后兴起的。这样子就满足了,毕竟西安的大多是防唐的么。嘿嘿。以上只是个人推断啊,毕竟本人不是学建筑的。
![]() |
中午11点出了平遥古城,去镇国寺和双林寺,镇国寺火车站坐9路车就可以到,4块钱,30分钟的路程吧,人相当少,去的时候就我一个,后来又来了两个,完全成了景点,几乎没有香火,不过庙宇内的塑像还是很棒的,还有据说是五代时候流传下来的彩塑佛像,真是相当震撼啊。
后来听说镇国寺修缮过,不知道返修程度如何,个人感觉还是比较古朴的。还有一部分没有开放,还在维修中。
9路的司机很友善,一路上路过一处类似农贸市场的地方,感觉司机就不停的和外面的人打招呼,当然,车速很慢。路上经过一出工业园区,老远就看到一个人往这边跑,司机就停下等他,中途看他跑不动了,司机还倒车回去接他。很是有爱啊。
双林寺路上就不方便了,说是介休的车可以拉过去,结果问了几个都说不去,只好自己包车了,找了个蓬蓬车说好单程15的,开的那叫一个飞快啊,结果居然是第一次去,还迷路了,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到了后说在外面等我,结果我出来后人就跑了,只好找了辆别人包的车蹭回来,当然,是要给钱的。
双林寺里面的雕塑更加繁华了,关键是看每个殿时都要回头看,在门楣内侧上方会有雕塑,而且因为阳光照射不到,所以色彩格外鲜艳,当然,一般人是看不清的。在观音殿里居然还看到他们实际测量雕塑,居然是用卷尺,挨着测量啊。不知道会不会不小心削掉一块。嘿嘿。
双林寺里光顾着蹭导游,忘了拍照了······
4点多的时候有回到平遥古城,在南大街转悠的时候,显示遇到表演抛绣球的,然后是县太爷出巡遇到喊冤的。其实蛮好的项目非要弄得不伦不类,为了弄点笑料添加了不少英语之类的东西,太让人失望了,合着您着拿古城做背景演小品呢。
满大街的现代工艺品,满大街的外国人,整个城市都洋溢着灯红酒绿的青春、都市氛围,还谈什么古城啊。一座古城重要的就是氛围,慢慢的生活,才是大家对古城的向往吧。一座快节奏的古城,还会有多少人来游览呢。哎~还是用最后的时间继续绕小巷子吧。
![]() |
最后实在无聊还是去找旅社的舍友,没想到他们都发展到七个人了(其实是九个,中午离队俩),真是盛大。人都很不错,没能和他们结伴同行真是略有遗憾。本来这次就希望能遇到一些同游的,虽然只是最后的几个小时,不过好歹算满足了。
![]() |
6月2日21点38分 回程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