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鹤先生《中国历史上五都城定位的政治地理因素》讲座简要
很喜欢钱穆先生那样汪洋肆意的笔锋,大气而有智慧。今天在周先生对于中国五大古都的见解中,再次体会到了这样的感觉。他带我们掣着时间和地理两面大旗,将中国王朝尽数翻阅,仿佛凌空俯视着那些都城,极有快意。
讲座的主线,是长安到洛阳到开封的东西向线,和北京南京的南北向线。
1
对于择都的要求,分为都城在全国的位置以及本身的地理状况。前者又分为控外御内的能力与和发源地是否相近。后者分为自然因素(比如附近是否有供粮平原,是否交通枢纽)和人文因素。
2
东西迁移轴的出现时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中心。
3
东西向:西安和洛阳
西安和洛阳的徘徊始于周朝,西周首都始在洛阳,之后到东周衰败,才去洛阳。
西安的优点有供粮充足,靠近周发源地,以及靠近国界,利于抵御外族,并且地势安全,易于防守,但是并不是全国的地理中心。洛阳则相反,优点是处于中心,行政和交通都很方便,但劣势就是西安的所有优势。这个矛盾导致了唐以前,都城一直徘徊在西安和洛阳之间。但是长安由于地理形势的优势,在东西向中有优势。
东西向:洛阳和开封
相比西安和洛阳近900年的都城史,区区221年的开封算是少了。洛阳和西安之间结束于唐,之后在开封和洛阳间徘徊。开创开封定都之风的是宣武节度使朱温,原因有二,靠近运河运输便利,又靠近朱温根据地。但是开封不易防守,导致需要人肉防守,比如屯兵14万。
4
黄河流域并不再是中心,所以都城也不再随着东西向轴而不断内移。我们需要把目光投向北方民族,他们从融合转变为真正的主宰中原,因此都城的迁移轴出现了转移。
5
南北向:北京和南京
五胡乱华使得东晋的南渡,导致南京建都,长江流域终于出现了都城。北京作为都城则比南京晚了七个世纪,是因为契丹得到了幽云十六州以后,将十六州的中心,也就是北京定为陪都。之后,辽,金,元,清都是少数民族,都将北京作为都城,(明是特例,不断的在南京和北京间往复)。这不仅是因为北京和少数民族的发源地近,也是因为北京有地理气势。至于明朝,朱元璋一开始定都南京是因为帝王气象,也因为和他发家的淮西近,但是朱棣篡位后移都北京则有很多因素。一个是因为他是燕王,北京是政治发源地,一个是因为南京是是非之地,不愿久留,另外则是由于此时明王朝的主要敌人是蒙古残部,所以定都北京有利于抵御外敌。成祖子洪熙希望定都回南京,但是登基一年即亡,未果。洪熙子宣德则因长期在成祖身边,更倾向于北京,至此逡巡徘徊,但始终没有南迁。
6
南京的建都是由于汉族南渡,并且带来长江流域的繁荣,但是它在地理上终究不能顾及北方大片的疆域,所以有被称为“亡都”。而北京的建都是伴随着少数民族的强势进入,也是一个趋势。
7
清灭后,北洋政府定都北京,由于其政治基地在北方。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是因为他的政治基础是江浙财团。
讲座的主线,是长安到洛阳到开封的东西向线,和北京南京的南北向线。
1
对于择都的要求,分为都城在全国的位置以及本身的地理状况。前者又分为控外御内的能力与和发源地是否相近。后者分为自然因素(比如附近是否有供粮平原,是否交通枢纽)和人文因素。
2
东西迁移轴的出现时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中心。
3
东西向:西安和洛阳
西安和洛阳的徘徊始于周朝,西周首都始在洛阳,之后到东周衰败,才去洛阳。
西安的优点有供粮充足,靠近周发源地,以及靠近国界,利于抵御外族,并且地势安全,易于防守,但是并不是全国的地理中心。洛阳则相反,优点是处于中心,行政和交通都很方便,但劣势就是西安的所有优势。这个矛盾导致了唐以前,都城一直徘徊在西安和洛阳之间。但是长安由于地理形势的优势,在东西向中有优势。
东西向:洛阳和开封
相比西安和洛阳近900年的都城史,区区221年的开封算是少了。洛阳和西安之间结束于唐,之后在开封和洛阳间徘徊。开创开封定都之风的是宣武节度使朱温,原因有二,靠近运河运输便利,又靠近朱温根据地。但是开封不易防守,导致需要人肉防守,比如屯兵14万。
4
黄河流域并不再是中心,所以都城也不再随着东西向轴而不断内移。我们需要把目光投向北方民族,他们从融合转变为真正的主宰中原,因此都城的迁移轴出现了转移。
5
南北向:北京和南京
五胡乱华使得东晋的南渡,导致南京建都,长江流域终于出现了都城。北京作为都城则比南京晚了七个世纪,是因为契丹得到了幽云十六州以后,将十六州的中心,也就是北京定为陪都。之后,辽,金,元,清都是少数民族,都将北京作为都城,(明是特例,不断的在南京和北京间往复)。这不仅是因为北京和少数民族的发源地近,也是因为北京有地理气势。至于明朝,朱元璋一开始定都南京是因为帝王气象,也因为和他发家的淮西近,但是朱棣篡位后移都北京则有很多因素。一个是因为他是燕王,北京是政治发源地,一个是因为南京是是非之地,不愿久留,另外则是由于此时明王朝的主要敌人是蒙古残部,所以定都北京有利于抵御外敌。成祖子洪熙希望定都回南京,但是登基一年即亡,未果。洪熙子宣德则因长期在成祖身边,更倾向于北京,至此逡巡徘徊,但始终没有南迁。
6
南京的建都是由于汉族南渡,并且带来长江流域的繁荣,但是它在地理上终究不能顾及北方大片的疆域,所以有被称为“亡都”。而北京的建都是伴随着少数民族的强势进入,也是一个趋势。
7
清灭后,北洋政府定都北京,由于其政治基地在北方。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是因为他的政治基础是江浙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