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摘录
读这本书时,被震惊之情攫住,以致恐惧到无法判断。
于是又看了一遍,这次不是浮光掠影,基本上一字不拉地看了。仍旧十分震惊。对这种“黑色魔法”,“既美的惊人,又污秽邪恶”,槽点满满却一无可吐。只想到张爱玲高度赞赏高更,其品鉴该是天才的洞察力。
五十七
看了思特里克兰德用来装饰他房屋四壁的那些奇异的画幅,很久很久我老是忘不掉,”他沉思地说。
我脑子里想的也正是这件事。看来思特里克兰德终于把他的内心世界完全表现出来了。他默默无言地工作着,心里非常清楚,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个机会了。我想思特里克兰德一定把他理解的生活、把他的慧眼所看到的世界用图象表示了出来。我还想,他在创作这些巨画时也许终于寻找到心灵的平静;缠绕着他的魔鬼最后被拔除了。他痛苦的一生似乎就是为这些壁画做准备,在图画完成的时候,他那远离尘嚣的受折磨的灵魂也就得到了安息。对于死他勿宁说抱着一种欢迎的态度,因为他一生追求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他的画主题是什么?”我问。
“我说不太清楚。他的画奇异而荒诞,好象是宇宙初创时的图景——伊甸园,亚当和夏娃……我怎么知道呢①?是对人体美——男性和女性的形体——的一首赞美诗,是对大自然的颂歌;大自然,既崇高又冷漠,既美丽又残忍……它使你感到空间的无限和时间的永恒,叫你产生一种畏惧的感觉。他画了许多树,椰子树、榕树、火焰花、鳄梨……所有那些我天天看到的;但是这些树经他一画,我再看的时候就完全不同了,我仿佛看到它们都有了灵魂,都各自有一个秘密,仿佛它们的灵魂和秘密眼看就要被我抓到手里,但又总是被它们逃脱掉。那些颜色都是我熟悉的颜色,可是又有所不同;它们都具有自己的独特的重要性。而那些赤身裸体的男男女女,他们既都是尘寰的、是他们揉捏而成的尘土,又都是神灵。人的最原始的天性赤裸裸地呈现在你眼前,你看到的时候不由得感到恐惧,因为你看到的是你自己。”
①原文为法语。
库特拉斯医生耸了一下肩膀,脸上露出笑容。
“你会笑我的。我是个实利主义者,我生得又蠢又胖——有点儿象福斯塔夫②,对不对?——抒情诗的感情对我是很不合适的。我在惹人发笑。但是我真的还从来没有看过哪幅画给我留下这么深的印象。说老实话③,我看这幅画时的心情,就象我进了罗马塞斯廷小教堂一样。在那里我也是感到在天花板上绘画的那个画家非常伟大,又敬佩又畏服。那真是天才的画,气势磅礴,叫人感到头晕目眩。在这样伟大的壁画前面,我感到自己非常渺小,微不足道。但是人们对米开朗基罗的伟大还是有心理准备的,而在这样一个土人住的小木房子里,远离文明世界,在俯瞰塔拉窝村庄的群山怀抱里,我却根本没想到会看到这样令人吃惊的艺术作品。另外,米开朗基罗神智健全,身体健康。他的那些伟大作品给人以崇高、肃穆的感觉。但是在这里,虽然我看到的也是美,却叫我觉得心神不安。我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但它确实叫我不能平静。它给我一种印象,仿佛我正坐在一间空荡荡的屋子隔壁,我知道那间屋子是空的,但不知为什么,我又觉得里面有一个人,叫我惊恐万状。你责骂你自己吧;你知道这只不过是你的神经在作祟——但是,但是……过一小会儿,你就再也不能抗拒那紧紧捕捉住你的恐惧了。你被握在一种无形的恐怖的掌心里,无法逃脱。是的,我承认当我听到这些奇异的杰作被毁掉的时候,我并不是只觉得遗憾的。”
②莎士比亚戏剧《亨利四世》中人物,身体肥胖,喜爱吹牛。
③原文为法语。
“怎么,毁掉了?”我喊起来。
“是啊①。你不知道吗?”
①原文为法语。
画的是一堆水果:芒果、香蕉、桔子,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东西。第一眼望去,这幅画一点儿也没有什么怪异的地方。如果摆在后期印象派的画展上,一个不经心的人会认为这是张满不错的、但也并非什么杰出的画幅,从风格上讲,同这一学派也没有什么不同。但是看过以后,说不定这幅画就总要回到他的记忆里,甚至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据我估计,从此以后他就永远也不能把它忘掉了。
这幅画的着色非常怪异,叫人感到心神不宁,其感觉是很难确切说清的。浓浊的蓝色是不透明的,有如刻工精细的青金石雕盘,但又颤动着闪闪光泽,令人想到生活的神秘悸动;紫色象腐肉似的叫人感到嫌恶,但与此同时又勾起一种炽热的欲望,令人模糊想到亥里俄嘉巴鲁斯①统治下的罗马帝国;红色鲜艳刺目,有如冬青灌木结的小红果——一个人会联想英国的圣诞节,白雪皑皑,欢乐的气氛和儿童的笑语喧哗——,但画家又运用自己的魔笔,使这种光泽柔和下来,让它呈现出有如乳鸽胸脯一样的柔嫩,叫人神怡心驰;深黄色有些突兀地转成绿色,给人带来春天的芳香和溅着泡沫的山泉的明净。谁能知道,是什么痛苦的幻想创造出这些果实的呢?该不是看管金苹果园的赫斯珀里得斯三姐妹②在波利尼西亚果园中培植出来的吧!奇怪的是,这些果实都象活的一样,仿佛是在混沌初开时创造出来的,当时任何事物还都没有固定的形体,丰实肥硕,散发着浓郁的热带气息,好象具有一种独特的忧郁的感情。它们是被施展了魔法的果子,任何人尝了就能打开通向不知道哪些灵魂秘密的门扉,就可以走进幻境的神秘宫殿。它们孕育着无法预知的危险,咬一口就可能把一个人变成野兽,但也说不定变成神灵。一切健康的、正常的东西,淳朴人们所有的一切美好的情谊、朴素的欢乐都远远地避开了它们;但它们又具有莫大的诱惑力,就象伊甸园中能分辨善恶的智慧果一样,能把人带进未知的境界。
五十六
最后他走到那座没有油漆过的木房子前面时,他长舒了一口气。这所房子现在已经破旧得不成样子,而且一片龌龊,不堪入目。迎接他的仍是一片无法忍受的寂静。他走到阳台上,一个小孩儿正在阳光底下玩儿,一看见他便飞快地跑掉了;在这个孩子的眼睛里,所有陌生人都是敌人。库特拉斯医生意识到孩子正躲在一棵树后面偷偷地看着他。房门敞开着。他叫了一声,但是没有人回答。他走了进去。他在另一扇门上敲了敲,仍然没有回答。他把门柄一扭便走进去。扑鼻而来的一股臭味几乎叫他呕吐出来。他用手帕堵着鼻子,硬逼着自己走进去。屋子里光线非常暗,从外面灿烂的阳光下走进来,一时他什么也看不见。当他的眼睛适应了室内的光线时,他吓了一大跳。他不知道自己走到什么地方来了,仿佛是,他突然走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矇矇眬眬中,他好象觉得自己正置身于一个原始大森林中,大树下面徜徉着一些赤身裸体的人。过了一会儿他才知道,他看到的是四壁上的巨大壁画。
“上帝啊①,我不是被太阳晒昏了吧,”他喃喃自语道。
①原文为法语。
一个人影晃动了一下,引起他的注意,他发现爱塔正躺在地板上,低声呜咽着。
“爱塔,”他喊道,“爱塔。”
她没有理睬他。屋子里的腥臭味又一次差点儿把他熏倒,他点了一支方头雪茄。他的眼睛已经完全适应屋里的朦胧光线了。他凝视着墙上的绘画,心中激荡着无法控制的感情。他对于绘画并不怎么内行,但是墙上的这些画却使他感到激动。四面墙上,从地板一直到天花板,展开一幅奇特的、精心绘制的巨画,非常奇妙,也非常神秘。库特拉斯医生几乎连呼吸都停止了。他心中出现了一种既无法理解、又不能分析的感情。如果能够这样比较的话,也许一个人看到开天辟地之初就是怀着这种欣喜而又畏服的感觉的。这幅画具有压人的气势,它既是肉欲的,又充满无限热情。与此同时它又含着某种令人恐惧的成分,叫人看着心惊肉跳。绘制这幅巨作的人已经深入到大自然的隐秘中,探索到某种既美丽、又可怕的秘密。这个人知道了一般人所不该知道的事物。他画出来的是某种原始的、令人震骇的东西,是不属于人世尘寰的。库特拉斯医生模模糊糊地联想到黑色魔法,既美得惊人,又污秽邪恶。
“上帝啊①,这是天才。”
①原文为法语。
这句话脱口而出,只是说出来以后他才意识到自己是在下了一个评语。
四十四
我感到很失望,不能写下他在评论一些老派画家时的谬论。他的性格既然如此怪异,如果他在品评绘画时也有一些奇谈怪论,我笔下的这个形象就更加完美了。我觉得我很需要叫他对过去的一些画家发表些荒诞的理论,但是我还是得讲老实话,他同一般人一样,对这些画家也是赞不绝口,这叫我非常失望。我看他根本不知道谁是埃尔•格列柯。他对委拉斯凯兹相当敬佩,尽管怀有某种厌烦不耐的情绪。他喜欢夏尔丹,伦勃朗则使他感到入迷。他给我讲伦勃朗的绘画给他的印象时,用的语言极其粗鄙,我在这里无法引述。谁也想不到他最喜爱的一位画家竟是老布鲁盖尔②。我当时对老布鲁盖尔不太了解,而思特里克兰德也没有能力表达自己。我之所以记得他对布鲁盖尔的评论是因为他这句话实在太词不达意了。
②彼得•布鲁盖尔(1522?—1569),佛兰德斯画家;其子扬•布鲁盖尔(1568—1625)亦为画家。
“他的画不错,”思特里克兰德说,“我敢说他发现画画儿是件受罪的事。”
后来我在维也纳看过彼得•布鲁盖尔的几幅画以后,我想我才懂得为什么这位画家引起了思特里克兰德的注意。这是另一个对世界怀着自己独特幻觉的画家。我当时作了大量笔记,准备将来写一本关于布鲁盖尔的书,但是这些材料后来都遗失了,留下来的只是一种感情的回忆。在布鲁盖尔的眼睛里,人们的形象似乎是怪诞的,他对人们这种怪诞的样子非常气愤;生活不过是一片混乱,充满了各种可笑的、龌龊的事情,它只能给人们提供笑料,但是他笑的时候却禁不住满心哀伤。布鲁盖尔给我的印象是,他想用一种手段努力表达只适合于另一种方式表达的感情,思特里克兰德之所以对他同情,说不定正是朦胧中意识到这一点。也许这两个人都在努力用绘画表现出更适合于通过文学表达的意念。
思特里克兰德这时大概已经四十七岁了。
四十二
我真希望当时我就能看出这些画如何美、具有如何伟大的独创的风格。这些画里面有许多幅我后来又有机会重新欣赏过,另外一些通过复制品我也非常熟悉了;我真有些奇怪,当我初次看画的时候,为什么居然感到非常失望。我当时丝毫也没有感到艺术品本应该给我的那种奇异的激动。我看到思特里克兰德的绘画,只有一种惶惑不安的感觉;实际上,我当时根本没有想到要购买一幅,这是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的。我真是失去了一个大好的机会。这些画大多数后来都被博物院收买去了,其余的则成为有钱的艺术爱好者的珍藏品。我努力给自己找一些辩解。我认为我还是有鉴赏力的,只不过我认识到自己缺少创见。我对于绘画了解得不多,我只是沿着别人替我开辟的路径走下去。当时我最佩服的是印象派画家,渴望弄到一张西斯莱①或德加②的作品,另外,我对马奈也非常崇拜,他的那幅《奥林庇亚》我觉得是当代最伟大的绘画,《草地上的早餐》也使我非常感动。我认为在当代绘画中再也没有别的作品能超过这几幅画了。
①阿尔弗雷德•西斯莱(1839—1899),法国画家。
②埃德迦•德加(1834—1917),法国画家。
我不准备描写思特里克兰德拿给我看的那些画了。对绘画进行描述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再说,所有热衷此道的人对这些画早已了如指掌了。今天,当思特里克兰德对近代绘画已经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当他同少数几个人首先探索的那块蛮荒之地已经测绘了详细地图之后,再有谁第一次看到他的画,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了,而我则是破题儿第一遭看见这类作品,这一事实请读者务必记住。首先,我感到震骇的是他画法的笨拙。我看惯了的那些古老画师的作品,并且坚信安格尔是近代最伟大的画家,因此就认为思特里克兰德画得非常拙劣。我根本不了解他所追求的简朴。我还记得他画的一张静物,一只盘子上放着几只桔子,我发现他画的盘子并不圆,桔子两边也不对称,我就感到迷惑不解。他画的头像比真人略大一些,给人以粗笨的感觉。在我的眼睛里,这些头像画得象是一些漫画,他的画法对我说来也完全是新奇的。我更看不懂的是那些风景画。有两三张画的是枫丹白露的树林,另外一些是巴黎市街;我的第一个感觉是,这些画好象是出自一个喝醉酒的马车夫的手笔。我完全被弄糊涂了。他用的色彩我也觉得出奇地粗犷。我当时心想,这些绘画简直是一出没有谁能理解的滑稽戏。现在回想起来,施特略夫当时真称得起独具慧眼了。他从一开始就看到这是绘画史上的一个革命,今天全世界都已承认的伟大天才,他早在最初的那些年代就已辨视出来了。
但是即使说思特里克兰德的画当时使我感到困惑莫解,却不能说这些画没有触动我。尽管我对他的技巧懵然无知,我还是感到他的作品有一种努力要表现自己的真正力量。我感到兴奋,也对这些画很感兴趣。我觉得他的画好象要告诉我一件什么事,对我说来,了解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又说不出来那究竟是什么。这些画我觉得一点不美,但它们却暗示给我——是暗示而不是泄露——一个极端重要的秘密。这些画奇怪地逗弄着我。它们引起我一种我无法分析的感情。它们诉说着一件语言无力表达的事。我猜想,思特里克兰德在有形的事物上模模糊糊地看到某种精神意义,这种意义非常奇异,他只能用很不完善的符号勉强把它表达出来。仿佛是他在宇宙的一片混乱中找到了一个新的图案,正在笨拙地把它描摹下来,因为力不从心,心灵非常痛苦。我看到的是一个奋力寻求表现手段的备受折磨的灵魂。
“我怀疑,你的手段是否选择对了。”我说。
“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我想你是在努力表达些什么。虽然我不太清楚你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但我很怀疑,绘画对你说是不是最好的表达方法。”
我曾经幻想,看过他的图画以后,我也许多少能够了解一些他的奇怪的性格,现在我知道我的想法错了。他的画只不过更增加了他已经在我心中引起的惊诧。我比没看画以前更加迷惘了。只有一件事我觉得我是清楚的——也许连这件事也是我的幻想——,那就是,他正竭尽全力想挣脱掉某种束缚着他的力量。但是这究竟是怎样一种力量,他又将如何寻求解脱,我一直弄不清楚。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地行走,尽管身体互相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我们好象住在异国的人。对于这个国家的语言懂得非常少,虽然我们有各种美妙的、深奥的事情要说,却只能局限于会话手册上那几句陈腐、平庸的话。我们的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思想,而我们能说的只不过是象“园丁的姑母有一把伞在屋子里”这类话。
他的这些画给我的最后一个印象是他为了表现某一精神境界所作的惊人的努力。我认为,要想解释他的作品为什么使我这样惶惑莫解,也必须从这一角度去寻找答案。对于思特里克兰德,色彩和形式显然具有一种独特的意义。他几乎无法忍受地感到必须把自己的某种感受传达给别人;这是他进行创作的唯一意图。只要他觉得能够接近他追寻的事物,采用简单的线条也好,画得歪七扭八也好,他一点儿也不在乎。他根本不考虑真实情况,因为他要在一堆互不相关的偶然的现象下面寻找他自己感到意义重大的事物。他好象已经抓到了宇宙的灵魂,一定要把它表现出来不可。尽管这些画使我困惑、混乱,我却不能不被它们特有的热情所触动。我觉得看过这些画以后心里产生了一种感情,我绝没想到对思特里克兰德会有这样一种感情——我感到非常非常同情他。
三十九
他倒抽了一口气。画面是一个女人躺在长沙发上,一只胳臂枕在头底下,另一只顺着身躯平摆着,屈着一条腿,另一条伸直。这是一个古典的姿势。施特略夫的脑袋嗡的一下胀了起来。画面的女人是勃朗什。悲痛、忌妒和愤怒一下子把他抓住;他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只是嘶哑地喊叫了一声。他握紧了拳头对着看不见的敌人摇晃着。他开始扯直了喉咙尖叫起来。他快要发疯了。他实在忍受不了;这简直太过分了。他向四周看了看,想寻找一件器具,把这幅画砍个粉碎,一分钟也不允许它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但是身边并没有任何合手的武器,他在绘画用品里翻寻了一遍,不知为什么还是什么也没有找到。他简直发狂了。最后他终于找到了他需要的东西——一把刮油彩用的大刮刀。他一把把刮刀抄起来,发出一声胜利的喊叫,象擎着一把匕首似地向那幅图画奔去。
施特略夫给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同事情发生的当时一样激动,他把放在我俩中间桌子上的一把餐刀拿起来,拼命挥舞着。他抬起一只胳臂,仿佛要扎下来的样子。接着,突然把手一松,刀子哐啷一声掉在地上。他望着我,声音颤抖地笑了笑,没有再说话。
“快说啊!”我催他道。
“我说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回事,正当我要在画上戳个大洞的时候,当我已经抬起胳臂正准备往下扎的时候,突然间我好象看见它了。”
“看见什么了?”
“那幅画。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我不能碰它。我害怕了。”
施特略夫又停顿下来,直勾勾地盯着我,张着嘴,一对又蓝又圆的眼珠似乎都要凸出来了。
“那真是一幅伟大的、奇妙的绘画。我一下子被它震骇住了。我几乎犯了一桩可怕的罪行。我移动了一下身体,想看得更清楚一些,我的脚踢在刮刀上。我打了个冷战。”
激动着施特略夫的那种感情我确实体会到了;他说的这些话奇怪地把我打动了。我好象突然被带进一个全部事物的价值都改变了的世界里。我茫然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好象一个到了异乡的陌生人,在那里,一个人对于他所熟悉的事物的各种反应都与过去的不同了。施特略夫尽量想把他见到的这幅画描述给我听,但是他说得前言不搭后语,许多意思都只能由我猜测。思特里克兰德已经把那一直束缚着的桎梏打碎了。他并没有象俗话所说的“寻找到自己”,而是寻找到一个新的灵魂,一个具有意料不到的巨大力量的灵魂。这幅画之所以能显示出这样强烈、这样独特的个性,并不只是因为它那极为大胆的简单的线条,不只是因为它的处理方法(尽管那肉体被画得带有一种强烈的、几乎可以说是奇妙的欲情),也不只是因为它给人的实体感,使你几乎奇异地感觉到那肉体的重量,而且还因为它有一种纯精神的性质,一种使你感到不安、感到新奇的精神,把你的幻想引向前所未经的路途,把你带到一个朦胧空虚的境界,那里为探索新奇的神秘只有永恒的星辰在照耀,你感到自己的灵魂一无牵挂,正经历着各种恐怖和冒险。
如果我在这里有些舞文弄墨,使用了不少形象比喻,这是因为施特略夫当时就是这么表达他自己的。(估量大家都知道,一旦感情激动起来,一个人会很自然地玩弄起文学词藻来的。)施特略夫企图表达的是一种他过去从来没经历过的感觉,如果用一般的言语,他简直不知道该如何说出口来。他象是一个神秘主义者费力地宣讲一个无法言传的道理。但是有一件事我还是清楚的:人们动不动就谈美,实际上对这个词并不理解;这个词已经使用得太滥,失去了原有的力量;因为成千上万的琐屑事物都分享了“美”的称号,这个词已经被剥夺掉它的崇高的含义了。一件衣服,一只狗,一篇布道词,什么东西人们都用“美”来形容,当他们面对面地遇到真正的美时,反而认不出它来了。他们用以遮饰自己毫无价值的思想的虚假夸大使他们的感受力变得迟钝不堪。正如一个假内行有时也会感觉到自己是在无中生有地伪造某件器物的精神价值一样,人们已经失掉了他们用之过滥的赏识能力。但是施特略夫,这位本性无法改变的小丑,对于美却有着真挚的爱和理解,正象他的灵魂也是诚实、真挚的一样。对他说来,美就象虔诚教徒心目中的上帝一样;一旦他见到真正美的事物,他变得恐惧万分。
于是又看了一遍,这次不是浮光掠影,基本上一字不拉地看了。仍旧十分震惊。对这种“黑色魔法”,“既美的惊人,又污秽邪恶”,槽点满满却一无可吐。只想到张爱玲高度赞赏高更,其品鉴该是天才的洞察力。
五十七
看了思特里克兰德用来装饰他房屋四壁的那些奇异的画幅,很久很久我老是忘不掉,”他沉思地说。
我脑子里想的也正是这件事。看来思特里克兰德终于把他的内心世界完全表现出来了。他默默无言地工作着,心里非常清楚,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个机会了。我想思特里克兰德一定把他理解的生活、把他的慧眼所看到的世界用图象表示了出来。我还想,他在创作这些巨画时也许终于寻找到心灵的平静;缠绕着他的魔鬼最后被拔除了。他痛苦的一生似乎就是为这些壁画做准备,在图画完成的时候,他那远离尘嚣的受折磨的灵魂也就得到了安息。对于死他勿宁说抱着一种欢迎的态度,因为他一生追求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他的画主题是什么?”我问。
“我说不太清楚。他的画奇异而荒诞,好象是宇宙初创时的图景——伊甸园,亚当和夏娃……我怎么知道呢①?是对人体美——男性和女性的形体——的一首赞美诗,是对大自然的颂歌;大自然,既崇高又冷漠,既美丽又残忍……它使你感到空间的无限和时间的永恒,叫你产生一种畏惧的感觉。他画了许多树,椰子树、榕树、火焰花、鳄梨……所有那些我天天看到的;但是这些树经他一画,我再看的时候就完全不同了,我仿佛看到它们都有了灵魂,都各自有一个秘密,仿佛它们的灵魂和秘密眼看就要被我抓到手里,但又总是被它们逃脱掉。那些颜色都是我熟悉的颜色,可是又有所不同;它们都具有自己的独特的重要性。而那些赤身裸体的男男女女,他们既都是尘寰的、是他们揉捏而成的尘土,又都是神灵。人的最原始的天性赤裸裸地呈现在你眼前,你看到的时候不由得感到恐惧,因为你看到的是你自己。”
①原文为法语。
库特拉斯医生耸了一下肩膀,脸上露出笑容。
“你会笑我的。我是个实利主义者,我生得又蠢又胖——有点儿象福斯塔夫②,对不对?——抒情诗的感情对我是很不合适的。我在惹人发笑。但是我真的还从来没有看过哪幅画给我留下这么深的印象。说老实话③,我看这幅画时的心情,就象我进了罗马塞斯廷小教堂一样。在那里我也是感到在天花板上绘画的那个画家非常伟大,又敬佩又畏服。那真是天才的画,气势磅礴,叫人感到头晕目眩。在这样伟大的壁画前面,我感到自己非常渺小,微不足道。但是人们对米开朗基罗的伟大还是有心理准备的,而在这样一个土人住的小木房子里,远离文明世界,在俯瞰塔拉窝村庄的群山怀抱里,我却根本没想到会看到这样令人吃惊的艺术作品。另外,米开朗基罗神智健全,身体健康。他的那些伟大作品给人以崇高、肃穆的感觉。但是在这里,虽然我看到的也是美,却叫我觉得心神不安。我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但它确实叫我不能平静。它给我一种印象,仿佛我正坐在一间空荡荡的屋子隔壁,我知道那间屋子是空的,但不知为什么,我又觉得里面有一个人,叫我惊恐万状。你责骂你自己吧;你知道这只不过是你的神经在作祟——但是,但是……过一小会儿,你就再也不能抗拒那紧紧捕捉住你的恐惧了。你被握在一种无形的恐怖的掌心里,无法逃脱。是的,我承认当我听到这些奇异的杰作被毁掉的时候,我并不是只觉得遗憾的。”
②莎士比亚戏剧《亨利四世》中人物,身体肥胖,喜爱吹牛。
③原文为法语。
“怎么,毁掉了?”我喊起来。
“是啊①。你不知道吗?”
①原文为法语。
画的是一堆水果:芒果、香蕉、桔子,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东西。第一眼望去,这幅画一点儿也没有什么怪异的地方。如果摆在后期印象派的画展上,一个不经心的人会认为这是张满不错的、但也并非什么杰出的画幅,从风格上讲,同这一学派也没有什么不同。但是看过以后,说不定这幅画就总要回到他的记忆里,甚至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据我估计,从此以后他就永远也不能把它忘掉了。
这幅画的着色非常怪异,叫人感到心神不宁,其感觉是很难确切说清的。浓浊的蓝色是不透明的,有如刻工精细的青金石雕盘,但又颤动着闪闪光泽,令人想到生活的神秘悸动;紫色象腐肉似的叫人感到嫌恶,但与此同时又勾起一种炽热的欲望,令人模糊想到亥里俄嘉巴鲁斯①统治下的罗马帝国;红色鲜艳刺目,有如冬青灌木结的小红果——一个人会联想英国的圣诞节,白雪皑皑,欢乐的气氛和儿童的笑语喧哗——,但画家又运用自己的魔笔,使这种光泽柔和下来,让它呈现出有如乳鸽胸脯一样的柔嫩,叫人神怡心驰;深黄色有些突兀地转成绿色,给人带来春天的芳香和溅着泡沫的山泉的明净。谁能知道,是什么痛苦的幻想创造出这些果实的呢?该不是看管金苹果园的赫斯珀里得斯三姐妹②在波利尼西亚果园中培植出来的吧!奇怪的是,这些果实都象活的一样,仿佛是在混沌初开时创造出来的,当时任何事物还都没有固定的形体,丰实肥硕,散发着浓郁的热带气息,好象具有一种独特的忧郁的感情。它们是被施展了魔法的果子,任何人尝了就能打开通向不知道哪些灵魂秘密的门扉,就可以走进幻境的神秘宫殿。它们孕育着无法预知的危险,咬一口就可能把一个人变成野兽,但也说不定变成神灵。一切健康的、正常的东西,淳朴人们所有的一切美好的情谊、朴素的欢乐都远远地避开了它们;但它们又具有莫大的诱惑力,就象伊甸园中能分辨善恶的智慧果一样,能把人带进未知的境界。
五十六
最后他走到那座没有油漆过的木房子前面时,他长舒了一口气。这所房子现在已经破旧得不成样子,而且一片龌龊,不堪入目。迎接他的仍是一片无法忍受的寂静。他走到阳台上,一个小孩儿正在阳光底下玩儿,一看见他便飞快地跑掉了;在这个孩子的眼睛里,所有陌生人都是敌人。库特拉斯医生意识到孩子正躲在一棵树后面偷偷地看着他。房门敞开着。他叫了一声,但是没有人回答。他走了进去。他在另一扇门上敲了敲,仍然没有回答。他把门柄一扭便走进去。扑鼻而来的一股臭味几乎叫他呕吐出来。他用手帕堵着鼻子,硬逼着自己走进去。屋子里光线非常暗,从外面灿烂的阳光下走进来,一时他什么也看不见。当他的眼睛适应了室内的光线时,他吓了一大跳。他不知道自己走到什么地方来了,仿佛是,他突然走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矇矇眬眬中,他好象觉得自己正置身于一个原始大森林中,大树下面徜徉着一些赤身裸体的人。过了一会儿他才知道,他看到的是四壁上的巨大壁画。
“上帝啊①,我不是被太阳晒昏了吧,”他喃喃自语道。
①原文为法语。
一个人影晃动了一下,引起他的注意,他发现爱塔正躺在地板上,低声呜咽着。
“爱塔,”他喊道,“爱塔。”
她没有理睬他。屋子里的腥臭味又一次差点儿把他熏倒,他点了一支方头雪茄。他的眼睛已经完全适应屋里的朦胧光线了。他凝视着墙上的绘画,心中激荡着无法控制的感情。他对于绘画并不怎么内行,但是墙上的这些画却使他感到激动。四面墙上,从地板一直到天花板,展开一幅奇特的、精心绘制的巨画,非常奇妙,也非常神秘。库特拉斯医生几乎连呼吸都停止了。他心中出现了一种既无法理解、又不能分析的感情。如果能够这样比较的话,也许一个人看到开天辟地之初就是怀着这种欣喜而又畏服的感觉的。这幅画具有压人的气势,它既是肉欲的,又充满无限热情。与此同时它又含着某种令人恐惧的成分,叫人看着心惊肉跳。绘制这幅巨作的人已经深入到大自然的隐秘中,探索到某种既美丽、又可怕的秘密。这个人知道了一般人所不该知道的事物。他画出来的是某种原始的、令人震骇的东西,是不属于人世尘寰的。库特拉斯医生模模糊糊地联想到黑色魔法,既美得惊人,又污秽邪恶。
“上帝啊①,这是天才。”
①原文为法语。
这句话脱口而出,只是说出来以后他才意识到自己是在下了一个评语。
四十四
我感到很失望,不能写下他在评论一些老派画家时的谬论。他的性格既然如此怪异,如果他在品评绘画时也有一些奇谈怪论,我笔下的这个形象就更加完美了。我觉得我很需要叫他对过去的一些画家发表些荒诞的理论,但是我还是得讲老实话,他同一般人一样,对这些画家也是赞不绝口,这叫我非常失望。我看他根本不知道谁是埃尔•格列柯。他对委拉斯凯兹相当敬佩,尽管怀有某种厌烦不耐的情绪。他喜欢夏尔丹,伦勃朗则使他感到入迷。他给我讲伦勃朗的绘画给他的印象时,用的语言极其粗鄙,我在这里无法引述。谁也想不到他最喜爱的一位画家竟是老布鲁盖尔②。我当时对老布鲁盖尔不太了解,而思特里克兰德也没有能力表达自己。我之所以记得他对布鲁盖尔的评论是因为他这句话实在太词不达意了。
②彼得•布鲁盖尔(1522?—1569),佛兰德斯画家;其子扬•布鲁盖尔(1568—1625)亦为画家。
“他的画不错,”思特里克兰德说,“我敢说他发现画画儿是件受罪的事。”
后来我在维也纳看过彼得•布鲁盖尔的几幅画以后,我想我才懂得为什么这位画家引起了思特里克兰德的注意。这是另一个对世界怀着自己独特幻觉的画家。我当时作了大量笔记,准备将来写一本关于布鲁盖尔的书,但是这些材料后来都遗失了,留下来的只是一种感情的回忆。在布鲁盖尔的眼睛里,人们的形象似乎是怪诞的,他对人们这种怪诞的样子非常气愤;生活不过是一片混乱,充满了各种可笑的、龌龊的事情,它只能给人们提供笑料,但是他笑的时候却禁不住满心哀伤。布鲁盖尔给我的印象是,他想用一种手段努力表达只适合于另一种方式表达的感情,思特里克兰德之所以对他同情,说不定正是朦胧中意识到这一点。也许这两个人都在努力用绘画表现出更适合于通过文学表达的意念。
思特里克兰德这时大概已经四十七岁了。
四十二
我真希望当时我就能看出这些画如何美、具有如何伟大的独创的风格。这些画里面有许多幅我后来又有机会重新欣赏过,另外一些通过复制品我也非常熟悉了;我真有些奇怪,当我初次看画的时候,为什么居然感到非常失望。我当时丝毫也没有感到艺术品本应该给我的那种奇异的激动。我看到思特里克兰德的绘画,只有一种惶惑不安的感觉;实际上,我当时根本没有想到要购买一幅,这是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的。我真是失去了一个大好的机会。这些画大多数后来都被博物院收买去了,其余的则成为有钱的艺术爱好者的珍藏品。我努力给自己找一些辩解。我认为我还是有鉴赏力的,只不过我认识到自己缺少创见。我对于绘画了解得不多,我只是沿着别人替我开辟的路径走下去。当时我最佩服的是印象派画家,渴望弄到一张西斯莱①或德加②的作品,另外,我对马奈也非常崇拜,他的那幅《奥林庇亚》我觉得是当代最伟大的绘画,《草地上的早餐》也使我非常感动。我认为在当代绘画中再也没有别的作品能超过这几幅画了。
①阿尔弗雷德•西斯莱(1839—1899),法国画家。
②埃德迦•德加(1834—1917),法国画家。
我不准备描写思特里克兰德拿给我看的那些画了。对绘画进行描述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再说,所有热衷此道的人对这些画早已了如指掌了。今天,当思特里克兰德对近代绘画已经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当他同少数几个人首先探索的那块蛮荒之地已经测绘了详细地图之后,再有谁第一次看到他的画,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了,而我则是破题儿第一遭看见这类作品,这一事实请读者务必记住。首先,我感到震骇的是他画法的笨拙。我看惯了的那些古老画师的作品,并且坚信安格尔是近代最伟大的画家,因此就认为思特里克兰德画得非常拙劣。我根本不了解他所追求的简朴。我还记得他画的一张静物,一只盘子上放着几只桔子,我发现他画的盘子并不圆,桔子两边也不对称,我就感到迷惑不解。他画的头像比真人略大一些,给人以粗笨的感觉。在我的眼睛里,这些头像画得象是一些漫画,他的画法对我说来也完全是新奇的。我更看不懂的是那些风景画。有两三张画的是枫丹白露的树林,另外一些是巴黎市街;我的第一个感觉是,这些画好象是出自一个喝醉酒的马车夫的手笔。我完全被弄糊涂了。他用的色彩我也觉得出奇地粗犷。我当时心想,这些绘画简直是一出没有谁能理解的滑稽戏。现在回想起来,施特略夫当时真称得起独具慧眼了。他从一开始就看到这是绘画史上的一个革命,今天全世界都已承认的伟大天才,他早在最初的那些年代就已辨视出来了。
但是即使说思特里克兰德的画当时使我感到困惑莫解,却不能说这些画没有触动我。尽管我对他的技巧懵然无知,我还是感到他的作品有一种努力要表现自己的真正力量。我感到兴奋,也对这些画很感兴趣。我觉得他的画好象要告诉我一件什么事,对我说来,了解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又说不出来那究竟是什么。这些画我觉得一点不美,但它们却暗示给我——是暗示而不是泄露——一个极端重要的秘密。这些画奇怪地逗弄着我。它们引起我一种我无法分析的感情。它们诉说着一件语言无力表达的事。我猜想,思特里克兰德在有形的事物上模模糊糊地看到某种精神意义,这种意义非常奇异,他只能用很不完善的符号勉强把它表达出来。仿佛是他在宇宙的一片混乱中找到了一个新的图案,正在笨拙地把它描摹下来,因为力不从心,心灵非常痛苦。我看到的是一个奋力寻求表现手段的备受折磨的灵魂。
“我怀疑,你的手段是否选择对了。”我说。
“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我想你是在努力表达些什么。虽然我不太清楚你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但我很怀疑,绘画对你说是不是最好的表达方法。”
我曾经幻想,看过他的图画以后,我也许多少能够了解一些他的奇怪的性格,现在我知道我的想法错了。他的画只不过更增加了他已经在我心中引起的惊诧。我比没看画以前更加迷惘了。只有一件事我觉得我是清楚的——也许连这件事也是我的幻想——,那就是,他正竭尽全力想挣脱掉某种束缚着他的力量。但是这究竟是怎样一种力量,他又将如何寻求解脱,我一直弄不清楚。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地行走,尽管身体互相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我们好象住在异国的人。对于这个国家的语言懂得非常少,虽然我们有各种美妙的、深奥的事情要说,却只能局限于会话手册上那几句陈腐、平庸的话。我们的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思想,而我们能说的只不过是象“园丁的姑母有一把伞在屋子里”这类话。
他的这些画给我的最后一个印象是他为了表现某一精神境界所作的惊人的努力。我认为,要想解释他的作品为什么使我这样惶惑莫解,也必须从这一角度去寻找答案。对于思特里克兰德,色彩和形式显然具有一种独特的意义。他几乎无法忍受地感到必须把自己的某种感受传达给别人;这是他进行创作的唯一意图。只要他觉得能够接近他追寻的事物,采用简单的线条也好,画得歪七扭八也好,他一点儿也不在乎。他根本不考虑真实情况,因为他要在一堆互不相关的偶然的现象下面寻找他自己感到意义重大的事物。他好象已经抓到了宇宙的灵魂,一定要把它表现出来不可。尽管这些画使我困惑、混乱,我却不能不被它们特有的热情所触动。我觉得看过这些画以后心里产生了一种感情,我绝没想到对思特里克兰德会有这样一种感情——我感到非常非常同情他。
三十九
他倒抽了一口气。画面是一个女人躺在长沙发上,一只胳臂枕在头底下,另一只顺着身躯平摆着,屈着一条腿,另一条伸直。这是一个古典的姿势。施特略夫的脑袋嗡的一下胀了起来。画面的女人是勃朗什。悲痛、忌妒和愤怒一下子把他抓住;他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只是嘶哑地喊叫了一声。他握紧了拳头对着看不见的敌人摇晃着。他开始扯直了喉咙尖叫起来。他快要发疯了。他实在忍受不了;这简直太过分了。他向四周看了看,想寻找一件器具,把这幅画砍个粉碎,一分钟也不允许它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但是身边并没有任何合手的武器,他在绘画用品里翻寻了一遍,不知为什么还是什么也没有找到。他简直发狂了。最后他终于找到了他需要的东西——一把刮油彩用的大刮刀。他一把把刮刀抄起来,发出一声胜利的喊叫,象擎着一把匕首似地向那幅图画奔去。
施特略夫给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同事情发生的当时一样激动,他把放在我俩中间桌子上的一把餐刀拿起来,拼命挥舞着。他抬起一只胳臂,仿佛要扎下来的样子。接着,突然把手一松,刀子哐啷一声掉在地上。他望着我,声音颤抖地笑了笑,没有再说话。
“快说啊!”我催他道。
“我说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回事,正当我要在画上戳个大洞的时候,当我已经抬起胳臂正准备往下扎的时候,突然间我好象看见它了。”
“看见什么了?”
“那幅画。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我不能碰它。我害怕了。”
施特略夫又停顿下来,直勾勾地盯着我,张着嘴,一对又蓝又圆的眼珠似乎都要凸出来了。
“那真是一幅伟大的、奇妙的绘画。我一下子被它震骇住了。我几乎犯了一桩可怕的罪行。我移动了一下身体,想看得更清楚一些,我的脚踢在刮刀上。我打了个冷战。”
激动着施特略夫的那种感情我确实体会到了;他说的这些话奇怪地把我打动了。我好象突然被带进一个全部事物的价值都改变了的世界里。我茫然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好象一个到了异乡的陌生人,在那里,一个人对于他所熟悉的事物的各种反应都与过去的不同了。施特略夫尽量想把他见到的这幅画描述给我听,但是他说得前言不搭后语,许多意思都只能由我猜测。思特里克兰德已经把那一直束缚着的桎梏打碎了。他并没有象俗话所说的“寻找到自己”,而是寻找到一个新的灵魂,一个具有意料不到的巨大力量的灵魂。这幅画之所以能显示出这样强烈、这样独特的个性,并不只是因为它那极为大胆的简单的线条,不只是因为它的处理方法(尽管那肉体被画得带有一种强烈的、几乎可以说是奇妙的欲情),也不只是因为它给人的实体感,使你几乎奇异地感觉到那肉体的重量,而且还因为它有一种纯精神的性质,一种使你感到不安、感到新奇的精神,把你的幻想引向前所未经的路途,把你带到一个朦胧空虚的境界,那里为探索新奇的神秘只有永恒的星辰在照耀,你感到自己的灵魂一无牵挂,正经历着各种恐怖和冒险。
如果我在这里有些舞文弄墨,使用了不少形象比喻,这是因为施特略夫当时就是这么表达他自己的。(估量大家都知道,一旦感情激动起来,一个人会很自然地玩弄起文学词藻来的。)施特略夫企图表达的是一种他过去从来没经历过的感觉,如果用一般的言语,他简直不知道该如何说出口来。他象是一个神秘主义者费力地宣讲一个无法言传的道理。但是有一件事我还是清楚的:人们动不动就谈美,实际上对这个词并不理解;这个词已经使用得太滥,失去了原有的力量;因为成千上万的琐屑事物都分享了“美”的称号,这个词已经被剥夺掉它的崇高的含义了。一件衣服,一只狗,一篇布道词,什么东西人们都用“美”来形容,当他们面对面地遇到真正的美时,反而认不出它来了。他们用以遮饰自己毫无价值的思想的虚假夸大使他们的感受力变得迟钝不堪。正如一个假内行有时也会感觉到自己是在无中生有地伪造某件器物的精神价值一样,人们已经失掉了他们用之过滥的赏识能力。但是施特略夫,这位本性无法改变的小丑,对于美却有着真挚的爱和理解,正象他的灵魂也是诚实、真挚的一样。对他说来,美就象虔诚教徒心目中的上帝一样;一旦他见到真正美的事物,他变得恐惧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