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创意】专题第五辑——【瞳孔记录,记录一座城市的灵魂】
瞳孔记录于2009年12月份创建,当初只是“劳斯先生”的一个简单想法,以教堂之城为基,以“一双眼睛+一台相机”的独特方式,采访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年轻人,通过记录他们的生存故事,挖掘这座城市仍存的文化气息。他坚持了一年,逐渐被社会主流认可,2011开始吸纳第一批志愿者团队,2012年至今已经发展成一支健康、成熟的公益团队,前后被哈尔滨电视台、新晚报、台湾东森电视台、福建海峡卫视等媒体专题报道。
劳斯先生作为“瞳孔记录”创始人,是哈尔滨文化联盟网站站长,2011年黑龙江省十佳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视哈尔滨为他的精神奶妈,以记录哈尔滨的今天为反哺。为人低调,从事简单。“积极活着,努力走着”是他的生活态度。官方网站:http://www.saveharbin.com/ ;官方微薄:http://weibo.com/laosixiansheng
我们很荣幸邀请到劳斯先生来接受我们的访问,下面是访问时间:
【L】is 劳斯先生,【V】is Vicco.
【V】您为什么选择采用如此独特的采访方式,通过讲述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来诠释一座城市的文化气息?
【L】很多人认为,城市的建筑物才是决定这座城市竞争力的致命因素。但事实是,城市由居住在里面的个体组成,犹如大海由水滴组成的道理很简单,在这里我就不多做阐述。换句话说,如果要挖掘一座城市现存的文化气息,那么只能从它的个体—城市居民入手,才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而年轻人又是城市居住群体比较关键的一部分,因为继承历史文化,传承未来命运。这就是公益项目“瞳孔记录”采访方式的形成。
【V】怎么想到要用“瞳孔记录”这个特别的名字的?
【L】我患有严重的死忙恐惧症,09年前是每两年复发一次,09年后每两个月循环复发一次。当人死忙的那一瞬间,眼睛的瞳孔会扩散,所以当时也是比较变态的一个想法。但后来很多朋友都反馈给我,“瞳孔记录”这个名气取得很诗意、很好听。我也很无奈(摊手~)
【V】是什么样的动力或契机让您决定动手实践自己的这个创意的?
【L】首先,我不把这个当做创意。我不是艺术家,整不了太艺术的东西。其次,这是我面对生活的一个想法。我的脑袋很大,高高地被架在身体最顶部,每天它里面冒出了很多想法。而“瞳孔记录”只是它其中的一个想法,有想法了就去行动。我的性格就是如此,想到就去做。只不过“瞳孔记录”被大家认可得多些,它获得了媒体的关注。我还有其他的想法,比如“暖心窝”当代年轻人的情感倾述平台、“中国城市模型”展现每座最独特的一个角落等等。最后,如果非得把“瞳孔记录”看做是一个创意,那么我也只能说。艺术源于生活,生活需要被记录,也许这是“瞳孔记录”与“艺术创意”沾边的理由之一。
【V】为什么选择记录哈尔滨?
【L】很简单。因为我将在这里度过我人生中最富有的四年青春时光,年轻时所作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到老得掉牙的时候,躺在摇椅上,伴着夕阳余辉,悄悄落下最灿烂的一滴泪光。
【V】“瞳孔记录”的团队成员是通过什么方式招募的?
【L】每年夏天进行新鲜血液的更换,因为哈尔滨这座城市里有一群热血的年轻人,而关注“瞳孔记录”这个团体的年轻人也很多,他们一直跃跃欲试,一直从冬天等到了夏天。这还要宣传吗,只要发布一个招募活动就可以收到几十封优秀年轻人的报名邮件。首轮刷选—面试—获得首次采访机会---最后的鬼门关,这么四轮下来也就只剩下四五名符合我们要求的志愿者。优秀者很多,但我们需要的志愿者除了爱心、责任心,我们更看重的是他的执行力,自己能够完成一个完整采访的潜质。在这里说明下,很多人认为公益志愿者只需要爱心和责任心,这是不对的,至少“瞳孔记录”志愿者还需要的是你的独立采访能力。主流媒体把很多年轻人都误导了,但他们的初衷原本也是好的。
【V】您个人印象最深的采访对象是谁?他有怎样的故事?
【L】我现在已经转为幕后负责人,不再参与实际的采访。但会帮助采访志愿者去协调一些事情。每个采访对象的故事都是很特别,每个故事在我的脑袋里都保存在很重要的记忆区域。年轻人是尼采人生观众的第一个阶段:骆驼阶段。每个故事都深深地印着个人的印记,往往也决定了他们的人生去向。这就是我目前印象比较深刻的。
【V】“瞳孔记录”创建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目前瞳孔记录遇到的瓶颈是什么?
【L】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最大的困难还是发展方向的取舍上,是跟着哈尔滨文化网站(www.imharbin.com)共进退,还是自己开拓自己的新道路。其二,最后还是选择了自己走,但不得不感谢大话哈尔滨的辛勤哺育,这种知恩犹如父母养育之恩。长河兄的伯乐作用也会影响我的一生。感谢大话哈尔滨,感谢长河兄的人生引导。
【V】有没有对“瞳孔记录”未来发展的构想?会不会加入除哈尔滨以外的其他城市的记忆?
【L】 关于它的未来趋向,一直以来都在思索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因为我最终会离开这座城市,成为我人生中灿烂的一笔回忆。把“瞳孔记录”弄成全国性的,我也想过这个问题,但目前缺少的不仅仅是资金的支持,更缺的是年轻力量的支援。一切顺其自然吧,拔苗助长有时会适得其反,反而将美好的初衷毁于一旦。
【V】“瞳孔记录”中有许许多多平凡人的故事,除了想让大家更了解一座城市以外,还想传达什么理念?
【L】 你说的很对,瞳孔记录每个故事都是平凡人的故事,除了挖掘哈尔滨这座教堂之城的文化气息之外,最重要的是给我也给身边的很多年轻人一个人生导向:前面有这些优秀的他们走着,我们走在后面更要积极地活着,努力地走着。而“积极活着,努力走着”是我最重要的人生信条,亦是生活态度。
【V】 作为“瞳孔记录”的创始人,您现在用工作供养着自己的梦想,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满意吗?
【L】恰恰相反,应该是梦想给予我生活的动力,这种反哺关系不能是颠倒的。而我更注重的是生命规律,好的生活习惯会产生好的生活质量,长期的生活质量会形成好的生活规律,这就是我目前的生活总结。
【V】关于创意,关于梦想,劳斯先生想对大家说。
【L】真不敢使用“创意”一词,没有资格谈创意。梦想倒是可以说说,很多年轻人会把“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弄混,准确的说,很多人更注重于结果。但幸福指度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而生活质量取决于“人生过程”,它与“人生结果”的确没有多大的关系。因为当花落结果时,往往就是生命萧条之时,犹如死亡。所以,一些不好的主流媒体误导了现代很多年轻人。而拯救这些被误导的年轻人,就是我接下来要做的新的公益项目。敬请期待!
在我眼中,劳斯先生是个生活家。创建瞳孔记录、举办文化沙龙、带领各路朋友城市观光······他很好地平衡着自己的梦想、工作与生活。而通过记录平凡人的故事来诠释一座城的“瞳孔记录”方式,也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一双眼睛+一台相机,他一个人用这种记录方式坚持了一年,然后才渐渐地受到大家的认可。人,只有在做自己喜爱的事时,才会有如此大的动力吧。因为相信自己做的事是有意义的,才会一直坚持下去。
而创意绝不是仅局限于艺术的,脑海中冒出一些小点子,让你用一种全新的角度看待生活,那便是创意!所以劳斯先生,绝对算得上创意十足。
我们身处在一个如此浮躁的社会,大家似乎都好忙,忙得没精力也没时间关注过程,于是许多人看得只是个简单的结果,通过结果去评判一个人、一件事、一种经历。可每个人都知道,这是错误的。我想大多数人活着都在追寻幸福,而对幸福的追寻是一种过程绝非结果。人生的真谛应该是这一路旅程中的经历,在有限的生命中获得更多体会感受,它的长度我们不可预知,它的宽度却掌握在我们手中。
劳斯先生说他有想法就会付出行动,我想,这是让自己人生不留遗憾的最好方式吧。付出行动前,不去考虑结果。追寻自己的心,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不知不觉,梦想就会照进现实。
关于梦想,你行动了吗?这个夏天,加入我们吧,在海边,和一群有趣的家伙,谈谈梦想,谈谈创意。
如何加入我们?http://page.renren.com/601356179/note/844369405
想获取我们最新咨询?
人人主页 http://page.renren.com/601356179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u/2713724401
豆瓣主页 http://www.douban.com/people/60564146/
劳斯先生作为“瞳孔记录”创始人,是哈尔滨文化联盟网站站长,2011年黑龙江省十佳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视哈尔滨为他的精神奶妈,以记录哈尔滨的今天为反哺。为人低调,从事简单。“积极活着,努力走着”是他的生活态度。官方网站:http://www.saveharbin.com/ ;官方微薄:http://weibo.com/laosixiansheng
![]() |
(图为瞳孔记录最新一集的记录对象沈中天老人) |
我们很荣幸邀请到劳斯先生来接受我们的访问,下面是访问时间:
【L】is 劳斯先生,【V】is Vicco.
【V】您为什么选择采用如此独特的采访方式,通过讲述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来诠释一座城市的文化气息?
【L】很多人认为,城市的建筑物才是决定这座城市竞争力的致命因素。但事实是,城市由居住在里面的个体组成,犹如大海由水滴组成的道理很简单,在这里我就不多做阐述。换句话说,如果要挖掘一座城市现存的文化气息,那么只能从它的个体—城市居民入手,才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而年轻人又是城市居住群体比较关键的一部分,因为继承历史文化,传承未来命运。这就是公益项目“瞳孔记录”采访方式的形成。
【V】怎么想到要用“瞳孔记录”这个特别的名字的?
【L】我患有严重的死忙恐惧症,09年前是每两年复发一次,09年后每两个月循环复发一次。当人死忙的那一瞬间,眼睛的瞳孔会扩散,所以当时也是比较变态的一个想法。但后来很多朋友都反馈给我,“瞳孔记录”这个名气取得很诗意、很好听。我也很无奈(摊手~)
【V】是什么样的动力或契机让您决定动手实践自己的这个创意的?
【L】首先,我不把这个当做创意。我不是艺术家,整不了太艺术的东西。其次,这是我面对生活的一个想法。我的脑袋很大,高高地被架在身体最顶部,每天它里面冒出了很多想法。而“瞳孔记录”只是它其中的一个想法,有想法了就去行动。我的性格就是如此,想到就去做。只不过“瞳孔记录”被大家认可得多些,它获得了媒体的关注。我还有其他的想法,比如“暖心窝”当代年轻人的情感倾述平台、“中国城市模型”展现每座最独特的一个角落等等。最后,如果非得把“瞳孔记录”看做是一个创意,那么我也只能说。艺术源于生活,生活需要被记录,也许这是“瞳孔记录”与“艺术创意”沾边的理由之一。
【V】为什么选择记录哈尔滨?
【L】很简单。因为我将在这里度过我人生中最富有的四年青春时光,年轻时所作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到老得掉牙的时候,躺在摇椅上,伴着夕阳余辉,悄悄落下最灿烂的一滴泪光。
【V】“瞳孔记录”的团队成员是通过什么方式招募的?
【L】每年夏天进行新鲜血液的更换,因为哈尔滨这座城市里有一群热血的年轻人,而关注“瞳孔记录”这个团体的年轻人也很多,他们一直跃跃欲试,一直从冬天等到了夏天。这还要宣传吗,只要发布一个招募活动就可以收到几十封优秀年轻人的报名邮件。首轮刷选—面试—获得首次采访机会---最后的鬼门关,这么四轮下来也就只剩下四五名符合我们要求的志愿者。优秀者很多,但我们需要的志愿者除了爱心、责任心,我们更看重的是他的执行力,自己能够完成一个完整采访的潜质。在这里说明下,很多人认为公益志愿者只需要爱心和责任心,这是不对的,至少“瞳孔记录”志愿者还需要的是你的独立采访能力。主流媒体把很多年轻人都误导了,但他们的初衷原本也是好的。
【V】您个人印象最深的采访对象是谁?他有怎样的故事?
【L】我现在已经转为幕后负责人,不再参与实际的采访。但会帮助采访志愿者去协调一些事情。每个采访对象的故事都是很特别,每个故事在我的脑袋里都保存在很重要的记忆区域。年轻人是尼采人生观众的第一个阶段:骆驼阶段。每个故事都深深地印着个人的印记,往往也决定了他们的人生去向。这就是我目前印象比较深刻的。
【V】“瞳孔记录”创建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目前瞳孔记录遇到的瓶颈是什么?
【L】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最大的困难还是发展方向的取舍上,是跟着哈尔滨文化网站(www.imharbin.com)共进退,还是自己开拓自己的新道路。其二,最后还是选择了自己走,但不得不感谢大话哈尔滨的辛勤哺育,这种知恩犹如父母养育之恩。长河兄的伯乐作用也会影响我的一生。感谢大话哈尔滨,感谢长河兄的人生引导。
【V】有没有对“瞳孔记录”未来发展的构想?会不会加入除哈尔滨以外的其他城市的记忆?
【L】 关于它的未来趋向,一直以来都在思索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因为我最终会离开这座城市,成为我人生中灿烂的一笔回忆。把“瞳孔记录”弄成全国性的,我也想过这个问题,但目前缺少的不仅仅是资金的支持,更缺的是年轻力量的支援。一切顺其自然吧,拔苗助长有时会适得其反,反而将美好的初衷毁于一旦。
【V】“瞳孔记录”中有许许多多平凡人的故事,除了想让大家更了解一座城市以外,还想传达什么理念?
【L】 你说的很对,瞳孔记录每个故事都是平凡人的故事,除了挖掘哈尔滨这座教堂之城的文化气息之外,最重要的是给我也给身边的很多年轻人一个人生导向:前面有这些优秀的他们走着,我们走在后面更要积极地活着,努力地走着。而“积极活着,努力走着”是我最重要的人生信条,亦是生活态度。
【V】 作为“瞳孔记录”的创始人,您现在用工作供养着自己的梦想,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满意吗?
【L】恰恰相反,应该是梦想给予我生活的动力,这种反哺关系不能是颠倒的。而我更注重的是生命规律,好的生活习惯会产生好的生活质量,长期的生活质量会形成好的生活规律,这就是我目前的生活总结。
【V】关于创意,关于梦想,劳斯先生想对大家说。
【L】真不敢使用“创意”一词,没有资格谈创意。梦想倒是可以说说,很多年轻人会把“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弄混,准确的说,很多人更注重于结果。但幸福指度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而生活质量取决于“人生过程”,它与“人生结果”的确没有多大的关系。因为当花落结果时,往往就是生命萧条之时,犹如死亡。所以,一些不好的主流媒体误导了现代很多年轻人。而拯救这些被误导的年轻人,就是我接下来要做的新的公益项目。敬请期待!
在我眼中,劳斯先生是个生活家。创建瞳孔记录、举办文化沙龙、带领各路朋友城市观光······他很好地平衡着自己的梦想、工作与生活。而通过记录平凡人的故事来诠释一座城的“瞳孔记录”方式,也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一双眼睛+一台相机,他一个人用这种记录方式坚持了一年,然后才渐渐地受到大家的认可。人,只有在做自己喜爱的事时,才会有如此大的动力吧。因为相信自己做的事是有意义的,才会一直坚持下去。
而创意绝不是仅局限于艺术的,脑海中冒出一些小点子,让你用一种全新的角度看待生活,那便是创意!所以劳斯先生,绝对算得上创意十足。
我们身处在一个如此浮躁的社会,大家似乎都好忙,忙得没精力也没时间关注过程,于是许多人看得只是个简单的结果,通过结果去评判一个人、一件事、一种经历。可每个人都知道,这是错误的。我想大多数人活着都在追寻幸福,而对幸福的追寻是一种过程绝非结果。人生的真谛应该是这一路旅程中的经历,在有限的生命中获得更多体会感受,它的长度我们不可预知,它的宽度却掌握在我们手中。
劳斯先生说他有想法就会付出行动,我想,这是让自己人生不留遗憾的最好方式吧。付出行动前,不去考虑结果。追寻自己的心,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不知不觉,梦想就会照进现实。
关于梦想,你行动了吗?这个夏天,加入我们吧,在海边,和一群有趣的家伙,谈谈梦想,谈谈创意。
如何加入我们?http://page.renren.com/601356179/note/844369405
想获取我们最新咨询?
人人主页 http://page.renren.com/601356179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u/2713724401
豆瓣主页 http://www.douban.com/people/60564146/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