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的某小组
豆瓣存在一个叫"父母皆祸害"的小组听说很久了。
以前看到过某文章,大概分析是父母对子女成长环境中施加的所有负面影响,总结起来看上去的确蛮可观的,而且结论都很有理。我一开始其实是比较赞成的,第一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就是家庭为单位的,大家所有的精神寄托依赖很大一部分都存在于家庭身上以至于忽视了很多这个方面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数典忘祖大逆不道的大帽子一扣,什么都不用讨论了,你抱怨就是不孝,不孝就是人品不好,人品不好你再有本事也要被唾弃,你看这种逻辑的存在大家的生活还要有什么进步。
第二是的确给大家了一个互相倾诉互相宣泄的机会,毕竟去这个组的很多都有共同的心声,那种找到同类的感觉自然不用言语。
后来我去浏览了一下还是没有加,因为我发现我暂时没有什么需要宣泄和理解。大概是自己现在不管曾经发生过多少事,多少次伤心失望由于父母,仍然是从内心感激他们的,人无完人,我至今从他们那里接受到的也大部分是爱,深切的毫无掩饰毫无做作的的爱。他们会做错事,糊涂的时候不老少,至今为止我也没有说服过或者改变成功过他们。一想到我能有今天这个样子,大概很多也是受他们的影响,老实,敏感,不容易控制情绪。遗憾的是人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而幸好的是,爱是天生的。
所以总的来说,我觉得想要从自己的这个躯壳跳出去大概也需要承认成年后父母对你的影响都是你自己思想的折射,然后尽量去反抗或者去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模式,不要害怕,即便这需要时间。
以前看到过某文章,大概分析是父母对子女成长环境中施加的所有负面影响,总结起来看上去的确蛮可观的,而且结论都很有理。我一开始其实是比较赞成的,第一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就是家庭为单位的,大家所有的精神寄托依赖很大一部分都存在于家庭身上以至于忽视了很多这个方面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数典忘祖大逆不道的大帽子一扣,什么都不用讨论了,你抱怨就是不孝,不孝就是人品不好,人品不好你再有本事也要被唾弃,你看这种逻辑的存在大家的生活还要有什么进步。
第二是的确给大家了一个互相倾诉互相宣泄的机会,毕竟去这个组的很多都有共同的心声,那种找到同类的感觉自然不用言语。
后来我去浏览了一下还是没有加,因为我发现我暂时没有什么需要宣泄和理解。大概是自己现在不管曾经发生过多少事,多少次伤心失望由于父母,仍然是从内心感激他们的,人无完人,我至今从他们那里接受到的也大部分是爱,深切的毫无掩饰毫无做作的的爱。他们会做错事,糊涂的时候不老少,至今为止我也没有说服过或者改变成功过他们。一想到我能有今天这个样子,大概很多也是受他们的影响,老实,敏感,不容易控制情绪。遗憾的是人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而幸好的是,爱是天生的。
所以总的来说,我觉得想要从自己的这个躯壳跳出去大概也需要承认成年后父母对你的影响都是你自己思想的折射,然后尽量去反抗或者去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模式,不要害怕,即便这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