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尹雪艳
永远的尹雪艳 一、我的白先勇 你的尹雪艳 不知怎的,尹雪艳这三个字自然而然的让我想起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和三毛的《滚滚红尘》,张爱玲对红与白最经典的诠释与雪、艳二字不谋而合;而《滚》中的沈韶华在我心目中便是尹雪艳演员的不二人选。机缘巧合的是,白先勇和她们恰好有着和旁人不一样的情分,有人说白和张的小说可以相提并论,可是他们最大的不同便是价值观的不同,张的爱情可以缠绵悱恻、拖拖拉拉,而白先勇的态度则像《玉卿嫂》中的一刀杀人。命运再一次让白先勇和三毛联系在了一起,他算是她的启蒙老师,而在之后的《滚》中,或多或少的,大概也许有雪艳的影子吧。 在他们三个人的作品当中,女人们都是一朵漂浮在乱世中的浮萍,无依无靠,沉沉浮浮,男权社会中的主人公们理所应当地主宰着她们的命运。 白先勇用温软如玉的文字一步步描绘他心中的尹雪艳,像天空中的一颗星星,就这么遥远的观望着,可看、可玩味,却永远也摸不到。或许这是白先生在折射另一个自己吧。白XY和尹XY同样生活在动荡的年代,他们极力想掌握自己,却又无力掌握。人生总是会有如此多的无奈,内心强大的你也许最开始能坚守住心里的防线,可是在现实的一顿狂轰乱炸后,再厚的城墙也立刻会分崩离析。不管如何,对于文学作品中的尹雪艳来说,她没有困难,没有感情,永远冰冷白色,好像游离尘世之外,又好像确确实实扎在红尘的最核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分析文学作品中的雪艳。 二、文学作品中的尹雪艳 文章开篇的“尹雪艳总也不老”是全文中最具讽刺的一句,倘若不老,则不会有接下来的所有故事,雪艳也不必为了寻找依靠而一次又一次的放饵钓鱼,尽管命运捉弄她,失败是必然的。 “尹雪艳迷人的地方实在讲不清,数不尽”,她有自己的处世态度,有自己的办事拍子,决不因外界的变化而影响自己的节奏。而标致却又脱俗的外表却又是一她压在自己身上的重担。女人的嫉妒和嚼舌的魔力是男人无法想象的,于是谣言就像夏日里刚刚滋生的细菌一样,快速而又广泛的传播着——沾上的人,轻者家败,重者人亡。在曾经迷信到可以草菅人命的旧社会里,这些男人仍然不能停下猎奇的步伐,内心原始的征服欲望让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愿意飞蛾扑火,这也为后来故事的发展做了一定的铺垫。在某种程度上说,这种谣言也意味着腐朽的上流社会必定失败。财阀、政客、商业新贵们,在日益的自我膨胀中,早已目中无人,想征服这个他人未尝踏足的领域,不惜挥金如土。接下来自然而然便是三个男人的出场。 王贵生,恃财,在雪艳耳边甜言蜜语,许诺原意用金条儿搭成天梯,只为博取雪艳一笑,多少有点烽火戏诸侯当年的景象吧,而雪艳却仅仅是“笑吟吟,并不出声”。毫无疑问,第一个主人公只能充当炮灰,而作为舞女的尹雪艳,为他在百乐门门口站了一宿,为他致哀,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吧。 接下来第二个男人上场,身份是上海金融界得巨擘,能从日本人手中购买花园洋房,能休掉前妻,能抛弃儿女,作为舞女的她,为何不答应不妥协呢?于是顺理成章的成为洪夫人。“可是洪处长的八字到底是软了些”命运又一次意料之中的捉弄了手无缚鸡之力的尹雪艳一下。洪处长一年丢官,两年破产,此时聪明的交际花已经没有留下来的必要,决然离开了。 漂泊无依的她,必须立马找到可以营生的场所——新公馆。这是一栋醉生梦死的公馆,这是一栋歌舞升平的公馆,在这里“很容易忘记外面台北市的阴寒及溽暑”。这是怎样一群不愿意面对现实的可怜虫,宁愿永远呆在自己意淫出来的世界里,而不愿冲破麻木安逸的束缚,活出自己的人生,这难道不又是一大悲哀么。 为什么男人女人都心甘情愿的拜倒在雪艳的裙下?男人在公馆里,似乎找到了当年叱咤风云上海的自己,不惜想起那个曾经沾满鲜血荒废多年的名号。对他们来说,尹雪艳是一瓶毒药,憎恶却又离不开,相互寄生,苟延残喘。而雪艳却又能跳出尘世之外“以悲天悯人的眼光看着她这一群得意的、失意的、老年的、壮年的、曾经叱咤风云的、曾经风华绝代的客人们,狂热的互相厮杀,互相宰割”。 在宋太太由输牌引发的一系列今非昔比的感慨后,雪艳景象一位超脱尘世的道者,悠悠的说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在看透了尘世,却又不得不继续在尘世中苟活的她来说无疑是痛苦的。时间不多了,尹雪艳不会总也不老,于是聪明的她又放出了她的鱼饵——吴经理。 事不过三,徐壮图这个男人的出现无疑是故事的高潮,他家庭也美满,前途也光明,这个与结尾必然形成莫大的讽刺。雪艳知道自己该孤注一掷了,向来素雅的她,为吸引这个猎物,竟也“破例的在右鬓簪上镶一朵酒杯大血红的郁金香”,雪艳一步步走向妥协,为的只是加大她赢得靠山的筹码,她清楚的知道,她的筹码不过是这几年短暂的青春,快用完了,时间不多了。 “尹雪艳站在门框里,一身白色的衣衫,双手合抱在胸前,像一尊观世音”。这是多大的讽刺啊!解救难民、普度众生的观世音,需要站在公馆门口,面对红灯酒绿场所里虚伪的男人卖笑么?这是怎样一种无奈,一种无声的呐喊,作为男权主义社会中的被统治者们,如何将观世音的纯洁高尚,同社会底层的交际花们的肮脏交易联系在一起,真所谓是滑天下之大稽! 男主人公的命运最终也逃不过非死即伤。毫无疑问,世人喜欢将所有的罪过强加给无法反抗的人,例如像尹雪艳这样无依无靠的女子。吴家阿婆道:褒姒、妲己、飞燕、太真,这些祸水,你以为都是真人么?妖孽!凡是到了乱世,这些妖孽都纷纷下凡,扰乱人间!” 徐壮图的葬礼,“痛失英才”四个大字无疑是本文的又一大讽刺亮点。人人寻他晦气的公司,众多工人耍脾气的公司,而最后被发狂工人用扁钻刺穿胸膛的徐壮图,只能将这种“痛失英才”的诰封带进土里,就像从未出现过一样。 尹雪艳风一般的出人意料的出现在葬礼上,端庄的仪表,可圈可点的三个深鞠躬,凝着神、敛着容,与徐太太握手,一系列意外的举动,在众人错愕之时,她早已适时的又风一般的离开,留下徐太太等一干人等的昏厥和无措,没错,她又打赢了漂亮的一仗。 “当晚”,这样迫不及待,这样冷血无情,好似先前的无意滋生的伤感从灵堂出来后便刹那间消失了。继续醉生梦死的公馆生活,这是一个恶性的她不愿意的循环。牌局在忌悼会后立马正常运转,她能做的是什么,不过是寄生在吴经理身上,娇嗔的说道:"干爹,快打起精神来多和两盘。回头赢了余经理及周董事长他们的钱,我来吃你的红”。看,三段寄生失败后,她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于是永无止境的苟活,直到老去、死去。 三、我的尹雪艳 假如再给尹雪艳一次机会,她还会选择如今的这条的舞女的道路一直走下去么?倘若她没有傲人的外貌,没有一心想过富裕高品质生活的念头,只是一位可以嫁得人妇的普通女子,磨难和负重必定不会一浪浪的袭来吧。作为读者的我们,大可以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各种假定,可是生命只能经历一次,怎样也不会清楚自己接下来的一步是对是错,可是对与错的界限又在哪儿呢?努力为生计奔波,往往焦头烂额,却早已忘记心中的精神王国,这样是多是错;在大事上正义凛然,却在为家人而牺牲他人利益,这样是对是错;面对世事不公,无回天之力的人隐居山林是对是错? 是的,人生就是有这么多的无奈,每个时代都有一群尹雪艳们,她们只不过是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哪来的资本谈尊严,谈理想。而在我的心中,尹雪艳是隐雪艳,能在世俗中进进出出的修行者,能容于俗世,救赎俗世,同时亦不会被俗世所纠缠。修行者最为艰苦的地方,不是山高地远,不是闲云野鹤,而是人生最繁华所在。